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管你信不信,积压的存货会带来毛利率的上升!

马靖昊 马靖昊说会计 2022-08-06
(一)
不管你信不信,积压的存货会带来毛利率的上升!存货,从实物形态来说,是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等,积压了卖不掉肯定不是好事,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从财报角度来看,毛利=销售收入- 产品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产品成本) *销量,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奥秘就在于固定成本就是不生产也要发生的成本,例如厂房租金或折旧,机器设备折旧,车间工人工资等,单位固定成本与产量成反比,生产得越多,单位固定成本就越低,从而单位产品成本也降低,这样,就导致企业毛利增加,毛利率上升。

笑吟凤歌:马老师计算中遗漏了一个重要概念:销售单价。如果没有销售,就不存在毛利率。存货与毛利率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马靖昊:从上面的公式看,应该没有遗漏。存货库存水平与毛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存货周转率与毛利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存货积压,存货单位固定成本降低,毛利率必然上升。

麻渴糕:固定成本分摊到业务成本里少了,毛利高了,逻辑上通;但是这种产品积压是要考虑计提减值的,就可能抵消那点毛利的好处。而且如果真的为了这虚无缥缈的东西生产挤压,那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置经营管理于不顾。
马靖昊:你讲得非常对,但积压的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是滞后的,况且计提减值准备,也是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对计算毛利率并无影响。好的企业,按订单生产,追求"零库存"。

jillchina:马老师讲的很清楚,美国人称之为管理会计,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Sesame_Peanut:这个点细致到了一定地步。属于财技创新的点,适用于传统重资产制造行业。

(二)
从修饰财报的角度,存货是财务人员最容易用来调剂利润的指标,通过销售结转成本的环节少转成本是常见的“财技”。一般而言,只要生产模式不变,公司的生产周期没有较大变动,对存货影响一般不会过大。只要企业少结转了成本,一定会导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拉长。

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存货周转天数”这个指标来发现企业是否少结转了成本的线索。比如某上市公司这么干完后,公司的2018年存货周转天数和2016年相比,拉长了一个月,表明公司的存货积压时间变久,可能意味着企业成本造假最终,如果纸能够包住火,这些存货中的“水分”将通过计提跌价准备处理掉。

StaysaneKeeprun:马老师真的是干货满满。
简单的快乐生活:私企一般多转存货成本,减少利润。
马靖昊:是的。私企最希望利润表“面黄肌瘦”的,上市公司最希望利润表“肥头大耳”的。

(三)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很好,而且它只有很少的库存,其存货周转天数控制在半个月以内,那么,这是一家在整个产业链中很强势的企业,其产品畅销,而且大大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比如苹果的存货周转天数为5天,也就是说每隔5天全部存货周转一次,这绝对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这种情况,可以说在这个行业里拿着望远镜都看不到对手了。

米斯特安德:茅台要是全国线上统一平价抢购,半小时能抢光喽。
马靖昊:其实一家企业的产品要不要保持库存,也不是机械的,要看它的产品属性。比如茅台,它一定是要先生产出来然后放上几年再销售的,对于白酒类企业,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比存货周转率更重要,存货周转率取决于该白酒企业的存货战略,可以说,白酒类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一般都很低,比如茅台,2018年度为0.29,2019年第三季度为0.22。

(四)
我们在分析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时,如果存货在年中计提了跌价准备,那么,在计算这个指标时,要将跌价准备加回去,否则,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可能会告诉大家一个错误的信息。

比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仓库里存放的食品由于保管不善,部分受潮发霉,出于谨慎性考虑,那么就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如食品价值2000万元,计提了10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相当于存货一下少了一半,那存货周转率一下就快了,存货周转天数一下就变少了。

这是好事么,显然不是,实际上该企业的存货变得更糟糕了。如果我们不懂这个道理,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可能只是单纯的一个会计数字游戏而已。

汇银资本陈锐华:感谢马老师好分享!提醒我们做财务分析时要更细化,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数据变化主要缘由。
马靖昊:对于不易存放,容易迭代的产品,其存货周转率的分析很重要,如果一家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远低于同行其他企业,说明该企业积压了不少存货,并且这些存货应该不值其账面价值,要计提跌价准备,成为资产减值损失。

(五)
【毛利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在没有做假账的前提下,毛利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1.毛利率提高,存货周转率上升,说明产品竞争力強,有非常畅销,并有很強的定价能力;毛利率提高,存货周转率下降,大众产品,价格敏感度高;毛利率下降,存货周转率上升,替代品多,定价能力较弱;毛利率下降,存货周转率下降,降价也没用,产品卖不动了,属淘汰产品。

Ray蛰伏:很多时候两者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伴生关系。如服饰/家纺类企业,库存挤压导致降价促销,毛利和存货周转率必然都是下降,而背后的原因未必是产品问题,更多是需求问题,或者说是行业共同的问题。同理,两者同步上升也可能是因为压抑的需求一下子爆发了,房地产目前就有这个意思。

阳光下的独行者:回复@Ray蛰伏:貌似理解有点缺漏吧。库存挤压降价促销。货卖出去了,存货周转率其实是上升的。毛利会下降。这符合马老师说的替代品多,定价能力弱的现象~无论什么原因,这四个原则都是不会变的~至于同理那个,需求爆发,周转率上升,毛利上升,说明竞争能力强,畅销定价能力强~你有点混淆过程和结果咯。
马靖昊:财务分析从来没有绝对,要与行业、大环境相结合,也要与企业管理、营销等政策相结合。

如果您已经阅读完,请点击文末的“在看”
或直接转发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固定资产!!!

预付账款中可能隐藏的猫腻!!!

关注“硬”的财务指标:花钱的数据最真实

完成了销售的“惊人一跃”,企业就没有什么税痛了!

原来会计、财务分析、财务造假、审计就是这么一回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