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Yik Yak (陈一舟已投资)是个什么公司?以及 Secret 为何陨落了

2015-02-04 杨琳桦 硅发布

我们在硅谷@为您报道最前沿趋势


独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观察,硅发布微信号Guifabucom


这两天人人网闹出大事,一开始传言要关,随即陈一舟辟谣。不过不管人人网关不关,陈一舟去年年中其实已经投资美国青少年玩得正 High 的匿名社交应用 Yik Yak


恰逢,美国科技界这一两个月都在讨论匿名社交,原因是行业出现重大分水岭:先行者 Secret 在数据上被后来者 Yik Yak 完败;接着 Secret 大改版;两个月前,红杉参与了 Yik Yak 新一轮融资。


不过如果仔细观察,Yik Yak 产品组织逻辑其实在剧烈变化,极不稳定,这意味:匿名社交行业所处阶段实在太早。我特地请来硅谷几位经历过社交 Trend 的人聊,为阅读方便,我直接把几个人 Insight 整理成一篇东西,以下是我记录的所有内容,仅供参考。





跳出产品看行业,匿名社交本身难做


首先,Secret 也好,Whispter 或 Yik Yak 也好,先撇开产品,我们来看下行业本质,即这个行业最难问题,或什么是这一模式最难克服的东西,也就是大方向上,匿名社交模式对产品要求是什么。


这就要回到用户需求本身。其实用户要对一个社交产品产生长期粘性,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的:一是“存在感”;另一就是“归属感”,而匿名社交在“存在感”方面,天然就很差,因为用户不使用真实身份。


但问题在于:人类表达需求情境上,确实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可公开;二是不可公开但和朋友说;三类似匿名爆料,或偏属人性阴暗面部分,即想捅出来或想发泄,但又不想被别人知道是我说的。


所以,用户还是有匿名发言需求,但如果你要把这个需求做成一个可持续的市场,就是说第一匿名社交行业,首先它本身就很难做,因为用户“存在感”太差;其次如果要做,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怎么让用户产生归属感这个问题。



Secret 怎么解决


先来看下 Secret 怎么解决。Secret 其实不是美国第一个做匿名社交的,之前就有不少应用,包括 Whispter 三年前就已出现,但确实是 Secret 第一个引爆概念,并在美国包括世界范围,把“匿名社交”作为一个细分行业来看待和讨论。


那 Secret 是怎么火的?和 Yik Yak 在校园火起来不同,Secret 是在硅谷一堆科技公司中火起来。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一个直接导火索是:上面有人爆料说 Evernote 要被收购,然后这事被 TechCrunch 报道,Secret 为此大火一把;接着,Evernote 的 CEO 出来澄清,说没这回事,这等于,又变相帮 Secret 火了一把。


所以,Secret 上经常就是和各科技公司有关的事情在秘传,工程师们很爱看,甚至硅谷有个笑话说:Secret App Down For Hours, Silicon Valley Goes Back To Work,这直接就成了一个文章标题,说 Secret 断线几小时,工程师们都回去上班了。


那这时,Secret 其实是在扮演一个媒体角色,人们到上面,目的是看信息。但问题来了:第一,从媒体层面,天天要报道爆炸性新闻很难,即使传统媒体也难;第二,传统媒体解决“难”的方式是经营品牌,和读者建立一个“Trust”,但 Secret 上假消息太多,你形不成这个信任。


非常明显,因为 Secret 用户很多是工程师,圈子有朋友在这家公司那家公司,你其实很容易就知道一个信息是不是真的,那假消息看多久而久之,你就很不信任,这属于污染性信息;


第三,从事内容输出的职业人的思维模式,有一定心怀天下成分,这有职业的 Trainning 在,但 Secret 上大部分内容偏个人和私人化,大众不关心,然后又要有爆炸性,最后它就变了谁和谁睡觉,或谁又当谁的小三了这些东西,看久了你会觉得非常无聊,就是没意思。



Yik Yak 怎么解决


那再来看,Yik Yak 是怎么解决的。我觉得现在媒体报道有误区,说 Yik Yak 是基于地理位置的匿名社交,包括 Crunchbase 也这么介绍。那表面看的确这样:它逻辑基本是按 Location 走。


如果你在 Santa Clara,内容显示就是同在 Santa Clara 区人发的信息,比如“今天雨下得好大”,那 Santa Clara 下雨,Plao Alto 不一定下雨,你在什么区,它就给你显示什么区用户消息,并形成一个地理围栏,不让其他区用户越雷池发言,保护地理位置的纯粹性等。


但这样去理解 Yik Yak 是有问题的,因为你再仔细看,Yik Yak 还有个重要功能或页面是 “Peek Near” 和 “Featured”,其中 “Peek Near”,它是按大学逻辑组织的内容,比如某某大学,一个一个大学这样列下来,如果你是这大学的人,可以在群组发言,如果不是就只能看,既不能发帖,也不能评论。再比如 “Featured”,它是按话题逻辑走,“你最喜欢的歌列表”诸如此类,每段时间都有不同话题来吸引用户。





也就是说,我们觉得按地理位置逻辑走,只是它表面现象,它最终要解决的,还是匿名社交模式本身问题,即用户归属感问题。因为最简单例子,如果你真以“地理位置+匿名社交”定义产品,City 其实是最好方式。


这里,Yik Yak 的确给过一个幻觉,就是它在 12 月底时,突然以学校组织的那个逻辑没了,变成“City”逻辑,像旧金山、Palo Alto 等,整个按 City 逻辑来走。


当时我们就吓一跳,因为你想,Location + 匿名社交不等于它就 Work 对吧?为什么它就能 Work 呢?我指的是可持续性 Work,很早以前 Shrtwv,它就是做基于地理位置的匿名社交,但这个东西现在已经不知道哪里去。


所以当时我们一个推断是:很可能和 Facebook 一样,Yik Yak 这时在学生用户群体,已经做到一定程度,需要一个新组织方式扩大用户群,就像 Facebook 一开始是在哈佛这些学校推,但到一定阶段,它就要冲出去,为更多人服务。


那如果从这个逻辑看,它做完“City”后,很可能还会用其他逻辑做,就是 City 不是它顶层逻辑。可以验证这点的是,突然 1 月中你又吓一跳,你发现 Yik Yak 又回去了,从 “City” 直接跳回“大学逻辑”,就是在非常短时间里,它又转回来。


所以我们其实认为:第一,Yik Yak 是在用 Group(或者你换个词)解决用户归属问题,无论它用 Location 方式做,用“Topic”做,再或者用“大学”做,这都是它在探索的解决方式。


第二,这个行业还非常早期,大家都在试,你说不好哪种模式能最终胜出,虽然 Yik Yak 现在数据上超过 Secret,但下定论过早,因为 Yik Yak 也很不稳定。


包括像最近,硅谷又出来一个叫 Memo 的 App,概念是做公司匿名社交,相当是用公司方式来做 Group。它主要提供两种方式让用户声明自己是某公司的员工,一是用公司信箱绑定 Linkedin 账号,然后用 Linkedin 账号登录;


另一就是直接用公司信箱验证(Memo 不推荐,因为有潜在危险被公司知道),那用户进入后,除可以看各公司人发布的信息外,还能看自己公司人的匿名发言,并且只能在自己公司组发言。



Yik Yak 优势


当然必须提到一点:Yik Yak 起点很有讲究,你去看它第一拨用户,先做大学学生,甚至社区高中学生,而不是 Secret 那样直接上来就是科技公司员工。


因为匿名发言,其实你用户一旦到一定年龄,你开始有社会身份和职业身份,你就会更在意“存在感”这个东西;另一方面,你没那么闲,这些都注定你在匿名社交上没那么有粘性;


但学生不一样,这个群体首先很闲,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因为闲发生的,第二它没太多职业身份或社会身份意识,因为这个年龄本来就没有,你像当年中国火热的校园 BBS,上面也就是些不知道是谁的 ID,然后它很火,但你能说它是基于地理位置吗?


另外,都说硅谷或美国喜欢非常互联网化去做运营,但 Yik Yak 借鉴了很多中国做法,或和中国做法不谋而合,就是它其实有很强的线下运营,去做“校园大使”等这些东西,否则经过 Facebook 或 Twitter 这轮 Trend,要再让一个群体很集中到一个地方去其实是难的。



Secret 改版遗憾


那为什么说,Secret 改版被很多人骂。首先,它直接就变成了一个表面上的 Yik Yak,以“城市”作为组织逻辑,但它是没 Yik Yak 这个大学用户发展阶段的


就是说,它种子用户基本是科技公司工程师,所以你会很奇怪,你说我住 Frement,为什么要去看 Frement 居民发的信息?事实上,我虽然住这地方,但可能对谷歌(位于 Plao Alto)这样的群组或话题更感兴趣,也就是 Memo 那种做法。


Secret 说它要用匿名社交做本地新闻门户,但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 Frement 新闻门户呢?世界扁平化后,信息地区概念应该是越来越淡,而且它还面临刚才讲的一个媒体属性问题。


另外,我们觉得 Secret 在改版中把原来好的东西也放弃了,有点可惜。这个好是指,它原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的一个“二度关系”构建,就是你能看到的内容,都是你朋友或你朋友的朋友发出的,对部分用户尤其科技公司工程师这个“归属感”有,因为你有时其实能猜出来可能是谁说的,然后你觉得有点儿意思。


但现在,虽然 Secret 仍支持这个功能,和以前已经不一样,用户需要手动加,它被藏了起来,然后因为匿名社交本身难做,总需要有点真实 Hint 在那,而原来基于手机通讯录是有这个 Hint 的,包括比如有人对你回复特别多,你还是有一点真实感,因为你知道或者是你朋友,或是你朋友的朋友,它留了一个真实 Hint,然后这个 Hint 被重复加强,但现在变成城市,这个范围一下扩大,Hint 变得很弱。



PS:匿名社交去年底走势图



其中,蓝色部分为 Yik Yak;紫色部分为 Whisper;红色部分为 Secret。Secret 改版连 Logo 也直接换掉,从原来一只小白猫变成一只红色小狐狸。


2013 年 9 月和 2014 年 5 月,红杉都曾跟投 Whisper,其中 2014 年 5 月 Whisper 的 C 轮融资,估值 2 亿美元;2014 年 11 月底,红杉跟投 Yik Yak,估值 4 亿美元。






本文版权归硅发布所属公司所有,转载未经授权,任何组织、机构或个人不得对作品实施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