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善挺®新适应症获批,诺华进军风湿治疗领域
近日,诺华重磅产品可善挺®(司库奇尤单抗)获批新适应症——用于常规治疗疗效欠佳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年患者。这是可善挺自2019年3月被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后,在国内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
值得一提的是,可善挺®是目前国内首个且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AS的白介素类抑制剂,推动我国AS生物治疗进入全新阶段。
研究发现,白介素-17A(IL-17A)是促进AS炎症级联反应、新骨形成、最终导致骨融合和完全强直的重要介质。作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全人源IL-17A抑制剂,可善挺®可特异性阻断任何来源的IL-17A,有效控制炎症同时还可抑制病理性新骨形成,有望改变整个疾病进程。而这也将是可善挺®进入AS领域的醒目优势和卖点。
解密强直治疗之难:隐匿的骨结构损伤进展
目前,抑制炎症水平、缓解症状是该疾病临床治疗的重点。但近年有研究发现,即使炎症水平得到控制,患者依然会存在骨结构损伤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因此,兼顾“控制炎症缓解临床症状”和“阻止骨结构损伤进展”既是临床上亟待满足的治疗需求,也给AS新药市场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或将成为未来该领域新药的争夺高地。
新靶点打破原有市场格局,提供更多临床获益
IL-17A是继TNF-α之后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可以通过抑制其通路而显著改善AS症状的新靶点。
一方面,它是附着点炎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可进一步促进炎症级联反应;另一方面,它是骨重塑的关键介质,参与新骨形成2。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抑制IL-17A可阻断炎症通路3、缓解疼痛4,5,6,同时抑制新骨形成来阻止骨结构进一步损伤7。
可善挺®作为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全人源IL-17A抑制剂,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以上这些获益设想:
● 快速缓解背痛、晨僵和疲乏症状:MEASURE 2研究结果显示8,9,患者接受150mg可善挺®治疗4周,背痛较基线改善39%(安慰剂组:15%),晨僵较基线改善34.4%(安慰剂组:14.8%),疲劳较基线改善28%(安慰剂组:8%)。
● 抑制新骨形成,阻止结构损伤:持续接受可善挺®治疗,97%基线无骨赘患者和73%基线有骨赘患者2年内无新生骨赘10,近80%患者脊柱损伤在4年内未出现恶化11。
● 良好整体安全性和耐受性:IL-17A处于整个炎症通路的下游,且全人源制备工艺降低了不良反应风险。研究显示,经可善挺®治疗患者尚无结核易感性增加的报告12,且目前尚未见经可善挺®治疗出现乙肝再激活的相关报道13,5年抗药抗体发生率<1%14。
因此,早在2016年,可善挺®就被FDA批准用于AS治疗,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多因素“加持”,可善挺®市场前景可期
临床获益之外,中国新适应症的获批也势必带动可善挺®在商业市场中的表现。根据诺华此前发布的年报,2019年可善挺®全球销售额达35.51亿美元,已成为推动诺华未来增长的关键产品之一。而该产品在风湿免疫领域的市场前景也有诸多有利因素“加持”。
其次是中国风湿免疫学科发展带来的整体环境东风。2019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文,要求促进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发展,加强医学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科室建设,提高风湿免疫疾病诊疗能力和规范化水平。一方面,“走错科室”的现状可能因此获得改善,更多潜在患者或将及时、正确就诊,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医学影像技术的普及可能对治疗目标升级,即从炎症控制到骨结构进展控制起到推动作用。而“结构获益”正是可善挺®强调的临床优势。
最后就是诺华在全球风湿免疫治疗领域的持续开拓。继强直性脊柱炎(AS)和银屑病关节炎(尚未在中国获批)外,诺华已向FDA和EMA提交了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nr-axSpA)的新适应症申请,在疾病进程上较AS更提前了一个阶段。该申请已于3月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的肯定推荐。
AS多发于年轻男性,对社会劳动力产生负面影响。2019年医保谈判中,国家最终为AS患者群体纳入了包括生物制剂在内的多个药品,透露出医保基金在药物经济学方面的价值选择。作为一个全新机制的生物制剂,可善挺®今年是否有机会抓住这个政策窗口加快在中国的业务覆盖,值得关注和期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国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60。
[2]Lories R,Melones 1B. Nature Medicine 2012-18:1018-19.
[3]Patel DD,et al. Ann Rheum Dis. 2013;72 (Suppl 2), ii116-23.
[4]Moynes DMet al. Brain Behav Immun. 2014 Oct;41:1-9.
[5]Bidad K et al. Nat RevRheumatol. 2017 Jul;13(7):410-420.
[6]Sun C et al. Mol Med Rep. 2017 Jan;15(1):89-96.
[7]Koenders MI, et al. DrugDes Devel Ther. 2016 Jun 24;102069-80.
[8]DeodharA,et al. Clin Exp Rheumatol. 2019Mar-Apr;37(2):260-269.
[9] Marzo-Ortega et al. 2019 ACR Annual Meeting. Poster 1504.
[10] Braun J et al.Ann Rheum Dis. 2017;76(6):1070-1077 and Supplementary Tables.
[11]Braun J et al.Rheumatology (Oxford). 2019;58(5):859-868.
[12]Hannah A. Blair.Drugs (2019) 79:433–443.
[13]PubMed检索(201501-202002)结果截图。
[14]Reich K et al. J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33(9):1733-1741.
[15]免疫 | 中国自身免疫药物市场:全球多款重磅炸弹药物鏖战,谁将胜出?CPhi制药在线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