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制药:用庞大销售费用堆积起来的高毛利率,是否牢靠?
业绩真正回暖了吗?2020年度,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8%,收入看似有回暖趋势。特别是2021年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长26.97%,同时归属净利润同比增长33.39%,是业绩要爆发了吗?细看之下,其实还有很多疑问。
2020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2020年新增了医疗器械业务板块,如果剔除医疗器械业务的10.77亿元,该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149.33亿元,仅同比增长4.7%,收入增速仍然较低。
毛利率处于下滑通道,一季度的较高业绩增速主要是通过压减费用取得。2020年度收入虽然增长了12.28%,但是毛利率从2019年的83.24%下滑至2020年度的76.63%,下滑6.6个百分点。
该下滑是由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一方面是由于新增的医疗企业毛利率较低,仅有16.57%,拖了整体毛利率的后腿。另一方面,该公司的原有的心脑血管产品、妇科产品、泌尿产品等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拳头产品心脑血管产品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85.72%下滑至2020年的83.03%,为近年来的最低点。
2021年一季度,该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同时,毛利率继续下降。从2020年度的76.63%下降至74.16%,延续2020年度的下滑趋势。毛利率下滑通常意味着产品价格的下降、竞争力的下滑,这不是一个好的迹象,需要引起警惕。
此外,该公司2021年一季度在毛利率下滑的背景下,归属净利润还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减少费用投入所致。通常认为,减少费用投入只能带来一时的利润增长,一个公司无法通过靠不断压缩费用来获取业绩的增长。
用庞大销售费用堆积起来的高毛利率,是否牢靠?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销售费用均超80亿元,规模非常庞大,近3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9%、57%、52%,销售费用率达到了畸高的水平。2020年营业成本为37.41亿元,而同期销售费用为83.73亿元,销售费用是营业成本的2倍还多。
虽然该公司的毛利率高达76.63%左右,但是在如此高的销售费用面前,净利率也只有11.51%,表现平平。从另一个角度看,该公司的高毛利率是用超高的销售费用堆积起来的,有没有泡沫、是否牢靠还需要打个问号。
警惕销售费用的合规性风险。2020年,该公司销售费用为83.73亿元,其中“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80.28亿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95.88%,相当于每天开支2200万元推广费。推广费用之高,令人瞠目。
2021年4月12日,步长制药被财政部出处罚,因“以咨询、市场推广费的名义,向医药推广公司支付资金,再转付给代理商,涉及金额5122.39万元”。近期,有新闻媒体曝光“步长制药的发家史,半部行贿史”,不管真实情况如何,都需要引起关注。监管层也已经关注到医药行业的超高销售费用问题,随着监管的进一步趋严,要警惕由此可能带来的合规风险。
超高销售费用率VS较低的研发投入强度,转型之路还很长。该公司表示要从销售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转型。但是从资金投入方向看,2020年该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累计投入7.22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51%。而同行业中的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上市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强度都超过10%,相比之下,步长制药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有很大差距。
近三年,该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22%、4.48%、4.51%,研发投入强度也未见明显提高。2020年销售费用率为52%,虽然较2019年有所下降,但是销售费用仍然保持在超80亿元的高位,销售费用总规模还较2019年增加了3亿元。
从2020年的情况看,一方面是高达52%销售费用率,另一方面是4.51%较低的研发投入强度,相比之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由销售型向科技型公司转型的路还很长。
高额商誉扎眼。该公司还有一个风险点就是商誉。2020末,该公司的商誉规模高达51.22亿元,规模较大,占总资产比例为22%,占比较高,是该公司占比最大的资产项目。
从商誉构成情况看,占比最大的是通化谷红、吉林天成两家公司,对应的商誉合计49.97亿元,占商誉总额比例为98.5%。而这两笔商誉在上市前的2015年就已经形成了。近年来,该公司的商誉基本保持稳定,基本没有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该公司在年报中对通化谷红、吉林天成的财务数据披露不是很充分,较难判断实际经营情况。
但从合并报表层面情况看,该公司近三年整体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44%、4.32%、4.7%(剔除新增的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增速较低,整体业务发展面临瓶颈。如果未来经营环境恶化,那么要警惕高额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