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全球合作与绿色发展!2021博鳌论坛释放了哪些能源信号?

国际能源网团队 国际能源网 2022-10-21

策划 | 谢闯闯 编辑 | 国际能源网


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气候合作成为新冠疫情背景下为数不多取得各国共识和重要进展的领域,包括中国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碳中和目标,为推动疫情后经济绿色复苏和巴黎协定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碳中和”因此也成为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的热点。

今年4月18日-21日在海南举行的博鳌论坛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代表纷纷围绕能源转型、碳中和相关话题提出各自的观点。国际能源网小编汇总了12位参加本次博鳌论坛的“大咖”的观点,实现碳中和与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关系,或许你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加强绿色能源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开放创新,开创发展繁荣的未来。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加强交流合作,使科技创新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除此之外,他还明确我国将建设更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加强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完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商务部副部长  钱克明

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走出去

钱克明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可持续融资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圆桌会上表示,下一步我国将重点推动绿色低碳的能源走出去发展燃气、太阳能、风能、水电、核电、高效和卫生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并与传统的能源企业密切结合,在各国开展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具备更好环境效益和综合效益的能源合作投资项目。

联合国环境署前执行主任  埃里克·索尔海姆

实现碳中和要改变旧的思维定式

目前各国都在强调实现碳中和,日本与韩国已经宣布争取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也宣布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在索尔海姆看来,各国在“碳中和”的热闹之下,一些必要的冷思考仍必不可少。“实现碳中和就是改变我们的思维定式,过去的思维是把环境与发展对立起来,先污染然后再治理环境,这种旧的思维方式应该改变。”索尔海姆说。

索尔海姆指出,“太阳能、风能、氢能、水能等这些技术如果能够得到发展的话,则可以带来更好的就业繁荣,降低成本。这对于经济发展和当地生态来说,都会带来共赢。尤其是太阳能,目前太阳能成本已经非常低廉,(发展太阳能)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带来就业,刺激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领跑全球风能产业,索尔海姆建议,中国以及各国可以在大规模发展本国绿色经济的同时,与世界共享技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避免进行技术战争,‘脱钩’是非常危险的想法。世界不能与中国脱钩,也应该避免进行任何的技术战争。”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  潘基文

碳中和是必需项

潘基文在分论坛开幕演讲时指出,曾经人们一度认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舍,但如今气候行动和碳中和的倡议已经不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必须项。2020年可以说是一个起始年,各国都开始走向碳中和。

潘基文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碳中和以及“蓝天行动”倡议方面的努力。他同时指出,在碳中和问题上要形成全球的合作伙伴关系,期待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能成为沟通的平台,增强全球的合作,重建强大的多边主义,应对气候危机,确保全人类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央行行长  易纲

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

易纲表示,目前的绿色金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资产的价格未充分体现环境的负外部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企业的环境信息还没有得到有效披露,另一方面,许多行业还没有纳入碳定价。

目前,央行已经指导试点金融机构测算项目的碳排放量,评估项目的气候、环境风险,并正在探索建立全国性的碳核算体系,已按季度评价银行绿色信贷情况,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

未来将分步建立强制的信息披露制度,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统一披露标准;在激励制度上,央行除了将创设减排支持工具之外,还将通过商业银行评级、存款保险费率、宏观审慎评估等渠道加大对绿色金融和碳减排的支持力度。此外,央行还将在外汇储备中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因素,并将继续鼓励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投融资中深化落实。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金立群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不是取舍关系

金立群则认为,在碳中和问题上,要么排放,要么经济发展放缓,这种取舍的思维,在很多人思想里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消极思维方式影响了国际社会从高碳到低碳转型方面的投资。

“我们需要把这种取舍的思想改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执行的思维。”金立群说,这意味着花在高碳到零碳转型上的投资,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削减经济增长的速度,否则就没有办法动员人们去重新分配资源,去发展绿色经济。

中国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  朱民

碳中和将在根本上重塑中国经济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则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朱民表示,碳中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个挑战。一是时间表上的挑战,“回顾欧洲的发展,从1990年碳达峰到2050年碳中和目标花60年,而我们只有30年的时间,这个变化的剧烈程度可以想象。”他说,“我们的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占全球超20%,这么大的规模要在30年内压缩,这是人类史上没有的。”

另一个挑战是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碳排放的减少。朱民指出,中国经济处于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且当前服务业占GDP占比较低。因此中国国民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系数远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国家。“若想达到能源消耗维持原有不变甚至下降,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朱民指出,碳中和的重大积极性不仅仅在于减少碳排放、绿色经济等,“中国经济走向高收入阶段的时候,将发生一系列经济结构变化。”他强调,在此情况下,劳动生产力的提升、科技的发展特别重要,碳中和给提升劳动生产力和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抓手。“通过能源革命,可以从根本上重塑中国经济。”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主任  马骏

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线不可割裂

碳达峰是碳中和实现之前的一道考题,且两者之间不能割裂。对地方政府而言,在进行碳达峰路径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碳中和的要求,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如若割裂,可能会致使碳中和曲线的斜率更加陡峭。

马骏指出,目前绿色投资主要集中于两类领域:一是现有的低碳零碳技术要进行广泛的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投资;二是需要大量投资于新的绿色低碳和零碳项目的研发。

针对高碳资产的风险问题,马骏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监管部门应该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风险估算,并披露高碳资产的风险敞口;二是要求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和气候的风险分析;三是采用转型金融的方式加速高碳企业向低碳的转型。

此外,马骏就如何运用市场机制,避免绿色产业过度投资时指出,绿色产业投资将面临巨大的历史性机遇,但如果运用行政性手段引导,可能会出现一窝蜂扎堆的现象,导致产能过剩,因此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来引导,比如通过碳市场、碳税,通过绿色金融的贴息、担保、再贷款、风险权重调整等,调节企业投资成本,通过成本变化影响预期收益率。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孟振平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支持自贸港建设

据介绍,近年来南方电网围绕自贸港建设,深度融入,主动服务,持续降低用户用电成本,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并圆满完成博鳌亚洲论坛、文昌航天发射等重大保供电任务。

“未来五年,南方电网计划在海南投资270亿元,建设覆盖全岛的500千伏主网架。”孟振平说,同时大力推动传统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到2025年把海南全面建成全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

孟振平说,南方电网还将大力推动海南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电网在产业链中的优势,扎实做好昌江核电百万机组并网消纳,助推海上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协调发展,在海南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我们还将牵头引导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制造及运营、交通等企业组建联合运营实体。”孟振平说,“十四五”南方电网计划在琼投资建设公共充电站1200个、公共充电桩3万个,打造全岛“一张网”运营模式。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邓建玲

将与海南持续深化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邓建玲指出,作为最早进入海南的中央发电企业,华能集团一如既往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构建以综合能源服务为核心,科技、金融、贸易、服务产业协同发展,电、气、港、货等一体化的高水平发展格局。

据介绍,华能集团制定实施了《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工作方案》,目前已完成注册4个公司,成立及拟组建2个中心,落实落地两个重大项目,实现华能集团与海南省政府战略协议“四二二”的重大决策部署。

未来,华能集团将依托海南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禀赋,充分发挥产业链、市场及科技环保技术等优势,持续深化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提供核电、海上风电、光伏、综合能源等多类能源产品和服务,推动海南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

天合光能董事长  高纪凡

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是未来能源主航道

高纪凡认为,在未来的智慧能源版图中,光伏会是一大重要版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光伏发电已基本实现平价,在青海已降到一度电2毛3。未来光伏发电成本降到1毛钱以下完全可以实现。中国有巨大的光伏资源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龙头企业领先全球,在创新、品牌、全球化方面实现了长足发展,将与国际同行形成有效协同,最终带动光伏产业走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太阳能技术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积极的社会效应,全世界应探索构建一个以光能为主体的新型智慧能源体系,以无碳能源替代现在的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疫情给光伏行业带来的冲击警示我们,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以能源互联网新模式改造我们的生产流程、市场渠道、组织方式,减小线下环境对业务发展的冲击,要打造出‘数据流+业务流’的高效闭环,以云上模式开启新的增长”高纪凡说。

远大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张跃

解决无效率通勤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张跃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迈向碳中和之路”分论坛上进行发言,他认为,解决无效率通勤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

张跃说,相较于无人驾驶汽车、电动汽车等新技术的发展,更应该考虑合理的城市规划,缩短通勤距离,减少无效率不必要的通勤。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