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中山大学“三个一”工程,校地协同联动推进实践育人
编者按
广东共青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有关部署,在南粤大地广泛开展“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力量,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这期间涌现一批高校县域结对共建的典型做法。
为使合作有方向、有目标,此次结对共建以团支部为基本单元提出“三个一”工程,具体为一次集体专题学习、一项社区社会实践特色项目和一次主题团日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青年注入思想力量,指明正确前进方向;立足已有主题活动设计一项社区社会实践特色项目,打造志愿服务矩阵,以“行”促“思”,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结合重大节点开展一次主题团日活动,融入地域特色及专业特色,发挥教育性、趣味性,激发团支部活力。此外,中山大学团委联合属地团组织体系化建立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精品实践项目申报执行评价机制,凝聚校地团组织强大合力,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融合共进,全面提高大学生社会化能力。
▲“三个一”工程
为更好落实结对共建目标,双方共同探索“一学院一街道”结对共建模式。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13位学院团委书记以及海珠区18位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双向对接,并展开交流活动,参与结对单位就本单位团工作情况、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事项进行对接研讨。后续中山大学将立足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促成各二级单位团组织与属地街道团组织构建“一对一”结对共建关系,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每年至少召开1次校地共青团联席会议。通过二级院系与街道团组织的合作,将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共建目标全面有效覆盖。
▲中山大学团委与海珠区团委结对共建启动会议暨对接交流活动
▲参与结对单位团组织
为保护学生安全有序开展活动,本次结对共建从场地、人员、保障、经费、管理和风控六大方面抓好细节、落实分工,齐心协力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驾护航。发挥双方特长,既立足街道社区场地资源优势建设共享阵地,也积极调动学校优秀学生骨干力量组织主题团日活动。实施活动全过程管理,遵循“建立1个加密共享文档、统筹3个工作流程、管理5个专项”工作思路,搭建中山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数据库。同时为学生购买相关配套保险,共同协商活动经费,建立活动风险防控机制。
▲结对共建保障措施
▲结对共建实施方案签署
中山大学团委与海珠区团委结对共建是探索校地团组织共建的创新尝试,也是推进地方共青团实践育人、促进大学生就业实践的有效举措。本次结对共建凝聚校地共青团力量,通过全面推动阵地共享、思想共学、活动共办、服务共促、项目共育,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良好平台,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中山大学团委组织学生团支部走进海珠区街道开展社区实践
争当时代弄潮儿//每日一学习//天天约定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