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代跳水奥运冠军高敏:冷静看待全红婵的成功

北京日报 2021-08-21


8月5日,中国出征东京奥运会年龄最小的一名运动员全红婵在跳水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中,以三次满分、单项及总分均打破世界及奥运会纪录的好成绩夺得了冠军。


这本是个好消息,但突如其来的关注却让事情变了味道。


据中国妇女报7日消息,全红婵夺得金牌后,家里竟然变成了所谓的“网红”打卡地,有人守在门口一边直播一边带货,有人对着镜头计划着怎么摘走冠军家的波罗蜜,甚至还有大网红精心策划“全红婵主动暗示自己为其画画”的短视频获赞200多万,直到网友提出质疑才出来承认是自导自演。


全红婵家门口围满了前来打卡的网、亲戚 图源:视频截图


此外,教练一段关于“全红婵7岁前都没有接触过跳水”和“训练体校全广东条件最差”的叙述,也让媒体和网友纷纷以“天降紫微星”来称呼她。例如,在全红婵跳水夺金的微博下,网友们的留言多离不开“一跳成名天下知”和“天才少女”等词语。



8日,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跳水皇后”高敏发文直言:不要把这小姑娘给“吓”着了。


高敏在微博中表示,人们需要冷静地看待全红婵的成功。作为一名14岁的跳水运动员,她接下来马上就要长身体,要开始长身高、长体重,而这个阶段对女运动员来说特别艰难。


“她将面临不同的窗口期,如果她在练技术的窗口期去练力量,那她的技术不能发展;如果她在练力量的窗口期去练技术,那她容易受伤,当她的力量和技术不匹配,就会进入恶性循环。”


高敏将这种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比喻为“走钢丝”,表示全红婵除了要消化荣誉,还有很多坎要面对。而观众们如果还想在下一届奥运会能继续见到她,得冷静一些,不要吓着小姑娘,而是在她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最后,高敏表示,如果能在巴黎奥运赛场再次见到她的身影,请大家用“强者”代替“天才”称呼她。



高敏所说的“发育问题”是跳水运动员需要面对的一道重要关卡。身体发育意味着个子变高,体重增长,但这对跳水、体操这些讲究旋转腾挪的技巧性项目而言却是“灭顶之灾”。


高敏也曾在2015年7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选手都是在发育前就已经把动作练好了,之后要面临很严酷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随着身高的增长,体重也随之增长,导致动作完成情况大打折扣。一些国外选手则是在过了发育期之后再练就成型的动作。


“很多跳水运动员在发育后,动作完全做不出来了,空中时不能轻松地翻了,入水时也没有效率了……”



据《体坛周报》2017年7月20日报道,发育期是女子跳台选手都必须经历的难关,无论是伏明霞还是郭晶晶都因为发育才转战跳板,奥运冠军劳丽诗、世锦赛冠军贾童甚至没有迈过发育的坎早早退役,唯独只有陈若琳熬过发育关后坚守跳台。


但陈若琳为了熬过发育关所做的牺牲是巨大的——青春发育期的她坚持整整5年每天只吃一顿饭,以避免脂肪过多的产生。为了抵御美食诱惑,每晚她总是早早便上床睡觉。


《体坛周报》还提到,从中国跳水队的发展轨迹来看,女运动员如果身高和体重增加,在未来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在女子10米台上配双人项目;二是改换项目,开始练习跳板。


因此,相比于网上一边倒的“热闹”,全红婵接下来的运动生涯该如何规划,是个格外需要冷静的问题。


对于高敏的建议,有网友表示,这才是“强者间的惺惺相惜”。全红婵的运动生涯还很长,希望她不要被过多打扰。



有人认为,作为内行,高敏看问题的角度和现在舆论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也有人为大家科普了一下高敏的事迹:高敏出道即巅峰,到退役都未曾失过手。因此,她对于跳水“天才”的理解,值得大家关注。



高敏1970年9月7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是中国著名跳水运动员,1986年在第5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夺得跳板跳水冠军,并与队友合作夺得女团冠军。1988年在第24届奥运会上,以580.23分获得跳板跳水金牌,成为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1992年在第25届奥运会上,蝉联女子3米跳板冠军,同年退役。


高敏在跳板跳水职业生涯中共斩获70余枚金牌,创造了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7年全胜的纪录。曾蝉联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跳板跳水冠军,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跳板跳水金牌获得者,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突破600分跳水大关的女运动员。


奥运期间,高敏作为跳水梦之队的“初代女神”,当初跳水的画面也又一次火了。由于其动作过分“丝滑”,入水毫无水花,弹幕里还有网友感慨:“和水融为一体了吧”、“水都没反应过来”……


来源:观察者网

监制:张力
编辑:初心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