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高考,在古代,能走到考场就算胜利!
明月几时有?高考年年有。
又是一年考试时。
每年,都有数不清的学子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走上或许会决定他们一生的考场。而在考场外的父母,更是忐忑、焦虑,因为相比考场上的孩子,他们对高考的一切都无法预知,只能听天由命。
对于孩子,家长们的关怀和怜惜之情一点都掩藏不住。因为这高考,可是经历了十数年的寒窗苦读,才得以有机会进行“通关”。
家长们抱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挑出任意一科来都能难道无数考生,更别说数学课齐上阵。还是古代好,就考一门写作,简单好多。
然而,古代的“高考”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说比今天难上十倍百倍都不为过。就算是苏轼、王阳明这样的大才子,也要使劲浑身解数,才能熬过“高考”。
但正所谓,“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考试再难,也总会有考生能见招拆招,披荆斩棘,勇闯难关。他们相信,只要努力,老天总能看见,他们就能成功。
“路遥知马力”
这古代科举制度,第一个难关不是考试,而是赶考。
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般设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是在各省省会举行,这时,各位考生就要开始赶考了,对于那些远离省会的考生,他们光是前往考场,就要用掉十天甚至是半个月的时间。
如果足够有实力和运气进入到了殿试,那么他们就得上京赶考。这才是真正的大考验。
例如宋朝人考试,考场理所应当是设在开封,河南人顺其自然沾了光,南方人又得划船过江,同样被黄河拦截住的北方人日子也不怎么好过,也得转过头,收拾好包袱乘木排渡过黄河。
直到南宋,京城移到临安,苏南浙北的人捡了大便宜,而河南人就得跨淮过江,四川人只能顺长江飞流直下,沿路山高峡深,浪高礁尖,危机四伏,稍差片刻一船的学子就会“拍在沙滩上”。
有些运气好不的考生,在半路就“夭折”了。那些能到达考场的,实乃上天眷顾。
考试环境,磨练意志
那些足够聪明和幸运的人来到考场,首先都得排长队,一个个脱光衣服验身,查清楚有没有带小纸条,平均一个考生就要耗上大半个小时,这是为了防止作弊。
进入考场后,是一个个小黑屋,叫“号房”,听着跟监牢似的。带着笔墨蜡烛和干粮进去,一坐就一天,第二天早晨才能出来,中途睡觉连床都没有,只能拿两块木板拼起来凑合着用。
考生也可以在里面上厕所,可是房间严密,夏天不能透风,冬天不能生炉,温度不适,气味不宜,和现在舒适的空调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这就需要考生有足够强大的意志,在这样环境中发挥学识,出色的完成考试。
别拿作文当作文
科举的考试内容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
全文要分成八个部分写。
每一个观点都要遵循“高考宝典”──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
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
格式要求非常严格,可谓“戴着镣铐跳舞”。
除此之外,考题数量也非常巨大。以明朝乡试为例。假设你是明代的一名考生,走进考场后:
第一场|先一口气写7篇论文;
第二场|1篇政论,5篇判词,再加1篇公文;
第三场|再写5篇时政评论。
闭上眼就能想象,在昏天黑地的考场里,接受如此堪比马拉松的书写考验,那是一场怎样七荤八素的折腾啊!
明朝有诗形容科举:三场辛苦磨成鬼。能全程咬牙熬过来的,真不是一般人,像大儒王阳明,大改革家张居正,大英雄郑成功,大名臣曾国藩……没有一个不是凭借坚强的意志实打实考出来的。
如今的考试,条件比以前好多了,虽然科目繁多,但都是一门接着一门,强度小了不少,并且都是在家门口考试,父母还能相伴。
但是学习的科目比古时多了许多,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不过,辛苦的时候不妨想想古人,他们连魔鬼科举都挨过来了,我们只要咬一咬牙,海阔天空就在眼前。
遇难心先定
对今天的学子来说,难题也许是卷子末尾的大题,而对古代学子来说,可能就是皇上的“刁难”了。
清代乾隆年间,江西有个书生叫刘凤诰,勤奋好学,乡试、会试连连及第。
可惜他相貌丑陋,只有一只眼睛。按照当时规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
好在当时会试的主考官是个惜才之人,硬着头皮禀告了乾隆。乾隆不想被嘲笑“以貌取人”,只好亲自上阵考验一下这位南方丑儒。
殿试当日,乾隆帝高坐龙椅之上,一见刘凤诰的长相,心里不免有些轻视。他一摆折扇,念出一句上联:“独眼不登龙虎榜。”
在场的人一听,知道皇上在暗讽刘凤诰独眼,都替他捏了把汗。
岂料刘凤诰不仅没被吓到,还挺胸昂首对出下联:“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帝见他如此气魄,顿时刮目相看。沉吟半晌,又出句:“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汉!”
刘凤诰不卑不亢,马上接招:“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帝大喜,当场钦点刘凤诰为殿试探花,登上金榜。
遇到难题,无须阵脚大乱,稳住气势,保持信心,说不定就文思泉涌,柳暗花明。
高考,只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站点,那里有与众不同的风景,用心欣赏与体会,无论收获多寡,都请留在心底,转身开启下一段旅程。
彩蛋!
6月7日8点准时,中国网记者带你直击高考现场!
恢复高考以来,数以亿计的学生走进了另一种人生。40年间,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2017年高考季,中国网记者直击高考现场,记录高考的变与不变。
来源:定悦号
编辑排版:实习生 周继凤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