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代步车按时退场,也要看到背后的真实需求
违法违规、质量堪忧的老年代步车,在北京将迎来退场倒计时。市交管局日前再次明确,自明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将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有违规者,执法部门将依法查处(此前报道:明年起,违规“老年代步车”在北京禁行!)。
数量巨大的老年代步车,一直是北京交通的一大“痛点”。造车不需要资质,小作坊各行其是,车辆压根儿没有合格标准;购车不需要审核,司机“练两把就上路”,交规对驾驶员约束几近于无。事实上,“老年代步车”本身也是厂商凭空编造的一个词儿,其本质就是非法上路的电动三、四轮车。据统计,2022年,北京共发生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亡人交通事故131起,死亡138人。显然,老年代步车的横行无忌已经越过了城市安全的底线。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此类违规电动三、四轮车长期以“灰色”身份存在,并于监管之网的缝隙中长成了庞然大物。尽管此前本市设置的两年退出过渡期兼顾了力度与温度,但要让其按时退场,还需要严格执法与大家配合相向而行。在法治刚性与柔性执法之间,如何实现有效处罚,防止“破窗效应”,仍有待政策细则出台,为一线执法力量撑腰。
另一方面,不同于超标电动自行车可以通过政府补贴、以旧换新的方式,实现有序处理、逐步替换,直接退出历史舞台的非法电动三、四轮车,在回收上只能当“废品”,自带的电池还是“危险废弃物”。即便车主有心淘汰,现实中也难有渠道接收,一旦遗弃在街头成为“僵尸车”,便又是一笔庞大的治理开销。着眼于此,老年代步车的下一步处理,恐怕还需要抓紧完善相应规则,统一进行处置。
平心而论,老年代步车之所以被市场广泛接受,很大程度就在于其背后真实的出行需求。近年来,北京大力推进慢行系统建设、推广定制公交服务、织密轨道交通网络,老年人通过公共交通可以满足日常大部分出行需求。但对很多人来说,家门口到公交站的这“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实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行难。这也意味着,老年代步车顺利退场的一个必要前提,是便利出行的充分实现。持续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借力”,以出行APP进行适老化改造、网约车优先向老人派单、社区内建设助老打车暖心车站等方式,缓解出行难,当违规三、四轮车的“优点”消失,“卖点”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人人任性图一时方便,结果只能是大家都寸步难行。老年代步车对于城市秩序的危害已经到了无法忽视的程度,请广大市民提高认识、自我约束,配合相关部门一起努力,为所有人创造更舒适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监制:张力
编辑:钱绯璠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