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春特辑 | 年味就是桌上的饭菜和天上的焰火

2017-01-31 中国网教育频道


年味



“年味”,一个超越味觉,诉诸五感的词,包含的是对新年全部的感受。


在新春活动“寻找年味”的征集中,除了老师给我们发来文章,一些高年级的孩子们也踊跃地参与,他们用介于天真和成熟之间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特殊的感受,诉说自己的记忆和经历。


本文整理自这些学生的投稿,希望他们笔下的年味能够唤起您的温暖记忆。



小时候的年,一切都是温暖的、热闹的

@五年级   徐多

我记忆中的年有故乡的味道,每次过年,我和爸爸妈妈都会带上大包小包的年货和礼品,回到久别的故乡。


家里的叔叔伯伯,爷爷奶奶会把他们备好的奶糖和瓜籽塞到我的裤兜里,转一圈回来,满满的收获。


@初一  韩汶睿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那首儿歌:“红灯笼高高挂,眨着眼睛要说话,它想告诉小朋友,马上就要过年了!”一首首儿歌撩起了孩子们对新年最初的好奇和期待。


@初一 徐克瑶

记得小时候除夕的夜格外热闹,走在马路上,经过的每间饭店都挤满了人,人人喜笑颜开,见了面便连声道“恭喜恭喜”;一家人围聚在饭桌前有说有笑,大人们互相劝酒,小孩们追逐打闹;一桌山珍海味的佳肴,一股温暖人心的暖流,人人脸上都挂着甜美的幸福,此时感觉格外温暖,外面的风是冷的,但里面人们的心是热的,春节的前夜格外的舒畅。


@初三 胡敏

记得小时候每年还没有到年底,大人们就都行动起来,打扫卫生、买年货,我们有时候也会帮大人干些家务,但内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主意,构思起一个个过年计划。


还记得那时的我,常常会在想到激动处忍不住地笑起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了过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过年,盼望爸爸妈妈买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鸡鸭鱼肉,每个孩子最盼望的就属收红包了。

@高二 张军

让我刻骨铭心回味的是儿时东北家乡的古老的富有传统特色的年味儿。


每年二十九的晚上,是我肚子里的馋虫最期盼的时刻。当一锅的猪头、猪骨头散发出香喷喷的味道时,惹得我睡意全无,我就会蹲在锅灶边上,看着一锅的美食,妈妈看到可怜的我,就给我盛出一些,我每次都要吃上一些才肯罢休。


第二天也就是三十上午的写春联、贴春联,也最富有年味儿的一件事。记得我小的时候,每年我家的春联都是爸爸自己写,先从日历上找些比较喜欢的春联,之后再准备笔墨纸砚,写得虽然不如买的美观,但却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新年的期盼。




现在的年,虽然淡了,但是年味还在

@初一 徐克瑶

现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致使过年形式简化、压岁钱、发红包逐渐被一些科技化的方式所取代、社会风尚的变化让年味儿变淡了。


@初三  胡敏

现在过年,父母再带我们去购置新衣服也提不起多大的兴趣好像觉得过年穿不穿新衣服无所谓了。以前的初一会非常的热闹,而现在的初一与往常似乎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因为人太多了而在气氛中显现出一丝尴尬,现在过年都不像是在过年……

@高谷中学 刘露

人们并没有摒弃千年的传统,依然可感觉到过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团团圆圆。

@初三  李旺

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满载而归,手里拎着沉甸甸的年货,接着,我们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副火红的对联和“福”字。爷爷奶奶也忙着谢年,他们端上丰盛的饭菜,点烛插香,参拜许愿,到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高谷中学  徐本芳

大年初一,我会穿上父母给我买的新衣服,新鞋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喜气洋洋得去给大人们拜年。


更让我偷偷乐的是,大人们的红包在纷纷向我“招手”,每年大人们用特殊的方式祝愿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他们也会经常提醒我们把钱放到枕头底下,这可能就是他们那一代的思想吧!我们手里拿着一份份红包不光有“富翁”的感觉,更有了一份幸福的味儿---年味。


年味就是团圆和幸福


@初三 胡敏

我所理解的年味是团圆,幸福。


@高谷中学 刘露

年味是一句真心的祝福语;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是震轰的烟花。


@五年级   徐多

年啊,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总也说不出是什么味道,只能靠想像,我的想象里有白马王子,有白雪公主,有灰姑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神笔马良,有奥特曼,有美羊羊……所以,年有想象的味道。



@高谷中学    廖清廷

年味儿是那有特殊含义的汤圆。 汤圆,应该是每家每户,大年初一,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家也不例外,每次过年奶奶都要硬“逼”我吃下去,奶奶逼我吃汤圆的理由很简单,一句话就把我堵的哑口无言,“汤圆汤圆,团团圆圆”。

 

年味就是那阖家欢乐的爱意。除夕之夜,全家一起吃个团圆饭,才是最有年味的时刻,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吃饭,虽有些挤,但都是相互夹菜,这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才能得到。

 

进入腊月,年味无处不在,它犹如一股气息,一股与往常不一样的气息,令人心醉,令人回味,它像蜂蜜一样心头,使我一往情深。



@初三 李旺

年味,是过年时很多种味道的总称。是烟花爆竹那硝烟的味道;是采办年货那喜气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饭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兴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来的,喜庆团圆的味道。


初一  韩汶睿

说到“年”的“味道”,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的吧。饺子,是我们过春节时,必不可少的“年夜饭”,饺子就是是团圆的味道呀!还有那一串串火红的灯笼,不也正是年的味道吗?

 

如果你在超市里就更能体味年的味道了!超市里此时上架的货物大多充满了新年的气息:大大的“福”字、写满祝福的对联、精美的窗花、各种美食、孩子们的小玩意儿……这些琳琅满目的年货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由得让人感叹:如今人们的生活如此富足,能够安居乐业,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高谷中学   孙阳

我认为排在年味之首的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过年的鞭炮有许多种类,有童年时最喜欢的并伴随我们长大的“擦炮”,还有如雷声震耳般的冲天炮,还有绚丽多彩的礼花……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礼花。那一个个小小的炮弹“啾”地一声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转眼间又消失在黑夜里。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稍纵即逝,美丽却又短暂。

 

年味之二当然要数饭香味了。过年那天,最重要的就是和家人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每到过年的那一天,我的妈妈和奶奶很早就开始忙碌了,只为我们一家能够吃到一顿美味的团圆饭。当她们在厨房做饭时,都不允许我去厨房看饭熟没,她们说那样不吉利,虽然我不知道其中的内涵,但是我当然要对她们唯命是从。吃饭时,我们一家人围在饭桌前,说说今年的收获,明年的打算,对彼此的祝福……一年之中最辛福的时刻,也不过是在这美味的饭香之中。

 

汤圆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象征着一个家庭和睦相处。在我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正月初一那天早上早餐只吃汤圆。拿着筷子,将汤圆一夹,里面的红糖花生馅如同鲜血一般渗透出来,使人垂涎欲滴,也算是一种让人回味的年味了。


@远志高中 宋艳红

年味是春节前的张罗。外出务工的人回来了,家门前说话的人多了,小孩子们更欢快了,原来冷清的村子一下子热闹了。办年货、扫房子、贴春联、包饺子。人们忙着各自的事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年味是春节时的热闹。“爆竹声中一岁除,梅花点点入屠苏”,伴随着震天的炮声,人们终于迎来了春节。这天,人们在十二点这一吉时放炮,五点多就起床,挨家挨户去拜年;这一天,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大家在互相问候的声音中度过了愉快的早晨。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因为他们不仅能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可以收到压岁钱。


年味是春节后的盼望。过了春节,人们忙于走亲戚,出嫁的女儿会到娘家送大馍。拜访过亲戚之后,年味渐渐淡了,人们便开始盼望着下次春节的到来,盼望着再次感染年味的气息。


年味有浓有淡,温情却只增不减。




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中国网教育频道新春专题【教育人的五味“鸡”汤】,更多精彩不可错过哦!




编辑排版: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小编推荐


新春特辑 | 外教眼中的“中国年”

新春特辑 | 倾听孩子的心声:新年就是要玩出天性,玩出创造

童“年”最珍贵,孩子的春节如何过得充实又快乐?

新春特辑 |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带你穿越时光回到小时候(句句戳心)

春节美食,教你吃出喜庆繁荣的好运年

新春特辑 | 不要再等敬业福啦, 最美的祝福都在教育人的情怀里……

春节起源、习俗大全解,团圆桌上有谈资

新春特辑 | 回家,寻找再次出发的力量(暖心视频)

千里归途,人生百态,春运是一首唱不完的聚散离合的歌

征集 | “我们家的中国年”特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