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浦东嘉里城——在超迷你的餐饮区,做超可爱的侧招

有被可爱到的 商业咔
2024-09-07

我们曾写过一篇《关于商场侧招》,结合案例直抒了关于该领域的观点;而在《前滩太古里B1打造了魔都侧招“天花板”级案例,借此补完一下我的观点》案例中,更是通过显示屏的运用将侧招设计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因此如果再有案例分享,那得很有趣才行,浦东嘉里城这则稍显独特的作品值得一个单篇。它不在于单一设计本身有多酷炫,而是其巧思和逻辑,足以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这始终是我们精选案例的标准和初衷。


这套侧招位于项目B1层亮相不久的小小美食区“馔角Foodie Korner”,关于该区域改造设计和品牌调整,我们在过往推文中几乎以“跟踪报道”的形式多次提及,点击文末#可回顾,因此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而侧招,则是此前未有聊过,但确是在这个迷你区域中同样彰显可爱的“小环节”,也是区域不断完善、精益求精的精神缩影。如同下组图一点点拉进ZAKUZAKU的侧招,你也许一开始未必能立马注意到,但一旦发现后就很难不被吸引那么一下,而这正是我们觉得其有趣且值得分享的独到之处。‍‍‍‍‍‍‍‍‍‍



撇开结果从长计议,尺度方面来看,鉴于整个美食区域整体面积有限,落实到单店的空间已是坪效的疯狂体现,因此如果要在这个区域设计侧招,尺度势必得结合店铺开面比例进一步浓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用常规统一规划的形式,将logo布局于一个固定尺寸的几何形态装置中,那可能会进一步压缩本就不大的图案,可视度降低后,侧招的初衷也无从谈起。‍‍‍‍‍‍‍


作为参考,可看下图这类统一框架下,以logo认知为判断导向的侧招需要满足一定的尺度,否则也就失去了“读取”的前提。‍‍‍‍‍‍‍


另一个例证,可参考我们的“一周咔咔咔”栏目,在每期的不同项目/品牌板块都会在右上角添加logo,在同一的尺度下,能明显感觉到不同logo的设计形式会产生迥异的视效,尤其是横向排布的logo设计会相对“吃亏”一些。‍‍‍‍


而且在这一小尺度区域内如果采用logo导向,做大了显拥挤,做小了更看不清,试想下图右侧两个侧招如果换成上图这类logo灯箱,再结合区域折线形的展面设计,稍显冗余。


因此浦东嘉里城给到的方案,首先是撇开固定形式的框架,以具象化的造型在一个相对和谐的比例中进行呈现,从而尽可能达成“有效内容”的最大化。这一方式可能在大尺寸侧招中差异不明显,但在“馔角”区域,几乎是底层基础。‍‍‍‍‍‍‍‍‍‍‍‍‍‍‍‍‍‍‍‍‍‍‍‍‍‍‍‍‍‍‍‍‍‍‍‍‍‍‍‍‍‍‍‍‍‍‍‍‍‍‍‍‍‍‍


但这还不是此案例的最大巧思,更有趣的看点在于项目方要求品牌们采用产品形态作为设计导向,以核心品类作为具象化造型呈现,而因为店铺尺度本就不大,门头上的logo就在一旁,如此一来两者形成为了更为和谐的互补、配搭。


放眼整体来看,彰显区域丰富品类,而侧招则有了“化小为大”的另类功效,有点妙!


风格方面,与区域的迷你尺度相对应,侧招也同样采用了手绘或勾勒造型进行统筹,使各品牌间有差异,但又彰显规则,稳得很!‍‍‍‍‍‍‍‍‍‍‍‍‍‍‍‍‍


如果说“馔角”区域是最能体现浦东嘉里城对于有限空间精细化打磨的案例之一,那在“馔角”的侧招,则是项目同行不断深耕的缩影;而之所以说是“缩影”,是因为如此理念、态度体现在方方面面。


例如这个超可爱的二维化隔断,并非凭空而来。它是鉴于项目方同行对区域消费者行为的观察,结合区域的风格,自行创作定制的轻巧作品,既能有效分割客流,又几乎完全不多侵占有限的空间。‍‍‍‍‍‍‍‍‍‍‍‍‍‍‍‍‍‍‍‍‍‍


这就是浦东嘉里城,一个“一不小心”就会冒出运营、设计巧思的独特项目,时不时前往探班学习一番,总能收获不少乐趣和惊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业咔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