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中国”为什么偏离“现实中国”
“首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然后更要让世界正确地理解中国。有时候了解和理解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近日,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全球汉学家齐聚北京,分享时的真知灼见,对话中的智慧碰撞,让世界看到了汉学家们促进中外文化沟通的巨大热情,也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
汉学好比文化的“混血儿”,是外国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汉学家则是外国人里的“中国通”。
回望漫漫岁月,东西方一度处于互相寻找的状态,直到一批商人、使节、旅行家踏上征程,逐渐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游记》让世界看到了崛起于东方版图的文明国度;
进入传教士时代,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一批人翻译东方文献典籍,传播西方近代科技,东西方文明互鉴就此加快;
到了1814年,雷慕莎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汉语课程,从此汉学研究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
从“游记汉学”到“专业汉学”,一代代汉学家的努力,让中国的形象在外国人的眼里逐渐清晰,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天,许多汉学家坦言,汉学正成为热门学科,他们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代。这背后,有着区别于历史的逻辑与动力。今天的中国,正快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更好“表达自己”成为现实课题。我们不仅是被观察、解读的对象,还在积极主动进行着自我宣介。
而从外国的角度看,中国模式的成功让人无法忽视,但既有的西方理论难以真正解释中国的发展逻辑,西方的话语也难以恰当地讲述中国故事,解码中国、汲取经验成为一种刚需。
如果说百年前的汉学热,多是西方人对异域文化进行居高临下的审视,那么今天的汉学热,则是一种更为平等深入的探究。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与汉学家一起努力,将汉学研究引入新的历史阶段。
(二)
以更大视野看,基于文化进行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表达,也是国家实力的一部分。在外国的一些社交问答平台上,围绕中国的提问不少,其中不乏“中国有电吗”“中国有智能手机吗”“中国人吃蜘蛛吗”等让人哭笑不得的发问。
事情虽小,却反映出一个尴尬现实——今天的国际舆论场,仍然是“西强东弱、北强南弱”,“话语中国”与“现实中国”还存在巨大偏差,大批受众被外媒构建的偏误形象骗得团团转。
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将舆论场视作零和博弈的空间,大肆诋毁抹黑中国,持续加剧认知分裂。指望他们放下傲慢与偏见不太可能,寄望于西方民众自行冲破信息壁垒来客观认知中国也有现实难度,唯有主动出击,构建本国叙事,努力抢占舆论话语权。
一个国家的形象塑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另一种是作为传播客体的他者形象塑造。二者取得成功效果的一个基本前提,在于国家的硬实力。
美国的一举一动之所以会轻松登上全球媒体头条,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事件多么石破天惊,而仅仅因为这发生在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同样的道理,今日中国的“引流”体质,根本上也是实力打底。硬实力与日俱增,影响力自然水涨船高,这将于无形中为自塑召集听众。
当麦克风和摄像头对准了中国,我们更要大胆说、主动说。时时研判媒体发展规律,深入把握别国受众习惯,就有机会在国际舆论场刷出更强的存在感、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三)
调查显示,国际社会受众借助西方主流媒介对中国的信息获取率高达68%,经由中国媒体了解中国的仅占22%。从传播规律上讲,外国人跟外国人讲中国的故事,必然更具贴近性和感染力。汉学家深谙中国文化,又更懂得如何利用外国人接受的话语体系来讲述中国故事,着实是对外传播中应当倚重的力量。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意识地多创造契机,多多搭建如汉学家大会一样的交流互动平台,吸引更多人来中国实地走一走看一看,从生动鲜活的图景中,深入感受多彩的中国、了解可爱的中国人。当更多真实可亲的中国故事借着外国人之口传遍世界,中国的形象也将更加真实和可爱可亲。
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为物质财富的增加、经济格局的重塑,也必然意味着文化事业的繁荣兴盛、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与日俱增。让世界读懂今天的中国,需要宏大叙事,也离不开很多个人化、情感性的微观表达。
这可能是汉学家的一篇文章、留学生的一个帖子,也可能是“李子柒们”做的一顿饭、一路“象”北时的一条视频。当人类的共同情感被充分激活,心灵相通、感情相亲、守望相助的愿景就会加速实现。
监制:张力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