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青春丨这段全“新”的西部计划之旅,让我终生难忘





视频来源:“贵州志愿者”微信公众号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王薆,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遵义市余庆县龙家镇。

仰望星空,扎根大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用真心浇灌理想,用汗水致敬青春。




实践学习,逐步成长




还记得我初到服务地时,人生地不熟。来到乡村振兴办后,自己对于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一概不知,对防贫监测系统操作完全不会,面对群众的来访和咨询,我开不了口,紧张、出错、迷茫......



我开始怀疑自己,堂堂一个大学生,感觉什么都不会,难道学历真的成了“孔乙己的长衫”?但转念一想,社会本来就是一所大学校,我来基层首先就是要学习。于是,我开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意识地改变和提升自己,先是从最基础的做起,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和实践机会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文件和政策,面对不懂的业务知识及时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同时,每天对工作进行复盘总结,很快我便理清了工作思路,迅速进入到工作角色。



我从不懂不会到步步提升熟悉工作,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业务能手。还记得,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评估”工作时,各种app运用、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等,时间紧、任务重。晚上熬夜、周末加班,乡村振兴办也成为龙家镇上的一盏“长明灯”。多少个日夜一条条的数据采集、核对、分析;一件件的资料整理、健全、完善;多少个冷雨天走在入户走访核查的路上,但我始终保持满怀热情不懈怠的态度。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龙家镇连续两年都顺利通过省级的“后评估”考核,在2022年巩固成果高质量考核中,龙家镇获得全县第一名,我负责的工作也得到了肯定。



躬身田地,终获丰收




基层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少不了和农业打交道。有人曾说青年干部有的不知“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有的不进“农家院坝,田间地头”,但我始终坚持“脚下泥土的芳香”和“田间地里的稻花香”。

2022年春,从上到下都在全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但这种种植技术对群众来说是新东西,不理解、不接受、不愿实施。于是,我和同事多次到群众家中宣传动员,在经过多次上门后,终于打动了村里的一位老人愿意先拿一块地试一试。但是,由于这老人家中年轻人都出门务工去了,找不到人种植,于是我和村委会的干部商量,干脆我们帮助这老人种一块地做示范吧。


于是,村里的干部负责翻犁土,我们其他人就打窝、点豆、埋土,从小没干过农活的我,就学着其他的同事打窝。没打多久,我就手酸到不行,甚至还有些疼痛,仔细一看,手上起了两个大大的血泡。同事看到后,就让我去点豆子,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大半天,小几亩地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部种植完成。



等到秋天,村里面的干部告诉我,上次我们去种的那块地大丰收了,群众也认可了这项种植技术,还非常感谢我们当时的帮忙。当老人拉着我的手笑着说“谢谢”的时候,我觉得流过的汗、付出的心血都值得了。



热心帮扶,一家“亲”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见初心。在参与志愿服务后,镇上也给我明确了两户脱贫户进行帮扶。但刚从校门出来的我对于如何帮扶,脑海里初始时是一串串问号。但我没退缩,而是第一时间掌握脱贫户的详细资料,分析其家庭状况,根据实际困难制定帮扶计划。


家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老徐”是我的帮扶户之一,家里有4口人,老徐视力四级残疾、妻子和儿子三级智力残疾,一家老小主要靠低保补贴维持生计。记得我第一次去到他们家里的时候,家里的场景属实惊讶到了我:家具杂乱无章,环境卫生让人无处落脚,家里的灯也舍不得开,小儿子在昏暗的房间里写作业,老徐和妻子就在旁边看着,身上的衣服和鞋子皱巴巴的,看起来很陈旧.....这一幕让我触动很大,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可能帮助他们。


于是,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往“老徐”家里跑,偶尔也会给他家上学的孩子带点水果、文具等等,同时帮“老徐”介绍点零工。“徐叔,他们这边需要搬家具,价格给你谈好咯”“徐叔,这边有人要请人犁土哎,100元一亩,还是阔以喔”......每次给“老徐”介绍零工,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他都会欣然应许,而他也因为干活老实细致,会有其他的回头客帮忙联系介绍零工。在2022年年度收入测算时,“老徐”家里的人均纯收入从2021年的11323元,增长到13225元。每到逢年过节“老徐”都会给我打电话,叫我去家里吃饭,从他的语气中,我感受到“老徐”早已把我当成是“一家人”。




回顾两年的西部计划生活,我从选择全“新”的志愿者之路,到走过辛苦的志愿者之路,到今天被认可的志愿者之路。其中有过辛酸和委屈,有过退缩和彷徨,也认识到志愿者工作的平凡和琐碎,但当我每做完一件事时,都会有取得实效的快乐。看到群众认可的笑脸,让我在服务中获得了满满的幸福和感动。



我感谢这段全“新”的志愿者之路,让我心中有火,眼中有光,脚下有泥,肩上有责;感谢这段辛苦的志愿者之路,让我有在“困难面前逞英雄”“过了一山再登一峰"的干劲;感谢这段坚持初心的志愿者之路,让我能牢记使命,竭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实现不平凡的梦想。


我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在基层一线等你!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微信公众号“贵州志愿者”

编辑:史嘉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插画:千库网

责编:王倩倩

校审:盖奕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