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点赞!洪濑镇扬美村乡贤欲集资百万重建“扬青国术馆”

2017-05-11 海丝商报


作为扬青国术馆第二代弟子,南安市洪濑镇扬美村70多岁的老人徐志坚有一个梦想,就是将自己所学的五祖拳传承下去。


洪濑镇扬青国术馆第二批学员。


如今,在扬美村侨联、扬美村村委会、老人协会及“扬青国术馆”传人的牵头、发动下,海内外乡贤准备集资100多万元,重建“扬青国术馆”,给村民提供一个强身健身的场所。


徐志坚的梦想,即将实现。


【兴起】

1944年修建国术馆

掩护地下革命活动


明朝末年,兵荒马乱,不少扬美村村民纷纷去外地习武,参与抗击倭寇。回乡后,村民将学来的拳法一代代传承下去。民国时期,村里很多“武林高手”前往缅甸、南洋等地谋生。1943年,华侨徐守南归国,发动海外村民回到扬美村。1944年,扬青国术馆在扬美小学挂牌成立,学校操场成为习武场所。


“‘传承文化、弘扬武德、强身健体、精忠报国’是创馆的十六字方针。”42岁村民徐云峰说,国术馆创馆老师、厦门人邱思进,是五祖拳的传人,村民称他为扬美村五祖拳第一代传人。当时,邱思进收了村民徐玉露、徐昆三、徐文良、徐娇等30多人为徒。在邱思进的教导下,村民开始明白,练武术,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也是为了保家卫国。


当时的武术老师和学员,利用扬青国术馆作掩护,开展了“抗租减息、反对三征”“反霸镇顽、巧对清乡”“袭击粮船、支援大军”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1947年,徐玉露担任扬美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涌现出游击队员、地下党员、接头户、交通员等革命群众50多人,为村里的革命历史抹上一笔鲜艳的红色。



【昌盛与没落】

全村300多名村民练武

因场地及人员外出逐渐淡出


徐志坚曾在扬美小学工作。他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村里300多名青少年经常聚集在1000多平方米的扬美小学操场,学习五祖拳。


“每天晚饭后,村民都会到学校操场习武,到晚上9点才回家。”扬美村老人协会会长徐建筑回忆说,那时候,为了让学员看清每一个招式,国术馆的师傅还凑钱买马灯、汽灯;有的村民还从自己家里拿出煤油灯来照明。


徐志坚说,每次练武后,师傅们还会讲扬美村的历史故事。比如明朝末年,扬美村便有人开始习武;1930年,村民徐昌地棒打老虎;1948年,村民从敌军手里夺得20多支抢……


后来,第一批学员开始各自收徒,在家传授拳法。由于没有固定的习武场所,加上很多人外出做起生意,到学校操场练武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几个坚持的人索性也不去了,国术馆逐渐没落”。


1996年,徐志坚见没人到国术馆练武,就将国术馆牌子从学校带回家中收藏。


【重兴】

乡贤拟投资100多万

在小学后山重建国术馆


徐云峰说,扬青国术馆主要练五祖拳,共有108套拳谱,拳谱均为手抄本。“徐志坚、徐志强、徐建筑、徐进良等第二代弟子,每个人都精通其中一些拳法,如今师兄们年纪已大,他们不想断了传承,所以大家决定重兴国术馆,免费向扬美村孩子传授武术。”


扬美村党支部书记徐争红介绍,重建后的国术馆选址在新扬美小学后山,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多万元。“一提起复兴国术馆,很多华人华侨均表示愿意赞助。”


在杭州经商多年的国术馆二代弟子徐进良,得知村里想复馆,也表示愿意捐资。“既能为大家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又能传承国术馆的历史文化。”


END

记者 黄俊涛 通讯员 梁少煌 苏翠文 文/图

编辑 傅少滨 周海文


海丝商报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海丝商报nanandaily
海丝小记者团hsxjzt
南安经济报道nanannews987
长按微信号复制,搜索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阅读(戳下方标题)

1、【关注】南安霞美这项工程获中央预算内投资2950万元

2、南安办理首例认罪认罚不起诉案件

3、【正能量】69岁老人2万现金丢失后,这一刻温暖发生了……

4、一家四口先后患癌,“凶手”竟然是......一定要警惕!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