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商之光丨刘加成:为海内外刘氏宗亲寻根“搭桥”

2017-03-06 海丝商报


人物简介
刘加成 南安市罗东镇人,1963年生,南安市罗东镇侨联副主席,旅外福建南安刘林刘氏宗亲会名誉会长,南安芦川刘氏宗亲理事会会长,南安市罗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南安市维新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来,我们先喝口茶,待会带你到大宗祠再细细闲聊。”见到刘加成,是在他位于南安罗东镇新雨亭的一栋三层宅邸里。55岁的刘加成身着黑色呢子大衣,系着一条蓝色领带,见客人来访,他不紧不慢地泡茶,向记者卖起了关子。


  刘加成有着多重身份。他是当地一家液化石油气公司老板,在梅山、罗东、九都等地,家家户户用的煤气,几乎都从他这里卖出的;身为罗东商会常务副会长,会员企业发生危难之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不管是当南安市人大代表抑或是政协委员,他都积极地为推动罗东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但刘加成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对社会公益的热心以及出色的统战工作。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海内外南安刘侯宗亲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根。


创办南安东西片区

首家液化石油气公司

        刘加成为当地人所熟知,源于他的企业家身份。在此之前,他有过一段部队经历。1980年,18岁的刘加成应征入伍,成为中国第一批武警。在江西武警总队历练3年,原本的农村小伙变成身材魁梧的武警战士。


  1983年至1994年,这位退伍军人回乡后,从务农逐渐转向经商。刘加成的魄力在于,1994年,他在如今的罗东新雨亭工业区,成立了维新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填补了南安东西片区液化石油气供应的空白。


  “液化石油气实际上是服务型基础设施,涉及民生安全,审批相当严格,当时很少有人申请成立这样一家公司。”经过层层审批,刘加成最终获得经营许可证。在当时还是靠燃煤、烧柴为主的时代,煤气何时普及未可知。敢于吃螃蟹的刘加成整整亏损了三年,于1997年才真正实现收支平衡。


  之所以率先布局,也是看到液化石油气的前景。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煤气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苦心经营,1999年维新液化石油气公司略有盈余。如今,这家企业既做批发也做零售,用户覆盖了南安罗东、梅山、九都、乐峰,以及洛江区罗溪、河市两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供气大户”,解决了南安东西片区乃至洛江等地用气难题。


  谈及自己的企业,刘加成总是谦逊地说,“生意做得不大”。这个一直说生意做得不大的人,每年都会为罗东镇学校的基础设施、贫困学生以及老年协会花上一笔资金。对这一切,他说:“自己发展起来了,也要回馈社会。”


为罗东经济发展鼓与呼

 让更多人用上煤气只是其一,刘加成的贡献还体现在:为南安东西片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长期以来,南安基础建设一直在沿海地区,而东西片区罗东、九都等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在2010年的南安市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加成就省道307线新建扩建改道相关问题提案并获得肯定。


  据了解,原有的省道307线途经丰州、康美、洪濑、梅山、金淘、诗山等6个镇,改线后的省道307线在罗东境内经过了牛牯山、维新三落、罗溪等地,辐射东西片区,极大地促进了罗东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对罗东小城镇建设及构建罗东镇对外交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是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提案,这提案从根本上改变了罗东交通闭塞的面貌。”刘加成说。2006年12月,刘加成以农民企业家的身份当选为南安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在作为人大代表的4年多里,他一直针对罗东镇的建设向南安市政府提出方案。如今,东西片区的路灯就是在刘加成的提案下装上的。


  除了人大代表,刘加成还当过南安市政协委员。2014年,为了14乡镇(开发区)数十万人口的利益,他提出促进东溪流域发展的建议;2015年,他提出梅山、罗东泛家居家私城回归创业项目,得到南安优秀提案奖;2016年,为了促进罗东当地经济发展,他提出建设银罗回归创业园的建议……


  而作为罗东商会常务副会长,刘加成是公认的大好人。“他是商会的一员老将,哪里有矛盾,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罗东商会秘书长黄加亮告诉记者,基本上新雨亭工业区所有企业出现的重大事件,包括火灾、纠纷等,他都会参与协调并成功化解。“记得有一次一家企业发生大火,刘加成毫不犹豫地从家里搬出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参与到救火当中。”黄加亮说。


  可以说,罗东企业哪里有困难,他就奔向哪里。对于这一切,刘加成谦虚地说:“这是我的义务,作为罗东商会的一员,我有责任帮助我们的会员。”


搭建海内外宗亲交流桥梁

        如果说办企业造福当地百姓,那么,发起筹建南安芦川刘氏大宗祠,可谓是为海内外10多万宗亲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桥梁。


  刘加成身兼数职,但他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对统战工作十分热心。2008年,他还成立了南安芦川刘氏宗亲理事会,并担任首届会长,致力于海峡两岸宗亲文化交流。自2009年起,刘加成每年都会率团,以进香等形式进行对台交流,足迹踏遍嘉义、台北、台南、台中、高雄、澎湖、新竹、宜南等地区。


  最让他难忘的是,在对台湾进行拜访时,他们对两地族谱进行对比发现,台湾嘉义县梅山乡与南安市梅山镇,台湾宜兰县罗东镇与南安市罗东镇竟然是“同名村镇”。再细致考究发现,居住在南安梅山镇、罗东镇的刘姓乡亲和居住在嘉义县梅山乡、宜兰县罗东镇等多个村落的侯姓乡亲防,虽然分隔两岸,姓氏不同,却是同宗同源的一家人,印证了历史上“刘侯同宗”的历史传说。


  原来,因为历史原因,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两岸刘侯宗亲失去联系。近年来,在刘加成等人的牵线搭桥下,通过厦门海峡论坛这个民间交流平台,两岸刘侯宗亲交流日益密切,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互访。


  2014年6月,闽台同名村镇续缘之旅在厦门、泉州、漳州分别展开。同年6月14日,由嘉义县梅山乡代表侯冬贤和嘉义双溪口石马宫主委侯明尧带领的183名嘉义梅山乡乡亲,来到南安梅山镇与梅山镇乡亲相聚,共话乡情。当在刘氏宗祠祭祖时,侯冬贤、侯明尧等宗亲含着眼泪激动地说:“我们终于找到根了,我们回家了。”


  通过联谊,两岸刘侯宗亲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历史、贸易、科技、农产品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而在刘加成的努力下,原本只有200多平方米、简陋的芦川刘氏宗祠,经过重建之后将焕然一新。


  “宗祠2015年10月举行奠基仪式,2016年施工建设,预计2017年底举行落成庆典。”为了让记者一睹芦川刘氏大宗祠的宏伟,刘加成冒雨带着记者参观了这座凝聚着多方智慧与汗水的大宗祠。施工现场,他特意安排刘源水、刘启明等宗亲负责监工和安全保障工作。


  对刘加成而言,这座大宗祠相当于“在海外游子寻根路上搭起一座桥梁”,一年多来,他奔走于东南亚、南美洲、欧洲等地,共筹集800多万元建设资金。“待宗祠落成之时,来自海内外的宗亲将从世界各地赶来,共襄盛举。”对于这历史性的一刻,他充满期待。



记者 苏清彬 文/图

编辑 黄睿超 周海文


海丝商报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海丝商报nanandaily
海丝小记者团hsxjzt
南安经济报道nanannews987
长按微信号复制,搜索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泉州森林山庄:与天然氧吧来场“森”呼吸

2、拟2年内建成,25年可发电22.5亿千瓦时!水头百万平方米厂房屋面将进行光伏改造

3、省委组织部干部来南安调研督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4、说好的50年产权不动产权,证上却“缩水”10年!水头滨海御景城业主懵了……

5、罗东灾后重建项目加速收尾保春耕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