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志青春丨“老师快看,这是我做的扇子!”



朗读者:索昊榕(中国海洋大学)

  本期  

用镜头记载大事小情,用声音传达所悟所思。百变的是音画,不变的是我们记录青春的初心。《志青春》栏目以朗读、视频的形式,讲述有温度、有情怀、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王小晶,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23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2024年6月26日,我正式来到了蓝叮咚“暖艺”青年志愿服务队这支队伍。与它初次相见,是我刚入学生会时会议室里学姐们播放的上一年她们的志愿服务之旅。在那个视频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看到了孩子们与志愿者们相拥,看到了孩子们眼里的眷恋不舍......彼时的我一直在想,究竟什么样的暑假才是有意义的暑假呢?


当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的重要寄语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我想,作为“暖艺”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该出发了,奔赴到山里去,让山里的孩子能够再一次绽放灿烂的笑容,拥有快乐的假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于是,我来到了许家冲。


在开展志愿服务的前期,我和其余队员们利用假期在活动室一起针对授课对象和当地人文内涵讨论课程内容。作为学生,我们其实对于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老师”感到茫然。如何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开心安全又有意义的假期?如何设计课程才能让小朋友既感到课程的趣味性又能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呢?这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在活动室里,我们不断推翻各种方案,对于上什么、怎么上,活动室内的讨论声不绝于耳。每当有新的思路,我们赶紧讨论可行性。第一次,我对“寓教于乐”这四个字有了深刻的感受。


在与这群孩子见面前,我十分地期待与害怕。期待的是,与他们的见面是怎么样的呢?对于我们,他们是否也抱有同样的期待呢?害怕的是,该怎么上好课?怎样以老师与朋友的方式去跟他们相处?我们精心设计的课程是否会吸引他们?这一切的一切都摆放在我的面前。


备课的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转眼间就到了出发的时间。在滴答的雨声里,我们怀着期待和憧憬来到了那个向往已久的许家冲村。就这样,开启了我的第一次志愿者之旅。


犹记那一天在温暖的晨光中,有些孩子骑着自行车早早等在教室门口了,那是我们的第一次相遇。那一刻,望着他们懵懂的目光我顿时干劲十足!开班仪式上,小朋友们害羞地拉着我们的手。大手与小手交叉,仿佛生命的脉络也开始交叠了起来……


传统手工课《花草扇》是我给小班小朋友们带来的第一节课。起先我为这节课设计了很多漂亮的图案放在PPT上,希望他们在这堂手工课上能够感悟到手工的乐趣。

为了能够更好地激起小朋友们的兴趣,我在开始前做了无数个花草扇,试着做了很多风格的扇子,寻找每一朵花贴在哪里、叶子搭配在哪个地方、怎么摆放这些大大小小的花草和配饰……但是到真正上课的时候并不是这样,那节课因为设备故障,我并没有用上PPT,那些我们认为漂亮的图案也一个都没有用上。但令我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在拿到材料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创意。


“花花老师,你快看你快看,这是我做的扇子!”我看到了孩子们将花瓣贴出一个圆圈,重新定义花草;看到了孩子们撕开固定的花草形状,拼接出新的图案;看到将四季融入扇子,让一个“春天”的扇子也能拥有秋与冬的美丽。我看到了很多的不同,花草可以不是只拼成月牙形的才好看,繁花似锦的,朴素无华的,简简单单的,五颜六色的……

我突然明白,他们需要的不是我来“教”会他们做些什么,而是通过这堂课他们感受到什么。正如他们拿起花草的那一瞬间,我要做的是带着他们探寻大自然的奥秘,畅游大自然的美好,在白色的扇面上找到开心的、快乐的自己。


图为青年志愿者王小晶教小朋友们做花草扇


“花花老师,后面还有手工课吗?我还想做!”瑶瑶扑闪扑闪着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望着我说道。


“会有的。”我回答道。


有了第一次上课的经验后,也迎来了我给他们带来的第二堂课《戳戳绣》。

刺绣作为我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而我所在的许家冲村紧邻三峡大坝,俯临长江,风景秀丽。除了独有的自然风景外,还有特色乡村应有的民俗元素,峡江绣艺“牵花绣”和三峡艾等特色品牌。如何将这一“晦涩难懂”的刺绣文化传递给孩子们呢?与其将“精细”的刺绣带给他们,不如让他们感受刺绣的神奇之处。

于是,我从当地特有的绣艺出发,带领孩子们在手工课堂中了解家乡特色绣女文化,感悟手工技艺带来的审美体验。


图为青年志愿者王小晶教小朋友做戳戳绣


从穿线到戳孔,一个图案的完成需要眼、手、心协调统一,稍一不小心便有可能将戳好的毛线图案弄散导致功亏一篑。我们从一朵小花开始,再到一片风景、一场落日,五彩的毛线在稚嫩的小手中开始翩翩起舞,一点点交织着他们七彩斑斓的梦想,一点点编织着长江边的那个遥远的村庄,一点点描绘着远去父母的身影。


“花花老师,我想绣一个爸爸妈妈出来,你可以帮帮我吗?”那时候我愣住了,我想起家访时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在与我们沟通,我好像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爸爸妈妈给家里打电话时,总是悄悄地躲在奶奶身边偷听他们讲话,盼望着他们早些回家。面对许久未见的父母时的尴尬和离别时的不舍,情绪交杂。那个总喜欢问奶奶“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再多陪我几天再走啊?”的小女孩也在逝去的岁月里渐渐地读懂了奶奶的那一声声叹息。


而许家冲村也像极了记忆里的那堵高墙,有嫩绿的麦苗、檐上的红瓦、高大的树木,却唯独没有那来来往往的忙忙碌碌。城市的繁荣和熙攘,悄无声息地带走了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留下来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正是因为经历过,才更理解。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在他们尚且还稚嫩的年龄里,可以带去阵阵和风细雨。


图为蓝叮咚“暖艺”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们与小朋友们做游戏


对我而言,选择学前教育专业也是受到了小时候的影响。初中时,我得到了老师的关爱,那份爱陪着我走过了那段懵懂的青葱岁月。如果没有那份爱,我或许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只会低着头走路的小女孩。


有人说:“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而我,也想成为那个扶持着他人的人。成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我迈出的第一步。而加入蓝叮咚“暖艺”青年志愿服务队,与小伙伴们一起在许家冲村成为孩子们的“花花老师”,便是我迈出的第二步。


清风来,花再开,凋谢与轮回总藏着成长的秘密。而花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植物,生长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既为花,则育花。在这次交叠的齿轮里,我愿成为随处可见的花,希望孩子们在日后的某个时刻可以想起这段美好的日子,也愿他们如花一样,不断绽放。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一场特别的相遇,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既照亮了孩子们,也温暖了我。


世有繁花,开落如常,生生不息……



End

本栏目长期向青年志愿者朋友们征集稿件,关于青春、关于志愿、关于爱情、关于理想……你的喜乐和悲伤我们都愿意听。诗歌、散文、故事均可,字数1500字左右。稿件、音视频作品及作者简介、照片发送到邮箱zgqnzyz2020@126.com,期待参与!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来源: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王小晶投稿

编辑:谢骁珉(陕西科技大学)

海报:公艺云(郑州工商学院)

责编:孙渤皓

校审:盖奕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青年志愿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