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 | 假期正是读书时,12本权威童书喂饱孩子“饥饿的精神”

2017-02-08 中国网教育频道

编者按:

“阅读就像美食一样。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不断想吃,读了好的书,也会让你不断地去找好书读。”但正如孩子学习语言、音乐、绘画都有不同的最佳时间窗口,朱永新认为,这种“精神饥饿感”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形成,因为科学上一般认为人阅读的关键期在14岁之前。

 

关于读书时机的问题,作家王蒙也说过类似的话“读书要趁早,越是年轻时,读书印象越深。比如现在我有时候还写旧诗,大致合乎规则,还是靠小时候背诵《唐诗三百首》等书的‘老底’”。

 

阅读的时间问题解决了,那么读什么样的书,什么样的书对于年龄尚小的孩子算好书呢?


小编推荐的这12本童书来源于国内专业的阅读公益研究机构——新阅读研究所组织评选的2016年度最佳童书,希望这些好的精神食粮能够让孩子们的精神和灵魂更加健康地成长。


1

《独生小孩》

郭靖/著

《独生小孩》充分利用并发挥了铅笔画的天生特性,用最质朴的“灰”与“白”创造了两个世界,用童心来贯通!


人生的常态与童真的幻想完美地结合在这本用灰色调来呈现的温暖书中。我们可以在灰蒙蒙中看到美!看到细节的美!这么美好的故事,只有童年才有,很温暖很抒情,不用那么伤感,不要谈什么孤独----即便你要这么说,严肃的题材活泼地讲给孩子听,是不是也是一个人生态度呢?

2

《幸福在哪里》

【韩】金喜卿/著 池研俊/绘

一本可以闭上眼睛用手触摸的创意洞洞书,打破视障儿童和健全儿童的阅读界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心底的那一份温暖和大爱。


每一页加入的盲文,让人觉得新奇,又觉得特别温馨。不由地去体会盲童的世界,要怎样的孤独,沉寂,才能用纤弱的手指触摸感知这些如密码般的圆点文字呢。变换的全景纯色的镂空页,又给了读者最纯粹的阅读体验,就如同这世事的变迁。这本书,带着孩子闭着眼睛读一遍吧。 

3

《打架的艺术》

【意】大卫•卡利/文

【法】塞尔日•布洛克/图


在大人眼里,打架是很不可取的事情,是代表暴力、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


《打架的艺术》看似求解孩子为什么打架,孩子之间该怎么打架,实则生动细致地展现了孩子打架过程中的内心活动,让我们更好地明白,在孩子的眼中,打架是为了了解自己、试探他人,也是展开社交活动、熟悉社会规则的一个过程,更是一门一窥童心奥秘的艺术。

4

《走出森林的小红帽》

韩煦/著

年轻作家对西方童话的东方诠释,大灰狼不但没有吃掉小红帽,反而帮助小红帽来到了外婆家。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小红帽还是一个看不见路的盲人。在画面色彩和人物比例营造的紧张气氛中,小红帽一点一点地学会去听、去摸、去闻这个世界 ,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化险为夷。故事的一波三折,既能促发孩子的语言表达,也能引发孩子的想象,重新思考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新命运。

5

《澡堂子》

陆亚军/文  杨鹁/图 

一座热腾腾的澡堂子,一个生动而温暖的小社会;一幅冬日生活的鲜活画卷 ,一种悠远绵长的人生况味。


《澡堂子》是对童年生活的艺术复现,也是对家常生活、朴素人情的追忆,感受一种正在渐渐远去的生活情味。当现实中的澡堂子一个个消失,《澡堂子》却像读心者一般绘出了童年的故事,记载了一代人的生活,这些熟悉的感觉,也温暖着勿忘初心的我们。

6

《威廉的洋娃娃》

【美】夏洛特·佐罗托/著 

【美)】威廉·佩纳·迪布瓦/ 绘


男孩为什么不能玩洋娃娃?男孩只能勇敢而不能温柔吗?


《威廉的洋娃娃》将主题指向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的刻板性别印象,通过爸爸、哥哥和朋友都不理解喜欢洋娃娃的威廉,只有奶奶尊重他的爱好这样一个故事,向人们传递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教育观----任何孩子都不该被粗暴地贴上标签,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其兴趣与个性都应被尊重,教育的魅力亦在于此。

7

《去野外》

【葡】伊内斯·特谢拉·多罗萨里奥   

【葡】玛利亚·安娜·佩谢·迪亚斯 / 著  

【葡】贝尔纳多·P·卡瓦略/ 绘


这是一本站在孩子视角观察自然、理解世界的工具书,也是培养孩子观察力和冒险精神的科普书。


与书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结伴而行,开启一段自然探索之旅,我们除了能遇见好玩的花鸟鱼虫,了解美丽的大海天空,还能学到弥足珍贵的自救知识,认识到生命成长的奥秘,进而生出对大自然、生活及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8

《盘中餐》

于虹呈/著绘

作者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线索,将我国西南地区农民种植水稻的几个主要阶段,以日记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用心整理出跟水稻生长、种植、收获有关的知识 ,以及当地独有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可谓难得的优秀科普著作。


该书画面极其精美,内容科学严谨,看起来赏心悦目,让人不知不觉间对传统的农耕文化心怀敬意。

9

《加斯东,问个不停的小孩》

【法】马修•德•罗比耶、  玛丽•欧碧楠/著

【法】卡特琳娜•普给多、盖纳艾勒•布莱/ 绘  


这是一套富有哲学意义的儿童百科。书中小男孩加斯东的发问,如宇宙怎样运转、地球怎么诞生、人类何时出现、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会害怕,为什么要和平相处 ,什么是死亡等,其实是每个孩子内心都有的疑问。


而透过父母和老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我们收获到的不仅是丰富的有价值的百科知识,还包括看待世界和社会的别样角度,以及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哲学精神。

10

《野芒坡》

殷健灵/著

《野芒坡》以一百多年前上海旧城西方传教士办的“土山湾”孤儿院为原型,讲述孤儿幼安的传奇经历。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这个孩子在黑暗中寻找光亮,追索自我的心灵历程;他生命中的“日”与“夜”,“光明”与“黑暗”;他内心世界可感可触的变化和发展——而促成这一切的,是信仰、人性、人道、艺术、美与善的力量。这是一段独特的历史阶段的故事,也是穿越百年依然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的故事。

11

《你的礼物呢》

【英】艾登·钱伯斯/著

露西的十一岁生日过得像一场噩梦----她被米兰妮一伙盯上了 。也许每个学校都有米兰妮这样的人,她让“礼物”这个词充满了邪恶的意味,那些被她强迫要求送出礼物的人都体验过。


露西如何面对米兰妮一伙、老师、父母、其他被欺负过的同学…… ?她的噩梦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校园霸凌话题很难处理,但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艾登·钱伯斯给出了他的回答。

12

《渴望被发现的秘密》

【韩】黄善美/著  金由大/绘

本书以弟弟恩杰的视角和内心变化为主线,展现了工薪家庭四口人生活中的微小细节。恩杰多次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次被拒绝,无法平衡自己的内心情感,当看到爸爸答应哥哥汉杰获得一个最低成绩就能实现愿望的时候,他的内心就更不平衡了。


诸多的不如意,让恩杰产生了偷拿家里钱的想法……书中语言淳朴简洁,情节推进迅速,充满生活趣味。家庭中有不断的小麻烦,每个人为解决这些麻烦都在努力着。作者黄善美,韩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作品。

编辑排版:祝颖丽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根据第四届中国童书榜颁奖典礼整理而成,转载须经中国网教育频道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师说 | 老师们放的假寒假是为了学生的真幸福,辛苦啦!

干货 | 寒假作文没头绪?这些词句素材给你助攻!(值得收藏)

家教 | 吃饭也是一种家教,从饭桌上看不同国家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新春特辑 | 孩子们许的是新年愿望,我们看到的是人之初的美好

新春特辑 | 回味小时候的春节,记忆里有你的故事,我的故事

新春特辑 | 年味就是桌上的饭菜和天上的焰火

新春特辑 | 倾听孩子的心声:新年就是要玩出天性,玩出创造

新春特辑 |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带你穿越时光回到小时候

新春特辑 | 不要再等敬业福啦, 最美的祝福都在教育人情怀里

新春特辑 | 回家,寻找再次出发的力量(暖心视频)

征集 | “我们家的中国年”特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