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时装周前,聊一个牛逼的Showroom品牌——时堂
3月28日,今年的上海秋冬时装周就将开启,过往即使自己不是时尚界人士,但对于这每年两度、越来越成气候甚至是树立上海商业、时尚标杆形象的重大事件,我也或多或少会在“扫街日记”等栏目中进行简单的新闻型报道。
今年可能会尝试做几个单篇,首先登场聊的,是近日刚结识的5年Showroom老牌——时堂。但本文并不仅仅是介绍该品牌本身,对时堂感兴趣的朋友其实可以看官微的一篇最新推送:
上文链接有助于你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本文我则更希望通过与品牌的交流学习,结合自己对商业领域的理解,有针对性地为大家带来关于时堂以及设计师服装品牌的相关感悟。但由于隔行如隔山,不专业的地方,也请多多包涵。
说来有趣,我以前从事招商工作8年,接触过的品类并不少,其中入行初期一年半左右时间都在负责女装品类,因此说完全不了解该领域嘛,也有点过分妄自菲薄;从公司出来单干5年多时间,接触到的商业相关内容就更广泛了。但术业有专攻,这个公众号写了1200多篇原创内容,有几个品类一直都不敢碰。
一是奢侈品,因为工作期间我们项目定位够不到,作为消费者我买不起,既无法立足于行业观察,又没有切身体验分享。对于这些商业零售领域顶层的部分,我更多的是汲取养分,学习品牌成功的历史。
二是餐饮,一方面餐饮招商甚至都可以作为专业独立门类存在(我没接触过),另一方面我不是吃货,因此更多只是会将一些品牌更替的现象及时分享给大家,但并不了解内部门道。
三就是设计师服装品牌,与上两者我几乎绝缘的品类不同,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前我们对于设计师品牌的刻板印象更多停留在一个小众领域,因此接触得比较少;但如今“设计师”三个词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大众及主流商业视野。因此即使我无法把握到各种设计师品牌的“魂”,但在大众商业领域,其实或多或少有摄入设计师品牌的讯息。
这点在我和时堂的朋友交流完后感受尤为明显。
我说在十多年前入行时,其实也接触过不少设计师女装品牌,但真正能够合作的寥寥,主要有几点原因:
1、商场空间有限,当时我所在单店体量也不大,一个楼层三十多个女装品牌,数量的限制就意味着机会成本更大。这其实是实体商业对线上平台羡慕不来的大痛点之一。
2、业绩压力,如果仅仅是柜位数量限制,那至少还是会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但在过往实体零售的竞争是不平等的。不得不说我们在招商过程中依旧是以成熟品牌作为导向——他们能提供相对的业绩保障,即使之后长期处于下滑状态,但比起需要从零开始培养的设计品牌而言,依旧在竞争中有先天优势。
在8年的工作生涯中有几个关于设计师品牌的细节故事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1、曾经我们在一个很差的“阴面”位置招了一家如今很成熟的国内设计师女装品牌,当时被老板痛骂说“你们是不是招不到商了?”
2、mu是已进驻到ifc这样顶级项目的标杆品牌,她在我当年负责女装期间也有经手过。当时在商场4层手扶梯边拿了个30平米左右的次边厅,大概半年左右时间还没能够培养起稳定客群,就迫于业绩压力和保底条件等因素黯然撤出。但你看到该品牌现在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的就是设计师品牌的变化趋势。
mu兴业太古汇店,甚至首次引入了餐饮和美发沙龙等复合型业态。
3、类似的还有initial,当年首店开在我们项目,因水土不服撤出,如今在优质购物中心遍地开花。
initial ifc店不久前刚移位重装完毕。
这些特定时期的领头品牌,在我从业期间,经历的几乎都是负面情绪,但把自己抽身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先驱者的起伏、发展,就能感受到该领域趋势的向好。
所以如今我和同行们聊商业,依旧会说这不是零售业的好时期,但我也承认对于设计师品牌而言,正迎来一段好时代。
虽然不是时尚行业圈内人,因此无法了解到处于不同发展期的设计师品牌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财务状况(说实话即使我现在依旧在做招商,也未必能了解到品牌方的实际财务状况),但作为一个长期的商业观察者,我所能感受到的是:
1、消费者理念发生变化
“追求个性化”已经被说滥,你能在各种类型的媒体上看到这样的观点,不知道究竟是确实追求了个性化,因此导致了媒体的陈述事实,还是媒体希望将这一理念不停地灌输给大众。总之这是趋势毋庸置疑,在服装品牌领域,追求个性的设计师品牌本身就是基于这层消费端需求而诞生的。
2、消费者对于品牌认知的变化
这与“个性化”理念有关联,但更进一步。过往,消费者更多青睐大品牌,或者说是只认大家都认识的品牌。而品牌认知的价值在于,懂得追求适合自己的品牌,要比一味地“从众”或者“出位”更重要。
这得益于时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各种综合因素,更甚者,过往你只能看到商场引进的那些品牌,如今互联网时代,可以让大家都在一个公平的平台上竞争。一个品牌的设计风格合适自身与否?甚至到是否认可品牌的价值观?一方面可以有自己的判断,同时还能看到社交媒体的反馈。总之,海量的信息让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3、商业环境供应量大
这就牵涉到商业的宏观环境了,以前的竞争是“量少”,但“力度大”,堪称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嘴上说要差异化,其实是“只要把对手干死了,那自己就是独家”,还需要什么差异呢;如今商业地产井喷的时代,才真正是寻求差异化竞争的时代,毕竟共生已经是客观事实。
上海市场,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芮欧百货,她的发展和表现正是上文观点的印证。
该项目的到来,我们说久光“不再孤单”,静安寺也终于要成为一个商圈。但零和博弈的排他协议,使得芮欧百货除了沿街国际设计师大品牌主力店外,内场零售部分缺乏竞争力。开业初期,能看到众多甚至在我所在项目都铩羽而归的有个性但未必能出业绩的设计师品牌(我当年负责的是皮具),在芮欧百货开出首店,但市场确实证明多年前,这些品牌很难生存(开业不久后就陆续撤柜)。如今,芮欧百货在业内的评价几乎一面倒的好,也正是因为她在经历了初期的低迷后,依旧坚持在零售领域走设计师品牌路线,与久光、静安嘉里中心等尽可能形成差异化竞争,通过不大的体量强化自己的“个性”,最后获得消费者及业内的认可。
芮欧百货极具国内外设计师品牌氛围,同时也有自营设计师品牌买手集合店。
4、整体趋势的变化
设计师品牌的起势,不仅仅表现在服装行业,如今“设计师”三个字或多或少会成为一个能迎合消费者偏好的标签。
家居/家具、首饰、生活杂货……各种品类都会有意无意地与“设计师”建立关系,再上一层次可能是艺术家联名。商家不会莫名做一些决策,突出品牌个性的方式从过去标榜“来自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到如今“傲娇”地说我们是个设计师品牌,这种心态的转变反映的是市场整体趋势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这种趋势,甚至与书店、精品咖啡等生活方式业态的逐步崛起也有正相关。
5、本土品牌需要培养土壤
这就牵涉到了情怀和使命意义,我们对奢侈品等顶层品牌趋之若鹜,对日本、台湾等商业工匠精神膜拜,但这些感悟和学习,是希望我们也能挖掘出具有“灵魂”的属于国人自己的品牌,最终能否屹立于行业经久不衰?我不清楚,但基数越大,诞生成功案例的可能性也就相应提升。
集中性的行业盛会,就成为了海量品牌的展示窗口。刚过去的“设计上海”,我们看到的是基于家居/家具行业的“狂欢”;之后即将到来的“上海时装周”,同样一直致力于走在将上海打造成国际时尚之都的正确道路上。
我刚说“基数”很重要,它显示的是这个行业土壤是否健康,我们在上海时装周亲临相对成熟品牌的秀场,同样也需要看到更多潜力品牌在类似时堂这样的Showroom平台获得了展示空间。
“平台”本身是个抽象名词,我对它的理解是,平台提供有形或者无形的“场地”,引导品牌和客户在一个集中的空间做正确的事。
Showroom可以是一个品牌展示空间,亦或是一个分销空间,甚至可以是零售空间,而具有5年经验的时堂,今年不仅将场地面积破天荒地扩容至了7000多平,更值得一看的是其官微所述的核心策略调整——期望从“设计师品牌”展会,蜕变为“商业设计品牌”的商贸展示平台。
这点我就很有共鸣,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者,如果你在上海的某条小资马路上开一间沿街店,即使业绩很好,也很难成为我的长期关注对象,因为上海的商业内容实在太多了,无法顾全。
反过来讲,只有进驻到主流商业项目,甚至是实现了连锁化经营,才更容易成为我这种“行外人”的关注对象。
我在《大概喝了200杯Seesaw后,聊一聊这个品牌》一文中,就阐述过类似的观点。
而此公众号的固定栏目“扫街日记”关注的基本都是主流商业项目动态,以下是我的日常拍摄以及部分“扫街日记”栏目中的文字引用。
2016年9月2日 Siastella@来福士广场
2016年10月3日 Siastella@来福士广场
2017年7月28日 UOOYAA@来福士广场
2017年8月30日 UOOYAA@来福士广场
服装新店,是极具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的本土女装品牌UOOYAA,该品牌开店不多,进驻的均为一线购物中心和百货商场,此次入驻来福士,全新形象示人,几乎已经占遍了上海的时尚潮流购物之地。
2017年11月27日 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浦东嘉里城
此前上围板时就报道过的原创设计师高端运动品牌Particle Fever(粒子狂热)宇宙首店在浦东嘉里城开业,产品有设计感,算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店铺极简的装修风格以及品牌超强的市场营销资源。开业日,请来众多媒体、网红、KOL等造势,我和朋友开玩笑说,这阵势,你把品牌logo遮掉说是a家或N家也不会有违和感。但这家店也不是横空出世,据悉品牌此前多年专注线上渠道,已经收获一批专业领域的忠粉,如今线下店铺开业,是在品牌建设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嘉里城店只是个开始,第二家店也不会差的。
2018年10月18日 ZESH泽尚@芮欧百货
商场B1层又引进了一个看起来调性很不错的新皮具品牌——ZESH泽尚,目前是唯一一家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2018年11月1日 ITO@浦东嘉里城
2层,来自上海的箱包品牌ITO开业,该品牌目前开店数量不多,进驻的基本都是优质商场,但粉丝不少。
2018年11月20日 PHÓRM@来福士广场
服装方面又有新品牌入驻,这次是取代Retro Tomorrow的上海本土出品品牌PHÓRM,该品牌此前已在外地项目有拓展开店,上海市场表现如何拭目以待。
2019年2月20日 PHÓRM@来福士广场
说到设计师品牌最好的主流孵化商场,就不得不提新天地时尚,凭借上海时装周效应,从开店角度来讲,它一直位于设计师品牌选址的第一梯队,也是很多品牌的首店所在地。
BAN XIAOXUE
UOOYAA
Le Fame
在上海业绩最好的百货商场,我们能看到久光百货4层有一个区域设计师品牌扎堆形成氛围。
UOOYAA
Le Fame
Siastella
Awaylee
在2017年底新开业的话题购物中心兴业太古汇,我一直说该项目在竞争惨烈的梅泰恒商圈用化妆品品类“杀”出空间,但其实商场3层在服装零售品类,也给到成熟设计师女装品牌们以优质的展示平台。
BAN XIAOXUE
UOOYAA
Le Fame
以上这些画面,是我的日常记录,因为爱看主流商业所以“一不小心”也摄录了不少已进入到主流市场的设计师品牌。
从这些照片中,能看到一些观察点:
1、出镜的有老牌百货,有新晋百货,有成熟的购物中心,有新开业的项目……但共同点都是“走时尚定位”。因此市场包容度已足够大,这是宏观上的契机,也印证了我上文的观点。
2、如果把这些商场的设计师品牌罗列出来,会发现重合度很高。而挖出上述品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和时堂的朋友交流过程中才知道她们都是时堂的客人。作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实现了时堂今年的愿景——帮助品牌走向主流商业化。
当然通过交流学习,我也知道了从时堂“走出去”实现商业化的品牌远不止以上这些,例如RE'VAN(上海市场正大广场、久光、新天地时尚有店)、DEPOT3(上海市场久光、静安大悦城有店)、密扇MUKZIN(极具风格的从线上渠道走到线下的代表性品牌)等也都已进驻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市场及专店渠道。
密扇MUKZIN久光店围挡装修中,计划3月底开业。
如果你有兴趣,这些品牌都能在此次上海时装周期间的时堂中看到。我觉得在商场招商端,有必要对这个领域报以更大关注、给到更多机会。
我做过招商,知道真正能够甲乙双方共赢——商场体现个性和定位,品牌实现商业化进入大众视野,是小概率事件。每个成功案例都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产品的受众、资本、品牌营销、开店运营成本、商场的机会成本等各种因素取舍的综合结果。
我不认为试错有问题,假如一个品牌开店,业绩不好,失败了,说明经不起市场检验,对设计师本身来说,也是及时止损进行调整的机会。
如果成功,那这个市场上将会有越来越多的BAN XIAOXUE、UOOYAA、Le Fame们出现,对行业整体来说有百利无一害。
如上文所述,基数也是成功转化的主要变量,就个人而言,当然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能“不经意间”进入到我的“扫街日记”栏目,说明这个市场土壤正越来越好。这正是我和时堂的朋友在交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默契,这是平台应该做的“正确的事”。因为难度很高,因此更需要大家的支持。
如果你对时堂有兴趣,有意关注设计师品牌领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成为时堂会员,并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前往上海展览中心体验。
微信号:daftkaga
欢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