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湛庐创始人韩焱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湛庐文化 2022-05-21

左:韩焱 湛庐创始人,《噪声》出版人右: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噪声》作者


噪声就像地下室漏水,它之所以能被容忍,不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可接受的,而是因为它一直未被注意到。


——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噪声》作者


(本文来源于2021年9月22日晚,“远离噪声,做聪明的决策者——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暨《噪声》新书发布会”直播内容)





“噪声”这个词你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它在今天这场直播的语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指的是一个新的认知体系,标示出我们人类判断中的一个重大缺陷。


如果你对行为经济学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我想你一定知道,行为经济学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人们的判断为什么会出错。他的研究,让人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意识到了“偏差”的存在,协助人们避免很多严重问题的发生。现在,他又帮助我们找到了另一个隐藏在暗处且无处不在的决策陷阱“噪声”。哪里有判断,哪里就有噪声,噪声的影响和危害比我们能意识和想象到的要大很多


比如,噪声挑战了很多原本我们以为绝对可靠的东西。像是指纹鉴定,在我们的印象里,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指纹鉴定应该是绝对可靠,总不会出什么错吧?但是实际上,同一位指纹鉴定师对同一枚指纹,前后几次的鉴定结果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又比如,噪声会造成不公平。如果两个罪犯都应该被判处5年监禁,但一个被判了3年,另一个被判了7年,虽然平均刑期是5年,但是正义并没有得到伸张。


还比如,噪声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像是在保险行业中,不同保险经理测算的保费相差巨大,这之间的差异甚至可能会高达55%,让保险公司每年损失几亿,甚至几十亿元。


更可怕的是,噪声对决策的影响这么大,而我们以前居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我们总是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既然噪声的问题如此普遍,那么任何做专业判断的人,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应该充分地了解和关注噪声。所以,今天的这场直播,邀请到好几位重磅嘉宾展开对话,从投资、管理、职场、生活等方面,探讨噪声的影响,帮你更好地在决策中避免噪声的干扰,成为聪明的决策者。湛庐的使命就是“对话最伟大的头脑,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而今天请到的嘉宾们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最伟大的头脑”。



01

噪声,人类决策错误的隐形敌人


韩焱卡尼曼教授,我们都知道您历经十年写了《噪声》这样一本书,讲述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噪声,人类判断当中的缺陷。您可以给我们讲讲什么是噪声吗


卡尼曼噪声就是人类判断的一种度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们想一下,如果测量出现错误的话,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偏差,也就是均差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也可能是零,而这其中的变异性(错误的变异性有的是正错误,有的是负错误)就是噪声。噪声是判断错误的一种,如果有同样的正负错误,即使没有偏差,最终均值为零,也不是精准的判断,这在测量和判断当中都是如此。


当测量同一件事情时,你的判断应该是一致的,但有可能你却做了不一样的判断。这样的差异性就好比不同的法官给同样的罪犯判刑时,他们之间的量刑假如不一样,那就会产生不公平。我们希望整个司法系统是没有噪声的,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不同的法官在宣判的时候要能够对同样的犯罪做出相同的判罚。


韩焱您觉得产生噪声的主要途径都有哪些


卡尼曼:不同类型的噪声,就有不同的产生噪声的渠道和途径。让我们继续看一下法官量刑的例子。有些法官可能偏向审判的更严,平均来说他负责的审判就会更加严格,判下来的刑罚监禁时间更长,这就是“水平噪声”。另一种情况的噪声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做出不同的判断,这就是“情境噪声”。


再例如心情的变化,如果一个罪犯刚好碰到法官心情好的时候,或者刚好法官那天心情不好,那可能也会影响最后服刑的期限。这明显是不公平、不公正的,但是这就是所谓的情境噪声。


最重要且最有意思的是:噪声就是当人们看到同样事情的时候,他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不同法官,有的法官可能非常讨厌那些攻击老年人的罪犯,有的法官可能非常讨厌暴力罪犯,有的法官可能会对老年人或者年轻人都判得轻一点,这就意味着他们的判决会不一样,这是一种来自个人因素的噪声,称为“模式噪声”。


模式噪声是最重要的一种噪声。它描述的场景是:不同的人在看同样事物的时候,看到的事情不一样,会有不同的解读理解方式。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别人跟我们想的都是一样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你想的东西、你看到的东西跟别人心里想的很不一样,而且可能很难一样,模式噪声正是如此。以上就是三种噪声的类型:水平噪声、情境噪声和模式噪声。


韩焱您说噪声被分成三种类型,水平噪声跟情境噪声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好理解的,很容易知道它和偏差的区别。但您所说的模式噪声,让我想到书中有一个例子,当一位法官他比别的法官更严格,他可能就会对年轻罪犯更宽容。这种情况之下,它为什么不是一种偏差,而是模式噪声


卡尼曼:这个问题非常好。噪声产生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比较严格的法官他可能会偏向于给出更长监禁的惩罚。同样,如果有法官对年轻的犯罪者更偏袒,做出较轻的判罚,我们当然也可以把它叫作偏差。这些差距源自在不同的偏差之下会产生出不同的噪声类型。一般来说,偏差是每一个法官都会有的,他们做评判的时候都会有偏差,有不同类型,有因个人导致的偏差,还有因群体所致的偏差。


韩焱:当我第一次读《噪声》这本书的时候,就想起了著名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一首诗The Saddest Noise, the Sweetest Noise。我当时候就在想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决策中,噪声是需要被完全消除掉的吗?它只能是Saddest或是Sweetest吗?适当的保留是不是也是有益的?


卡尼曼:这要看具体的情况了。在有些情况中,我们是不希望大家不同意我们的研究观点的。比如说我们希望解决某个问题,会期待不同团队给我们提供解决方案;或者像是电影评论家,我们也希望由他们提出不同的想法。在这些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大家有不一样的反应,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有趣。


当然在某些情况或场景中,如果大家的想法出现不一致,就会带来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比如说我们其实希望法官在同样的审判案件中要形成同样的判决观点,因为法官,代表的并不是他们的个人判断,而是整个司法体系的判决,而司法体系需要传递同样的声音。


同样地,在保险公司中对于同样保单的计算,高管们也希望能保费是相对一致地,这牵涉的是“系统噪声”的概念。再者,医疗体系也是如此,假如不同的医生问诊同样病例时,有噪声肯定不好,因为我们不会希望病人诊断的结果像中彩票那样随机。


02

远离噪声,让你的决策更“卫生”


现场提问现在全球正处于疫情期间,各国对于防疫措施制定起来都不尽相同,您觉得在防疫过程当中,这些防疫措施可能会受到哪些噪声的影响


卡尼曼:噪声是不会产生影响的,我们不会把噪声作为原因,噪声是一种描述,它是数据统计学的描述,比如噪声会带来变化和差异。


当然在很多国家采取不同防疫措施的时候是有些不同的,噪声的存在意味着人们应该反思是不是有真正的原因说明为什么自己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是否有正当的理由和原因说明自己采取了不同的防疫措施,这是我们在噪声这方面可以思考的,就是反映一下我们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这能够提醒我们可能出现了误差,或者我们采取的措施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的评价和其他人表现可能是不一样的,了解自己在哪里,别人在哪里,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其他人不一样的理由是否是充分的,对于个人来讲,组织来讲,国家来讲,大家都有这样不同的政策。


现场提问教授在书里面提到了一个常态谷的概念,常态谷就是说我们所有人遇见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通过因果关系、因果思维解释我们的决策,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除因果思维的噪声呢?让我们决策更客观、明智一些


卡尼曼:常态谷这一章或者这个概念它是和另一章节的内容相关,就是客观无知。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而且我们判断未来,预测未来的能力有限,我们为什么对我们评判这么有信心?我是在这种背景下来讨论常态谷这个概念。


我们要看一下你是否充分理解现在的情况,你是否对个人理解是满意的,我们当然能很容易地理解自己,我们解释,然后我们能够理解,这样就会给我们一个幻想,好像我们就能很好地预测未来。但是实际上我们预测未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个人的理解不应该让我们有充分的自信去判断未来,这是我主要想解释的一点。


这两种思维方式之间存在很大差别,有时候我们可能想去研究这个原因,看这个原因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为了很好地思考噪声,我们去思考原因的方式并不是特别有帮助,而是应该用统计学思维方式,这样是描述性的,不需要找解释,而是在观察。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讲到偏差的时候,我们会想一下原因是什么,希望找到对于这种判断的解释是什么,但是当我们想到噪声的时候,你就是在观察一种事实,去看一下是不是有差别的存在,你可能没有解释,仍然它是非常重要的,或者你尽管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噪声出现,但是仍然要尝试降低这种噪声,这就是在常态谷这章主要讲的内容。


现场提问《噪声》这本书里提到如何在决策分辨和过滤噪声的方法,有没有系统性的方式能够让我们从源头上减少或者是避免噪声呢?虽然我不知道我的敌人在哪,但是我知道有敌人,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我在看不见他的情况下尽量消灭他


卡尼曼:我想你指的可能是决策卫生概念,对于决策卫生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就是洗手的例子。洗手、消毒或者是疫苗和药物是不一样的,药物和疫苗是非常具体的,你知道用它治疗什么疾病。但是你在洗手的时候不知道你到底会洗掉或者杀掉怎样的病毒和细菌,或者你永远也没有办法知道。所以我们要有相应的程序让大家遵照这样的程序做出决策,可能会帮助我们降低噪声和偏差。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非常好的流程,遵循比较好的流程是唯一一个能够确定我们在改变自己评判的方法。


尽管我们能够严格按照这样的程序做决策,但是还会犯错误,因为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且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遵照程序来改变或者提高成功的概率,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个人或者是组织一直按照比较好的流程进行决策的话,他们就会做得越来越好,在决策过程中的噪声和偏差就会越来越少,要好过那些不遵循这些流程的人。


对于决策卫生这方面的关键,我们在书中用了很多页写这个内容,就像西博尼教授之前所讲过的,要延迟你的直觉给你带来的影响,有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依赖”,如果你依赖于某些人观点的话,你希望他们是独立的,独立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们要给他们进行单独的评分。同时又不要太接近于事实或者是不要过早的作出决策,要试着延迟决策,我们不要依赖于直觉,而是要有经过训练的直觉,这也是决策卫生为什么要有自律性。这样能够让我们决策的时候减少偏差和噪声。


"

决策卫生对于组织的降噪是有用的,对于个人决策也是同样有用的,作为个人,我们的决策过程、在系统中遇到的噪声,和组织是一样的。而且中国的哲学也符合我们提出的建议,我也感到深受鼓舞。


——丹尼尔·卡尼曼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噪声》作者

"


——感谢各个伙伴平台对本次活动的支持——




End

新媒体编辑 | Eurus


//湛庐文化//

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

BD@cheerspublishing.com, 

18500551586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噪声》

拜托点一下“在看”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