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影 | 看完这部儿童记录片才发现,我们对孩子爱得太畸形

2017-10-31 中国网教育频道
 

全文共4322字,预计9分钟读完

  


导语


由张以庆导演的《幼儿园》荣获国际纪录片大奖。在纪录片中,导演将镜头对准了那些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那些我们或许已经无意中忘记的地方。


每个镜头都有隐含着特别的寓意,让我们从张以庆导演和《父母必读》杂志的对话中来一探究竟吧!


本文整理自《父母必读》杂志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80a1kbxl&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正如片头题记“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片中场景或者熟悉、或者从未经历,你都要准备好接受打击,因为每个镜头都是一种隐喻......


还有那段故事对白,“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中国老师答“爱孩子”,外国老师答“理解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我们爱得不够准确,爱得功利,甚至爱得畸形。


我们不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在孩子面前,我们手足无措。现在的父母很茫然,我们在对待孩子上没有自己的的标准,于是很多时候从众……



张以庆,湖北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独立制片人、高级记者,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主要代表作品有《舟舟的世界》、《英和白》、《幼儿园》等。《幼儿园》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之“人文类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你个子真是很高,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镜头外,提问者笑着问。镜头对面,坐着接受访问的小男孩说:“因为,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这是纪录片《幼儿园》里的一幕。张以庆说,没有人会想得到孩子会这样回答,也许,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


《幼儿园》历时1年的准备、14个月的拍摄、5个月的剪辑。在片子的简介中张以庆这样写道:“在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记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幼儿园生活是流动的,孩子们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


“说童年是单纯的,

这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




《父母必读》:孩童时期往往被冠以单纯、快乐、清澈等等这样的形容词,非常醉、非常美,《幼儿园》却将人们所熟知的这一切颠覆。如果让您来定义,怎么形容童年?


张以庆:你说颠覆,最先颠覆的其实是我。在幼儿园里的14个月,最初我期待寻求的安静的、纯粹的、理想的、浪漫的童年变得摇摆起来。我发现童年其实非常多元,除了天真,还有天真的丧失,孩子们孤独、冷漠、压抑、承受压力,美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曾经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 警察。”“警察是干什么的?”“警察?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还有一个孩子说,“钱买不到快乐,也买不到心。”成人世界的明标准、潜规则仿佛早已被孩子窥破。
  
《父母必读》:多元化的童年,如果用色彩来比喻, 本应该是五彩斑斓的……


张以庆:但是这种斑斓杂色并不让人舒服、欣喜,相反有些刺眼,有些痛心。你看看那个孩子,在幼儿园里总也等不到妈妈,那件穿不上的衣服,那个摞不上的板凳,孩子要独自承担这一切东西;而另一边,五花八门的电视、广告、杂志、网络……不加掩饰的资讯直接撞击着孩子们的生活,他们的思维日渐被媒体影响并左右。一个才几岁的孩子,“9.11”事件、“非典”,“世界杯和中国队”……


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懂的。这些重要吗?我不知道。但是让人忧虑的是,当孩子的“内存”都被这些成人的、概念的、外来的资讯占领的时候,本该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力、激情、想象力该去往哪里?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

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父母必读》:很多成年人看《幼儿园》的时候潸然泪下,不再是孩子的观众从里面看见了自己的曾经和现在。


张以庆看《幼儿园》,你要准备好接受打击,因为每个镜头都是一种隐喻。你看那个一直孤独地一个人坐在空空的教室里的小班学生,他抬头看窗外,他的眼里,是毫无疑问的孤独和自我守望。你以为那个张望窗外的孩子不是你吗?是谁总在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谁在一心憧憬笼子那端的自由?那把椅子,说摞不上就是怎么也摞不上。


某些时候,我们就是那个摞不上椅子的孩子,用尽全身力气,却怎么都过不去。这里难道没有我们的影子?后来,我在《幼儿园》的片首写了这样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审视自己,

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




《父母必读》:但是,其实没有哪个时代的父母像现在这样关注孩子。


张以庆:有一个问题同时提给中国的老师和外国的老师——如何做一个好老师?中国的老师回答:“爱孩子。”这无可非议,和我们大多数父母的答案是相同的。而西方的老师的答案是:“理解孩子。”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但是,我们爱得不准确,爱得功利,爱得畸形。我们不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在孩子面前,我们手足无措。现在的父母很茫然,我们在对待孩子上没有自己的标准,于是只好从众——一件事如果大家都做那就是对的,大家都学钢琴、学心算、学外语,那我的孩子也要学。

《父母必读》:这部片子当然不止是给父母看的,但就父母而言,《幼儿园》的意义在哪里?


张以庆我们改变不了社会,但是我们可以正视自己,修正自己。比如,我们可以不让一个4岁的孩子上4个兴趣班,不最晚一个接孩子,不让他独自面对系不上的鞋带、摞不上的椅子,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问一句“你需要帮助吗”,不让他过早接触所谓的潜规则,能够直率而不掩饰地和孩子对话,而不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需要审视自己,担负起成年人的责任。

《父母必读》:理想的幼儿园是怎样的?


张以庆:宁静,没有压抑,很释放;需要时有人帮助;自由,宽松,温暖,有机会去做梦。我宁愿再上一次这样的幼儿园。

《父母必读》:找到了吗?


张以庆:我相信时代总是前进的,总会有一个拐弯的时期。




《幼儿园》不仅仅是对短暂童年生活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它在反思这一段生活所承载的成长的意义。


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缓慢得甚至被我们忽略,而这种被忽略的个性的东西,最终会被记录在他们一生性格的形成之中。


张以庆说,你知道你的孩子怎么样吗?我告诉你,我知道,因为我和孩子们待了14个月。冷静的等待,客观的思考,更多地让我理解了他们。
  
从家庭步入幼儿园,标志着童年新一阶段的到来。在这一转折点上,纪录片导演张以庆用镜头捕捉到孩子经历幼儿园教育的“第一堂课”。他觉得,这是今天教育的一种象征,因为,“人生第一课就这样不经意地完成了”。


导演手记


这是小班孩子入园后第一次进行集体活动前的一幕。原本处于无序状态的孩子们,在突然听到“请你像我这样做”时愣了一下——对刚入园的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异常新鲜的游戏。孩子们被教以回答“ 我就像你这样做”:拍肩、拍脑袋、抓耳朵、起立或坐下——郑重的表情,虔诚的眼神,只是动作还没那么听话,尚且可爱得“各自为政”。


在摄制组进园的14个月里,“请你像我这样做”成了集合的号令,每天都会重复,每一次集体活动前都会进行。


《父母必读》:这是让人极为熟悉的一幕。听说您将这个歌谣改编了一下?


张以庆:是。原本是“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我在后边加了两句:“除了像你这样做,我还能够怎么做?”




《父母必读》:怎么理解?


张以庆:老师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这是幼儿园用来集中孩子注意力的传统方法,我们小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只是当它天天重复,重复了一年,再看到孩子们很整齐地嚷着“我就像你这样做”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有些事情在悄悄改变。 44 34577 44 15289 0 0 2591 0 0:00:13 0:00:05 0:00:08 2997


比如,我看到孩子们被要求和老师画同样的画、唱老师教的歌、上课时候学老师的样子坐好……很多时候他们都在老师的“组织”下“我就像你这样做”。


固然那些活动方式没有什么错,但这样不假思索地分配给每一个孩子,要求个性迥异的孩子们都朝一个方向去运动,我心里总是有些忧虑。大家都这样做了,有人不这样做就被孤立了。孩子最害怕孤立,想不一样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于是,“除了像你这样做,我还能够怎么做?”

《父母必读》:您把这个集体游戏看作了一种象征,一个符号。


张以庆:对,也是一种号令,一种仪式。我们被我们的父辈要求像他们那样做,现在我们又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那样做。当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想好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孩子却非常虔诚地“像你这样做”了。


谁也没想到,不经意间,人生第一堂课就这样完成了。我很担心,孩子们在告别童年的时候,同样告别的还有他们的独特性、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




《父母必读》: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集体。他们需要在群体中学会一些规则,养成一些习惯,效仿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


张以庆:但是我看到的是无条件的效仿和格式化的结果。其实我想,“请你像我这样做”的初衷是要让孩子们效仿一些基本的做人的习惯和社交的准则,比如饭前便后洗手,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先来后到等等,但是我们把它扩大化了。


在孩子们很专注地用积木搭建自己的宫殿,很投入地画出抽象的“向日葵”,有板有眼地制作着黏糊糊的手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把他们从那种投入的状态拽出来,非得像我们这样做呢?


而另一方面,孩子的成长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并慢慢地等待。但是我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太想“帮助”孩子了。规范化、课程化地输送“请你像我这样做”的结果是,除了帮助他们养成一些必备的习惯以外,孩子们的成长也被压缩起来。外在的东西是“像你这样做”完成的,可是内在的创新、个性、生动、想象力没有人关心,这个交换成本太高了。




《父母必读》:曾经听过一个故事,发生在西方的一所幼儿园里。同样是入园的第一天,老师把孩子带到图书馆,请他们各自讲一个故事,然后帮他们记录下来并装订成书。老师告诉孩子,这是他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这是另一堂“人生第一课”。


张以庆:这样的“第一堂课”非常好。老师告诉孩子,你是个独特的个体,你可以构筑起一个了不起的事物。其实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精神——对自我和个性的关怀,这种局限性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


《幼儿园》里的这所幼儿园应该是这所城市中最好的幼儿园,园方开明,老师们善良而负责任,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现实和时代的局限性。这样的问题不是某一个老师,或者幼儿园所能担当得起的,而是这个社会,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




《父母必读》:“人生的第一堂课”如此重要,您认为这第一堂课要怎么上?


张以庆:我想说,老师、家长,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上着课。比如,你自己做人的规范,你的做派,你的举止,你的言语,你的好奇心以及你对孩子好奇心的尊重,你对孩子的情感的体贴……真的不用逼着孩子“请你像我这样做”,每时每刻,他都会像你这样做。

心理学家陈会昌曾说,孩子身上有两颗种子,一颗种子是干别人让干的事情;第二颗种子是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第一颗种子的核心是自我控制,听话顺从;第二颗种子的核心是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幼儿园》的镜头里,孩子们身上第二颗种子成长得有些吃力。一起来呵护这颗无比珍贵的种子吧,也许这才是孩子最终获得自我成长的力量所在。


火热报名中

2017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



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将于2017年12月11~12日在北京盛大召开。


此次盛会,中国网教育频道将以“一带一路——教育的新机遇”为主题,重点探讨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深层改革,努力为人文交流搭建平台、做出贡献。




点击链接查看具体详情


2017 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



扫描二维码参与报名



联系人:曾老师

联系方式:010-88824912


来源 | 《父母必读》

实习编辑 | 赵萍

责任编辑 | 周继凤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小编推荐

独家 | 这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说自己只是个普通教师

悦读 | 白岩松: 孩子,不上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

深度 | 一个班37人进清华北大,普通人输在哪里?

干货 | 班主任真不好干?可能你忽略了这三类关键知识

关注 | 最新“减负令”:不得对学校下达升学指标!

师说 | 别想那么多,世上哪有那么多“坏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