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暴雨中奋不顾身的北京蓝天队员,已抵达地震灾区,参与搜救
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北京派出多支社会应急力量前往协助救援,其中包括房山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记者了解到,10名队员已于12月20日下午到达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今天将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搜救工作。
据悉,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19日下午5点左右,来自房山蓝天救援队的两车10名队员集结完毕,其中有3名女队员和7名男队员,年纪最大的66岁,最小的36岁。驰援地震灾区的10人均为身体素质较好和救援经验丰富的队员,有的队员当过消防员,有的参加过今年北京暴雨救援,有的驰援过今年2月的土耳其地震。
“因为我们的车辆空间有限,除了携带队员自己的方便面、矿泉水等基本供给外,还携带了一些小型的破拆工具。”领队陈文明说,在有限的空间里,还塞进去了几包提供给受灾群众的棉衣、棉被等防寒物资。
经过18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20日13时30分左右,房山蓝天救援队10名队员抵达灾区——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下喇家村,这里是青海与甘肃交界的地方,两省隔着黄河,震中积石山县就在队员安扎帐篷的河对岸。
“这里因地震倒塌的民房主要以土木结构为主,这类民房没有钢筋混凝土,在地震中不堪一击。另外,因为靠近黄河,地震还引发了砂涌现象,有的路面堆积的泥沙达两米多厚,把半个村都淹没了。”陈文明说,目前仍有村民处于失联状态,大型挖掘机已进场开展清淤挖掘作业。
据悉,“砂涌现象”主要是指在强震发生之后,由于地壳震动引发地下深处的含水砂土液化,并沿着通道在挤压作用下直达地表。专家介绍,作为地震的次生灾害,砂涌现象往往突然来袭,破坏性大(此前报道:愿平安!青海两村被淤泥包围,20人失联,这种现象很罕见——)。砂涌现象发生时,人要尽量跑到高处避险。
陈文明说,当地气温很低,即便在白天,包里的矿泉水都能冻成冰疙瘩,无法饮用。晚上的最低气温达零下十四五摄氏度,队员们只能围坐柴火堆旁取暖,“晚上睡觉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帐篷,大家都不脱衣服,睡在睡袋里,扛过寒夜。”
今天上午,当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各支社会应急队伍前往官亭镇附近的中川乡,这里也有在地震中遭受砂涌掩埋的村庄,房山蓝天救援队分为两组,一组人员参与中川乡21个村庄倒塌房屋、砂涌侵袭地带的人员搜救、信息搜集等工作,另一组人员负责接收、分发救灾物资。
房山蓝天救援队接收、发放防寒取暖的物资
截至12月20日20时56分,积石山6.2级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22人遇难、198人受伤,12人失联。目前,失联人员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