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谢敬东:电力用户或将成为未来电网转型难题的一剂良药

国际能源网团队 国际能源网 2022-07-27

   文 | 国际能源网 团队


6月17日,2021年全电展在上海举行,展会同期举行了“2021中国综合能源服务暨电力用户侧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常务副主任谢敬东阐述了“双碳”背景下电力用户的价值变化。针对未来电网可能面临的一些难题,电力用户可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剂良药。谢敬东指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动落实,电力用户未来大有可为,将在用能、储能、调能、节能、换能、移能、产能七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也将成为未来电力用户转型发展的空间所在。

上海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常务副主任  谢敬东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面临四大难题

谢敬东认为,根据初步测算,在“双碳”目标之下,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面临四大难题。

第一,2060年,我国将出现约68.3亿发电装机支撑约22亿最大用电负荷,且需要大范围电能转移,电网建设面临挑战;

第二,到206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约20.2亿千瓦,光伏装机将达约34.2亿千瓦。与如此规模的新能源装机规模相对应的是,煤电装机、气电装机、核电装机、水电装机和生物质能装机累计只有约13.85亿千瓦。如此悬殊的差距让波动性极大的新能源发电的调峰调频问题被提上日程;

第三,大规模的新能源和直流特高压输电将导致电网的转动惯量难以支撑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找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

第四,风电、光伏的电价因利用小时数和地区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部的风电、光伏输送到东南地区,电价如何确定也是一个难题。

谢敬东指出:“上述四个问题是困扰我们‘双碳’战略任务的核心问题。

三大策略瞄准行业痛点

针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可能出现的一些痛点,谢敬东给出了三大应对策略:“首先,不应把全部风电、光伏发电都依赖于电网输送。因为电网需要保证一定规模的转动惯量,如果把如此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发电都依赖于电网输送,对于电网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其次,充分挖掘并提升电能产品的可储存性。在未来必须要把电能产品的可储存性挖掘出来,否则无法消纳更大规模的新能源电力。”

再次,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以智慧用能模式来充分挖掘电网的运行潜能,有效化解发电和输配电侧的压力。

电力用户大有可为

谢敬东认为,未来电力用户的定位将发生改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用能的主体,还可以通过电能量市场进行用能和产生能量。电力用户也可以通过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和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进行电能调节;电力用户还可以利用电动汽车进行储能和移能;电力用户也可以通过配电市场进行产生和消耗能量;电能用户还可以通过综合能源服务进行节能……

正因有了电力用户这一变数,才让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电力作为商品的属性将进一步强化。电力不再是简单买卖的产品,它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

谢敬东指出:“电力商品的属性已经发生拓展,形式多样的电力产品,是否经过储能、是否提供辅助服务、是否属于有曲线的电量等不同电力产品的价格也出现了差异。”

要让电力用户在未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谢敬东认为应该做到三个方面:“一是全力推动新型电力市场建设,打通用户参与的市场通道。其中要做到电力标的系列化、电力交易便利化、电力商品的金融化、电力服务个性化、电力价格市场化以及电力风险可控化。”

二是要充分发挥电网调度的中枢作用,打通用户参与的物理通道。在换能方面,利用氢能,打通用能新通道,减轻电网运行压力;在调能方面,利用用户的调节性能,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在移能方面,利用储能的转移能力,提高电网调节性能。”

三是要界定好电网企业的利益,打消用户参与的后顾之忧。电网不再是单纯以输送电能为主,还要做到保障电网安全。电网和电力用户之间的利益如何划分,怎样明确需要做好界定,只有将电网公司的利益厘清才能打消用户参与电力系统的后顾之忧。”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