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庐文化

其他

被洪水泡过的图书库房,任何一个爱书人看了都会心痛……

Reading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多日遭遇持续强降雨。这场暴雨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和大家一样,湛庐君一直关注着相关信息,为灾区的人们祈愿平安。令人揪心的是,这次汛情的重灾区——河北保定涿州市,有环京地区最大的图书物流中心,包括湛庐在内的许多出版机构都在这里设置了库房。和同行们一样,湛庐的库房也不幸遭受洪水侵袭,造成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困难。库房园区设备受损,周边受灾严重,正在抢险救灾中,快递服务暂时中止。据初步估算,这轮灾情给湛庐造成的损失在三千万码洋以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在今天上午为我们发来了库房受灾后的图片和视频。大家都知道,图书最怕的就是“水”。当暴雨来袭,来不及转移的图书,就会从凝聚着作者和出版人心血的“精神食粮”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这对本就利润微薄的图书出版行业来说,无异于一场毁灭性打击。库房的积水漫过膝盖,原本崭新的精美书籍漂在积水上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评估图书的受损情况,经洪水浸泡过的书籍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编辑倩倩刚打开视频,就急得“哇”地一声叫了出来。这本沾满泥浆、蓝色封面的书是《被忽略的赛拉》。今年上半年,湛庐为脑科学专家莉萨·吉诺瓦的三本代表作设计了独特的封面,加装了精美的PVC外封。倩倩刚刚给这套书拍摄了开箱视频,当时还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红蓝绿套装”。洪灾前后
2023年8月4日
其他

书单 | 不可错过的9本新书,一定要看!

读书人两大乐趣,一个是看常读常新的“旧”书,一个是挖掘质量上乘的新书。今天,湛庐君为你推荐的这9本新书,囊括科技、思维、教养、商业等多个领域,这也是一份“6·18”囤书指南,赶快来看看吧: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以下纸书5折,虚拟产品7折购买▼01《人生十二法则2》现象级畅销书《人生十二法则》作者全新力作!《人生十二法则》给现代人提供了应对混乱生活的一剂良药,《人生十二法则2》则以全新的视角提出,只有勇敢超越秩序的边界才能积蓄起抵御悲观、焦虑与痛苦的内在能量,获得自由且丰盛的人生。知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教授根据现代读者都很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经营亲密关系、如何突破事业瓶颈、如何化解内心的伤痛,提炼出了破解人生困局的12条基本法则,为你每一次的迷茫、犹豫和困苦指明方向。02《科创大时代》国内首部解决科创领域全线问题的著作,将多位商界精英、创业企业家、知名学者的分享与观点整合于一处,其中既有功成名就的老一辈企业家,也有仍在披荆斩棘的新兴力量;既有高瞻远瞩的商业翘楚,也有学富五车的学术名家。他们既对行业发展做出了分析与探讨,又讲述了企业管理的方法与哲理。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掩卷反思,以人为师,重新发现自己,找到创新创业的勇气与智慧。03《智能的结构》本书于1983年出版后,多元智能理论风靡全球,成为21世纪全球主流教育思想之一,在全世界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促进了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它标志着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被心理学界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加德纳初次在《智能的结构》中提出人类具有的八种智能,对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维且系统的介绍,向传统的心理学观点和流行的智商测试发起了有力的挑战。这是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从业者不可不读的经典,也是用心的父母应当了解的基本教育心理理论。04《我缔造了新世界》本书完整还原了商业巨人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亨利·福特是一位机械天才,也是出其不意的商业奇才。亨利·福特常被誉为“20
2022年6月7日
其他

别在落伍者身上浪费时间

虽然大多数人对改革持抵触态度,但这些态度的性质很容易辨认。只要了解了这几种常见的抵触态度,你就可以将相当一部分改革阻力转变成改革动力。同时,你也可以学会辨别、无视那些并不重要的阻力。高绩效团队能够学会区分哪些人是变革的阻力,哪些不是。他们会在前者身上花最多的时间,而几乎忽视后者的存在。这一技巧是可以学会的。有一个独特的方法可以识别改革阻力:当保守派开始发觉到威胁的时候,证明改革真正开始发挥效用了。如果没有阻力,就说明我们做的事情还不够有影响力。你必须能够接受阻力,同时还不能让它打败你,才能将项目推行成功。接下来的3条守则将教会你如何做到这点。1.❐
2022年1月11日
其他

书单 | 2022年值得关注的35本书,千万别错过

点击观看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书单扫描下方二维码回看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直播▼2022年1月8日下午两点,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以在线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此次大会以“突破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发布了35本湛庐新书,从面向未来的趋势、投资、管理、能力、教育、生活6大角度出发,全面解读2022新趋势:面向未来的趋势CHEERS1《智造中国》2019年起,中国开始面临后工业化问题。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不再适合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的工业城市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怎样面对后工业化的挑战,怎样避免因为先期工业转移而产生和蔓延的锈带区,将是中国,乃至未来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研究员马兆远教授在《智造中国》一书中,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一张切实可行的路线图——AMRC模式。同时也为防止锈带蔓延、解决后工业社会的就业问题、促进教育改革、打造新工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2《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迎来事业巅峰?科学创新的生命周期是多久?什么样的合作会带来成功?我们经常忽略一个事实:即使是成功的科学家,对科学的认知可能也是有限的。科学与网络科学研究权威王大顺,与网络科学奠基人、畅销书《爆发》《链接》《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作者巴拉巴西强强联合,通过网络科学最新研究,系统分析了科学的演化规律,揭示出了科学家事业成功、团队常胜以及影响力升级中的客观规律。这是一本写给所有科学家的成功指南。3《脑机简史》在自然界的所有奥秘中,最大的两个莫过于浩瀚的宇宙和人类的大脑。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的150亿年间,人类大脑渐渐成了宇宙中最平常却最伟大的奇迹。事实上,我们仍然没有理解人类的大脑是什么,更遑论它是如何工作的。那么,在元宇宙时代,你愿意实现数字化永生吗?《脑机简史》作者陈言将通过洋洋洒洒的18万字带我们重新认识大脑,了解它的工作机制,并讲透脑机接口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将带我们去往何处。相信有脑机接口的力量,记忆移植、意念互通、数字化永生将不再只存在科幻电影的想象中,它们终将成为现实。4《偏差》《偏差》是商业决策领域的一部重要作品,是奥利维耶·西博尼继《噪声》之后,解决“人类决策错误”的又一力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展示了认知偏差如何导致我们所有人陷入9个常见的决策陷阱,并将常见的认知偏差归为5大类别。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套利用集体智慧帮助领导者做出最佳决策的技术和流程体系,并提供了3大类共40种具体的决策技巧。这些从行为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发展中提炼出的可操作的工具,可以帮助每个人做出更有效的决策。5《行为改造大脑》行为是如何塑造我们的大脑的?认知科学家芭芭拉·特沃斯基在新书《行为改造大脑》中提出了9大认知定律,告诉我们,语言不是思想的基础,行为才是。空间思维并不是思维的边缘,而是基础,使我们能够从身体与行为中获得意义。空间思维才是所有思想的根基,是创建和使用地图、设计家具,制订足球策略、理解交通等的基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平克、用户体验设计领域传奇人物唐·诺曼等鼎力推荐。6《如何预测一切》《如何预测一切》是超级畅销书作家、两次获得
2022年1月10日
其他

韩焱: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 | 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演讲实录

2022年1月8日14:00,以“突破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的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大会共发布了35本重磅新书,特邀9位嘉宾进行了演讲分享。各地区的湛庐读者、跨领域的专家以及湛庐合作伙伴,在近4个小时的大会中,从面向未来的能力、趋势、投资、管理、教育、生活6大角度出发,全面解读思想和知识的新力量,共同探寻2022阅读新风向。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以“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开场演讲。她表示,“棘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友好的工作越来越少。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间,人们愈发感到内卷、倦怠、焦虑。而这种棘手的工作,只有不断进化的跨界人才才能驾驭。”要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困局呢?在随后的演讲中,韩焱总结到,“在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更用力地依赖大脑,而是要学会超越它。大脑之外有更广泛的智能,我们需要用头脑之外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成功。”以下是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开场演讲的完整内容: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韩焱湛庐创始人今天,我们迎来了湛庐的一项年度盛事——“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今年大会的主题是“突破边界的新力量”。我认为,人类最需要突破的边界就是自己的认知边界,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人类面临的一个困境和三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新的思路。01人类正面临着一个困境首先,我想讲的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困境。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一个现象,叫作“弗林效应”,它指的是:人类的平均智商大约每10年会增加3分。也就是说,如果195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是100,那么到了198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将是109。如果从二战以后来看,人类的智商确实在不断变高,但是,到1975年就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之后人类的智商反而变低了。人类的平均智商变高,是因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的营养状况提升了,生活条件改善了,与传染病病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接触减少了。可以说,各种技术进步对世界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但是现在,这些因素带来的影响已经趋于平稳,而依据现有的科技,人类也已经把自己的生理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人类的平均智商已经停止上升,甚至开始下降。当你把这个现象和全球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起来看,可能会感到更加忧虑。你会看到,在就业市场上,人们传统中认为的那种高薪的、拥有某种专业技能的业务专才,比如工程师、会计师等等,对于这类人才的需要,在1985年就到顶了,然后出现了一次剧烈下跌。到了2007年,又出现了第二次大幅下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棘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友好的工作越来越少。“友好的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你要学会的就是去掌握这些规律。比如,银行审批的流程、会计师报税的流程等等,这样的工作是业务专才擅长的。而“棘手的工作”就不同了。这类工作是开放式的,没有定义好的规则。比如做投资,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失败的经验并不能保证下一次投资的成功。这种“棘手的工作”,只有不断进化的跨界人才才能驾驭。人类的平均智商开始下降,而“棘手的工作”又增加了,所以我们感到内卷、倦怠、焦虑,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那么,要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困局呢?也许,我们必须要在人类的大脑之外寻找新力量了。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人类智能的范畴。不论是像人工智能一样思考,还是像锻炼肌肉一样锻炼大脑,都陷入了一种误区,那就是,认为智能的强弱只能凭借我们自己的大脑。但其实,智能的边界并不局限在大脑本身。我们身边那些看起来更聪明更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比我们智商更高。他们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都很擅于组织大脑以外的资源,和大脑一起协同作战。接下来,我想通过三个故事,和你具体说一说,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在头脑之外扩展自己的智慧。02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感故我在”我的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具身认知的力量,突破“我思故我在”,做到“我感故我在”。有个人叫科茨,他是剑桥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曾经在高盛、美林和德意志银行担任金融交易员。可他当时很沮丧,虽然自己也曾拥有高学历高智商,但就是成不了明星交易员。于是,他就开始观察那些明星交易员,想搞清楚他们为什么出类拔萃。他发现,明星交易员好像都有一种特殊的直觉,能分辨出某个瞬间,然后迅速行动,一举成功。科茨把这样的时刻叫作“狼与狗之间的一小时”。正是这样的时刻,把高手和普通人区分开了。为了证实高手的这种直觉真的很有价值,科茨干脆从金融机构辞职,专门去搞研究,成了一名应用生理学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结论,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16年的《科学报告》杂志上。科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具身认知”带来直觉,直觉并不是一种决策噪声,而是一种独特的优势。这个研究结果非常重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正在接管交易员的工作,但是,如果人类可以通过感知自己身体的变化,就能获取独特的宝贵的交易信号,这就是机器不能取代的优势了。在科茨的实验当中,最著名的就是心率估算实验了。他请伦敦交易大厅的金融交易员和剑桥大学的学生们估计自己的心率,但是不能把手放在胸口或者手腕上直接去数心跳,只能安静地感受。然后,他把这些人对自己心率的估计值和他们的实际心率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交易员们普遍比学生们估计得准,而且越资深、赚钱越多的交易员,估计得越准。对自己心率估计越准的人,通常“具身认知”的能力也越强。他们不仅能做到准确感知自己的心率,还能随时注意到自己身体方方面面的变化,像是心跳突然加快,血压瞬间升高等等。身体的这些变化往往是大脑没有注意到的各种重要信息带来的,这种直觉反应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的时候,身体确实可能比大脑更理性。因为大脑常常会被认知偏差带跑,而身体却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据说,对冲基金之神乔治·索罗斯一旦背痛发作,就会去彻底检查自己的投资组合。这很可能就是投资高手通过和市场的长期互动,进化出了更敏锐的前意识大脑,能够进行快速模式识别的一种表现。现在,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如果你完全感知不到任何节奏,那就说明,刻意思考占据了你太多的注意力。你需要让“无意识的身体”来帮助“有意识的大脑”了。所以,笛卡儿的话也许需要修改一下了,你应该学会从“我思故我在”到“我感故我在”,让“具身认知”发挥更大的力量。03让情境认知启动你的“啊哈时刻”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情境认知的力量,启动你的“啊哈时刻”。你很可能每天都会打开手机上的导航软件,要么是看看上下班的路堵不堵,要么是想为抵达目的地找到一条更近更快的路。但是,你很少会在缺乏创意或者为某件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想到去打开导航软件。可是,这恰恰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有一个叫作ReTUNE的导航软件。当你输入自己的目的地之后,它提供给你的选择,不是“最快”“最短”“最省钱”的路线,而是“树木最多”“鲜花最多”“鸟鸣频率最高”的路线,同时,每条路线都标注着一个“精神状态恢复值”。可以说,ReTUNE的设计理念里蕴含着非凡的价值观。当其他的导航软件默认你的优先选择是时间效率的时候,它考虑的却是怎么提升你的创造力。在灵感迸发的那个“啊哈时刻“,大脑里的前扣带皮层ACC必须被点亮。在你的心情最放松的时候,看到的视野尽量广阔的时候,ACC最容易被点亮,所以,这就是ReTUNE导航软件设计的最核心原理,那些“树木最多”“鲜花最多”“鸟鸣频率最高”的路线,那些“精神状态恢复值”高的路线,就是开启你创造力的路线。换句话来讲,ReTUNE的算法帮助用户完成的任务,超越了“最快抵达目的地”,它带来了更大的价值,让用户在用合理的时间抵达目的地的同时,使用了“情境认知”的力量,获得了思维和创造力的提升。不仅是导航算法设计师,还有未来的城市景观建筑师,都需要学习一些重要的脑科学知识,了解大脑对人们看到的不同建筑环境的反应,让“情境认知”发挥更大的力量。比如,高天花板的地方会让人们产生更广阔更抽象的思维。所以,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阅览室的天花板像飘在空中的一个个气球,纽约公共图书馆阅览室的天花板飘满云朵。甚至早在古罗马时期,人们建造卡拉卡拉浴场的时候,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在2.5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和在45米高的天花板下洗澡,一样能洗干净,但是,在天花板高达45米的浴室里洗澡,会让你变成更有格局更有创意的人。所以,在你为自己的目的地规划路线的时候,请记住为自己珍藏一些“高颜值”“高创造力分值”的选择,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节奏当中,保留一些能叫醒你的耳朵,惊艳你的眼睛的插曲,让情境认知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力量,点亮大脑里的ACC,启动你的“啊哈时刻”。04把“专家视角”转变为“普通人视角”最后,我要为你分享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怎么发挥“分布式认知”的力量,让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所谓“分布式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的智慧分布在不同专家的头脑里,你要做的就是借助世界上各种专家的智慧,让这些智慧成为你思维的延伸,去助力你的判断和决策。几年前,美国空军找到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德里奥,想让他帮忙训练飞行员的一项能力,就是能够在飞行中快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机型,这样就不会发生慌乱中误向友军飞机开火的情况。德里奥认为,让普通人快速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所以,他仔细研究了专家们是怎么做到的,然后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完美地达成了任务。首先,他发现,专家比普通人更知道该关注什么,该忽略什么。所以,他就请专家把各种机型的突出特点明确指出来,比如:有些飞机翼展更宽,有些飞机机头更尖等。然后,他利用了心理学当中的漫画效应,把各种机型的特点进行了夸张和变形,把翼展宽的飞机画得更宽,把机头尖的飞机画得更尖,制作成了飞行员们可以学习的画册。飞机之间的差异本来是很微妙很难察觉的,但现在可以明显地展现在飞行员的眼前。当他们熟练掌握了画册里的内容之后,再去看正常比例的真实飞机,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识别出不同机型的特征了。这样一来,就算是新手,也能轻松获得专家们才能注意到的关键点了。其次,德里奥发现,专家和普通人对事物的分类方式不一样。普通人会根据事物的表面功能来分类,比如,飞行员大多会按照飞机用途来分类,像是战斗机、运输机、加油机、无人机等等。而专家则会根据深层功能进行分类,像是航程、速度、续航能力、载弹量等等。飞机的外形特点和实现这些功能的基本原理密切相关,比如:流体力学、矢量技术、电磁结构等等。也就是说,专家的分类包含更多有用信息。所以,德里奥请专家们给出了他们对飞机的分类方法,也加入了画册里,这就像是给飞行员们提供了另一条记忆机型特点的捷径,让他们可以像专家一样理解飞机的外形特征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关系。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德里奥还发现,专家的很多知识和技能已经“自动化”了,他们熟练到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了。自动化让专家自己能够高效工作,但是也阻止他们向普通人传授宝贵的经验。大多数专家只能表达出他们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30%左右,很难完整说清楚自己是如何把事情做得那么好的。于是,德里奥帮助专家们把自己全部的所思所想,巨细靡遗地进行了拆解,分解成了连续的步骤。如此一来,就相当于把专家的思路变成了清单和模型。飞行员们对照之后发现,自己竟然遗漏或者错误执行了70%以上的步骤。清单模型帮助飞行员大幅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德里奥的这三条策略,要点就在于,成功地把“专家视角”转变成了“普通人视角”,破解了专家知识和技能的密码。如此一来,普通人也能够沿着专家思维的脉络,掌握高级的观点、知识和技能,甚至能从很多不同的专家那里,获得分布在他们头脑里的跨界认知,把自己武装成一个跨界高手。/
2022年1月9日
其他

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突破边界的新力量

2022年1月8日14:00,以“突破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的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大会共发布了35本重磅新书,特邀9位嘉宾进行了演讲分享。■该场大会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00万。除了湛庐阅读App、湛庐会员店小程序、湛庐文化视频号、湛庐韩焱视频号,百度App、百家号、新浪财经、腾讯新闻、搜狐文化,以及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微信读书、微博读书、一刻talks、巴伦周刊、财联社、顶端新闻、正和岛等各大媒体平台也对该场大会进行了同步直播。■各地区的湛庐读者、跨领域的专家以及湛庐合作伙伴,在近4个小时的大会中,从面向未来的能力、趋势、投资、管理、教育、生活6大角度出发,全面解读思想和知识的新力量,共同探寻2022阅读新风向。■除了精彩纷呈的TED式演讲以及2022新书的发布,为感谢读者及合作伙伴在过去的一年里对湛庐的支持,大会设立了多个颁奖致敬环节。在最后的一个环节,湛庐与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共同举行了“津巴多心理学奖”的启动仪式。面向未来的能力————湛庐创始人:韩焱湛庐创始人韩焱以“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开场演讲。她表示,“棘手的工作越来越多,友好的工作越来越少。所以在过去的几年间,人们愈发感到内卷、倦怠、焦虑。而这种棘手的工作,只有不断进化的跨界人才才能驾驭。”要怎样做才能突破这个困局呢?在随后的演讲中,韩焱总结到,“在未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更用力地依赖大脑,而是要学会超越它。大脑之外有更广泛的智能,我们需要用头脑之外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成功。”在本场演讲中,韩焱从人类面临的困局出发,讲到了怎么发挥具身认知的力量;讲到了怎么发挥情境认知的力量;也讲到了怎么发挥分布式认知的力量,让普通人也能像专家一样思考。谈到本次年度大会的主题“突破边界的新力量”时,韩焱阐释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社会如何变迁,人类的进步都是一种自然的拓展,是一种人性的拓展,是更深的宇宙法则的一部分。当我们‘重新把大脑、身体和世界放在一起’,就能不断拥有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在面向未来的能力书单中,湛庐发布了《把思考作为习惯》《轻松主义》《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福格行为模型》《像品牌大师一样思考》5本新书。面向未来的能力产品线的宗旨,就是帮助个人和组织建构知识能力体系,为更多普通人的“爆发式成长”提供“知识弹药”。面向未来的趋势2021年,元宇宙概念大爆发,虚拟人成为最受入局者关注的切入点。湛庐就曾策划出版了玛蒂娜·罗斯布拉特所著的《虚拟人》一书,引发人类思考与自己的虚拟人分身共生的未来。——CHEERS年度大会演讲嘉宾:余晨在本环节,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总裁余晨带来了以“元宇宙,下一个无穷增长的引擎”为主题的精彩演讲。在他的理解中,“元宇宙不是替代现实,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超越现实。未来,元宇宙会代表着所有可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他的畅想中,“
2022年1月8日
其他

27条金句回顾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

2022年1月8日14:00,以“突破边界的新力量”为主题的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通过在线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大会共发布了35本重磅新书,特邀9位嘉宾进行了演讲分享。为了大家能更好地领略此次大会嘉宾的演讲内容,湛庐君特意精选出27条金句,邀请你从能力、趋势、投资、管理、教育、生活6大角度出发,全面解读2022新趋势。1韩焱湛庐创始人突破认知边界的新力量左右滑动查看金句2余晨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总裁元宇宙,下一个无穷增长的引擎左右滑动查看金句3马兆远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智造中国,中国制造业升级路线图左右滑动查看金句4舒泰峰重阳投资合伙人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左右滑动查看金句5刘小鹰老鹰基金创始人、中国长远控股董事长天使投资的科学与艺术左右滑动查看金句6徐志斌见实科技CEO2022:私域超越危机左右滑动查看金句7叶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学教授科普中国形象大使药物:数据与AI的未来左右滑动查看金句8顾远中国教育创新领军人群岛教育创变者社区创始人教育3.0:从“有限的游戏”到“无限的游戏”左右滑动查看金句9席瑞知名辩手、表达学院讲师理解沟通的三把钥匙左右滑动查看金句▼扫描海报二维码即可回看直播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重磅!2022开年好书,格局越大,越要读懂这本书!书单
2022年1月8日
其他

重磅!2022开年好书,格局越大,越要读懂这本书!

选本好书很重要!湛庐编辑团队为你甄选不同领域的重磅新书,在官方小程序【湛庐会员店】全网第一时间发售,并在湛庐阅读/湛庐文化公众号进行重磅上新发布。如果您是湛庐超级会员,即可5折入手重磅新书。面向未来的投资、管理、视野、生活、教育、能力,让我们用最前沿的认知和思想,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如果你想改变一些事情,比如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那么请你先拿起这本书,读上5页。如果你没有获得新的见解或可以开阔眼界的有效工具,那么,你可能对做出改变的态度还不够认真。如果你想直接感悟作者的真诚,请滑到文末阅读最后一部分。2021年过去了,但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似乎都没有变得更轻松。“年轻人不想去工厂”“职业教育有缺陷”“就业困难”“华北逐渐东北化”“智能制造被卡脖子”“中美之争”……图源:知乎诚恳地将问题“摆在桌面上”,这并非追责,而是对答案的追问;这并非控诉,而是对机会的争取。迎来全新的2022年,向你推荐这本重磅新书《智造中国》——这是一位物理学家的“逆行”之作,这是解救个体、组织、社会的“强心剂”,这是为数不多被验证过的有效发展方案。▲点击海报,即可购买《智造中国》(限量签名版,先到先得)原价205.88元,独家大礼包限时99.9元(内含纸书×有声书×电子书)各行就业者,尤其是决策者们要读《智造中国》,解决工业化问题,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面临的第一场战争。政府组织、研究人员要读《智造中国》,中美之间关于新的国际秩序的竞争,是我们面临的第二场战争。商业人士、高职院校机构、学生群体要读《智造中国》,应对科学技术衍生的各种新物种,是我们面临的第三场战争。我们必须胜利,也必将胜利。1这是一本什么书过去的10年间,新的高端制造业并没有在中国系统地展开,中国制造业尚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接得上,则成为发达国家;接不上,则会卡在中等收入陷阱里。单单望向我们的东北三省,也必须承认这里有很长的“中国锈带”。我们不能沉浸在投产一间机器产业,就能将锈带擦亮的幻想中;我们不能在“华北东北化”的恐慌中,急于求发展而迷了路。基思·伯内特爵士,曾从牛津大学调往谢菲尔德大学担任校长。2016年,马兆远与伯内特爵士在南京相聚。这一次的久别重逢,让马兆远教授在无意间找到了一个绝好甚至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怎样为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提供新的工作。而伯内特爵士在谢菲尔德大学成功实践的AMRC模式,就是破解局面的钥匙。
2022年1月6日
其他

书单 | 35岁之后,希望你读懂这14本书

乔纳森·劳赫在《你的幸福曲线》一书中说道:“人的幸福感会从年轻时的乐观积极发展到中年的长期低迷;然后,50多岁又开始回升。”劳赫指出,这并不是所谓的中年危机,而是人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自然阶段。然而,如何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在减少内心的惶惑的同时,还能保持继续前行的步伐,你需要看看下面这14本书。财富、婚姻、事业、生活、前景……它们从人生的各个方面,都给出了可借鉴的答案: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以下图书,点击书封即可5折购买▼1《远见2》打破中年低迷状态,重唤高效率人生本书探讨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话题,包括工作与家庭冲突、工作自主权,以及为什么人们会留在有害的环境中,从而揭露了损害员工健康、影响企业效率的3个因素,并从3方面阐释了让员工更健康、让公司更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在这本书中,菲佛为所有人,包括员工、公司和政府,提供了指导和实用的解决方案,助力公司用远见思维营造健康职场,帮助人们提高在工作场所中的幸福感,创建双赢局面。2《发现你的积极优势》激发更多潜能,赢得积极行动《发现你的积极优势》是埃科尔将积极心理学运用于企业实践的首部作品,也是全美10大幸福企业“员工幸福感”培训专用书。全书基于埃科尔关于积极性的三大发现,提炼出了激发职场潜能的7大法则,比如“用适当的积极和消极比提升绩效”“选择更好的‘反事实’”“用‘关键20秒’培养好习惯”等,能够切实帮助人们实现自我突破和团队升级,是一本实用的积极行动指南。3《好奇心》Stay
2022年1月5日
其他

进化心理学:为什么男女对伴侣的要求不同

#1要讨论行为生物学,不提到达尔文一定是不完整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科学的发展以及心理学在科学中的地位有重大的影响。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于环境的变化,物种要么有效地适应要么无法适应,这被称为“适应”。经过自然选择,物种之间的差异会通过繁殖被遗传到下一代。这些差异与适应能力,即与其他物种竞争同样资源的能力,是物种进化的保证。近年来,有些心理学家提出可以用进化机制来解释利他主义、外表吸引力、一夫一妻制或攻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等行为,这个新领域被称为进化心理学,或者简称为EP。从本质上来说,进化心理学是另一种有关进化的理论,即社会生物学的延伸。1975
2022年1月5日
其他

9位大咖嘉宾,35本重磅新书,这场大会你一定不能错过!

"寻常但不平常的2021年已收官,感谢你在过去的一年选择与湛庐携手同行。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出版了《噪声》《福格行为模型》等多本好书,为读者提供“补给”;通过“职场人阅读调查”,续燃大家的阅读热情;举办第四届“思想马拉松”和多场“大师行”活动,给你前沿的智慧指引;用近200场直播和12个超级会员日,升级终身学习者的阅读生活……迎来2022年,湛庐将继续坚守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在成为世界级阅读创新引领者的道路上初心不变、步履不停。让我们继续同行,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岁末年初,来去之间,我们将于2022年1月8日14:00,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重磅开启“
2022年1月4日
其他

朋友,为什么不联系就会疏远?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人的社交网络规模和凝聚力可能会对一个人和他的孩子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结交朋友、结婚或者成为宗教团体的成员,都能降低人们生病的可能性,并且在我们生病的时候加快我们的康复速度。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当被试接触到普通感冒病毒时,那些有较多朋友的人患感冒的可能性明显更低。另一项研究表明,婚姻生活和谐的病人的伤口愈合速度比那些婚姻生活不幸的人更快。你的社交圈在以某种我们还不了解的方式保护着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与亲密朋友和家人的互动可以刺激内啡肽的产生,内啡肽似乎可以调节免疫系统。01.大约70%的人借由家庭成员、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来遇到未来的伴侣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和詹姆斯·富勒(已经通过相当多的研究展示了朋友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如果我们的亲密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肥胖、快乐、抑郁、戒烟、离婚,甚至死亡,我们也更可能跟他们一样。我们社交网络中的第三层关系,也就是朋友的朋友层面,也对我们有着重要影响。这些更广泛的圈子有时会在我们的爱情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约70%的人借由家庭成员、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来遇到未来的伴侣。相比之下,只有3%的人会通过家庭成员来认识一夜情的对象,有37%的人是通过朋友来认识伴侣的。实际上,旧时的媒人仍然还活跃着,他们在比过去更有组织的群体中存在着。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朋友实际上为未来的合作伙伴提供了保证:他们充当了个体作为一个生命伴侣的合适担保人,从而降低了我们做出一个糟糕选择的风险。对于一个长期伴侣来说,担保和保证比今天来明天去的一夜情更重要。这并不是我们唯一可以依赖他人的建议来做出选择的情况。来自动物的大量证据表明,雌性会模仿他人的择偶偏好,这就好像它们在用一个集体投票系统来寻找最吸引人的伴侣。在人类身上似乎也有同样的现象。如果其他人都认为达西先生是“猫的胡须”,那么很有可能他就是猫的胡须。这是一种廉价而愉悦的启发式方法,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这也是所谓的“婚戒效应”:已婚男性通常被认为更有吸引力。日常的观察也发现,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在讨论中谈及男性的优缺点。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40名年轻女性被要求对8名男性的照片进行评价,看她们是否喜欢和这些男性约会。接下来,在看完男性参与速配的视频后,这些女性被要求再对男性进行一次评分。由于速配约会发生在德国,视频中参与约会的女性不会讲德语,所以唯一的线索就是速配过程中女性表现出的兴趣。最终结果表明,当视频中的女性对男性表现出感兴趣时,那40名年轻女性也倾向于给出更高的评分。02.女性比男性更具社会性,能够创造出更深层次的关系无论友谊和社交网络的重要性如何,亲属关系都是与众不同的。除了我们在社交网络中会优先考虑亲友之外,我们还把家人放在优先于朋友的位置。当我们请人们在4个主要的关系层分别从朋友和家庭成员中每个性别各选一人(5个、15个、50个和150个),然后告诉我们他们更有可能对谁做出无私的举动时(比如捐出一个肾),结果发现他们总是对家人比对朋友更慷慨。他们会更慷慨地对待那些内部圈层的人,而不论他们关系如何。几年前,我们开展过一个更为直接的利他行为研究,实验中人们需要做一个相当痛苦的滑雪动作,就仿佛你坐在椅子上,背靠墙坐着,臀部和膝盖成直角,事实上却没有椅子。这个练习是为了增强大腿股四头肌的肌肉,帮助你在滑雪道上优雅地摆动臀部。最初,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姿势,但大约两分钟后就会变得极度痛苦,4~5分钟后,大多数人就会倒在地板上。在我们的研究中,只有一个人能够保持这个姿势超过10分钟(几乎是其他人的两倍)。研究人员只会根据被试的坚持时长给他们付费,并要求被试在不同场合为不同预选人员的利益重复这种行为6次。预选人包括他们自己(显然和他们分享了100%的基因)、他们的父母或兄弟姐妹(和他们共享50%的相同基因)、祖父母或叔叔(和他们共享25%的相同基因)、堂兄弟姐妹(和他们共享12.5%的相同基因)、一个同性好友(和他们共享0%的相同基因)和儿童慈善机构救助人员。儿童慈善机构救助人员提供了一个基准线,每个人都可以热情地为之服务,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激励去努力工作。生物学家发现,人们愿意忍受的痛苦程度与他们跟受助者的基因关系有直接的联系。然而,在其他方面,我们惊讶地发现,儿童慈善机构救助人员在最坏的状况下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后,随着与受助者之间基因关系的增加,被试坚持的时间也会增加。研究对象总是会为自己努力坚持。这项研究提出了另外两个更有趣的发现(顺便说一下,我们在两大洲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中重复进行了5次实验)。第一个发现是,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慷慨,她们的坚持时间与继位者之间的关系斜率并不像男性那样陡峭,女性似乎认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不如男性所认为的大。另外,对于朋友来说,她们对待男朋友比对一个好朋友要好得多。这再一次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比男性更具社会性,能够创造出更深层次的关系。第二个发现是,亲属关系的最佳预测因子是对方在自己生命的头10年中花费了多少时间。03.亲属和友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似乎是由不同的情感支撑的那些在成长的前10年与某人建立情感纽带的做法似乎会产生一种十分强烈的情感连接。这表明,在一段关系中投入的时间长度决定了关系的强度。一般来说,我们通常会在近亲的成长时期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这也许只是因为他们出生在我们的家庭中。这也许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和养父母或被收养的孩子联结在一起。这提醒人们,尽管进化的作用是最大化遗传效应,但是它不会,也不能在实际情况下达到基因影响的最大程度。它能做的是选择具有最大化我们的遗传适应性的生物替代品,即使有时会产生异常结果,例如与养子或继子在感情上接近亲生的孩子,虽然我不得不说这实际上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频繁发生(可悲的是,继子和养子常常是歧视的受害者)。我们最初想知道,亲密的家人和朋友关系是否真的是同一件事——都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相处,由强烈的情感依恋所产生的,这两种关系又与远亲和距离较远的朋友有所不同。最后,我们所有的研究都表明,亲属和友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似乎是由不同的情感支撑的。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亲密的友谊和亲属关系很可能会受到你和那个人的相处时间的影响,但亲属关系有一种优势是友谊所缺乏的,对远亲来说尤其如此。如果一个久违的表亲出现在你的家门口说想住在你家里,你肯定会欢迎他的到来。但如果一个朋友的朋友这么做了,你可能会把他们指引向最近的酒店。虽然你没有办法选择家庭,但你至少可以选择朋友。我们和其他一些人的研究发现,友谊的关键在于相似之处,又被称为“相似性”。似乎我们和某人的共同点越多,友谊就越亲密。在研究中,我们确定了友谊的5个关键特征:幽默感相似,兴趣爱好相同,道德价值观相近,教育背景或智力水平相近,在同一地区出生长大。你与他人在这5个方面越相似,你与他们的情感亲密程度越高,你越有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们。这些特质似乎是严格叠加的:没有一个比其他任何一个更重要,并且你与他人共享的特性组合也不重要。例如,相同的道德价值观、原籍地和兴趣爱好组合,就像拥有同样的幽默感、教育背景和原籍地一样。以上内容摘自《最好的亲密关系》本书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罗宾·邓巴“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邓巴教授从进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4大方面解读亲密关系的本质,揭秘如何成就、维系以及发展社群中最关键的核心关系。作者提出,互联网虽然提供了新的社交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社交的本质。人类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关系的动物,只有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里过上幸福、自足的生活。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书单
2022年1月2日
其他

【重磅上新】年度力荐!越早读到这本书,你的财富之路越顺畅

Eurus//湛庐文化//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BD@cheerspublishing.com,
2021年12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书单 | 12月最值得购买的10本新书,本本都想要!

CHEERS还有两天就是元旦啦~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你的新年阅读计划制订好了吗?今天,湛庐君为你推荐10本湛庐新书,跨年,从新的知识开始吧!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以下图书,点击书封即可5折购买▼01《财富是认知的变现》投资是一场反人性的游戏。想要通过投资成功来积累财富,核心在于改变自己的认知。投资家的思维方式与心性修养与常人大有不同,如果你不能掌握同样的投资认知体系,那么即便你拥有大量的投资知识,也只是“有知识的小白”,不免沦为“韭菜”。本书对核心投资认知原则条分缕析,明确点出12个认知误区与12个破解之道,帮助读者有效避开投资中的陷阱,在学会赚钱之前,先学会如何确保不亏钱。02《智造中国》2019年起,中国开始面临后工业化问题。怎样面对后工业化的挑战,怎样避免因为先期工业转移而产生和蔓延的锈带区,将是中国,乃至未来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马兆远教授在《智造中国》一书中,为防止锈带蔓延、解决后工业社会的就业问题、促进教育改革、打造新工程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以借鉴发展的模式:英国谢菲尔德大学AMRC模式,从而为中国制造业升级提供了一张切实可行的路线图。03《孩子如何社交》国际公认的儿童心智理论权威亨利·威尔曼教授在这本书中首度揭示,决定孩子未来社交能力的关键,不是性格,不是情商,更没有技巧,而是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在不断发展的心智解读力。心智解读力是一种洞察别人内在心智状态,以及解读、表述和交流自己心智状态的能力,既是一种“思考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思考自己”的方式,它能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朋友、合作、玩游戏和共情,是人类社交能力的关键基础。04《无法落地的战略一文不值》本书共7个章节,作者长谷川和广分享了企业管理的7个关键考虑角度,运用这套方法,作者曾帮助2000多家企业扭亏为盈,使企业良性增长。书中的一整套方法包括:改变管理者认知、构建合理的战略、把握财务数据、充分利用营销、有效激发员工、把控市场竞争态势、回归基本。除了给出完善的经营框架,作者还介绍了很多实用工具和企业诊断表,如IAOPDCA、战略管理会计模型、战略制定及落地的CPI
2021年12月29日
其他

威尔逊去世,享年92岁 | 被誉为“当代达尔文”,科学巨人,更是知识巨人

Eurus//湛庐文化//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BD@cheerspublishing.com,
2021年12月27日
其他

如何拥有天才般的创造力?做反直觉的事

灵感直接从上帝那里流入了我的脑海,我不仅通过思维之眼看到了独特的旋律,还看见这些旋律有着美妙的形式、韵律和结构。——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01.孤独的创造天才拥有瞬间产生灵感的天赋,能提出改变世界的新思想。这些突发灵感的场景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在钢琴旁,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在洛斯阿图斯的车库,托马斯·爱迪生在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的工作台上。也许,对少数幸运儿而言,这就是创造力产生的方式。那么,普通人想要拥有创造力,该怎么办呢?如果你把上述创造力的产生方式当成唯一的希望,那就不要抱有幻想了。诚然,人人向往拥有这样的创造力。这个迷思让很多人认定自己不是有创造力的人。真实情况是,创造力不仅仅是孤独天才专属的能力。舞蹈家和编舞家特怀拉·萨普说:“创造力并不是艺术家独有的,商务人士找出新办法提高了销量;工程师解决了工程难题;父母让孩子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这些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不是一种天赋,也不是单打独斗的行为,它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团队通力协作。它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培养的能力。拥有创造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做反直觉的事情。在2008年的TED演讲上,IDEO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给观众布置了一个任务:在30秒内给坐在自己身旁的观众画像。话音刚落,观众爆发出一阵笑声。布朗问:“我听到了有些人在说‘不好意思’,是吗?那就是你对成年人做这种事时会做出的反应,你会说很多的‘不好意思’。”他指出了这项任务的关键点:观众们都感到了尴尬。人们不仅在这次简单的绘画任务中感到尴尬,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是因为人们害怕别人评判自己。这种恐惧妨碍了我们在会议中分享自己的看法、接受新的任务、推动自己学习新事物。这不是因为提不出想法,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情愿把想法藏在心里。这也不是因为不想学习新事物,而是因为我们更喜欢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不太擅长做新的工作。我们的尴尬与孩子们的反应形成了鲜明对比,孩子们很高兴地接受了为他人画像的任务,并很乐意分享他们的画作。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是有创造力的,是生活让我们远离了它。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助我们重新回到5岁时的内心状态。有些工具是关于如何重建对创造力的信心的。而重建自信的关键就是要理解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相信自己能带来改变的人更有可能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具有自我效能的人会把眼光放得更高,付出更多努力,更有耐心,并在失败面前更有韧性。"部分原因在于,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就是培养自我效能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具有创造力,并且愿意去尝试。很少有企业将培养创造力当成工作目标。尽管领导者口头上都喜欢谈论创造力,一旦考虑到风险和现代企业的成功标准,他们就不太愿意去做了。我们的标准决策过程就是为了达成一种可行的、现实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并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要想改变这样的决策现状,我们必须重新定义创造力,把创造力看成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能力。我们需要让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看法的决策流程。通常,当面临艰难决策时,多数人都会认为,决策目标是要从各种选项中挑选出正确的那个选项。然而,与此相反,更合理的决策过程应该是重新定义决策目标:决策不是为了挑选出一个选项,而是为了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案,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02.在具备了自我效能并重新定义了决策的情况下,创造力就变成了一个寻找实际方法的问题,你要自己或与他人一起在日常决策中产生创新方案。以下5个原则可助你培养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1.从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创造力不会凭空产生。清晰定义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激发创造力,并能为潜在的解决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这就是设计思维能力的核心问题:“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提升这类商品的销量?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留住最具潜能的员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以一种有说服力的新方式满足客户需求?清晰地界定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为提出创新方案创造了条件。2.避免从头开始思考。对于解决问题最流行也最无用的建议是“摆脱固有思维”。通常,这意味着你应该从第一性原理出发,从头开始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然而,在没有信息输入的情况下进行创造会将你置于不利境地。为什么不利用手中的所有资源,将现有的认知模型作为激发新想法的素材呢?玛利亚·波波娃说:“为了真正创造世界,为世界做出贡献,我们必须要将很多事物联系起来,将不同学科的思想融会贯通,重新组合这些思想,从而建造起新的城堡。”将创造力理解为连接和重组事物,使得从头开始思考不仅毫无助益,而且实际上效率很低。所以,放弃这种想法吧。3.学会沙里拣金。产生创新方案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迟下定论。否则,当某个想法被否定后,人们不会接着提出更多的想法。疯狂、愚蠢、糟糕的想法也有好处,其中包含了好想法的种子。为了在课堂上阐明这一点,我们经常会展示一张方形西瓜的图片。当然,这张图片很荒谬。西瓜的形状应该是圆形的,这是西瓜的特点之一。但是,椭圆形的西瓜很难运输和存储,也很难切开。而方形西瓜其实是一个更棒的主意,只要在方形盒子中种植西瓜就能长出方形西瓜。有些想法初看是坏点子,但实际上蕴藏着价值。4.构建想法。纸上谈兵对于产生新想法没有多大帮助。我们可以再次向设计界学习,他们并非只是空谈,还会制造样品。这些模型是对想法的描绘或建模,使想法变得既具体又可验证。尽管打造物理模型也许不太适合解决某些战略问题,但可以使用故事脚本、角色扮演,甚至以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新想法。5.保持耐心。这个世界是行动的世界。这种看法在工作中产生了这种后果:希望迅速得出明确结论,以便迅速开展工作。这种思维模型认为,行动是第一位的,思考是第二位的。“不要想太多,沿着关键路径前行。”我们经常听到高管们抱怨,他们没有时间思考。他们很少意识到,是否花时间思考是可以选择的。而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思考,是一种自我封闭和自我限制的思维模型。如果我们认定没有时间思考,就真的不会花时间思考。就创造力而言,时间是一个关键要素。这并非意味着为了做出优秀决策,要一直不断地思考。相反,要给自己思考其他想法的时间,多一些耐心,使新的想法能够在思考过程中涌现出来。03.▌
2021年12月26日
其他

书单 | 年底了,忍不住要与你分享这9本书

Hi日历翻到今天这一页,仅剩9天,我们就可以迎接全新的2022年。#财富##青春##好奇##无畏##行动##力量##前沿##乐观##丰盛#今天与你分享9本好书,它们也囊括了9大关键词。用认知的力量,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画上圆满句号,向着全新的日子雀跃出发!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以下图书,点击海报即可5折购买▼01#
2021年12月22日
其他

弓箭手悖论:教你如何从低谷反弹

成功是一个瞬间,一个事件,一个世界给予你的标签,而卓越是一种持续的追求。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离成功尚差一步时就停止不做了。——莎士比亚1.射箭前要计算箭上升的弧度、上下和水平移动的路径,这是只有射箭运动员才能预测到的轨迹。在不考虑风速的情况下,如果箭以一个倾斜的角度被射出去,那么它一定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也就不会命中目标了。箭就是按这个原理被制造出来的。如果用右手射箭,那你得稍微往左边瞄准一点才能射中靶心。这个小技巧需要运动员在专注于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箭在呈曲线飞行时所有可能出现的弧度,以及那些可能会影响箭的运动的变量。射箭运动员将这称为双重焦点或分裂视觉。在练习射箭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即使你的能力只能让你射中9环,你也要把自己看成一个可以射中10环的选手。同样,即使只能射中7环,也要相信自己能射中8环。射箭运动是一种能提供即时、精确的反馈的运动,它能将一名运动员置于与年轻的自己相比较的情况中。射箭运动员常常与“差一点成功”打交道,射不中靶心是常有的事儿,但很多时候,往往下一秒就能证明他们可以做到。即使箭离目标只有半度的落差,射箭运动员也射不中靶心。哥伦比亚大学校射箭队前副队长萨拉·沙伊说:“你的手只要移动一毫米,一切就都会改变,特别是在远距离射箭时。”2.站在距目标70米远的起射点,靶心看起来就跟一臂远的火柴尖那么小。射中8环,则意味着要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在硬面包圈上戳一个洞,而且每次射击都要发力50斤。这的确是一项费神的运动。经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训练后,两名运动员躺在起射线那儿仰望天空。在每天都要有三个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想要找到艾略特所谓的“一个始终存在的终点”,需要特别且持续的专注力。射箭运动员之所以为射箭运动员,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任何细微差异都会导致巨大结果差异的环境中。这就如同要在自然界寻找某种精确性,比如天然的蜜蜂蜂巢,或者爱尔兰巨人之路上天然且完美的六角形玄武岩。当每天的得分保持在1350分以上或者超过1440分时,他们就会减少练习射箭的次数,转而专注于注意力、呼吸技巧、冥想和可视化技巧的训练。观察一支练习中的射箭队,就好比参观一处古老的遗迹并仔细揣摩其如今已不可见的建造过程,这二者的过程都不是竞争性的,而是哪里有胜利者,哪里就有对卓越的追求。3.可是,为什么射箭运动员会产生黄心抗拒呢?一个原因是,射箭训练场上的卓越并不是那么美好,那么令人心驰神往。训练场上的一切都是高尚的,没有丝毫阿谀奉承。这项运动几乎不涉及本土文化,我们能看到运动员追求这种程度的精确的犟劲儿是什么样子,而这就表示,在三个小时的训练中,你得准确地调整身体角度、确定风速才能射中靶心,在默默无闻和无声无息中追求目标。射中靶心是一种日复一日、无止无休的尝试,可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能看到你的努力。这一点在更常见、更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上更加明显,比如说篮球或足球运动。那些让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荣誉的运动项目,往往需要更多、更刻苦的练习和尝试。而射箭,是一种结合了罕见、严肃的目的的边缘性运动。还有另一个原因。在每一支箭射向箭靶时,射箭运动员都被夹在成功(正中靶心)和卓越(如果不能勤加练习,那知道这个词也没有任何意义)之间。如果大胆猜测一下,就会发现,卓越所需的无止无休的练习的过程性和成功的瞬时性之间的紧张关系,是造成黄心抗拒的主要原因。卓越需要充足的耐心。卓越与完美主义不同,完美主义更关注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卓越与成功也不同,卓越不仅是对目标的承诺,更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对目标的不懈追求,而成功只是基于某一事件的一次胜利、一个瞬间。(注:本文内容来自《你不是失败,只是差一点成功》)萨拉·刘易斯用了6年的时间研究失败,她采访了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射箭队的队员和教练、现代舞之父保罗·泰勒、曾经独自一人完成北极探险的本·桑德斯、好莱坞剧本黑名单的创始人伦纳德·富兰克林……刘易斯巧妙地将这些人的谦卑和改变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编织在一起,同时旁征博引各种艺术家、科学家等的故事,来探讨大家如何看待、应对以及扭转失败,如何将失败转化为个人独特的优势,如何在失败的时候做出创造性的改变。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书单
2021年12月21日
其他

书单 | 7种值得刻意练习的思维方式,学会了终身受益!

今天湛庐君为你推荐7本好书,它们能从7种不同的角度助你破除“当局者迷”的思维陷阱,赶快来看看吧: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以下图书,点击书封即可5折购买▼01
2021年12月16日
其他

有思想的聪明与无思想的聪明

一个预告今天文末有重磅消息记得看完呦~人类发明语言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想法。——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01很多动物躲藏而没觉得自己在躲藏;很多动物结群而没想到自己在结群;很多动物追逐而并没意识到自己在追逐。它们都是神经系统的受益者,它们的神经系统负责控制这些聪明而适宜的行为,而不会让主人的头脑负载起思想、与思想类似的东西,或与我们这些思想者所认为的思想类似的东西。捕食、藏匿、逃亡、结群与离群似乎都属于不涉及思想的机制所管辖的范围。但是,是否存在必须由聪明思想相伴、引导和控制的聪明行为呢?如果采取意向立场的策略会大有裨益,那么要在动物的心智问题上寻求突破,显而易见的入手点就是那些自身能够对他者以及自己采取意向立场的意向系统。我们要寻找的行为应该对存在于其他动物(假设)的思想中的差异敏感。以前有个行为主义者的笑话,说的是他们不相信有信念,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思考,按照他们的说法,谁都没想法。哪些动物被划定为行为主义者,能够套用“不能形成关于他者之心智”的假说呢?哪些动物是被迫或被允许进入更高的层次的呢?毕竟,让无思想的能动体来发现与操纵其他能动体的思想,这事有点自相矛盾,因此,我们也许能在这里找到一种足以迫使思维发生进化的复杂情况。思维是否可以通过自我引导,实现从无到有呢?如果你要考虑我的想法,我就要开始考虑你的想法,以便保持平衡。这就好像一场反思的军备竞赛。很多理论家认为这一军备竞赛的某种版本解释了高级智力的进化。02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在其颇有影响的论文《自然的心理学家》中指出,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种策略,用于发展和检验自己对他人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假设。这似乎是一种使一个能动体行为对另一个能动体的思想敏感或进行操纵的能力,自动带来了一种使其自身行为对其自身思想敏感的能力。这或许是因为,如汉弗莱所说,将自我意识作为他者意识假设的来源,也或许是因为养成了对他者采用意向立场的习惯后,就会意识到也可以对自己采用同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很有用。或者结合了其中的几个理由之后,采纳意向立场的习惯就扩展到同时包括对他者的解释和对自我的解释。丹尼尔·丹尼特在《成为人的条件》一文中指出,成为人的重要一步是从一阶意向系统迈进到二阶意向系统。一阶意向系统对许多事物都有信念和渴望,却没有对信念和渴望的信念和渴望。二阶意向系统则有对于(自身或他者的)信念与渴望的信念与渴望。三阶意向系统能让你相信它想要什么,而四阶意向系统或许相信你让它相信你相信什么等。丹尼尔认为,最重要的是从一阶迈进二阶的那一步,更高阶的不过是一个能动体在自己的头脑中同时能容纳多少个信念和渴望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能动体,这也会随情况发生变化。有时候高阶思想很容易变成不由自主。为什么电影里的那个家伙总是努力忍住不笑?放到剧情中就十分清楚了:他的努力说明他知道她并未意识到他已经知道她想让他请她跳舞,并且他想保持这种状态。而在其他一些时候,简单的反复就可能难住我们。你是否确信我想让你相信我想让你相信我现在所说的话呢?03不过,就像丹尼尔和其他人所主张的那样,如果说高阶意向性是种种心智之间的重要演进,它显然不是我们正在寻找的有思想的聪明和无思想的聪明之间的分水岭。对非人类生物表面上的高阶意向性研究得最多的一些例子,研究的重心似乎仍然是没有反思能力的机敏。以“迷惑性表演”为例,这是在低处筑巢的鸟儿很常见的行为。当捕猎者接近鸟巢时,这些鸟悄悄远离它们那易受伤害的蛋或幼鸟,以最招摇的方式开始表演:假装一只翅膀受了伤,瘫倒在地,无力地扇动着翅膀,发出哀鸣。这通常会引得捕猎者远离鸟巢,进行一番徒劳无功的追逐,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就是抓不住这送上门来的“美餐”。这种行为的自由漂浮原理是很清楚的。按照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介绍的一种不错的办法,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原理用假想的独白形式表达出来:我是一只在低处筑巢的鸟,我的宝宝们无法抵御那些发现它们的捕猎者。估计这个正在接近的捕猎者很快就要发现它们了,除非我分散它的注意力。我可以利用它想抓住我并吃掉我这一愿望让它分心,但前提是得让它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胜算(它不傻)。如果我给它证据证明我再也飞不起来了,就会让它相信这点。为此,我可以假装断了一只翅膀……动物行为学家卡罗琳·里斯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笛鸻这一物种里,个体能够极其聪明地控制它们的迷惑性表演。比如,它们会观察捕猎者的视线,如果捕猎者似乎要失去兴趣,就会更加卖力地表演。它们还以其他方式,针对窥探到的捕猎者的某些特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笛鸻还会根据闯入者的体型与大小进行区分:牛不是食肉动物,不太容易被一顿简单的鸟肉餐所吸引,所以一些笛鸻就用不同的方式来对付牛:又是叫,又是啄,尽量赶走这头畜生,而不是引诱它离开。兔显然能够估量接近的捕猎者,比如狐狸,并判断它的危险性。如果野兔确定某只狐狸以某种方式进入攻击距离之内,野兔就会一动不动地蹲伏,指望着能够完全逃脱狐狸的注意,或者蹲下来,借着环境的掩护,尽可能迅速而安静地逃开。但是,如果野兔确定狐狸不太可能追到它,就会做一件奇妙的怪事。它会用后腿直立起来,死死盯着对方!为什么呢?因为它想告诉狐狸应该放弃:“我已经看见你了,而且我不怕。不要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更宝贵的体力来追我了。放弃吧!”狐狸通常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去别的地方寻觅晚餐,留野兔继续进食,野兔就这样节省了自己的体力。几乎可以肯定,这一行为的基本原理也是自由漂浮。这可能不是野兔自己想出来的策略,也不是野兔能够反思出的策略。被狮子或鬣狗追逐的瞪羚经常也会做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腾跃。它们跳得极高,显然对自己的逃跑没什么好处,但被设计为向掠食者炫耀自己的超高速:“别自找麻烦来追我了。追我的表弟去吧。我跑得太快了,我即使浪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些愚蠢的跳跃,仍然跑得比你快。”显然这招还真管用,捕猎者通常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动物。其他各种捕猎者与猎物的行为也可以拿来作例子,所有这些行为都有缜密的原理,但很少或根本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实际上以某种方式向自己表征这些原理。如果认为这些造物是“自然心理学家”(汉弗莱的叫法),它们显然是没有思想的自然心理学家。这些动物并不表征那些与其打交道的动物的心智,也就是说,它们并不需要通过查看另一动物心智内部的任何“模型”来预测其行为,并支配自己的行为。它们有着一个备选行为相当丰富的“清单”,和相当多的知觉线索相连,除此之外,它们没必要知道更多了。注:本文内容来自《丹尼尔·丹尼特讲心智》说起心智,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心智是什么?人类的心智与动物心智有什么不同?我们如何确定非人动物、植物乃至微生物有没有心智?探究心智的方法是什么?复杂的机器能够产生感知吗?在《丹尼尔·丹尼特讲心智》这本书里,作者用一种烧脑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心智”。全书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清晰的框架,用生动和丰富的例子探讨心智的起源与结构,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大师级科普读物。年底啦!我们又要搞大事情啦!还热乎的第一手消息!往下看👇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即将开启CHEERS6大主题面向未来的视野面向未来的投资面向未来的管理面向未来的能力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未来的生活CHEERS大咖嘉宾精彩分享CHEERS新年重磅大书发布CHEERS带你掌控现在,洞见未来把握阅读新风向Loading突破边界的新力量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将于2022年1月8日重磅开启敬请期待!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书单
2021年12月15日
其他

“失败”带来的进化:没有几百万年前的“淘汰”,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01生物学上和我们人类最接近的有三个物种:两种黑猩猩,还有一种大猩猩。DNA的证据显示,我们和这些猩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可能生活在400万年前到500万年前之间。现在的技术已经足够先进,能够告诉我们大猩猩是最先分离出去的物种,人类和黑猩猩的分裂则发生在稍微晚一些的时间。大约在200万年前,黑猩猩自己的分支后来又分裂成两个物种:一支是体形稍微小一点的居住在森林中的侏儒黑猩猩,也称为倭猩猩、倭黑猩猩;另一支是普通黑猩猩,体形稍微大一点,居住在树木繁茂的热带草原。所有这些都发生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不仅仅是变化,而是脉动,这要归结于不寻常的大陆分布还有米兰科维奇所提出的节奏理论。冰河时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对这些非洲森林的定居者意味着什么?对它们来说,米兰科维奇的周期效应不仅仅是一个温暖和寒冷交替出现的节奏,更重要的是这种有规律的连续的干燥和潮湿气候的交替出现。在一个完全的冰河时期,大量的水结成冰,海平面因此下降,而且海洋也因为低温而减少蒸发。相应地,空气对流中所包含的水汽就减少了。此外它们还需要传播更长的距离才能到达内陆深处(因为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扩大)。而在间冰期,降雨一定程度上增多了。所以非洲在冰河时期会萎缩,而在间冰期又会扩张。气候变化是影响物种进化的因素之一。正如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在19世纪时发现的那样,生物的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在每一代中,一些个体和其他个体都会有些许差异。我们现在知道这是由于它们的基因有差别,就是我们所知的DNA。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在一群羚羊中有一只可能比这一群中其他的羚羊跑得更快一点。如果一个个体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地适应,就像一块拼图能够拼到整个图案中去),那么它就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有后代——在我们的例子中,跑得快的羚羊更有可能逃脱天敌的追捕。至关重要的是,遗传基因会传递给下一代,对环境适应更好的个体会有更多的后代,因此它们的基因在下一代中会变得更加常见。这就是“适者生存”的意思。这里的“适应”并不表示运动健身的健美,尽管身体的强健肯定会有帮助,但是这也可能表示一些其他方面,例如智力或者拥有更好的立体视觉。而判断一个物种是否进化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它们中的一些个体能否生存足够长的时间并产生后代;如果它们没有,那么这个物种就会灭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进化是一个事实,就像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一样。但是自然选择进化论是一个理论,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就像引力论是一种理论,可以解释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的原因一样。)02只要环境不发生变化,进化的效果就像是微调——使物种越来越好地适应它们的生态位。但是当环境发生改变(或者一些个体迁徙到新的环境中,就像哺乳类动物遍布了全球),以前一些对生存不是很重要的因素可能会变成这些个体所需要的了。然后,进化的压力可能就会催生新物种。当森林的面积减小时,这种进化的压力会以两种方式影响聚居于森林的猿类。一种解决办法是更加贴近剩下的树木,变得更加善于在树林中生存,更好地适应旧的环境——说得更通俗些,就是变得更加像“猿猴”。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适应在森林边缘的生活,或者甚至走出森林到大草原中去,发展出更加灵活的生活方式,并且变得善于就地取材、随遇而安——通俗地讲,就是变得更加“人类”化了。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森林面积的萎缩是气候永久变化的结果,那么适应森林环境最好的猩猩将会坚持生活在森林里,而那些不是那么成功的近亲们将会死在森林的边缘。最先被淘汰的那一批将会是生存方式最不灵活的那些个体,还有那些在新的食物来源中只能找到最少食物的。很快和它们差不多的只能些许适应改变的兄弟们也跟随它们的步伐被淘汰。在每一代中,适应性最强的个体将会存活下来,它们的遗传基因将会传给下一代,包括那些使它们有更强适应能力的部分。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对它们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它们每一代的“人口”数量都在减少。然而,如果在这种情况持续了10万年之后,雨季又回归了,生存也变得容易了之后,存活下来的那些继承了较强适应能力基因的个体们将会茁壮成长,它们的群体将会繁荣昌盛。当森林又一次减少,生存又变得十分困难时,适应能力强的生物将会有足够大的种群使其物种可以在同样的筛选过程中存活下来。在经过了多次冰河时期-间冰期的循环,这种反复的筛选将会让一种灵活性和适应能力都非常强的物种脱颖而出,最后进化成人类。所以说,由米兰科维奇天文周期和大陆漂移运动造就的条件,与今天全球的地理形态共同组合而产生了我们人类。03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件事需要说明一下。那些在森林中成功存活下来的猩猩们一直都待在森林中;而那些没有成功地在森林中适应的猩猩被迫走出森林,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得更加能适应环境。我们都是那些“失败”的猩猩的后代。事实上,这种情况的推理可以应用在更大的范围上。回溯到地质年代的历史上,那些成功地适应了鱼类生存环境的生物一直都是在海洋中的鱼;那些没能存活下来的鱼类则被迫适应一种新的生存环境:走上陆地。与此类似,那些活下来的两栖类动物填补了生态位中相应的位置,而那些“不成功”的两栖类动物则不得不“学习”新的生存技能,最终成为爬行类动物——以此类推。在地球上最“成功”的生命形式是那种单细胞的藻类,它们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几十亿年,完美地适应了它们的环境。而我们自己则是经过了一系列漫长的物种变化,并总是那些被迫寻找新的生存方式的动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就是“失败”的藻类。但这是远古的历史了。就现在的冰河时期而言,回溯过去这500万年的时间,我们恰好可以看到人类这个分支是如何从原始人类中的灵长类这个大家族中出现的。现代人类,是属于被称为智人的属,一般来讲只包含一种还存活的生物,那就是我们自己。我们那些已经成为化石的祖先们出现于人属——大猩猩属的分离。这种分类法其实是极端人类沙文主义的一个例子,近来有一些倾向认为应该在同一系列下包含非洲类人猿和猩猩。事实上,从所有的常用分类规则来看,我们应该和黑猩猩划分到同一个属里面,或许叫黑猩猩智人属。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这似乎还不会发生。最早的可以算是人类的物种大约在300万年前从东非地区演化出来。由于我们之前所讲述的进化的压力,他们出现在东非大裂谷地区。他们被称为能人,这种古猿类的变种直立身高大约有1.2米,骨骼已经与现代人相似,平均脑容量大约是675立方厘米,已经达到现代智人的一半。大约在150万年前,持续的冰河期-间冰期循环造就了直立人,他是能人的直系后代,但是身高能高达1.6米,平均的脑容量达到了925立方厘米。从直立人开始,人类这个物种开始走出非洲,进入亚洲。我们自己的物种,即智人,是大约100万年前从直立人演化出来的。在智人出现后不久,这个支线又演化出两个小分支:晚期智人和尼安德特智人,或简称尼安德特人。这两个亚种都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虽然并不一定完全是在同一个时间段内,具体为从至少10万年前(最近一次的冰河时期的开始)直到大约4万年前。尼安德特人似乎更好地适应了北方的寒冷天气。最后一次间冰期,在这温暖的世界中,尼安德特人在与晚期智人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而没有能够存活下去——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些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已经与晚期智人杂交,并以这种方式逐渐消失了。从地质学的角度看,目前的间冰期和之前的10次或20次并没有显著的区别。但是在这次间冰期,人类的足迹逐渐遍布全球,并造成了这样的一种影响:如果在遥远的将来有一群古生物学家在研究今天的化石,那么他们肯定会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一大波生物灭绝的标志再次出现了。注:本文内容来自《人人都该懂的地球科学》《人人都该懂的地球科学》是影响世界的知名科普作家约翰·格里宾全新力作!是一本“追索地球起源与进化,解锁人类生命未来”的解答之书。在这本书里,你将不只看到大陆、山脉、海洋、盆地等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还将了解到人类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和地球母亲共生。这不仅是一本人人可读的地球科普之书,也是一部描绘地球之美的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警示全人类善待地球的启示录。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书单
2021年12月12日
其他

如何一直保持积极的阅读态度?

心理学家将“自我概念”概念化的方法,很接近日常对话中对“自我概念”的使用方法:自我概念是对自身的简略描述。这个概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概括自身行为模式的倾向,例如,性格内向、思维缜密等;二是描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例如,小熊队的粉丝、有名的母亲、木匠等。本文中,我们将集中探讨自我概念的一个细微方面:在阅读上,如何看待自己。阅读的自我概念与阅读态度有关,但它们的意义并不相同。你认为阅读很有用,所以态度积极,视自己为一名有能力的读者,但是,你并不会将“读者”视为自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说,自我概念与阅读态度是互相联系的。将自己视为读者,有助于保持积极的阅读态度。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人都希望自己是积极的。如果将某个事物定义为自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人人都希望它是好的、积极的、正向的。
2021年12月11日
其他

破迷:我们为何会做自己不愿做的事?

01我们为何会做自己不愿做的,想自己不愿想的,感受自己不愿感受的?要想基于史实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无论如何都绕不开弗洛伊德的著作。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是他提出的内驱力概念:一种刺激或压力来源,一种基于心灵运作内容所产生的要求。弗洛伊德眼中的内驱力就像是一种物理作用力,由一定数量的能量发动,并受到反向作用力的制衡。作为一个研究心理的神经学家,弗洛伊德假设,所有内驱力背后都存在两种生理因素: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以及“心流”,后者是能量的一种非特异性表现。这个概念之所以会相对模糊,是因为在他所处的时代,只用科学术语解释精神痛苦还面临着不少困难。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他是在医学和哲学之间,以及心理和生理之间寻求人类行为问题的答案的。弗洛伊德需要一个理论,以解释人为什么会以某种方式行动、思考和感受。弗洛伊德曾是维也纳心理学家约瑟夫·布罗伊尔的追随者,因此,他很早就接触过布罗伊尔的一个患者,正是这个人的奇怪症状对弗洛伊德的心灵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位患者不敢喝任何玻璃杯里的液体。在治疗过程中,她回想起来,这缘于自己在家庭教师的家里,她曾看见一只狗喝了玻璃杯中的水,这让她感到一阵强烈的厌恶。患者对这一令人不安的现象的记忆,尽管没有进入意识层面,但从青春期一直保持到了成年期。因此,弗洛伊德假设,源自经验的情感状态能一直幸存下来,并隐藏于无意识的深处。在弗洛伊德看来,类似这样被压抑的记忆,是几乎所有人类痛苦的根源。即便它们已漂过了意识的边界,但其中对某些客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还是能持续引发精神痛苦。被压抑的记忆以及它们所附带的情绪,会作为一种能引发某种特定行为的无意识动机。令弗洛伊德特别感兴趣的是一些当下需求与这些早期记忆之间所发生的无法避免的冲突。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探索让他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即从童年开始,人类的内驱力就遭到了社会规范系统性的压抑。因此,无意识的领域变得极为宽广,其中不只有思想和记忆,还包括内驱力本身,即基本的生物需要和冲动。它们之中最主要的是性驱力或死亡驱力,而这正是导致人类具有攻击性的主要根源。死亡驱力的目的就是要狂暴地毁灭世界,包括毁灭自我。对弗洛伊德而言,所有精神活动的目的都是释放心理压力,缓解这些由被忽视的内驱力所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而这种需求往往表现为愿望和迫切的希望,只要能减少心理压力,我们都会因此而感受到快乐。由此可见,并不只有痛苦的记忆被分流到了无意识领域,那些被我们扼杀于早年的大多数基本内驱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占据着这个看不见的地方。02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是:无意识是由经验形成的一套复杂的符号语言,它掩盖了我们内驱力中社会层面所无法接受的内容。这种“精神炼金术”涉及把被压抑或未实现的内驱力转化为恐惧症、强迫症或其他神经症。当无意识的心灵把日常生活中的元素重塑为经过编码的欲望表征时,梦的超现实场景就成了这些转化发生的主要场所。弗洛伊德的理论借鉴了英国心理学界功能主义和联结主义学派的观点,即经验能使欢乐和痛苦与特定的现象产生关联。对弗洛伊德来说,正是被压抑的内驱力最终导致了这些关联,它们共同产生了某种情感或情绪滤镜,使得一个人能以特定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此外,这些关联全都被嵌入了一个复杂的意义之网。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刺激也许会与其他刺激关联起来,而原先附着于某个客体或观念的情感也会逐渐转移到另一种客体或观念上。弗洛伊德针对动机是否同时与生理和心理存在着关联投入巨大的心力。他说对了,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刺激,都能引发情感反应,而这一过程也能引发强烈的痛苦,不过我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性力量并不一定总是明显的。总而言之,他认识到心理健康和心理扭曲的分界是飘忽不定的。构成弗洛伊德“无意识”的因素并非被埋没的想法,或者一些时不时地便会浮到意识表面的记忆。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些都属于“前意识”。相反,无意识有它自身的结构、规则和动力,它们围绕着远离意识的那些内容。弗洛伊德提出假设,即内驱力一直存在于无意识中,因为它们的内容恰恰与文化的基础相对立。他把压抑欲望的力量比作“传说中的提坦巨人,他们自从洪荒时代起就承受着由战胜他们的诸神压在他们身上的巨大山峰所带来的重量,而这些山峰甚至至今还在震动”。03直到后半生,弗洛伊德才完整地阐述了他的心理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本我是攻击和性欲内驱力产生的根源,就像一口沸腾着开水的大锅。本我是没有组织、没有集体意志的,其只会遵循快乐的原则,不断追求本能所需要的满足。这些不断扩散的能量会升华进入自我意识,成为一种更成熟、更综合的自我概念。几乎没有什么经验证据能支持弗洛伊德的假设。弗洛伊德能找到的与无意识稍有关联的唯一证据便是记忆:如果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我们都能想起同一件东西或事情,那么这个记忆必然存在于大脑中的某个中转站。此外,任何有关精神分析临床效果的研究必然最终都会超出我们的控制。正如许多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弗洛伊德的临床研究策略通常就是将各种证据纳入一种有组织、可理解、有说服力的整体中。心理学家爱德华·铁钦纳在1910年写道:“当我们用某种无意识来赋予意识连贯性和连续性时,我们就自愿离开了事实的范围而走向了虚构的领地。”即便将对心理的研究从道德和理性层面转向了具有易变性的欲望层面,弗洛伊德还是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使后人对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但同时,连弗洛伊德自己的门徒都在哀叹,说弗洛伊德没有给予情感问题以足够的关注。正如研究弗洛伊德的一位学者所言:“对于情感,我们没有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做出系统性的描述。”另一位研究者则将弗洛伊德的情感理论描述为“断断续续”和“没有重点”。选择将无意识界定为所有内驱力的来源,最终被证明不过是一场徒劳:通过聚焦于意识的特殊状态,比如催眠和梦,弗洛伊德未能证明他的理论与日常的精神生活有何联系。到了20世纪末,正统弗洛伊德主义的支持者,只剩下了一群人数日益减少的临床医生和理论家,并且这一学说的影响也日益式微。弗洛伊德的衰落不仅是因为他的理论带有幻想性,把所有的内驱力都简化为性和攻击性,还因为他试图用以根除精神病理现象的精神分析法或谈话疗法,最后的临床实践均以失败告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随着学者日益批判弗洛伊德式精神分析,精神分析的内容也逐渐开始被视作治疗师的内心投射。毕竟,弗洛伊德拒绝了这样的可能性,即患者也能从有意识的精神活动中获得真知灼见。通过巧妙的植入暗示,治疗师可以说服患者,让他们相信自己所幻想的某个故事不但有可能发生,还一定是真的。按照一个学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更像是在创作戏剧脚本或指南而不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这并不是说治疗本身就没有价值,除了不断完善某个既定的故事,治疗师还可以和患者合作,开发出一套新的戏剧脚本。我们所有的经历和对未来的焦虑都会始终决定着自身思考、感受和行为的内容和方式,但这些具有强烈个人特质的东西总能被识别出来,或者可以从一个更美好的角度来看待。04弗洛伊德学说有一个最重要的继承人,他长期默默无闻,最初只是一个空有抱负的剧作家,直到后来才成了心理学家,他就是西尔万·汤姆金斯。汤姆金斯像弗洛伊德一样看重知识的原创性,拒绝让自己的理论屈服于已被广泛接受的科学教条。然而,他几乎没有对精神病学界产生任何影响。尽管汤姆金斯同意弗洛伊德的说法,即精神疾病的本质最终都是情绪上的问题(一种感知障碍),但他还是认为弗洛伊德不合时宜地将此与内驱力理论扯在了一起。西尔万·汤姆金斯从创伤性记忆的不断重现中,弗洛伊德看到了一种渴望重生并期待能再次获得救赎的隐秘愿望。陷于创伤不能自拔的患者总是会以“如果……就好了”的句式将懊悔表达出来,比如:如果我躲开那颗子弹就好了,如果我救了那个孩子就好了。然而,对汤姆金斯来说,比内驱力或满足愿望更重要的是,这些想法为何会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为何无法摆脱它们的控制?比如,从士兵被战争中的创伤性记忆不断折磨的情况中,汤姆金斯就没看到有什么愿望实现在起作用:这种创伤的反复发作到底会带来什么结果?不再为湮没或隐藏的欲望设定完整的故事,汤姆金斯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能重新激活这些创伤性记忆的力量,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研究它们。汤姆金斯在意识,或者说在注意中发现了答案的雏形。在过去的60年里,认知科学的研究重点又逐渐回到了这些基本问题上:我们的大脑如何表征周围的世界(声音、气味、图像和思想)?信息在神经元和神经突触中传导时是如何进行处理和转换的?摒除了认为“只有观察到的行为才能被研究”的教条思想,认知科学缓慢而坚定地重新开启了对人类经验的探讨。当科学家把他们的关注焦点从行为转向意识时,信息的获得、加工、储存和转换就成了重要的研究主题。然而,这种研究思路还是没能尝试理解主观经验现象,即我们在感受、思考和生存的过程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对弗洛伊德来说,理解心灵的核心在于内驱力,而非经验。情感则仅仅是一种有意识的知觉,其根源还是欲望,比如性驱力或死亡驱力。而汤姆金斯则把情感视作一个类似于内驱力、知觉、记忆和认知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如果说内驱力代表生物性的需要,那么情感则是我们对环境的一种内在反应,它可能会强化内驱力,也可能会抑制它:汤姆金斯认为,当兴奋性情感缺席时,性驱力将会变得软弱无力。汤姆金斯通过毕生研究最终确定了9种基本情感,其中包括兴趣、恐惧、痛苦、愤怒和屈辱。尽管这些情感能激发思想和欲望,但这一过程本身是自发且几乎难以被人察觉的。很多与汤姆金斯同时代的人通常都会忽视主观体验,而偏爱客观的、可观察到的行为。心智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作为思想的发源地,它到底是如何感受的,科学界对此并没有提供什么说法。然而对汤姆金斯来说,情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我们通过它能认识世界。我们的精神生活并不由知觉(我们听到、触到、尝到或想到的东西)来界定,相反,恰恰是这些知觉带来的情感状态决定了这一点。在20世纪的整整100年里,汤姆金斯的主张慢慢获得了科学界的认可:经验主义者开始在心理治疗中强调感受的作用,而认知主义者如艾伦·贝克和阿尔伯特·埃利斯,也都开始把情感纳入了他们的心理病理学模型中。埃利斯把斯多葛学派的理念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他认为,“错误”信念是导致人产生痛苦感受的根源。痛苦是由功能失调性信念或扭曲的世界观所导致的副产物,如果将这种信念和世界观植入正在进行信息处理的系统中,也会产生如信息技术顾问所说的系统性错误。根据埃利斯的理论,贝克指出,仅仅屏蔽或忽略这些令人痛苦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们在功能上带有自发性。他的策略是,让痛苦背后错误的逻辑以及荒谬的想法主动浮出水面。认知行为疗法正是以这个理论为前提:如果我的功能失调性信念被揭示出来不合逻辑,那么我就会意识到自己误读了某一情境这样,假以时日,我就能重塑自己的知觉。(注:以上内容摘自《被绑架的心灵》)是什么让著名作家华莱士深深地怀疑自己的才华,最终自杀?芳华正茂的青春期女孩为何一次又一次挥刀自残?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理智被某些仿佛无法掌控的东西所绑架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曾两次担任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的戴维·凯斯勒博士通过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身上所发生的故事的讲述,揭示了人类精神痛苦的秘密,挖掘了导致一系列内心折磨的根源,这就是俘获机制。俘获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元素:注意窄化、行为失控、情绪失调。凯斯勒博士希望,能在人们产生毁灭性冲动前,让人们理解“俘获”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逃脱它的绑架。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书单
2021年12月9日
其他

书单 | 16本重量级好书,希望你别错过!

复杂的时代,我们需要通过知识的沉淀,保持有效的思考。纵然你有100种困惑,你也能在“书架”上找到答案。今天,湛庐君向你介绍这16本重量级好书:在推荐人的行列中,可以看到世界银行前行长的身影;在作者的列表中,可以看到诺奖得主的名字……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书内容价值的重磅:▼以下好书加入会员即可享5折特权点击成为➙[湛庐超级会员]01《噪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作者丹尼尔·卡尼曼重磅力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十年沉淀后再次为我们奉上一本神作《噪声》。几十年来,大家都认为,偏差是导致人类判断出错的关键。但是今天,卡尼曼第一次系统性地指出:“噪声,才是影响人类判断的黑洞。”卡尼曼在书中提出了6大原则,帮你重塑决策框架,做聪明的决策者。同时,卡尼曼更是精妙地附上了“审查噪声”的使用指南,以及写给决策者的“观察者清单”,助你重塑自己的决策框架,远离噪声,做聪明的决策者。02《影响力》(全新升级版)“影响力之父”西奥迪尼代表作全新升级版“专家的话肯定对”“贵的基本等于好的”“销量高的店铺更可靠”,这样的心理捷径很常见,它们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但也很可能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影响力教父”、知名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揭开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7大基本原则: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和联盟,教你掌握影响力武器的精髓,做出更明智的决策,防止上当受骗,掉入从业者的陷阱。03《福格行为模型》
2021年12月8日
其他

人人都该懂的真相:我们是如何被技术进步拖累的

01在20世纪之前,每过一段时间,科学研究和科学家就会引起公众的关注,甚至还出现过一些极端的个案。例如,1791年,暴徒烧毁了化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的家。当时,有人将普里斯特利的研究与其神学观以及激进的政治信仰联系起来,那个暴徒还曾公开嘲讽达尔文理论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反活体解剖运动。在曼哈顿计划之后,科学的伦理和成就招致了更广泛也更一致的反对之声。虽然对原子弹的批评几乎被完全压制,但它那更为强大的继任者——氢弹仍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1958年英国展开的核裁军运动正是这种担忧的佐证。1957年,英格兰温斯凯尔的钚生产反应堆起火(这也是第一起被广泛报道的核事故),事故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设计师不了解辐照对石墨物理特性的影响。这场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烟雾摧毁了当地的牛奶供给,继而引发国际关注。同期还发生了其他一些核事故,不过影响力都不及温斯凯尔事件。这些事故主要涉及核泄漏、污染、过热和爆炸,先后发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1952年)、苏联马雅克(1957年),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59年)、爱达荷州(1961年)、密歇根州(1966年),甚至苏格兰(1967年)。虽然这些事故也造成了人员伤亡,但由于所在地区对新技术持积极支持的态度,所以公众对这些事件的关注度相对较低。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民用核能的批评日渐激烈。公众开始怀疑核武器、美苏两国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和民用核电站破坏事件之间的微妙联系。商业核电厂的扩张对其所在地区政府决策的影响日益显著,在一些地区,政府对这一行业的监管和支持也遭到了挑战。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英里岛核电厂部分熔毁,迅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行业和技术本身的谴责。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熔毁和爆炸,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这些惨痛的失败终结了温伯格所描述的“第一个核时代”,许多计划投产的核电站也暂时转入了停滞状态。相比之下,在20世纪末,核能却主导了法国的电力生产。曾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誉为社会繁荣的关键的核能研发遭遇滑铁卢,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是它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公共健康问题。全世界掀起了抵制核能的浪潮,而科学界和科学家也开始重新评估相关的研究。0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的地位因其在战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得到大幅提升,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又因为产品和技术的失败转瞬一落千丈。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如今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们对核电的态度又有望回暖,这一领域的科学家的名望也开始回升。这种科学与技术一荣俱荣的现象如果只是局限于某个领域,那么也就不值得一提了,在20世纪末,类似的重新评估蔓延到了其他科研领域。与核能走过的老路一样,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与新科学相关的技术失败上。值得一提的是,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这种紧密联系是20世纪的产物。商界、政府与科学之间建立起的联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应用,这反过来又推动了人们对布什的“理论与应用”科学概念的理解,不受束缚的科学研究自然而然地带来了一些有用的技术产品。不过,技术并不总是科学的附属品,发明家总是利用多元的创意来进行创造。对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的简单定义(但学者越来越认为这种简单化不切实际)认为可以通过科学观察来了解自然界,而技术则关系到工具的发明和制造。从前面介绍过的案例来看,科学成就通常离不开实际操作和实验,这同时需要技术技能和目标驱动。同样,让世界适应人类需求一般也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深入理解。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往往会受到哲学观、经济、宗教、创新和社会互动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0320世纪末,科学的文化作用越来越受到技术成功与否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监测和诊断问题的能力大幅提高,公众对相关问题的反应也变得更敏感、更强烈。1952年12月的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导致污染物在这座城市滞留了5天之久,这场烟雾比伦敦人习以为常的雾气还要浓重。1930年的比利时、1948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也曾发生类似的事件,这很快就成了那些汽车城市的通病,洛杉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英国卫生官员发现,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约有4000人死于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和心力衰竭,后续又有约8000人去世。这一事件的启示以及公众的强烈抗议最终让英国痛定思痛,在悲剧发生4年之后颁布了《清洁空气法令》,禁止在工业中和城市中心使用有害燃料。20世纪70年代,美国东北部等化学工业集中的地区出现了酸雨,酸雨不仅难以识别,也很难与人类活动联系起来。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卫星观测检测到臭氧层空洞,罪魁祸首正是人造化学品,尤其是氯氟烃。20世纪90年代,通过计算机建模,研究人员展示了森林砍伐、废物焚烧等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恶劣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问题的发现会导致人们向由科学知识推动的工业发展发难。不过更多时候,这些行业背后的经济推动力才是招致批评的主要原因。批评之声很快就从物理学领域蔓延到了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在科学医学领域,沙利度胺引发了民众的关注。1957年,由德国格兰泰制药公司开发的沙利度胺面市,这种药物据称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安全、优质的睡眠”。很快,医生在开具处方的时候就选择这种药物来减轻孕妇的孕吐症状。大约3年后,这种药物的危险性逐渐显现。在服用过这种药物的准妈妈诞下的婴儿中,很多都伴有耳聋、失明、四肢发育不全等严重的先天性缺陷。全球有近万名“沙利度胺婴儿”出生,他们中很多未及成年便不幸夭折。问题曝出后,药物分销公司、医生和政府迅速召回了此种药物,但是这一事件仍然严重打击了公众对医疗药物的信任。1942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的青霉素、随后陆续推出的抗生素,以及1955年问世的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曾经带给世界的信心,也因为这一事件毁于一旦。0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医学界出现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其中既有失败的案例,也不乏成功的方法。备受好评的医学成果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铁肺、50年代的肾脏移植和医学超声技术,以及60年代的便携式心脏起搏器。这种心脏起搏器与1967年备受瞩目的心脏移植手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在诞生后的10年里带来的仅仅是非常短暂的生命延续。英国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食品和药物上:1988年,英国政府就鸡蛋中沙门氏菌的影响进行了宣传,并着重强调了食品安全和科学建议。20世纪80年代末的研究发现,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普遍的喂养过程传播的脊髓退行性疾病,它会导致人患上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vCJD,简称克-雅氏病)。1998年,英国民众担心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与儿童自闭症有关联,这导致儿童免疫接种大幅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众展开了针对转基因食品的抗议活动,最终导致一些国家立法禁止销售相关产品。2001年爆发的口蹄疫(主要影响猪和牛的病毒性疾病)导致英国大批牲畜被宰杀。英国人对科学顾问提出的这种“一刀切”的激进的建议表示质疑,尤其是在看了法国处理这种疾病时的不同做法后。总体来说,在20世纪末,此类医学事件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公众的质疑,不过,不同国家对科学进行的政府监管和工业监管大相径庭。这些失败的案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决定继续开展核武器研究的不仅是爱德华·泰勒等重要的科学家,还有政客和资助者;沙利度胺的惨剧主要源于临床试验方案不足和对处方医师的监管不力;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凸显了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以及经营者对保障措施和撤离步骤的设计存在漏洞;大规模污染则要归咎于科学工业及其背后的经济体系。可能也有批评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20世纪后期的技术创伤部分是源于人类对进步文化的盲目认可,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变革带来的全部影响。那么,问题就变成了,我们该如何准确地找到造成类似事件的原因,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又该如何去规避它们呢?(注:以上内容摘自《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人人都该懂的科学简史》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史学家肖恩·F.约翰斯顿的全新力作。约翰斯顿通过6个章节的内容,为我们描绘了科学的兴起、发展、冲突、兴盛直至黄金时代,揭示出只有读懂科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让人类找到通向无限未来的进击之路。本书不仅是一本人人可读的科学史通识读物,也是一部描绘科学发展动荡历程的电影,更是一部警醒我们树立正确科学观的启示录。相关推荐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人类的反叛:100年后,让我们共读这3本书书单
2021年12月5日
其他

一本书探底加拿大鹅:舆论中的败者,如何在商业中大获全胜

Eurus//湛庐文化//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BD@cheerspublishing.com,
2021年12月3日
其他

书单 | 12本好书助力:哪怕速度再慢,也要持续前进

今天为你推荐12本跑步好书(点击加入会员,享5折特权),从冬季跑步前的注意事项到跑步时的姿势方法,再到跑步老手想要的进阶秘籍,应有尽有,赶快看一看吧:
2021年12月2日
其他

无法回避的12条人生哲思

"将12月1日这天宣告成“来去之间”,的确为时尚早。但只要你翻到日历上这最后一个月份,那股在仓促感中跳跃着的兴奋就会涌上心头。我们选择用最后一个月份来提醒自己、总结自己、展望自己,仿佛是时间隐蔽于周遭并鞭策着你我。马尔科姆·阿迈尔在书中写到:思考时间客观上是什么并无意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状态。不再有秒、分或小时,首要的是一种态度——希望、期待、回忆或者对现在的专注,这促使你能对他人投以关注,并组织自己的世界。时间意味着什么?把每一天都过成还想过一次的样子,这才是幸福的条件。与你分享以下12条哲思,助你更好地掌控人生,让工作更自在,让生活更放松。"以下内容摘自《鹿智者的法则》,作者:丹·米尔曼01平衡法则寻找中庸之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如果说引力是牵引宇宙万物的力量,平衡就是打开所有秘密之门的钥匙。无论在身心情感的哪一个层面,平衡都对我们有所助益。平衡法则提醒我们:无论何事,我们都可能做得太完美或太差劲,如果我们生活或习性的钟摆经常过于偏向一端,那它将会不可避免地摆动到另一端。02选择法则决定不是用语言变大的,而是用行动表示的自由意志既是我们的负担,也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它给了我们选择的力量。我们的未来,很大程度上由我们的选择塑造,环境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且应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式。重新找回掌控力,这样我们才有勇气去活得充实。03过程法则看到不同阶段的每一个步骤,而不要只看到远期目标过程把一段旅程变成一串小小的步伐,一次一步,向目标进发。过程比时间更重要,它让我们领会耐心的重要性,并构筑在细致准备的坚实基础上。它代表了对我们无限潜能的信任。04存在法则关注当下,投入此时此地的体验时间是种矛盾的存在,穿梭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却没有实体,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时间的概念是思想和语言的约定,而有关时间更深层的事实是:我们只有“现在”。05共情法则出于爱与了解而行动,不要出于恨与无知而行动宇宙并不评判我们,它只给我们后果和教训,并提供纠正和学习的机会,此乃因果循环的法则。共情意味着认识到,无论是朋友还是仇敌,我们都应在自己的思维和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到最好。06信念法则接受生命中的不确定性,用心感受你的道路信念将我们与人类共同的智慧直接相连,它提醒我们,我们所知道的超越了所听、所见、所学,并提醒我们,要相信智慧存在于我们自身,要去观察、聆听,相信它的爱与慧。07期望法则在做到之前,先相信自己能做到精神始于思想;我们朝着心中所想前进,但无法超越。我们的所思、所盼、所信创造并装点着我们的体验。只有扩展我们对可能性的最深层信念,才能给人生带来改变。08诚实法则即使有相反的冲动,也要按照你的高标准行事
2021年12月1日
其他

30年研究,颠覆性成果公布!普通大众如何高效学习

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是不是非常熟悉:星期日晚上8点,骐骐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游戏。妈妈问:“晚上什么计划啊?”骐骐胸有成竹地说:“8点15分把剩下的一点作业做完,8点30分下来吃西瓜,然后拉小提琴,然后洗澡睡觉。”8点15分骐骐回自己房间做作业了,说可能需要写20分钟。妈妈告诫他:“以后不要把作业留到周日晚上了。”几分钟后,骐骐略显慌张跑下来说,好像还有好多作业。他花了半小时才做完数学作业,让妈妈检查。同时,骐骐自己在飞快地糊弄语文作业。后来他又在书包里发现一张纸,原来还有科学课作业!到了11点,骐骐终于整理书包打算睡觉了。哎呦,居然漏了设计技术课的作业!他对一脸怒气的妈妈说:“我10分钟就可以做完了,没事。”这个时候,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技术设计课作业本找不到了!于是发动全家帮他找作业本……这是真实的故事。故事里的骐骐现在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大学就读,而故事里的妈妈,就是湛庐的老熟人、斯坦福博士诸葛越老师。孩子就是不按时做作业怎么办?孩子怎么那么爱玩游戏?管多了他还生气……怎么让孩子自觉点爱学习呢?大家遇到的育儿难题,诸葛越老师也基本上遇到过。前两天网上有个段子说,写“不吼不叫,轻松育儿”的,生的基本是女儿。但诸葛越老师,两胎都是儿子,还都进了世界名校。大儿子在剑桥,二儿子在芝加哥大学。那她是怎么培养出两个名校生的呢?她在《孩子如何学习》精读班里,结合高普尼克的理论和自己的实践,分享了顺应孩子天性、高效育儿的方法。1这是一本什么书,为什么值得精读?▲扫描海报二维码,立即加入课程这本书是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高普尼克“天生学习家系列”的奠基之作,也是畅销书《园丁与木匠》的理论基础。高普尼克是首位从儿童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关于孩子的心智、大脑和学习方式,没有人比高普尼克更了解。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2021年11月29日
其他

金融十诫:切勿重演危机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地相似。——马克·吐温2008年席卷全球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让很多人记忆犹新,那场危机产生的威力与余波,导致整个世界的经济发生变动,日本媒体报道了此次危机导致当年全球金融资产直接缩水27万亿美元。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如今距离2008年已经过去13年,美国知名经济学家、美联储前副主席艾伦·布林德在《当音乐停止之后》一书中,试着从危机的几个主要教训中,总结了10条未来金融行业的告诫。1.记住人们所忘记的回溯历史,蒂莫西·盖特纳将危机“归功于”集体性的健忘症:“人们忘记了曾经的大危机,忘记了当一个国家允许危险不断积累时将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反对市场效率的反派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教会了我们(或者说应该教给我们),投机的市场走向极端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投机市场的本性。明斯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不像大象那样能够吸取教训,而是经常忘记过去。当行情好的时候,投资者盼望着市场能够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但是市场没有;当泡沫破裂时,投资者全都傻眼了。我们应该记住明斯基的名言:市场和人类会经常遗忘。2.不要依靠自我监管金融市场的自律是一件自相矛盾的事情,也许甚至是一个残忍的骗局。我们需要真实的监管,就像动物园的管理员能够看守动物一样。政府不能也不应该将此项功能交给市场规律(又一个自相矛盾的概念)或交给用生意来赚钱的评级机构。这是政府的职责,亟待改进。当然,与此同时,这里也存在过度监管的危险。但考虑到我们曾经的自我监管,现在不用太担心这个问题。3.尊敬你的股东如果你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你需要铭记,公司的董事会应该了解和监控公司高管的举动——他们也是公司的员工,而不是国王和王后,这样才能保护股东的利益。然而,董事像开车时打瞌睡的司机,并没有履行他们的职责。公司和董事会都公开遭受了严重的忽视。董事会的成员需要更加注意这点。我们曾经尝试让他们履行职责,例如2002年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2021年11月27日
其他

人类的反叛:100年后,让我们共读这3本书

人不是化学反应的集合,而是思想的集合。——罗伯特·海因莱因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当我们站在自动售货机、点餐机、取款机、售票机前,或与像机器一样的工作人员互动的时候,会感到我们自己就像机器人一样呆板、机械,“学会了和机器说话”。因此,似乎把机器人放在原来人所在的地方也是一件自然的事。1.与机器人相拥:孤独中的新型亲密关系#你能接受已故亲人成为仿真机器人吗#的话题,近日登上了热搜。你我无疑正处在机器人时代,但这能昭示出“亲密关系的美好未来”吗?当你还年轻的时候,你觉得自动柜员机没什么不好。然而当你年纪大了、孤独一人,想要倾诉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就无人倾听。因为你每天都在和机器打交道。我们已经绕了整整一圈。机器人让我们越来越痴迷于没有生命的科技,哪怕是本应是刻写“人性”二字的生离死别。希望机器人把我们从虚拟时间中解救出来,重新回到现实的物理世界中,去和彼此进行真实的社会互动。可以这样吗?这样现实吗?你持续容忍和接受吗?未来,或许你需要回答的问题不会是:比如宠物和家长,孩子们是否会更加爱自己的机器人伙伴?你很可能要回答:爱是什么?当你与机器人的关系更加亲密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你是否已经准备好从机器人的镜子中看到自我,把爱视为一种行为的表演呢?20世纪60年代,哲学家休伯特·德莱弗斯采用了“象征符人工智能”的观点,认为“计算机需要躯体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能”。从这个观点可以推论出,无论智能机器人可以做到什么,它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的人,因为它所拥有的并非人类的躯体。无论机器的功能如何强大,它总是性质不同的“它者”。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从不同的研究传统证实了这个观点。在他看来,所有思维和情感都是具化的体验。情感的缺失会削弱理性思维的能力,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主观情绪进行思考。达马西奥在自己1994年出版的著作《笛卡尔的错误》中,详细说明了这个观点。达马西奥强调说,并不存在精神与身体的二元论,也无法割裂思维和情感。当我们需要去做决定的时候,身体会通过快乐或痛苦的记忆引导我们理性思维,从而影响我们大脑思维的决策过程。这点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机器人永远都不会拥有类似人类的智能:它们没有肉身的情感,也没有情绪的感觉。近年来,像布鲁克斯这样的机器人科学家正在接受这个问题的挑战。他们认为,智慧的确需要身体乃至感情。“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我们就先假定这样东西存在吧。那么难道你不认为,要想真正地学习乔西,你要学习的就不仅仅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有深藏在她内里的那些东西吗?难道你不要学习她的那颗心吗?”
2021年11月26日
其他

“心流之父”逝世,享年87岁,他用一生来引领人们感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不断兴起的娱乐休闲事业,以用富于乐趣的体验填满空间。然而大多数人没有善用心理和生理资源体会心流。反而在听别人歌唱,看别人演出,感受演员的出生入死。这种替代的参与方式,暂时粉饰了浪费时间的空洞感。
2021年10月21日
其他

湛庐创始人韩焱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噪声,人类判断的缺陷

Eurus//湛庐文化//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BD@cheerspublishing.com,
2021年9月23日
其他

杨斌:教育者亟待觉悟“无限”

S.Dweck)界定而引发广泛讨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2020年8月19日
其他

杨斌:教育得要回归本来才能面向未来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2020年6月1日
其他

清华杨斌教授近万字长文,揭秘当下最具创新力的领导要领

2020年5月10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要领》译者杨斌与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在高峰对话暨《要领》新书发布会活动中,现场连线《要领》作者、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硅谷教父”、图灵奖得主、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约翰·汉尼斯教授,三位共同探讨那些“算法替代不了的要领”。
2020年5月12日
其他

集斯坦福前校长、图灵奖得主、谷歌母公司董事长于一身的他,将对中国读者说什么?

他是美国最成功的大学校长,将斯坦福引领到了世界顶级大学之列;他是“图灵奖”得主,让无数科技公司受益的微处理器技术奠基人;他是发掘了众多独角兽的“硅谷教父”,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长。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一样,同时在大学管理、科学研究、初创企业及大型公司管理方面都如此成功,他就是今天的主角约翰·汉尼斯(John
2020年5月6日
其他

4.23独家策划|这份长达20页的书单,告诉你读书背后的要领

韩焱:我们注意到书单里面包括5个部分,即领导力的本质,从历史中洞见未来,创新者的密码,最伟大的智力冒险,什么是值得过的人生,您如何评价汉尼斯先生的这个书单?
2020年4月23日
其他

科学宅家,理性防疫!10本书解读免费领

学校推迟入学时间,孩子又不能出门,父母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蒙台梭利家庭方案》从蒙氏家庭观察到环境布置,为你呈现进餐、睡眠、活动、护理4大核心家庭区域的设计方案,解决0~3岁孩子的关键性教养问题。
2020年2月4日
其他

如果用一本书迎接2020年,推荐你选它

16世纪的时候,法国的奥尔良公爵查尔斯,作为战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上25年。他在漫长的囚禁生活中,非常思念自己远在法国的妻子。于是,他创作了一首情诗表达自己的爱。这首诗也常常被称作“第一首情人节献诗”。
2019年11月5日
其他

如果财富是进化的结果,那么下一个财富增长点在哪里?

与思想有关。这里传递最新出版资讯,让我们用阅读引领改变世界的思维与方式。
2019年10月30日
其他

如何正大光明地在上班时间看书 | 招聘

在2018年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评选中,湛庐策划出版的《上帝的手术刀》和《最好的告别》还分别拿下了创作类金签奖和翻译类金签奖。这是该奖创立18年以来,大陆推荐的科普图书首次包揽创作类与翻译类金签奖。
2019年10月15日
其他

为何旅行无法治愈你的心灵?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travel-is-no-cure-for-the-mind-e449d3109d71
2019年10月13日
其他

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理解他们的成就,你需要这10本书

在《生命3.0》中,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终身教授、未来生命研究所创始人迈克斯·泰格马克将带领我们参与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对话,基于最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最大尺度的想象力,对人类的终极未来进行了全方位的畅想。
2019年10月8日
其他

别高估自己1年的成就,却低估自己10年的发展

在这场异常严重的经济危机中,约瑟夫·坎贝尔也没能找到工作。原本,可以在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他,却因为觉得单一学科会让人变得平庸,于是拒绝了。随后,他带着自己的妹妹和朋友,隐居到了森林里。
2019年10月5日
其他

差距总在不经意间拉开,假期充电的5本好书

2.从哲学、禅意的角度出发,以日常的所见所闻为设计来源,通过分析物与人的关系、提供人类生活便捷的角度开展并完成产品设计,最终告诉人们“物的八分目”、“饭吃八分饱”的生活理念。
2019年10月3日
其他

7位大咖的私藏书单,你值得拥有的24本跨界经典!

以上所有好书好品,正在参与18日湛庐超级会员日活动,会员全场折上88折还能叠加使用300元礼包,现在就下单吧!
2019年9月18日
其他

陈楸帆:“未来”是希望还是磨难?这本书给你启示

因此,我们必须要思考一种对于未来这个概念的历史性定义,才知道到底「未来」从哪里来?「未来」在当下到底是意味着什么?
2019年9月14日
其他

入侵美国国防部,15岁被FBI通缉,差点引爆核弹,他给你写了这样一本书

一方面,这很快捷:你可以使用已有的社交媒体密码访问新网站;另一方面,这让社交媒体能够收集关于你的信息以便构建营销档案。而且不只是单一一个网站,它知道你使用其登录信息访问过的所有网站和所有品牌。
2019年9月6日
其他

万维钢亲自作序,这本书给你思考新范式!

无论专家怎么说,每一位出租车司机都认为自己知道汽油涨价是怎么一回事;每一位网友都认为反腐败的出路是明摆着的;每一位球迷都认为,如果从未从事过足球行业的韦迪都能当中国足球协会的主席,那么他们也能当。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