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如何让孩子守住文化之根,朱永新、卢勤等知名专家这样说……

2017-02-14 中国网教育频道

导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我们的孩子和全世界的孩子一起分享着丰富的资讯和多元的文化。


怎样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自己文化的根,传承自己民族的精神命脉,拥有文化自信,立足现在迎接未来,这一个个问号都在我们的面前。面对这个问号,教育专家提出了这样的思考和建议……


朱永新:断绝文化之根的孩子是空心的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其实我们已经意识到,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我们的文化已经不大看得见,相反外国的文化,西方的文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过节过的是圣诞节,万圣节,各种各样的西方的节日,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国外的食物。穿的是耐克、阿迪,西方的品牌,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西方的动画片,崇拜的明星乔布斯,科比,西方的人物。

 

每年我们有差不多50万的人出国留学。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自己的传统饮食,自己的传统服装,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们的历史记忆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孩子们对它也缺乏兴趣和共鸣,甚至于还有一些人在扭曲中不断的反感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

 


源远才能流长,缺乏民族之根滋养的孩子,哪怕他自称为世界公民,终究还是浮浅片面的,断绝文化之根的孩子就是一个空心的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民族未来恐怕也会成为空壳的民族。我们经常说文化纯才民族纯,文化亡则民族亡,对文化盲目的自信和妄自菲薄都会不行,前人的盲目自信导致了我们闭关锁国,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妄自菲薄,我们的未来又会如何?

 

其实教育本身它就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对人类文化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的传承,对各类文化进行审视,选择,编纂和诠释,把它的精神,把它的根本纳入教育之中。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没有自觉的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选篇,进行传承,那是一个不合格的教育,那是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也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教育。

 

教育本身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的动力,而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的中心,如何真正的让我们孩子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怎么样去做呢?首先还是要形成共识,这个共识就是传统文化必须要进入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从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要全面的渗透。只有教育才能把断裂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贯通,把文化在当下复活。复活的传统文化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够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不仅仅要在博物馆里面看到,在文化作品里面看到,我们更应该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


 

其次是研发课程。现在传统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是国学、中医、音乐、书法、剪纸,戏剧、节日庆典等等,这些怎么样变成课程非常重要。比如我们新教育研发了一门课程叫做“新教育晨颂”。我们每天早晨用一首诗,这里面大量的诗歌都是中国优秀的诗歌。这些诗歌怎么组合?比如四年级就把这一年农历的24个节气诗歌和相适应的一些艺术样式在课堂里面呈现出来,每天早晨用1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晨颂。周末的话,就让父母亲跟孩子在家里面进行晨颂。

 

传统文化只有走进课程、成为教学内容,才有了开展教育的前提。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做一些点缀那是不够的,必须课程化。同时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是可以在任何学科里面进行渗透的,在任何的课程里面都可以闪光。这需要我们所有的学科无论是音乐,语文、数学,所有的学科都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者,我们全社会要深入生活,家庭、社区、媒体,共同推动。我们的媒体其实对传统文化关注也是不够的,我们相应的栏目更多的还是面向成人的,面向少数儿童传统节目很少。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东西点点滴滴的都可以进行渗透,只有把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才能够真正的化外为内,让师生把心灵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的沃土之上,让文化真正重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再度新生,乃至生生不息,完全有待于我们的努力,传承不是为了复古,既往为了更好的开来,真正的民族自信是对自身的客观的审视,只要我们能够兢兢业业的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认真的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只有让我们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再创文化的辉煌,再度奉献出让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新的成果。


卢勤: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教育

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的“知心姐姐”。)


2016年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杂志知心调查项目组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传统文化现状的调查,我们觉得有四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第一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城市最为薄弱。我国的中小城市无论从经济文化都处于过度地带,这种地位给这一类地区和城市的文化心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论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生活,人们更倾向,更向往大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所以不自觉的疏远或忽略了原生的乡土文化,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足的现象。

 

第二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虽然文化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忽视了家风,家庭文化的传承。家长会带孩子参加名胜古迹听讲座,却很少有人跟孩子讲起自己家族的故事。这些看起来非常琐碎,不够伟大的家族的历史故事,其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重要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在殿堂里学堂里,也应该走进家庭,渗透在孩子的生活之中。

 

第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重视沃土的力量,在本次调查对比中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现象。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老少边穷地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却没有落后,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经济发达地区。我们发现老少边穷地区有一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势。

一是多民族融合,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

二是地区传统风俗保留相对完整。

三是依然具有熟人社会特征,让地方历史文化得以传承。


因此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这一发现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可以学习的有行的知识和技能,更是渗透在方方面面的习惯和信念当中,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力量是植根于民间生活的沃土之中

 

第四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孩子更期待符合儿童情景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孩子们希望接受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更新鲜,更时尚,符合我们的趣味。

二互动性强,可以亲身体验。

三生活中用得上,对我们生活有帮助。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想让爷爷奶奶喜欢的东西让孩子们喜欢,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探索如何与现代化,如何与当代儿童的趣味相结合。

 


在这种调查中我们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呢?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呢?我们的结论是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什么是贴近生活?有趣味,记得住,用得上,好体验,听得懂,便参与,这样传统文化教育才能真正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曹文轩:不解决文化悲观主义

传统文化教育可能永远流于形式


(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成长,我们首先要校正一些跟根深蒂固的观念。不解决文化悲观主义,不从心底里建立起文化自信心,所谓让中国儿童在沃土成长的理念就有可能永远流于形式,而不会变成生动的实践。

 

文化批评领域中我们用的理论,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外。到来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竟然变成中国文学批评成为西方理论二次重现,中国人依然没有自己的语言,我们处在高度失语状态。



从更大的范围:文化的范围来看,存在着同样的情景。们整个文化失去了自信我们更倾向于用他人话语言语,用他们的观点来作为思维的坐标,作为我们的价值取向,我们对传统的怀疑几乎到了不加掩饰的地步。现在我们再做一次追问,我们传统文化能否作为民族精神之源?

 

我们回顾一下精神史。中国的先人们贡献了无数伟大思想,与西方的思想家交相辉映,达到不相上下的高度。到了近代,好像突然就开始模仿起来,辉煌已成昨日黄花。我们经历了相当长的思想贫困时期,只能靠输入外部思想度日。于是文化的悲观主义开始了,我们对自己文化失去自信。这也可能与我们的曾经的高度贫穷有关,我们物质贫穷的境况中让我们以为自己精神上也是贫穷的。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上经济奇迹,用我们的智慧和超强度劳动驱赶了贫穷的恶魔,可是我们对我们的文化依然缺乏自信。这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既然西方的传统文化依然有效,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无效了呢?是真的无效,还是我们在西方中心主义下主动放弃?不言而喻是后者。

 

我们现在退一万步讲,传统文化真的失效了,那么我们还能否自己创造新的文化呢?这样念头也不存在,这难道不是悲哀的事情吗?

 


其实所谓的文化自信既包括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包括了我们对创造现代文化的自信。我们深知思想需要有丰硕的历史作为依托,需要有一个高水准的社会环境,需要高素养的学者队伍,可是如果我们连一点努力的自信都没有,我们只能陷入一种悲剧性的循环,不幸导致更大的不幸。 只有当我们这些成年人有了足够的文化自信的时候,再来谈中国儿童在传统文化沃土成长,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

 

当我们讲文化自信的时候,同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不能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已经使中国在过去丧失了很多次与国际先进潮流对话融会的机会,导致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落后;这种主义还有可能演变为一种古怪的民族脾气,结果是恶性循环,越落后越固执,越固执越落后,最后就是断然拒绝一切外国思想。

 

最后我们来听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这个故事象征味十足。

一个西班牙梦想少年,在西班牙草原上做了两个内容相同的梦。梦中情景是在很遥远的地方,在一座金字塔下埋藏着一批财宝。这个少年于是决定追逐天意,以梦为马遨游人生。他千辛万苦来到非洲找到金字塔,却根本没有发现财宝。此时来了两个坏蛋把他狠打了一顿。其中一个说,你会活着,我要让你知道你是天下最愚蠢的。


两年前在这个地方我也做过两次内容相同的梦,我梦到我应该到西班牙田野上寻找一座破败的教堂,我被告知在桑树的根部挖下去会挖到一批财宝。但是我还不至于蠢到为做过两次梦跃过沙漠。那个人所说的地方正是牧羊少年出发的地方,他听到后,仰望天空热泪盈眶:“天意啊”。他重返西班牙,出发的地方发现了一大批财宝。


这是一个具有寓言性质的故事,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永远玩味。


王尧:我们未来所要达到的是杂根的状态


(王尧,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作协副主席)


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思想资源之一,这是中国非常巨大的进步。今天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危机,不管是成人还是青少年,我们处在无根的状态,我们当下和未来所要达到的状态是什么呢?杂根的状态。

 

我想传统文化对今天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恢复一种历史联系,我们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就在于我们有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和记忆是我们历史记忆非常重要的部分。


其次是确认一种文化身份。今天是全球化,撇开经济问题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全球化简单说是一种文化扩张或压缩。中国文化是处于扩散的状态,发展的状态,还是处于一种被压缩,甚至被删除的状态,这是我们今天在全球化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和选择。


三是建立文化自信,中国的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它同时是一种知识生产的体系。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于何处,首先来自于我们有这样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创造。

 


传统文化和当下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方法。比如说内容的选择问题。庞朴认为我们首先选择的应该是文化传统,就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层面,包括我们自己的民族精神等等。其次是传统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是具体的文化形态,譬如某种文学和文体艺术就是具体的文化形态。什么是文化传统,什么是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区分开来,一种是精神,一种是载体。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价值体系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如何与世界文明融合在一起,包括与新文化融合在一起。二作为具体形态的传统文化如何融合到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日常生活中来。这样就把与教育分为德育部分和智育部分。

 

我们不讲旧传统,不从优秀传统出发,我们就无根就没有当下。但是如果我们不讲转换,不讲创造,我们就没有中国文化内在发展的脉络。我们要讲传统和现代的融合,我们讲要回到传统不是说传统是所有问题的起点和出发点,而是里面包含着许多人类可以借鉴的思想资源。

 

怎么样来融合?从传统出发不是彻底回到传统,我们要建立传统和实践对话的关系。如果没有,不可能来讨论相关的问题。讨论中国的传统问题,还需要站在世界来看中国。

 


最后我要说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价值体系的融合。如何在价值层面上融合在一起,我觉得是今天特别迫切的任务。二是要尊重现有的教育体系,它不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做有效的补充。三是知识生产,需要把传统文化作为知识体系融合到今天的课程体系当中去,这也是我们编语文教材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问题,这个过程将与我们整个文化传统的重建联系在一起。

 

我们要注意传统,旧传统和新传统的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才可能给孩子提高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


文:知心姐姐团队

编辑: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的中国 “教育的未来——让孩子在传统的沃土上成长” 2016教育论坛的现场速录整理,内容有删减。

小编推荐


深度 | 魏书生: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

关注 | 为了培养出下一个武亦姝,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要往何处走?

名人堂 | 对话齐大辉:中国教育是无根的教育,因为成“人”不“成熟”

重磅 | 陈宝生:教育领域深受口号之害,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独家 | 假期正是读书时,12本权威童书喂饱孩子“饥饿的精神”

独家 | 国家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家长太爱孩子,也太不会爱孩子

关注 | 张志勇谈寒假作业:作业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

深度 | 朱永新:为什么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

深度 | 学校安静了,教师的心平静了,教育环境才能好起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