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貉口普查” | 有貉小区平均10.82只,猫粮与垃圾管理影响“拥貉数量”

冯一迪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2024-09-08

长江尽头,平川旷野,上海的土地上,一度拥有许多哺乳动物。百年来的城市化改变了城市,自然也改变了城市中的人和动物。有些动物离开,有些动物被重新引入,也有些动物,因为超强的适应力和可塑性,反而在这座繁华都市中“越活越好”,比如,貉。


2019年起,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指导下,在华泰证券和爱德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和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关注貉等城市物种的研究与保护,与公众一起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的可能。


过去三年,我们每年通过“貉貉情报”调查问卷收集目击点位,然后到访该点位及周边地区(小区)进行实地踩点调查。以这样的方式,我们和复旦研究团队一起,每年调查的小区数量超过200个。当然,对于貉的本底调查,也包括其他的方法或工具,比如红外相机监测、采集粪便分析食性和社区居民态度问卷调查。

2021年和2022年的“貉貉地图”

(综合百余份情报、数十天的踩点走访、志愿者反馈及12345相关诉件信息等渠道统计得到,上海目前共有超过260个点位发现貉分布)


而今年,我们增加了一种调查手段——用公民科学的方式,进行“貉口普查”


“公民科学”,通俗来说,就是一般公众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调查和保护工作。如果说之前的踩点工作主要回答的是貉“有”与“无”的问题,那么“貉口普查”想探查和回应的,是貉的“数量”和“密度”。而论及参与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说过去的踩点和问卷收集工作,工作量是3人×150小时,那么“貉口普查”对应的,则是150人×3小时。同时,了解和参与了调查的公民科学家,不仅仅是志愿者,也可能成为朋友圈中的科普传播者——事实也的确如此。


6月下旬,调查招募文章发布后,经“上海林业”“城市荒野Studio”“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微信公众号转发,阅读量总计超过1.5万,吸引了305人次报名。


其中,40岁以下占比超过7成,女性占比7成;92%的志愿者之前没有参加过“貉以为家”项目活动;学生、教师为职业分布的Top 2。

报名者年龄分布(n=305);报名者性别占比(n=305)

报名者此前参加“貉以为家”项目活动情况(n=305);

报名者所属行业(职业)词云图(n=305)


根据参考相关文献和前期调查结果,我们选定了松江区内的待调查网格及小区,并将调查方法确定为样线法和访谈法


18:30-19:45,访谈社区居民,了解2022年其在社区内单次亲眼见过的貉的数量及行为类型、目击位置等,同时,邀请他们填写“居民对貉态度调查问卷”。


19:45同时出发,沿着领队提前设计好的样线,借助强光手电观察并记录样线左右两侧10米范围内貉的数量、大小、行为、活动生境类型、健康状态等情况,以及小区猫粮投喂、垃圾管理等情况。调查过程中采用相关软件记录路线轨迹。

调查样线示例(数字为样线编号,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样线)


经过7月15日的集中线上培训,在7月16日、7月23日两个周六傍晚的实地调查中,约150位公民科学家,在来自山水、复旦、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自然博物馆、城市荒野的16位领队的带领下,调查了50个小区,共计64个区次

公民科学家们的调查现场

 (素材来源/貉口普查微信群,拼图整理/王放)


最终,我们收回有效样线数据147条,有效样线总长度接近250km,80%的调查完整覆盖了调查区域,收回超过750份居民态度调查问卷。


调查的核心结果主要包括:

  • 样线及访谈调查显示,50个小区中,22个小区有貉分布,集中于松江区北部;


  • 有貉小区中,貉的个体数量最少为1只,最多为50只,平均数量为10.82只;小区内貉密度最低为0.02只/公顷,最高为5.80只/公顷,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


  • 小区面积、小区楼宇类型,与小区貉密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 猫粮投喂和垃圾管理情况(垃圾站溢出或湿垃圾乱扔),会显著改变貉密度,导致貉数量或密度异常;在其他情况不变情况下,如果存在猫粮和湿垃圾管理不当,貉密度的增加幅度为1.00只/公顷,较平均密度翻番。


这些调查结果,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基础,也会为社区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比如,之后的“貉口普查”将以1.08只/公顷这一基线密度作为参考;而山水、林业和小区在社区管理和科普宣传方面,也将重点关注猫粮投喂和垃圾管理情况,如制作保护标牌、折页手册等,倡导居民不投喂或适时适量地投喂流浪猫、不乱扔垃圾、与貉相处遵循“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等。


调查过程中,除了之前曾经分享过的后续故事(点击查看“貉口普查”后续 | 来自130余位公民科学家的反馈),调查前后,还有许多志愿者们提供的貉貉趣事:

  • 关于居民对貉的态度,有人喜欢:“经常有只貉会去居民院子里,前两天有一只被车轧死了就再也没有貉来了,觉得很可惜的,还蛮喜欢它来玩的”;也有人讨厌:“有人说现在貉长得越来越丑了,还有最近有猫的破碎尸体,居民觉得是貉干的,有厌恶情绪,有些人希望物业把貉都清理掉”;


  • 关于貉的食物,有人说:“疫情期间一些小龙虾壳之类的埋在院子里,不管多深都会被扒出来”;也有人分享:“买回来的活鱼养在院子里,过些时间准备捞起来烧菜了,鱼不见了,跑到院子门口的时候听到貉挞挞挞的行动声音,听起来像高跟鞋走路,它们还会偷吃院子里种的菜”;


  • 关于人貉互动,有人会帮貉一把,“卡在下水道,发出求救声,业主听到声音后施救,后放归小区里”,“附近小河里,有貉游到渔网里吃鱼,出不去,渔民上岸了才把它放走”;也有人还不太了解、不知道该如何跟貉相处,“一位经常遛狗的小哥在路过貉窝那里,狗狗总会扑向灌木丛,但是小哥不知道是因为里面有貉”——或许在“貉口普查”后,这位小哥就会知道,以后遛狗要牵绳,让狗狗在貉繁殖期间离貉洞远一些。


调查前后,也有志愿者分享了许多貉貉照片、视频:

小貉白天在河里游泳


小貉吃猫粮  视频 /彭臣

(即使志愿者就在旁边,这只小貉纠结之后,还是选择走过来,明目张胆地吃起了猫粮)


小貉被流浪猫扇耳光  视频/宋佳耘

(小区里的貉和流浪猫一般相安无事,但有时也会起冲突,这只小貉就被大白猫扇了一巴掌)


小貉叼走塑料水瓶  视频/苏振兴

(小区里如果垃圾管理不到位,很可能会被貉捡回去玩/吃)


小貉探头出洞  视频/李亚雯


这次“貉口普查”,是第一次在中国超大城市,通过公民科学的组织方式,进行城市野生哺乳动物同步调查


而“貉口普查”,也并未随着7月两次线下调查的结束而结束。林业、复旦和我们在继续调查、研究和保护貉等城市野生动物,而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正在像上述故事一样,自发调查、分享最新的貉貉情报和故事——他们正在从公众志愿者,向真正的“公民科学家”转变


我们相信,野生动物的调查和保护,非一日之功,亦难凭一人之力完成,而公民科学家,会成为这条路上越来越重要的同行者。欢迎继续关注我们,参与更多公民科学调查!


最后,如果您在上海见到了貉,请扫二维码(左)与我们分享情报,一同完善有貉数据库;如果您生活的小区有貉,欢迎扫码(中),告诉我们您对于貉和小区管理的想法;如果您所在社区(居民小区、学校等)里面或附近有貉,希望我们提供关于貉的科普知识、落地措施,一同共建人貉和平共处社区,请扫二维码(右)告诉我们您的需求,一起推动城市居民与野生动物“貉”睦相处。

貉貉情报|居民对貉态度|人貉共处社会需求



-END-


撰文/冯一迪

排版/赵博雅


*本文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引用。

如有需要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ontact@shanshui.org


作者介绍:

冯一迪

从新闻到人类学,辗转媒体、咨询和NGO,坚定了对于环境议题的兴趣,目前正在长三角快乐地进行城市物种调查和保护工作。


项目介绍:



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

2019年的99公益日,在爱德基金会与华泰证券的支持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复旦大学王放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联合发起了“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项目。项目将从长三角的城市及近郊区域开始,开展城市野生动物调查,推动对于貉、黄鼠狼、刺猬等城市物种的研究与保护,并与大家一起探讨改善城市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可能。




观爱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

观爱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旨在配合将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推动和激励普通公民对身边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增加知识,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个人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激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并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能。


关于貉,你还可以了解:


识别下图二维码 加入山水月捐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