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思想的聪明与无思想的聪明

湛庐君 湛庐文化 2022-06-12



一个预告


今天文末有重磅消息


记得看完呦~




人类发明语言是为了隐藏自己的想法。


——夏尔-莫里斯·德·塔列朗


01


很多动物躲藏而没觉得自己在躲藏;很多动物结群而没想到自己在结群;很多动物追逐而并没意识到自己在追逐。


它们都是神经系统的受益者,它们的神经系统负责控制这些聪明而适宜的行为,而不会让主人的头脑负载起思想、与思想类似的东西,或与我们这些思想者所认为的思想类似的东西。捕食、藏匿、逃亡、结群与离群似乎都属于不涉及思想的机制所管辖的范围。


但是,是否存在必须由聪明思想相伴、引导和控制的聪明行为呢?


如果采取意向立场的策略会大有裨益,那么要在动物的心智问题上寻求突破,显而易见的入手点就是那些自身能够对他者以及自己采取意向立场的意向系统。我们要寻找的行为应该对存在于其他动物(假设)的思想中的差异敏感。


以前有个行为主义者的笑话,说的是他们不相信有信念,认为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思考,按照他们的说法,谁都没想法。哪些动物被划定为行为主义者,能够套用“不能形成关于他者之心智”的假说呢?哪些动物是被迫或被允许进入更高的层次的呢?


毕竟,让无思想的能动体来发现与操纵其他能动体的思想,这事有点自相矛盾,因此,我们也许能在这里找到一种足以迫使思维发生进化的复杂情况。


思维是否可以通过自我引导,实现从无到有呢?如果你要考虑我的想法,我就要开始考虑你的想法,以便保持平衡。这就好像一场反思的军备竞赛。很多理论家认为这一军备竞赛的某种版本解释了高级智力的进化。



02


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汉弗莱在其颇有影响的论文《自然的心理学家》中指出,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种策略,用于发展和检验自己对他人头脑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假设


这似乎是一种使一个能动体行为对另一个能动体的思想敏感或进行操纵的能力,自动带来了一种使其自身行为对其自身思想敏感的能力。


这或许是因为,如汉弗莱所说,将自我意识作为他者意识假设的来源,也或许是因为养成了对他者采用意向立场的习惯后,就会意识到也可以对自己采用同样的做法,这种做法很有用。或者结合了其中的几个理由之后,采纳意向立场的习惯就扩展到同时包括对他者的解释和对自我的解释。


丹尼尔·丹尼特在《成为人的条件》一文中指出,成为人的重要一步是从一阶意向系统迈进到二阶意向系统


一阶意向系统对许多事物都有信念和渴望,却没有对信念和渴望的信念和渴望。


二阶意向系统则有对于(自身或他者的)信念与渴望的信念与渴望。


三阶意向系统能让你相信它想要什么,而四阶意向系统或许相信你让它相信你相信什么等。


丹尼尔认为,最重要的是从一阶迈进二阶的那一步,更高阶的不过是一个能动体在自己的头脑中同时能容纳多少个信念和渴望的问题;即使是同一个能动体,这也会随情况发生变化。有时候高阶思想很容易变成不由自主。


为什么电影里的那个家伙总是努力忍住不笑?放到剧情中就十分清楚了:他的努力说明他知道她并未意识到他已经知道她想让他请她跳舞,并且他想保持这种状态。


而在其他一些时候,简单的反复就可能难住我们。你是否确信我想让你相信我想让你相信我现在所说的话呢?



03


不过,就像丹尼尔和其他人所主张的那样,如果说高阶意向性是种种心智之间的重要演进,它显然不是我们正在寻找的有思想的聪明和无思想的聪明之间的分水岭。对非人类生物表面上的高阶意向性研究得最多的一些例子,研究的重心似乎仍然是没有反思能力的机敏。


以“迷惑性表演”为例,这是在低处筑巢的鸟儿很常见的行为。当捕猎者接近鸟巢时,这些鸟悄悄远离它们那易受伤害的蛋或幼鸟,以最招摇的方式开始表演:假装一只翅膀受了伤,瘫倒在地,无力地扇动着翅膀,发出哀鸣。


这通常会引得捕猎者远离鸟巢,进行一番徒劳无功的追逐,总是差那么一点儿,就是抓不住这送上门来的“美餐”。这种行为的自由漂浮原理是很清楚的。


按照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介绍的一种不错的办法,我们可以把其中的原理用假想的独白形式表达出来:


我是一只在低处筑巢的鸟,我的宝宝们无法抵御那些发现它们的捕猎者。估计这个正在接近的捕猎者很快就要发现它们了,除非我分散它的注意力。


我可以利用它想抓住我并吃掉我这一愿望让它分心,但前提是得让它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胜算(它不傻)。如果我给它证据证明我再也飞不起来了,就会让它相信这点。


为此,我可以假装断了一只翅膀……


动物行为学家卡罗琳·里斯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至少在笛鸻这一物种里,个体能够极其聪明地控制它们的迷惑性表演。比如,它们会观察捕猎者的视线,如果捕猎者似乎要失去兴趣,就会更加卖力地表演。它们还以其他方式,针对窥探到的捕猎者的某些特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笛鸻还会根据闯入者的体型与大小进行区分:牛不是食肉动物,不太容易被一顿简单的鸟肉餐所吸引,所以一些笛鸻就用不同的方式来对付牛:又是叫,又是啄,尽量赶走这头畜生,而不是引诱它离开。


兔显然能够估量接近的捕猎者,比如狐狸,并判断它的危险性。如果野兔确定某只狐狸以某种方式进入攻击距离之内,野兔就会一动不动地蹲伏,指望着能够完全逃脱狐狸的注意,或者蹲下来,借着环境的掩护,尽可能迅速而安静地逃开。



但是,如果野兔确定狐狸不太可能追到它,就会做一件奇妙的怪事。它会用后腿直立起来,死死盯着对方!


为什么呢?因为它想告诉狐狸应该放弃:“我已经看见你了,而且我不怕。不要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更宝贵的体力来追我了。放弃吧!”


狐狸通常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去别的地方寻觅晚餐,留野兔继续进食,野兔就这样节省了自己的体力。


几乎可以肯定,这一行为的基本原理也是自由漂浮。这可能不是野兔自己想出来的策略,也不是野兔能够反思出的策略。被狮子或鬣狗追逐的瞪羚经常也会做类似的事情,那就是腾跃。


它们跳得极高,显然对自己的逃跑没什么好处,但被设计为向掠食者炫耀自己的超高速:“别自找麻烦来追我了。追我的表弟去吧。我跑得太快了,我即使浪费时间和精力做这些愚蠢的跳跃,仍然跑得比你快。”显然这招还真管用,捕猎者通常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动物。


其他各种捕猎者与猎物的行为也可以拿来作例子,所有这些行为都有缜密的原理,但很少或根本没有证据表明动物实际上以某种方式向自己表征这些原理。如果认为这些造物是“自然心理学家”(汉弗莱的叫法),它们显然是没有思想的自然心理学家。


这些动物并不表征那些与其打交道的动物的心智,也就是说,它们并不需要通过查看另一动物心智内部的任何“模型”来预测其行为,并支配自己的行为。它们有着一个备选行为相当丰富的“清单”,和相当多的知觉线索相连,除此之外,它们没必要知道更多了。


注:本文内容来自《丹尼尔·丹尼特讲心智》



说起心智,可能会有很多疑问:心智是什么?人类的心智与动物心智有什么不同?我们如何确定非人动物、植物乃至微生物有没有心智?探究心智的方法是什么?复杂的机器能够产生感知吗?


在《丹尼尔·丹尼特讲心智》这本书里,作者用一种烧脑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心智”。全书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清晰的框架,用生动和丰富的例子探讨心智的起源与结构,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大师级科普读物。



年底啦!

我们又要搞大事情啦!

还热乎的第一手消息!

👇


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即将开启

CHEERS6大主题


面向未来的视野

面向未来的投资

面向未来的管理

面向未来的能力

面向未来的教育

面向未来的生活



CHEERS大咖嘉宾精彩分享CHEERS新年重磅大书发布CHEERS

带你掌控现在,洞见未来

把握阅读新风向


Loading


突破边界的新力量

CHEERS2022湛庐年度大会


将于2022年1月8日重磅开启

敬请期待!




相关推荐

买书之前一定要看:[湛庐超级会员]全新升级,加入即可享受[纸书5折封顶]——全年购书均可享受,每天都是双11;[有声产品7折封顶]——有声书、电子书、精读班、课程产品随你挑选;[充值膨胀115%]——让你的钱更值钱,例如充1000元可得1150元。超级会员8大权益,等你来享。



书单 | 16本重量级好书,希望你别错过!

如何一直保持积极的阅读态度?

没有几百万年前的“淘汰”,就没有今天的我们



End

新媒体编辑 | Eurus


//湛庐文化//

扫码即可关注湛庐文化,

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商务合作事宜,请联系:

BD@cheerspublishing.com, 

18500551586

拜托点一下“在看”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