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在古代,师者与“天地君亲”并称,所有节日都是教师节?

2017-09-05 中国网教育频道

教师节·专题<一>

 

全文共2235字,预计3分钟读完

  

你知道吗?在我国古时候,很早就形成了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


你可能听说过,在古代,光是对教师的称谓就有不下十种,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是不是看得你目不暇接?



同样,在古代,就算同一年里,“教师节”也远远不止一个哦。


古代老师们过“教师节”可谓丰富多彩,休假、补贴、会餐、发福利一样不少。


9月10日教师节快到了,想知道古人怎么过教师节吗?一起来瞧一瞧吧!

古代教师节分N种:

特定节令、塾师生日和孔子诞辰

泱泱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久矣,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教师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了。


师者与“天地君亲”并称,“教师节”名目多样。可以这么说,在凡人界里,除了皇帝,教师是唯一有着“神一样”地位的人类了。


在古代,“师”就是有知识、受尊敬的先生,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立于同一牌位供人朝拜。



古代的大小节日,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教师节”!在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向塾师送银钱或礼物,这被称之为“节仪”。因为节仪是用来表示对塾师礼敬的,所以也被称之为“节敬”。


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如果说“小节日”型的“非正式教师节”有点多,那么“正式教师节”就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了——在很多地方,“教师节”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



我国地大物博,风土人情多样化,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节仪”时间点也有些不太一样。


有的地区特别重视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在这些日子里用礼物表达对老师的尊重;有的家族则在四个节日专门给老师送上节日贺礼,也就是清明、端午、七夕和重阳。


01

汉代——出现“法定”教师节雏形

教师享受休假、会餐、福利待遇

真正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到了汉代,“学校”的实体已经产生了,并且每个学校都配备一定数量的老师。


据《汉书·平帝纪》记载,当时的学校若是处在郡国,则称为“学”;若是处在一个县或者一个侯国里,则称为“校”。


黄宗羲在《与陈乾初论学书》中写到:汉、晋时期,每年农历8月27日,即孔子诞辰日这天,皇帝都要率领文武官员去祭拜孔庙。



不仅如此,皇帝还要邀请“老师们”,即当时的国子学、太学的经师入宫。大家一同会餐,吃好喝好,席间还可以吟诗享乐。


在皇帝的带头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纷纷效仿。因此,“教师节”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经师”、“授束修(干肉)”。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时虽没有确立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但教师已开始享受节日休假、会餐、发福利待遇了。


02

唐代——“先进教育工作者”

“先进教育工作者”可获500两奖励

唐宋时代,依旧沿袭了“祭祀孔子”的大礼。当时的祭典非常隆重。国子监、书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从本地学校的学长(相当于校长)、学正(相当于教导主任)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这些“先进教育工作者”最高可获赏银500两。



03

清代——祭典规模愈加宏大

教师不仅加薪还升职

到了清代,不但祭典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教师的薪酬福利也越来越丰厚了。


农历八月二十七这天,政府将提高各个书院、学府、监院教师的薪金,成绩卓著者在这天还会“升职”——最高的会授予八品职衔,提升为院长、监院、掌教、馆师等。


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颜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时得到的提拔。



古代教师节必行的大礼,

你知道吗?


在古代,教师节可不是随随便便过的。有着极为浩繁严格的礼仪制度。


释奠礼


释奠礼是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作为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朝每代的释奠礼,都有属于自己的祭孔乐舞和祭奠歌辞。


最初释奠礼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参加释奠礼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后来,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但“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从后齐开始,每月朔日,国子祭酒要带领博士以下及国子诸学生以上,太学四门博士、升堂助教以下,太学诸生,到大成殿的阶下“拜孔揖颜”。


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隆重。


延伸阅读

别看古代“教师节”福利多,

教师从业同样需要通过“考试”!



01

东汉——教师年龄有“硬性规定”

在西汉以前,教师多是推荐,并不需要从业考试。但到东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教师“资格考试”——要想成为太学博士,得通过太常主持的考试,有点类似今天教育部主持的考试。而且,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年龄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曾教过学生50名以上,年龄不小于50岁。



02

隋唐——授课数量很重要!

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隋唐时期,中国形成了完备的官学制度。官学,相当于今天的公办学校,既有小学,也有大学;既有综合性学校,也有专科学校。


当然,教学管理和要求也更规范更严格了,对教师从业资格和教学能力都有一套完善的考核办法。其中,授课数量是考核定级的重要标准之一。



03

宋代——最严“教师资格考试”

宋代是民办学校开始兴起和繁荣的时代,私立书院流行,但朝廷对官学同样抓得很紧,要当上“公办教师”同样得考试。


宋熙宁八年(公元1076年)实施的“教官试”制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难通过的教育主管和教师资格考试。由于考试过严,全国州、县的教授数量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西唐楚韵《今天,必须行一个古代教师节的大礼!》

河南日报《漫谈古今教师节》

实习编辑 | 王诗悦 江玉婷

责任编辑 | 周继凤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此文为中国网教育频道综编稿件。转载须经授权,并注明作者及来源,违者必究。

小编推荐

悦读 | 龙应台:制度性教育该教而没有教的两件事

悦读 | 北大教授: 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语文(看完受益终身!)

悦读 | 最强老爸梁启超“满庭皆才俊”,原来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悦读 | 乐嘉带4岁女儿徒步穿越78公里沙漠,激怒网友被批“没人性”

悦读 | 如果孩子能选择父母,他们会怎么做?这一分半的视频让人震撼!

大事件 | 感恩教师,没地方去?教师节绘画征集大赛,W need 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