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多少次长安街,这些“彩蛋”你发现了吗?
樱花红花岗岩,汉白玉牌匾、金色金属浮雕上刻着长安街上的标志性建筑......这些细节,共同指向了如今街上的25座地下通道。
长安街上的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首都城市建设按下了加速键。1985年,《关于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规划方案的报告》明确了长安街作为政治性、文化性大街的规划原则,长安街的建设迈入快车道。
也是在那一时期,天安门前东、西两侧率先破土动工,建设地下人行通道。90年代,又沿长安街修建了地下通道和人行过街天桥。
不过有一点常被人忽视,三十余年前建设的初衷包括“尽量减轻行人走过长距离地下通道的枯燥、疲劳感”。
行色匆匆穿越其中的过客,或许很少注意到地处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沿线的25座通道内饰有不同地标性建筑物的浮雕。这是在2017年大规模维修后呈现出的新面貌。
夜幕降临,顺着台阶向下,地下通道内暖黄色的光从入口处涌出,明亮、温暖,给人以安全感。悄无声息间,它们托举起了行人的日常需求。
长安街上的地下通道。摄/北京日报记者 赵雅丹
人文
2016年,长安街上经历了一场景观提升。
为落实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北京市政府印发《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市容环境景观提升工作方案》,沿线52栋建筑90万平方米的外立面被清洗粉饰,邮筒也更换成了圆柱式墨绿色邮筒。
景观提升始于路面,延伸至地下,25座地下通道正是在那时候“旧貌换新颜”。
“长安街两侧城市景观面貌日新月异,而通道的装饰风格一直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与长安街两侧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不协调。”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城养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刘涛介绍。
当年,他负责地下通道的全面维修改造。由于运行多年,通道内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裂缝、漏水病害,原施工建设采用的装饰材料也已被市场淘汰,不便于日常养护。
“物物皆景观,处处是精品”是此次整治的目标。
顺着楼梯,一步步走进东单路口东通道,脚下是灰色花岗岩,眼前悬挂着写有通道名称的汉白玉牌匾,出入口的墙面是樱花红花岗岩。进入通道,正中央一侧的墙面上悬挂着写有“长安街”的金镶玉牌匾,金属框条上还绘有祥云纹饰。与之相对应,另一侧门厅处墙面还装饰有东单体育中心的铜板浮雕。
东单地下通道内,市民经过装饰着“长安街”字样的浮雕。摄/北京日报记者 武亦彬
抬头可以看到,顶部沿通道横向做成了圆弧拱形,并辅以灯带照明,在视觉上,颇有苍穹的广阔感。
从材质到颜色,再到细节设计,通道内几乎每一处,都能与长安街的地面景观相呼应,使得地上地下自然衔接。
“暖色装修风格使通道内部更为明亮、温暖,提升安全感。”北京建工市政路桥所属北京市政专业设计院也参与了当年地下通道的维修整治项目,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勇表示,通道照明均采用节能灯具,照度高、寿命长。
在整体风格上,25条通道一脉相承,不过“共性”之余也不乏“个性”。通道内的铜板浮雕会因所处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靠近东单公园的通道浮雕是东单公园大门,而在王府井西浮雕就变为了王府井百货大楼。
它们像是藏进通道里的“彩蛋”,等待着行人的发现。据刘涛描述,这样的设计方便通行者辨认位置和方向,增加人们对通道的辨识度。
在看不见的地方,一些“沉疴顽疾”也得到了治愈。
“治理裂缝的时候,我们首先测量裂缝的宽度并判断裂缝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的裂缝宽度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刘勇指出,在对裂缝进行修补的基础上,还增设不锈钢导水槽,将雨水最终接入通道排水系统。
无障碍设施精细设计,也是这场大修的重点。过去,边坡位置都位于进出口两侧栏杆下,给腿脚不便的老人造成困扰。此次升级改造中,对宽度大于4米的梯道,取消边坡道,改为中间坡道,还在每段通道的顶部、底部及出入口设置了盲道。
同时变化的还有扶手,在栏杆扶手端部多了一些凸起的小点,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盲人出行而增设的盲文铭牌。
畅通
每小时两万余人,这是1985年媒体报道中,从天安门到广场之间穿过长安街的行人数量。
那时候,人行地下通道的建设还未开始。过往的行人与东西向车辆形成交叉堵塞,给行人带来很大不便,修建地下过街通道的计划自此开始。
正式动工之前,北京市市政设计院根据市政府有关指示,曾在1985年举行了“天安门广场地下人行通道设计方案竞赛”。
除了确保行人来往通畅这一最基本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获奖方案还有一些共同特点:尽量减轻行人走过长距离地下通道的枯燥、疲劳感,让地下通道的建筑艺术风格与天安门广场地面建筑相协调。
地下通道不仅具有工具属性的特点,自那时起就已奠定,壁画、浮雕甚至雕塑都在那些获奖方案中出现了。
1987年1月3日夜间,两条呈“L”形、各长170米的地下人行通道,在天安门前东、西两侧破土动工,是彼时北京建筑面积最大、距离最长的地下通道。
1987年1月9日,两条呈“L”形、各长170米的天安门地下通道正在施工。摄/北京日报记者 王振民
施工地段车流量大,工期紧张,加之地下许多管线需在短期内拆改挪移,同时为确保重型车辆通过,工程现浇混凝土方量大,又正值冬季施工,更增加了作业难度。
近4个月后,地下通道正式对行人开放。为了和天安门的红墙黄瓦相契合,地下通道的侧壁是用五彩霞天然大理石铺贴的。
畅通长安街的工作仍在继续。1994年3月,从建国门到复兴门之间修建多条地下通道的工程拉开了序幕。
在如此重要的交通大动脉的地下作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由于不能断路“大开膛”,当年的建设者们采用了超浅埋暗挖法,在距地面0.8米的地下开挖土方。
长安街下暖气管道、雨污水管线、自来水、通讯电缆等有20多种。每日50多万辆车在他们头顶的路面上往来,地下开挖后,地质自稳能力差,稍有不慎,路面就会下塌。
那还是一个多雨的夏季。
7月一场暴雨后,水流涌向电报大楼地下通道,2米多高的污水从管口汹涌喷出,将整条通道淹没。工人们搬来水泥和砂袋试图抢险,挡住水流,他们顶着刺鼻的恶臭,把脚下淤泥一锹一锹铲出来,整整装了2000多个编织袋。
施工过程中,工期还被缩短了一个月,种种因素都在不断加大这一工程的难度。
当年夏秋之交,一座座人行过街地下通道,如期出现在了长安街,整齐划一,平均每隔200多米就有一条。路面上,横卧长街的斑马线全部取消,东西向主干道通行能力得以提高。
1994年拍摄的天安门广场地下通道。摄/北京日报记者 李士炘
养护
距离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维修改造已过去了7年,但围绕地下通道的养护工作从未停止。
每日途经地下通道的行人无数,使用损耗加之部分设施暴露在日光之下,出现零星的问题在所难免。
2022年,北京市城养中心又对东单路口东、西通道及东方广场等3座通道组织开展了规模性养护工程。
“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灯罩出现了破损、变形等病害,同时,灯罩变色也会导致透光度减弱,影响通道内照明效果,也破坏长安街沿线交通设施美观。”市城养中心高级工程师杨扬介绍,该工程对通道内的亚克力灯罩进行了整体更换,以改善照明条件,并提升景观效果。
此外,针对出入口栏杆扶手漆膜脱落等问题, 226.2米的栏杆更换,与53.65米的钢结构除锈工作也在同一时间完成,以保证与长安街色彩的一致性。
除了规模性的养护工程,市城养中心组织建立了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专巡专养机制,还特别成立长安街专巡专养工作组,共计百余人,全面负责长安街道路桥梁及附属设施养护、零星病害处置以及应急抢险备勤。
落到具体的工作中则更为细致。班组人员24小时待命,每日一巡,采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巡查三层巡查工作体系。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巡查巡检时发现的病害问题也进行了分类管理。
“维修工人会随身携带手扶吸石机和便携式小工具,如发现地砖松动缺失,灯具破损不亮等问题做到即发现即维修,保障设施处于经常性完好状态。”杨扬表示,对于路面坑槽等影响通行安全的病害,则做到24小时内完成修复。
为了减少施工对市民通行的影响,人流量最低之际正是组织维修的最佳时机。0时至5时的地下通道,通常属于正在开展大规模作业的班组人员。
待到迎来日出,班组人员退场,日常通勤的市民再度入场,地下通道又如初生般,开始了一天的运作,而个中变化却少有人察觉。
维修人员正在对长安街人行地下通道进行维修。图源: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
有人说,天安门广场上的地下通道像“时空隧道”,串联起的远不止长安街的两侧,还有古与今、历史记忆与未来图景。
25座地下通道早已成为了长安街另一种意义上的延伸,延伸至地下,延伸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明日预告
国门第一路|行驶的“中国红”
“你不知道的长安街”系列
未完待续……
监制:刘昊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