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科生高考及以后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lkb1026
本文来自“家有学童”版块
原标题: 文科生高考及以后就业的出路在哪里?
感谢作者为天涯提供优质原创内容
儿子今年高二,马上就要进入高三了。
他就读于湖北一所排名第一(民间排名,官方无排名比较)的高中,但由于高一时理科成绩比较差,没办法在高一下学期时选择了历史、地理、政治组合(即传统的大文科),同时转入了人文实验班学习。
刚转入人文班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考了个班上第四名,文科年级第六名,但随后就步步下滑,高二下学期也就是这学期期中考试已经只能是年级39名了。其实这个成绩倒也无所谓,关键是文科生以后高考选择面比较窄,就业压力也大,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想到过儿子高中会选择文科方向的,虽然我自己当年也是读的文科,但我老婆可是读的理科,而且是学医的。老婆的弟弟也就是儿子的舅舅当年是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所以从小就给儿子树立了一个标杆。
儿子小时候,他姥姥经常自豪地跟儿子说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跟你舅舅一样上清华。我听了后实际上是有点惶恐的,心想您儿子能上清华,我儿子估计没这个能力。
清华在我们眼里还是高不可攀的,毕竟我自己90年高考才只刚达到本科线而已,最终也只上了个大专。
然而儿子小时候却很争气,跟同龄孩子相比,真的是显得要聪明一些,记忆力很好,自己也很爱学习看书,我们并没有给他任何压力,我只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阳光、活泼、开朗、自信就好。
但他好像从小就跟我反着来,我希望的方向他最终都没有发扬光大,现在反而有点内向、自闭,不太爱跟人交往,也完全不爱运动。
小时候他自己比较喜欢数学、英语,所以也参加了一些兴趣班,几乎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都要拿几个奥数比赛一等奖、英语大赛二等奖之类的奖状。但语文这方面好像他不太喜欢,不像其他小孩思维活跃,作文总是不太会写,主要是人太实在了,不会想象发挥,哈哈。
就这样在小升初时我没有找任何关系,凭他自己的一些证书就进入了一所名初(人称566)的次火班。
初中后儿子成绩只能在班上排中上游,他这时有些叛逆和焦虑了,每天睡得很晚,动不动就发脾气,跟我们完全不交流,回来就锁门在房间里。
整个初中没有出去旅游过,小学时我们每个假期都有带他组织一帮同学和家长出去旅游的。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对他提过学习上的要求,但听他班主任说有一次无意中看到儿子自己在课桌上写的目标是进年级前40名(年级有一千多学生)。
我听到老师说这个真的有点心疼了,我从来没有给儿子定这个目标,只要他在150名左右就足够上省实验等重点中学了,没必要把自己逼得这么紧,但儿子不知道是要面子还是什么原因,一心要考华师一。
2020年中考正好碰上武汉疫情,直到5月份才返校,中考也推迟到7月份。2020年的元调是他整个初中考的最好的一次,离他自己订立的年级前40名目标还差了20名,但也可以凭这个成绩签约了华师一和省实验的好班。其实凭他平时的成绩考省实验是比较有把握的,考华师一要承担一点风险。
省实验的老师也几次打电话给我们,要我们报考他们学校,承诺进最好的班级。
但中考填志愿,儿子一心要报华师一,我们只好让他去赌一把了,考不上华师一就只能读普通高中了。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勉强通过了华师一的录取线,凭着元调的签约,还是进了一个比较好的班级。
回想整个初中的过程,真的是痛苦和无奈,每天看着儿子焦虑烦躁,缺乏运动和休息,自己一点忙也帮不上,他也不需要我们帮忙,哪怕是关心他都不耐烦。跟小学时的丰富多彩快乐时光相比,初中没有一点值得回忆的地方,好在最后还是熬过了三年。
我经常回想我们当年初中,在农村上学,真的是无忧无虑,混着就过完了,顶多初三时压力大一点。现在的小孩跟我们那时相比压力真是大了不知道多少。虽然他们物质生活上比我们丰富了很多,但精神上比我们少了不知多少快乐。
小学时儿子数学成绩很好,初中时各科成绩都比较均衡,没有很突出的,但也没有很差的,因此每次大考,儿子没有一门课排名靠前,但总分一加起来也还马马虎虎,其中语文仍然貌似是他最差的科目。
高中进入华师一后,他进的是一个理科班。虽然高一还没有选科,但如果想读文科,一般会进人文班,这个班从一进校就确定是文科方向了。而我儿子进的这个班却是以理科为主要方向的班级,且属于仅次于两个竞赛班的比较好的理科方向班级,班主任是语文老师,非常负责,我们庆幸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班级,期待儿子能在高中调整好状态,不要像初中那样紧张焦虑。
华师一的风格果然与众不同,他们强调自主学习,校训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高一一进校,就感觉如同走入了大学,各种五花八门的社团、选修课,每周都有几场报告,各种活动,甚至连烘焙、电影、游戏、动漫这样的选修课程都有。
高一学校原则上要求都住校,而且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在住校。大多数孩子在高一半学期之后都选择了家长陪读,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我们当时问儿子需不需要陪读,他说不用。
今年我又郑重的再次问了一次,说马上高三了,需要租房陪读吗?他白眼一翻说租什么房?住读不是很好吗?好吧,那就随你便了,反正我们已经仁至义尽了。
其实儿子在家里总是很晚才睡,而且睡觉也不关灯。我也觉得住校起码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一点,这样比在家里更好一些。
高一以后,他们宿舍就只住了两个孩子,另外一个孩子睡觉有点打鼾,儿子一直睡不好,但也从来不跟我们讲这个事。偶尔有一次,我们从老师那里听说了。小心地问他要不要跟老师说说,换个寝室或是走读,他说都不要。
有一次他半夜跑到别的宿舍睡觉,被宿管老师发现了,告诉班主任。班主任问他为什么跑到别的宿舍睡觉,他才说室友打鼾他睡不着。老师问他怎么不租房走读,他一本正经地说不想跟家里增加负担,他要用最小的成本考上大学。我后来听说后真是感到啼笑皆非。
如果他这样跟我说,我真的要感动死了,但其实是我们几次征求他意见,他都明确表示不要租房的。至于是否增加家庭负担,我估计他真没心思考虑。
高一、高二学校每周六中午放学,周日晚上六点之前到校自习,学校距家三十多公里,我每周要接送儿子。
高一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六,我去学校接他回家。路上他明显掩饰不住刚进校的兴奋,一路说着学校有多大,开学有哪些活动,学校食堂有很多种类的伙食等等,还说他加入了学校交响乐社团。感觉到他对新学校还是很认同和自豪的。
初中三年他都没有跟我说过这么多话,我当时感觉很高兴,也跟他讲了华师一的风格,同时也跟他讲了自己当年刚进高中时因为中考成绩很好,放松了学习,结果高一成绩一塌糊涂,高二被迫转读文科,希望他能吸取教训,一方面多参加学校活动,另一方面要抓紧学习,适应学校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经过短暂的新鲜,学习也走上了正轨。平时儿子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学习有哪些问题等等,由于他从不跟我们说,我们也无从知道。
因为疫情原因,学校一直封闭管理,我们至今都没进过校园,也没办法跟老师当面沟通交流。当然我也通过其他方式约过他们老师几次,但一直都没如愿。
高一期中考试后,我们才知道儿子学习上出了一些问题,物理、化学两门课成绩很差,其他的也一般般。问到他,他说物理有些听不懂。我们跟他报了课外培优班,每周六放学后去培物理化学。
这样又过了快半学期,到高一上半学期快结束时,学校开始选科了。湖北是“3+1+2”模式,语数外都是必选,另外首选物理或历史一门课。首选物理就是理科方向,首选历史就是文科方向。我们问儿子打算选什么,他不做回答。
我跟他说如果确实感觉物理吃力就选历史吧,早点确定读文科也许还可以转入人文班,因为那个班高一进校时还没有招满,只有30多个孩子,而且他们班一个理科成绩比他好的女生已经提前转入人文班了。但他很不耐烦的说“谁跟你说我要读文科”?但我内心里感觉他已经有动摇的倾向了,因为他从小就有点不敢直面问题的缺点,经常嘴里说得很硬气,但内心软弱得不行。
然而最终还是必须确定选科结果。在模拟选科时,儿子还是固执地选择了物理方向。我们也没有多说,完全遵从他自己的意愿。我跟老婆私下说我感觉他最终会选择历史,老婆说他是在等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最后坚持一下。但不管选择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他,不会像有的家长一样,非理科不读。
我唯一担心的是等到大家都确定选科方向后,也许就进不了人文班了,只能进另外新组建的文科班。如果现在早一点确定也许还可以进人文班,在学习上也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儿子最终还是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才确定了选科方向,最后一刻才递交了选科表。
高一期末考试,儿子9门课总分班级排名倒数第四名(班上50多个孩子),语数外3门课总分排名班上十几名,语数外史地政6门课总分排名班上第6名。这下真的是没法选择了,只能选历史方向了。
我只能报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他们班主任发了个信息,希望她能帮忙推荐一下,进入人文班。也许是儿子文科成绩考得还不错,最后人文班又收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我儿子。
那天中午,我睡觉时罕见地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老师通知他去人文班报到了。因为他平时在家虽然手机不离手,但上学要他带一部老人机方便联系,他都死活不带。每次我们只能被动的等待他借别人的电话跟我们联系,如果他不想跟我们联系,对于我们来讲他就如同断线的风筝。
文科就文科吧,其实我并不反对儿子读文科的。
我自己30多年以前也是选择的文科。当时我在县城一中,高一太放松了,整天瞎玩,混到班上倒数几名,没办法高二选择文科。但我语文和英语还不错,到了文科班以后,第一次期中考试就搞了个班级11名,我们当时一个班有近80人。到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居然搞了个班上第一名。不过高三因为特殊原因,成绩下滑,高考没考好,勉强过本科线。
我觉得儿子跟我当年的情形有点相像,所以一方面希望他读文科后能逆袭一下,另一方面希望他读文科后能跟我有点共同话题,多一点交流。毕竟语文、历史、地理、政治这些科目我这么多年的阅历和经验,也许还可以给他提供一点帮助呢。特别是历史,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研究得还算有点深刻。写作方面,我每天做的就是文字工作,虽然都是公文,但对写作的各种套路多少还是清楚的。
接着根据自己和身边亲朋的成长经历聊聊我对高考专业选择以及以后就业方向的一些看法吧,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们家兄妹三个,家庭是纯正的农村出身,都是放牛摸鱼插秧割谷做农活长大的。我是老大,中间是妹妹,弟弟最小。我90年高考,虽然只上了一个专科,但当时也算是村里第三个考上大学的,还有一个是文革时期推荐的工农兵大学,全村加起来就四个大学生。
当时我填报志愿是两眼一抹黑,因为根本不懂。后来本科填报学校掉档了,进了哈尔滨的一个专科学校,金融专业。因为我们那时候没出过远门,所以想着越远越好。至于学校是什么性质,毕业后去哪里根本就没考虑,更多的是不懂。三年毕业之后幸好赶上了包分配的尾巴,我幸运的分到了一家银行省分行。当年我们学校湖北籍毕业学生30人,就我一个人分到了省分行,其他的都到了地市县。
我是稀里糊涂不明所以,按说我们那些人中还有个别有背景关系的,怎么这种事情反而落到了我头上呢。后来上班后跟当年负责管招人的人事领导聊天才知道原来还是我大学时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一些奖项帮了忙。
看来不管怎样好好学习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然而由于我自身性格也是比较内向,加上从小农村长大,没有什么背景和阅历,也缺乏高人指点,工作三十多年来也走了不少弯路,进步较慢。后来又到了基层支行,历经多个岗位,十年前才混到一个副处级职务,直到现在还是原地踏步,估计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毕竟现在已经年届五十,也不想去为了提拔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自尊。
进银行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马马虎虎还算是一个好方向,那时银行还不算压力太大,收入相较其他单位来说还算不错,福利待遇也可以。但随后的十几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各种大小银行比雨后春笋冒得还快,银行之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银行员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伴随的还有各种福利待遇的取消,收入不升反降。
我现在的收入比我十年前还低。而且我还是有点职务,在机关工作的。像基层支行网点员工那真的是苦不堪言,压力大,收入低,无尊严。因此,现在我们每年离职的年轻员工远远大于新招聘的员工,一些偏远基层行根本招不到人。
但即使这样,单位对招聘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基本上是211院校毕业起步。很多学生都是费了力气经过笔试面试进来,干两年之后还在柜台,感觉没有前途就离职走了。
现在的银行员工被称之为“金融民工”,行内有一句话“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确实如此。所以,现在学生毕业进银行,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资源,可以给银行带来客户,确实是很难进步提拔的。
只有在总行和省行机关相对来说工作压力小一点,收入有保障一点。但每年能进入这两级机关的人很少很少,刚进来的学生一般都要求到基层网点锻炼个一两年,后面就看个人的背景和造化了。
轮到我妹妹、弟弟高考时,我作为家里学历最高的成员,责无旁贷地担任了填报志愿指导工作。我妹妹学的理科,高考成绩很好,年级第二名,当时可以进北邮,但家里及亲戚们希望她学医,觉得女孩子当医生挺好的,以后也能给家里和亲戚朋友有个照顾。
因为我当时在哈尔滨上学,那时交通不发达,每学期往返挤火车两天两夜,真的是吃尽了苦头,在车上连厕所都挤满了人,根本无法动弹。到现在肾不好就是那时憋尿憋的。因此这段痛苦的经历影响了我对妹妹弟弟高考志愿学校的选择,我让他们就在武汉上学。
给妹妹选择了同济医大临床医学。妹妹当时非常不愿意学医,哭了几次,后来还是服从安排。本科毕业以后进了武汉的一家大型医院。但她喜欢折腾,而且是典型的学霸,工作几年以后又辞职读了研究生,一直做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博士后。后来移民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一家研究所工作,算得上一个准科学家了。
我弟弟的学习经历跟我有些类似,结果又有不同。初中时成绩不错,中考的时候碰巧得了黄疸肝炎,带病考试,也考上了县一中。但正好当年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几乎家破人亡,弟弟上高中后没有人管,放任自流,高一成绩也是一塌糊涂,高二想转文科,别人嫌他成绩太差不要。我好歹动用了一点关系把他塞进了文科班。
进了文科班以后成绩有点起色,第一年高考考得不太好,只能上自费,但当时家里连吃饭都困难,哪有钱供他上自费呢?于是复读一年,在复读一年里,他终于懂事了,奋发努力,第二次高考取得了年级第一的成绩。
老师当时建议他报人大,但我怕他跟我当年一样掉档,让他报了武大的法律专业。可能他当年是那个专业录取成绩最高的一个,因为他们同学都为他感到可惜。进入大学后,他一直很努力,本科毕业读了本校的硕士,毕业后进入了四大之一的律所,地点深圳。
刚进律所年薪就达到40万了,几年后被派到香港,香港一家律所跟他开了年薪100万的价格挖他过去,他没去。又过了几年,跳槽到另一家大型律所担任合伙人,年收入税前已经过千万了。取得这样的结果当然跟他自身的努力分不开。
记得他刚入职的那几年,真的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工作压力和强度都非常大,到现在也是经常到处跑,很少能顾家,生活中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一点娱乐。他老婆跟他大学同学,法学博士毕业,现在在一家事业单位,每个月万把块钱,不过工作很轻松。
再说一个我高中文科班同学的例子。这个同学真的堪称奋斗的楷模。我们同年高考,他比我考得还差,只进了一个地级师范专科。毕业后分到一个老旧矿区子弟学校当老师,连同他女朋友一起。学校位于山区,连县城都算不上。收入也是紧紧巴巴。
过了几年后,我们这些人都已经意志消沉,随波逐流的时候,这位同学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中文专业,毕业后来到了武汉,工作几年又辞职读了博士,现在在一所省属大学担任中文系副教授,老婆也调到武汉一所名初担任语文老师,现在也是那所学校的名师。他们夫妻二人的奋斗经历真的堪称我们的楷模。
我们几十年都没有变化,他们过几年就上一个台阶,总在不断地上升途中。这种精神真是难能可贵。
写这个帖子的目的不是为了焦虑,也不是为了诉苦,当然更谈不上炫耀。主要是这段时间总刷到张雪峰老师的视频,指导高考志愿填报和考研,感觉很有意思,因此借这个平台来跟大家探讨交流一下,为一年以后的高考志愿填报做个准备。
当然这个问题是没有绝对正确答案的,不同的人即使选择同一条道路,但因各人特质的不同,加上机遇和运气,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大家只当是闲聊一下,不用太较真。
儿子当时选科时,我写了一首打油诗送给他,他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在此分享给大家:
文以载道理重艺,
百家诸业共相济,
殊途大道皆同归,
人生何须分文理。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