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集美高中曾内迁到诗山办学,究竟是啥原因?

2017-07-14 海丝商报

泉州师院诗山校区。(图来源网络)


13日,集美大学校长李清彪带队来到泉州师院诗山校区,调研抗战时期集美学校内迁办学情况。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忠溪陪同。


据了解,抗战期间,集美学校曾内迁安溪、大田及南安诗山等地,坚持办学和开展抗日救亡斗争,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培养大批有用人才。


集美高中曾内迁诗山4年


李万祥是泉州师院诗山校区退休教师,曾经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寻访过亲历者,对于集美学校内迁诗山的历史知之甚详。


李万祥告诉记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战争烽火烧到了福建沿海,陈嘉庚创办的学校遭到日军轰炸。集美学校师生为了教学安全起见,陆续前往安溪、大田。1941年,由于集美中学学生数量猛增,学校分设高中、初中部,而当时安溪的校舍已容纳不下,因此高中部迁到南安诗山。


为何选择诗山?李万祥解释,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校舍是现成的。1930年左右,民军头子陈国辉在诗山镇登科头创办了农林学校,陈国辉被杀之后,校舍就闲置下来了。“当时教学楼是由钢筋水泥建成的,用料好,十分坚固。”李万祥说,学校占地面积至少1000亩,拥有附近5个县最大的操场。


集美中学时任校长戴世龙是南安诗山人,也是学校内迁诗山的原因之一。李万祥表示,戴世龙与诗山乡绅关系很好,借校舍一事得到了乡绅的大力支持。


“诗山具有浓厚的教育氛围。”李万祥说,“开八闽文韵之先河”的欧阳詹就曾在附近的白云室读书。当时,诗山书院办学规模很大,教室有20多间。


1941年8月,集美高中内迁至诗山办学,直至1945年暑期。抗战结束之后,集美高中才迁回安溪。


生活艰辛但教学不懈


根据留下来的资料记载,内迁的集美学校师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师生们经常吃的是红米饭,有时带有霉味。午餐的“自加饭”是定量的,将米洗净后,装入草袋内,放入大锅煮熟后捞上来,每人分一袋。


由于当时物价飞涨,米商囤积居奇,购米困难,因此学校膳食都是师生代表负责管理,学生代表轮流监厨。下饭的都是冬瓜、南瓜、笋干等常见菜肴。

住宿条件同样艰难,老师和高年级学生睡竹床,低年级学生人多,睡双层木架床。寝室非常拥挤,几十人挤一间。


许多贫困学生穿的是土布,冬天依旧穿着短裤、光着脚。抗战中期,交通被破坏,汽车无法通行,各地前往内迁学校念书的学生,成群结队,背带小件行李,翻山越岭,过溪涉水,寒暑不懈。住得近的人,要走一两天,远的要走三五天。路上遇到危险,总是大的护住小的,男的护住女的,学生之间感情非常深厚。


尽管条件艰辛,但师生们并没有退却,遇到敌军轰炸,他们就搬到防空洞、树林等地方,坚持上课、学习。


师生积极投身抗日战争


南安市志办的工作人员苏勇鹏也介绍了一段历史。


苏勇鹏说,集美高中内迁诗山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有钱的出钱,用于修缮校舍;有力的出力,组织人手前往安溪帮助师生迁校。


集美高中的师生们,除了教学,还积极投入抗日斗争,自愿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在课余时间或星期日,到学校附近的街道、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的村落,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如演讲、教抗日歌曲、公演话剧等,激发群众对祖国的热爱,做好后援工作。


在学校里,集美高中则不定期刊出抗日宣传墙报,着重宣传日寇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宣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日救国,不分男女老幼;保卫领土,不论南北东西”等。


此外,一部分师生为保卫国家,弃笔从戎,报名从军。有的同学咬破手指头,写下“为国捐躯,不惜一切”“不灭日寇,誓不还家”等誓言。


出征之前,学校领导为从军的师生们授红绫披甲,全校师生为他们送行,诗山当地的群众也夹道欢送。抗战中,有些师生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记者 苏明明

编辑 傅少滨 周海文



>>>>

你可能喜欢



-----------------推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