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说 | 老师们放的假寒假是为了学生的真幸福,辛苦啦!

2017-02-06 中国网教育频道

             彑

-❶-

一份班主任的寒假日程表

         夂                 

这个寒假,杭州某中学的青年教师黄有宇为学生做起了无偿上门辅导。他把自己所带两个班的学生分成18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左右,黄老师轮流分组上门辅导,算下来一个假期需要上门36次。


黄老师所在中学于1月18日开始放寒假,20日黄老师就开始挨组上门辅导,在他的寒假日程表中,除了过年那几天,几乎排满。


黄老师寒假的每一天几乎是这样度过的:


7:00    起床,洗漱吃饭后,开始备课,要花4小时左右。因为面对的小组成绩不一样,学习特点不同,备课的重点也不一样。

11:30    吃午饭。

12:00    开始说课。上午的备课主要是理论知识,下午常常是自言自语地模拟课堂,怎么讲学生听起来更容易接受。如果同样是教师的爱人在家,可能会对练一下。时长4小时左右。

17:00    吃晚饭,吃好饭后出门,赶往学生家。

18:00~20:30    无偿上门辅导。

21:30    回家,洗漱休息。


黄老师27岁,已经工作了四年,去年接手初一年级是他第一次做班主任,既兴奋又紧张。其实,去年暑假,黄老师就把刚进学校的学生分组,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这个寒假,他又一次这样做了。难怪不少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都为遇到这样负责任的老师感到幸运。



怎么给孩子分组?为什么自愿利用休息时间上门辅导?黄老师这样说——


“寒假有预习任务,学生对课本肯定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不赞成大家盲目上培训班,解题有很多套路,怕学生学了套路,走偏了,不想再去锻炼思维,这是很可怕的。我宁愿自己多花点时间,要让同学们走正确的路,学好。”


全班分成9个学习小组,蛇形分组,成绩分布都较均衡。团队作战能锻炼凝聚力,一个学期实践下来,同伴之间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行为规范都有互相监督,做得不错,成绩也比进校时提高不少。


从黄老师的日程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正式辅导时间只有晚间的2个半小时,但黄老师的一天其实都在为这短短的两个半小时做准备。


要想把课上好,就需要花费数倍于课堂授课的时间去备课,老师们工作日的教学工作不也是如此吗?虽然期初看来,老师把工夫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但这些不为人知的付出经过日积月累必将搭建起老师个人的新高度。


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当您的孩子在开学的第一天享受到精致厚重的第一课时,别忘了,这样不负众望的精彩正是老师们趁着大家羡慕的“假期”精心雕琢而来的。


黄老师的表现也被学校的郜校长看在眼里,“他确实很好,身上好像永远没有负面情绪,永远传递正能量。所有心思全在学生身上,特别热情,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付出很多。”不过,校长也十分小心,由于黄老师的行为属于自发自愿,所以郜校长不想因过度表扬而绑架了全体教师。


             彑

-❶-

这个“假”寒假,假得各有特色

         夂                 

很多老师即便没有做无偿辅导,寒假里也没闲着!那么放假的老师把工作摆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要说老师放了个“假寒假”呢?


1

假期真短,童叟无欺


1月份寒假伊始,从全国多地中小学放假时间对比来看,大多数地区都把开学的“黄道吉日”定在2月13—27日的两个星期之内,从各地教育局公开的假期安排来看,寒假长度普遍在20多天到一个月,而这其中还包括了春节假。如果按2月13日开学来算,学生的寒假只剩下九天了,而老师通常要比学生提前几天结束假期返校,所以留给老师的假期也不过一星期左右。



都说老师三个月的假期是用9个月工作的透支换来的,也就是说,当朝九晚五的家长早上开着车子把孩子送到校门口,老师们已经在教室中端坐看早自习、批改作业,在家长下班回家开始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时,很多在食堂匆匆吃了一口晚饭的老师“晚场”工作才刚刚开始。用这样的“透支”换多十几天的假期,是不是无可厚非呢?


2

寒假是假的,“加戏”是真的


闲不住的老师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加戏”,很多人在放假之前都给自己拟定了寒假计划,从读书到健身,从写作到练字,样样都是为了个人提升,却又样样离不开工作。


乌鲁木齐市某小学的书法专职老师廖芸婷就有这样的寒假任务。四篇毛笔字临帖,2000字的钢笔书写还有粉笔字和简笔画是学校老师的假期必修任务:

“在我的书写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孩子书写正确率比较低,书写的字体比较潦草,所以我们就决定先从老师入手。我们每人都发了一块小黑板,加强老师的基本功,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三字一画’,掌握这些基本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学生的教学。”


3

传统规定动作就够忙的


1月13日,德州市某小学的教师就跟学生一样收到了自己的寒假“作业”,任务包括提前研读教材,完成寒假备课;轮流值班确保校园安全;更新维护教学硬件为假期做准备……


寒假“作业”并非学校头次执行,但今年“检查”的方法却很特别。比如检查备课,“开学后,学校将第一时间组织集体备课,以说课形式展示老师们‘作业’完成情况。 ”副校长王冬梅说,及时考核,让老师们有压力也更有动力。



“轮流值班很有必要,放假了安全意识不能放松。 ”王冬梅说,学校购置了新桌凳,也将在假期期间安装,还有一些教学仪器设备的检修工作,都需要值班教师协调、处理。“假期做好准备,确保开学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4

通信科技下催生新“节目”


要说过去老师要家访,就是老师亲自去学生家走走看看,坐坐聊聊。而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选择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新方式与学生沟通交流。甚至老师还要拿起手机,在假期里给学生检查作业:德州某小学给学生布置了寒假实践作业,就要求老师通过家长上传微信、QQ照片等方式监督检查。


“比如传统文化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参与贴春联、包饺子,家长就可以将照片传给老师。”教导主任李燕说,多形式的家访突破了场地、时间限制,可想而知,老师很难过上撒手不管的假期,这一点跟使得老师的假期跟普通人的假期大有不同。


             彑

-❶-

老师的“假”寒假是为了学生的真幸福

         夂                 

有人读书是为了消遣,而老师读书注定放不下业务;有人练字是因为兴趣,而老师写好字却是职业的需要;


有人玩微信上QQ是为了交际,而老师拿起手机却可能是为了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状态;


有些人的假期是实打实的吃喝玩乐,而老师的假期却很难抛开一切,放肆地“失踪”一把,因为需要他们的人,需要他们的工作还有很多。


有人说,如果你每天需要不情愿的早起去上班,至少证明你还拥有一份工作。


没错,从昨天大年初七开始,确实有很多人无比不舍地离开家踏上上班之路,甚至有些人带着“节日病”一脸不高兴地走进办公室,不过也别把还没上班的老师的生活想象得很安逸,要知道有时没上班的老师也仅仅是没有身在学校而已,他们平日里默默贡献的时间和精力折算起来远比过短短十几日的清闲。


其实,正是这些“不上班”、还放着“假寒假”的老师,让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习得经纶满腹,习得为人之道,带上必要的知识与品格走出校门,然后才拥有了“不想上班”的机会啊!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辑排版:祝颖丽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干货 | 寒假作文没头绪?这些词句素材给你助攻!(值得收藏)

家教 | 吃饭也是一种家教,从饭桌上看不同国家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新春特辑 | 孩子们许的是新年愿望,我们看到的是人之初的美好

新春特辑 | 回味小时候的春节,记忆里有你的故事,我的故事

新春特辑 | 年味就是桌上的饭菜和天上的焰火

新春特辑 | 倾听孩子的心声:新年就是要玩出天性,玩出创造

新春特辑 |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带你穿越时光回到小时候

新春特辑 | 不要再等敬业福啦, 最美的祝福都在教育人的情怀里……

新春特辑 | 回家,寻找再次出发的力量(暖心视频)

征集 | “我们家的中国年”特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