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 | 最强老爸梁启超“满庭皆才俊”,原来好的教育,就是得拼爹!

2017-08-05 中国网教育频道

父母的思想,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更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命运。



一个家庭,没有父亲的参与,母亲一个人能不能把孩子养大?

 

答案是肯定的。

 

但男人和女人之间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母亲一个人不可能既兼任父亲又兼任母亲的教育角色。

 

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无论母亲多么强大,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缺了些什么。

 

如果一个家庭里,父亲既有高度,又顾家,还会教育孩子, 这不但是这个家庭的幸运,更是孩子们的幸运。

 

近代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父亲,堪称父亲们的典范。

 

他不但自己很牛,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个个很牛。

 

他也再一次完美的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好的教育,还是得拼爹。

 

他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最早被我们熟知的,就是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学术大家。


这些头衔,都极有分量,但在这些之外,恐怕世界还欠他一个“教育家”的桂冠。正是在他的颇具特色的梁氏教育下,整个梁氏大家族才能人才辈出、满门才俊。


梁启超一生育有五子四女,共计九个孩子。 

 


九个子女,个个了得。


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最强老爸梁启超到底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他的很多理念现在依然不过时,值得很多父母学习。

 


 

做事,有用更要有趣


梁启超的孩子们,都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因为喜欢,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也更能做出成绩,而不是专门为学而学。

 

这一点,跟他们的父亲梁启超也有莫大的关系。

 

梁启超认为,在对社会有用的基础上,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兴趣非常重要。

 

他一方面给孩子建议,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他说“人生没乐趣,要来何用。”

 

他曾建议二女儿梁思庄学生物学,因为这个专业国内奇缺,以后肯定有前途,但女儿表示不喜欢。

 

他就给女儿写信:“凡学问最好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

 

他的大儿子梁思成学建筑学,他怕儿子学太久,弄得人本身也变得无趣,就去信告诉他分点儿时间学些文学或者人文学科,他怕他所学太专,生活也单调。便在信中说:“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精神之萎葸。”提醒儿子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就有苦恼,这是堕落的根源。

 



 

当爹,再忙也有时间陪孩子


“工作太忙,真是没时间陪孩子,觉得愧对孩子。”这是很多现代爸爸嘴里常用的话语。

 

可是,能有多忙呢,你再忙,有人家梁启超忙吗?

 

作为社会活动家,他忙着参加戊戌变法和公车上书,推动君主立宪,支持新文化运动,那个时期的每一次新的变革,他几乎都是积极的倡导和参与者;

 

作为学者,他是创建近代史学理论的的代表人物,他是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目录学,图书馆学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他著书立说,积极参加“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大忙人,他没有说他没时间管孩子,而是对每一个孩子的事都尽心而为,事无巨细。

 

孩子生病的时候,他亲自探望、护理,孩子平时穿什么衣服,他都要过问,甚至女孩子衣服的花色,他都会提出建议。

 

梁启超主要通过家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他写的家信共有400多封,根据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不同的鼓励和指导。

 

他对于子女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在求学,在为人处世,甚至理财、时政等各个方面,信中梁启超毫不掩饰自己的爱。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写道:“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感情的人,对于你们的爱,十二分热烈。你们无论功课若何忙迫,最少隔个把月总要来一封信,便几个字报报平安也好。”

 

他给每个孩子起了不同的昵称,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父亲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

 

梁启超给大女儿思顺写信,一口一个“宝贝顺顺”:


“我很想你。”


“我想破戒饮一回,你答应不答应?”


“我平常想你还自可,每到病发时便特别想得厉害,觉得像是若顺儿在旁边,我向她撒一撒娇,苦痛便减少许多。”


对次女梁思庄,他在信中肉麻地写道:


“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很,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


梁思礼是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他生着一双大眼,前额很宽阔,有一张典型的“梁家嘴”,举手投足间处处是父亲的影子。于是梁启超给他取了一个爱称“老白鼻”(Baby的谐音)。

 

在儿女的心中,与父亲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他们也愿意成为让父亲骄傲的孩子。

 

梁启超与次女梁思庄、儿媳林徽因在长城合影


 

做人,三观要正


父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梁启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他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如此。不管做什么,只要做的是对社会有用,他都支持。他非常重视孩子的品行教育,认为做人第一,能力在其后。

 

“如果做成一个人,智识自然越多越好;如果做不成一个人,智识却是越多越坏。”梁启超说。


梁启超对于儿女们的教诲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他曾经说过:“爱国如家,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用大事。”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们都懂得坚守自己的底线,也有自己心中的家国。


他9个子女,曾有7个留学国外,但学成后无一例外都回到自己的祖国效力。


小儿子梁思礼回忆父亲时说:“父亲总是谆谆教导我们,把个人的努力和对社会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报效祖国。”


 梁启超和梁思顺、梁思成、梁思永

 

 

反对填鸭式教育


和今天大多数分外在意孩子成绩的父母不同,梁启超在这方面也十分开明。他曾说:“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


子女成绩不好了,他写信安慰——“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需用相当努力便好了”“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


成绩好了,他固然欣慰,但仍不忘嘱咐——“你们弟兄姐妹个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功课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教子,父亲的高度影响孩子的未来


梁启超教子,不会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不会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什么,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如何最大可能发挥孩子的优势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对孩子的专业选择也有自己的理解,当梁思成、梁思永面临专业选择时,他建议他们选择国内奇缺但未来可能发展前景极大的偏门专业,在他的建议下,梁思成选择了建筑学、梁思永选择了考古学。

 

他的建议没有错,两个人学成归国,迅速投入国内的发展,都成为各自领域开创性的领军人物。

 

梁启超是一个旧式的知识分子,但他的教子思想先进又科学,他也一直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自己的思想,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恐怕最让他得意的是教出了9个优秀的子女。

 

这样的父亲,优秀又有趣,坚定而从容,把教子当作一份重要事业,是孩子们的荣幸,也是家庭的荣幸,这样的父亲,哪个孩子不喜欢不自豪。

 

做事业,能干到他那样的高度的不多;而教育孩子,能比上他的少之又少。

 

有了这样的父亲,才教育出一群这样的子女。

 

好的教育,难道不就是拼爹吗?

 


来源:慈怀读书会

编辑排版:王诗悦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关注 | 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烧钱式教育”的背后是什么?

域外 | 传统课堂会消失吗?英国科学家带你走进“未来教室”

师说 | 老师为什么要“管”学生,这是最客观透彻的解说!

干货 | 一位老校长的感人家书:写给教师家人的忠告

图解 | 教师版大阅兵!各科老师的功力绝不在题海之内!

干货 | 从美国明星教师的55条班规,看美国素质教育

跨界 | 不让孩子玩,他们将找不到工作!马云演讲视频刷爆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