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穿花寻蛱蝶 | 北京蝴蝶监测札记
白钩蛱蝶。摄影 / 李小龙
缘由:遥望山水
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去年3月4号的那个傍晚,一个非常热(不)爱(务)自(正)然(业)的小中医师弟给我打电话,非常激动地说,北大发起了一个蝴蝶监测活动!面向全社会招募成员!快报名!今天报名就要截止啦!
我一边义正言辞地责怪他到了截止日期才通知我,一边迅速挂断电话,心里盘算着自己能否顺利入围。本人作为一个热(不)爱(务)自(正)然(业)的植物爱好者,刚接触蝴蝶还不到一年,在人才遍地、高手云集的北京,想报名北大发起的如此高端的项目,实在是岌岌可危、没有优势,但最后还是本着“试试看又不花钱”的凑热闹心态,激动地打开了报名系统,谦(添)虚(油)谨(加)慎(醋)地把自己描述了一番,急急忙忙地提交了报名表。
虽然预期自己没太大机会,但是在报完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还是像个强迫症一样每天查看好几次邮件。一边眼巴巴地盼望着早点出来结果,一边又担心通不过筛选失去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种隐约期待又有些焦灼忐忑的心情中等待了几天之后,我接到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在听到电话那边通知我顺利入选,成为项目的第一批志愿者的时候,我终于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随后在3月21号这天,又收到了蝴蝶监测项目志愿者培训的邀请邮件,我更是放下心来,激动地跑出去吃了一顿大餐!
缘起:山水初识
5月6日的培训在北大校园内如期举行,这次培训不仅见到了蝴蝶领域的知名专家,还认识了许多各行各业的朋友,比如山水的工作人员蛋总、小龙,志愿者中的贺老师、王文静同学等等,收获了许多蝴蝶相关的知识,可谓获益匪浅。首先是山水的工作人员李小龙介绍了蝴蝶监测项目的背景和意义,让大家明白了蝴蝶监测的重要性:蝴蝶活动是环境和气候变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了,而我国完全还是空白。最重要的是,我这个时候知道了蝴蝶监测招募志愿者的门槛不高,只要热情认真的蝴蝶爱好者都可以参加,之前的一惊一乍真可谓是庸人自扰啊!
在小龙端重庄严的项目背景讲解之后,北京著名的蝴蝶专家王春浩老师讲解了北京蝴蝶的数量和分布现状,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近些年北京人口大量涌入对蝴蝶的种类和数量产生的巨大影响,比如金凤蝶在市区的消失和柑橘凤蝶的崛起。此外,王老师还生动幽默、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许多蝴蝶小故事,比如他幼年时如何对各种昆虫感兴趣,如今如何到全国各地寻找、饲养蝴蝶的有趣经历,为了防止剧透,我就不展开了,想听的话赶紧报名18年的蝴蝶监测来现场听吧!
随后,北京大学的生态学大师王戎疆教授条分缕析地讲解了蝴蝶的分类和鉴别,以及蝴蝶监测的各种规范和注意事项,在生动的解释和详实的照片帮助下,我梳理了一遍之前零散的蝴蝶知识,学习到了专业人士制作标本的过程,而且很快就搞清楚了监测的大体流程。简单粗暴地描述一下,就是一个人在前面抓蝴蝶,一个人在他后面记录,再之后跟着两三个人帮忙,所以监测的门槛并不高,尽管想做好并不容易。还是那句话,想知道更多的细节,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就报名18年的蝴蝶监测吧!
总之,作为一个蝴蝶新手,几位老师的培训真是令人眼界大开,拓展了大家关于蝴蝶的知识面,了解到了平时难以接触到的专业又有趣的知识。与此同时,一同参加培训的志愿者们也让我再次刷新了对北京人才济济的认识。志愿者之中除了几位资深蝴蝶爱好者之外,多数是热情高涨的新手们,既有常年重装徒步的驴友,也有极少参加户外活动的白领,既有已经退休的花甲老人,也有还在念小学的小朋友。
志愿者中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两位念小学的小志愿者,孙秉润小朋友和刘瑞骅小朋友。孙秉润同学思路清晰,表达流畅,甫一开场就有条不紊地回答了王戎疆教授提的蝴蝶和蛾子的区别的问题,并提出了他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怕被鸟吃掉的虫子还长得那么鲜艳?整个过程震惊全场,让大家赞叹不已。刘瑞骅小朋友随后也在微信群里展示了他自己制作的各种蝶蛾、甲虫和豆娘的标本,也令大家连连称奇,纷纷称赞。北京的优秀小朋友真是厉害啊,回想我自己在他们这么大年纪的时候,除了吃饭就只会捣乱,甚是惭愧。
刘瑞骅同学做的标本
缘契:体验山水
听蝴蝶故事固然有趣,但更让人无比期待的还是到野外的监测实战。17年的培训之后本人一共参加了三次蝴蝶监测,其中最令我怀念和自豪的是6月10日我自己领队杏花沟(位于八达岭森林公园内的一条样线)的那一次监测,至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那天一大清早跑到德胜门坐了919,所以到八达岭的时候还未到集合时间,而公园外面已经有几只蝴蝶在路边飞来飞去了,早到的队员们就争先恐后,一拥而上地拍个不停。
过一会儿人都到齐了,大家就进到公园里面准备开始监测。刚进去公园门但是还没到样线起点之前,就可以看到很多蝴蝶了,而且基本都不怕人,用手机随便拍拍就能有不错的照片。大家都很高兴地拿出装备又开始拍,然而直到这个时候,我都没有意识到这一天蝴蝶的盛况究竟可以达到何种程度。
左图:在丝棉木上访花的猫蛱蝶。右图:石头缝里吸取水分的白斑迷蛱蝶,两图均为手机拍摄
走到样线起点位置之后监测就正式开始了,抬头一看虽然云比较多,但天气总体还是很好的。等记录好天气等基本数据之后我才忽然发现,当天蝴蝶数量之多是之前从未遇到过的,光是看着就眼花缭乱,捕捉和记录的时候更是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以至于这一路我都没顾上拍照片。原以为准备得很充足的三角袋走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用完了,没有办法我只能从记录本上撕纸现折三角袋,一边走一边折,再腾出时间来捕捉记录。整个样线走完也就两个小时不到,然而我带的盛三角袋的大饭盒早就因为装得太满而盖不上盖子了,后面只能找了个志愿者给我端了一路。
小龙和蝴蝶的帅气合照
监测结束后询问队员有没有人会做标本,大家纷纷表示技术不过关,我当时自负地以为这些蝴蝶标本一个下午就做完了,所以也没推辞,全部自己带回去了。到了家里才发现高估了自己的速度,足足坐在屋里做了两天才做完。
左图:盛满三角袋的饭盒。右图:展翅后的部分标本
这次蝴蝶监测是2017年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次,短短两小时之内共观测到各类蝴蝶73只,制作标本47只。作为对比,另外两次监测加一起才观测到蝴蝶十多只。蝴蝶的活动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形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6月10日这次监测蝴蝶创下数量最多的记录,但是其它样线的监测又各有不同的故事,比如看到了北京极其罕见的绿带翠凤蝶、各种蝴蝶落在手上吸取汗液、各种有趣的生态照等等,在愉快工作的同时,也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四只昆虫抢两朵花的精彩瞬间,本人手机拍摄
加入山水蝴蝶监测项目的这一年,我们每天穿行在北京环境最优美的地方,与国内蝴蝶领域最顶尖的大师们交流学习,和北京最热情优秀的志愿者们共同协作。这一年我不仅学到了各个方面的蝴蝶知识,对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有了新的认识,还在多次的监测活动中结识了众多新朋友。现在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刻,山水已经在大家的翘首盼望中规划新一年的蝴蝶监测活动了,新的一年我要多多参加几次监测,也盼望更多新朋友的加入!
作者介绍
撰文、供图/山水蝴蝶监测项目志愿者 纪瑞锋
排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彭聪(实习)
识别下图二维码 关注山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