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时尚,为什么也喝喜茶?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ID:kandianshang)
一个反商业逻辑的事件:喜茶火了!
喜茶又要融资了,领投的是腾讯和红杉,本轮融资完成后,喜茶的估值将达到90亿!这也让那些算计着“喜茶还能红多久”的人怅然若失。
时光倒退到7年前,时年20岁出头的聂云宸一边在街头买手机,一边感受着生命无情地流逝,他偶尔跑到附近的茶饮店喝一杯茶,发现喝到口都是用茶粉等“鬼东西”冲兑成的,根本就不是自然茶。
聂云宸
聂云宸就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心一意地调制自己独创的水果茶,这就是日后喜茶标志性的产品——芝士奶盖茶。
芝士奶盖茶的最大特点,是在化学饮料大行其是的时代,竭尽全力保留了原茶的口感。
2012年,江门市九中街一个社区楼下,聂云宸的第一家茶饮店开张,店名非常的广东特色:皇茶ROYALTEA。一直到2016年,才注册下喜茶的商标。
从星座上看,聂云宸是处女座,这种人一般都有完美主义情结,这一点从喜茶初期的运营也可以看出:他放弃了迅速扩张的加盟方式,坚持开直营店。所以,相对于同行,喜茶的发展一开始是很慢的,但是聂云宸并不着急,就像席慕容的那句诗说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在温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园。
2016年,从皇茶改名的喜茶突然火了,而且是在上海,这是一个非常反商业逻辑的事件。作为一种普世常识,我们都知道:广州人最爱喝茶,而上海人最爱喝咖啡。
但不管怎么样,引领时尚之先的上海人都为喜茶疯了,大家也跟着把焦点放过来了。
2017年,喜茶北京三里屯店,不排上两个小时跟本喝不到一杯喜茶,火爆的程度恍然像时光倒流到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刚进中国的时候,或者2007年左右,德云社火起来时的一票难求。
喜茶火起来之后,各路投资人一个个找上来了,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喜茶一口气开出了近200家门店。
喜茶,你总算成角儿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经过前几年的大火后,市场到现在依然对喜茶情有独钟,虽然喜茶的单店日出杯量已从最高时的5000杯下降到2000杯,但这样的成绩对其他同行而言依然遥不可及。
那么,喜茶为什么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什么那么多时尚的年轻人,也跑去喝喜茶了?
首先,喜茶最核心的东西还是产品。
就像聂云宸所说的:茶是中国人定义的东西,中国在这事上有文化主导权。喜茶所做的,是以健康、好喝、高颜值的茶让古老的茶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他的很多同行都没有做到的。
而且,从创办那天起,喜茶一直坚持每天收集消费者的反馈,从而不断改善产品,不断生产出有优势的竞品:对手们如果只盯着喜茶的销售策略,有可能自己把自己带到阴沟里去了。
其次,定位很清晰,就是抓住年轻的消费人群。
喜茶的消费者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年轻的消费者,这些人是茶文化的继承者们,他们对茶的感觉总是涌动着一种乡愁的冲动,但是他们从小接触的却是外来文化,其实年轻人的内心也渴望着七色云霞式的回归,所以,只要在味道保证的前提下,茶的外包装等方面让他们满足,他们从来都不吝啬对茶的喜爱。
第三,做好产品标准化。
其实,现在国内一些传统的茶饮品牌的实力普遍都不强,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一套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生产体系;而反观麦当劳、肯德基等国外企业,却以产品标准化固定口味的同时,不断在规模化上进行开拓,发展成为国际化的餐饮企业。
最后,喝喜茶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和一些同行不断散播“喜茶请人排队”制造营销热点不同,很多主动排队的年轻人用排除喝喜茶这种方式向世人宣布:爱就是爱,没有那么多功利,喝喜茶就是一种态度表达,生活就得有这样的仪式感。
其实,世界上没有一种产品能靠营销活下来,即使喜茶在营销上真的有独特的地方,但最终决定用户留存率的,还是产品。
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是很有生意头脑的,这从他当年花了很大精力将皇茶改名为喜茶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
如果还是沿用皇茶这个名字,撑破了天这就是一个带着富贵气的单一爆款,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而改名为喜茶后,就成功地将茶饮和喜茶成功绑在一起,不断延伸出品牌的生命周期。
也就是说,只要喜茶不断进行持续性地创新,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作更多的探索,品牌的生命周期就会不断延续下去,什么时候,喜茶在产品和商业模式上的创造力下降了,就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从这个角度来说,喜茶的模式是无法复制的,因为它本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商业模式。所以,学喜茶者死,那些用心在产品外形和商业模式上模仿喜茶的,最后都会殊途同归地求证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结果。
新一轮融资的即将到来,也说明喜茶的投资价值还在看涨。所以,当下一次我们不小心听到喜茶即将IPO之类的消息时,不要惊讶!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