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人行』第三期·禅说光伏→“三大公案”启迪智慧
策划 | 国际能源网•『三人行』团队
与光伏人一起参禅悟道,是怎样一番感受?虚与实的禅宗要义、真和幻的禅宗公案,我们看到了光伏人的智慧和理念;我们看到了企业管理者的气度和坚韧之心。
此次『三人行』·禅说光伏围绕三大公案展开讨论,第一个公案是通过简单的拨火顿悟,映射出光伏产业的星星之火最终必将形成燎原之势;第二个公案是通过师傅传灯过程照应出光伏管理者应该如何把管理做到位;第三个公案则通过一见桃花至此不移的故事找寻到每位嘉宾心目中值得为之不移的“桃花”。
究竟什么才是禅?
张福龙:禅宗是佛家的一支流派,简单的讲也是一种对世界看法的集合,是一种不一样的世界观。说起禅宗,中国除了百家争鸣时代出现各种流派外,出现了佛学的中国禅宗和阳明心学,后来敢于开宗立派真的不多。吕芳:禅宗在佛教中是宗教的味道最淡,哲学味道最浓的一个派系,所以这是一场哲学课,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禅学实际上,就是平常的事,禅心就是平常心。禅宗不读经、不坐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林建伟:禅是佛系的一个分支,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生充满了禅机,喝茶是一种禅,闻香也是一种禅。中国佛教领域的8个宗派,禅宗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分支,禅宗的祖师是达摩。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也蕴含了人生的哲理。王英歌:这一期,我们把主题又升格成哲学的东西,它就是禅宗。有一些禅宗的公案,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入手来看光伏和光伏企业,看我们的工作和生意,对通过博大精深的哲学,然后依据这个禅宗我们来解题。
“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
吕芳:《五灯会元》第十九卷就讲了北宋禅师龙门清远的故事。他刚刚学佛的时候也喜欢提问,但他每次去问师父,师父总是说“我不会,我不如你”。他的师兄就更加离谱,龙门向他请教,他竟然揪着龙门的耳朵围着炉子转圈圈,边走边说“你总会知道,你自己知道”。参禅悟道靠的是心领神会,没有佛祖,没有师父,自我证悟。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龙门独自坐在炉前,拨弄炉灰,忽然看见炉灰深处有一火如豆,便恍然大悟,说了这句“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对于拨火这个充满深意的故事怎么看?“传灯”
吕芳:德山宣鉴是惠能的五世法孙,他的师父是龙潭崇信。一天晚上,夜深人静,星月全无,宣鉴走出门外说“天太黑”,崇信便为他点燃烛火,宣鉴伸手去接,崇信却一口吹灭,于是宣鉴顿悟。从点烛,到吹灭,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动作,为何觉悟了?佛家认为,明灯可以照亮人心,传灯如传法,更重要的是,宣鉴明白了这盏明灯原本就在自己心里,师父不过帮着点一下,还得吹灭。烛火吹灭之际,就是心灯燃起之时。我想听一下各位对传灯的方法有哪些感悟?王英歌:我认为,专业主义最需要的就是智慧,而这种智慧,管理者只能作为“传灯人”,不能一直充当“点灯人”。作为管理者,有时会苦恼于下属成长赶不上发展需要,这中间有“传灯”的问题,也有员工证悟的问题,对于管理者来讲,如何帮助下属打开心智,这很重要。有的企业“大树底下长草”的现象很突出,企业过度依靠老板,依靠核心管理层,底下的员工没有梯队化的发展起来,管理者发现问题的时候,只能靠大规模引进“空降兵”来解决,又会遇到新的团队凝聚力的挑战,管理者首先应该检视自己,在管理模式上要做改变,需要升级管理智慧。张福龙:我觉得禅道与企道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禅道如人道,人道铸企道。禅宗里的点灯和吹灯,两个简单的动作,背后蕴含的深意非常多。可以理解为企业在学习新技术的时候,不能原封不动照搬照抄,也不能不顾自身的发展特点盲目跟风。师傅点的灯和你自己心中的灯终究是不一样的。这让我想到了禅宗里有一句非常有趣的话:“少年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中年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万年时,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这几句话很有深意,就像对行业的看法、技术的看法,会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生活中禅学精髓的体现无处不在。理念决定企业的发展。有一颗普度众生的心,然后为之付出努力,企业就会有发展成就。从禅宗角度来讲,这也是一种福报,一种善缘因果。林建伟: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任何企业要想做大,没有这个基础,像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时候,下面没有支撑一样,最终都会塌下来。管理的基础呢,是逐步升华的,是螺旋式上升与升华的过程,就是人的智慧不断启迪,互相之间不断交流、沟通、升华的一个过程。“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吕芳:唐末五代灵云志勤禅师参禅参了二、三十年,参不通,这一年的一天,因为见桃花而彻悟大道,悟道后写了一首偈子:“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我们现在又要有考题来,我们来看看你们心中的桃花有没有见到,如果见到了,那是什么?『三人行』
一期一会
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