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伊宁小巷,道不尽的故事

      南市区是伊宁市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区之一,也是伊宁市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街区。2006年,自治区将南市区、六星街批准为历史文化街区。
     随着伊宁市南市区的改造,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碎片也被挖掘出来。


  南市区小巷不仅数量多,而且每一条巷道都有段不寻常的故事。


  州文联的退休干部阿不都萨塔尔告诉记者:伊宁市是一座有大小434条街巷的老城,伊宁市的小巷按人文历史归类,可划分为以名人、民族、民间工艺和原籍等命名的巷子。


  在阿不都萨塔尔老人的缓缓叙述中,记者感受着巷子的蜿蜒曲折,发现伊宁市有些小巷的名称不但具有人文色彩,还蕴含着令人感怀的往事,因为每一条巷子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历史与经历。


  记者选择了三条最具代表意义的小巷,契利克巷子、锡伯阔恰(阔恰:街、巷)、土努其阔恰,它们都有一段生动的民间传说。
   
  契利克巷子的守候 
   
  漫步汉人街,进入一条名叫契利克的巷子。蜿蜒的小路,青砖铺成的人行道,特别清幽。沿路有契利克巷子清真寺、古朴的俄式民居,别有风情。


  今年70岁的伊宁市教育局退休干部伊力亚斯就住在契利克巷子里,伊力亚斯知道许多有关这条小巷的故事,小巷近百年来的变迁,他都亲眼目睹。关于契利克巷子的名称,伊力亚斯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881年,清政府收回伊犁之前,沙俄在伊犁建立专门机构迫迁中国人离境,共掠劫我国公民7万余人。‘胁迫而去者十之六七’。宁远辖区潘金乡200户居民仅剩7户,吉里于孜村400户居民仅剩12户。清史记载:‘俄人在固勒扎(伊犁)驱迫益急。其不愿迁徙者,鞭挞立至,哀号之声彻于四野。’一些不愿背井离乡的人竟被活活打死。” 


  伊力亚斯说,1918年,战争和饥荒迫使侨民们纷纷回到祖国,居住在原苏联契利克地区的伊力亚斯的父亲艾迪孜与哥哥马力孜带着15户同胞从昭苏县入境(现波马边防站)回国,并买下天津人兰玉的菜园子(现在的喀什街四巷至伊宁市四中),全部定居于此,因为居民多,故有此巷名。当时这里只有汉族和东干人,后来从南疆来伊犁经商的维吾尔族人也落脚在对面的巷子,因此这条街又称为喀什街。


  伊力亚斯的父亲艾迪孜除了从事牧业外,还在塔西来甫开市场开了间马具用品店补贴家用。这里的老居民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加过伊宁市的各项建设活动,他们的后代在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业中,为国家尽了力。


  伊力亚斯伤感地说:“如今,当年随父亲一同回来的老人已全部过世了,我的哥哥姐姐及在小巷一同长大的儿时玩伴也一个个离我而去。老人们去世后,小巷的年轻人嫌老房子太旧了,大部分人家盖了新房,我觉得这些老房子不在了很可惜,好在还留着几套老房子,没有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失。” 
   
  神秘的锡伯阔恰 
   
  初次听到锡伯阔恰这个名字,记者很诧异:伊宁市有这条街吗?询问见多识广的朋友,无不摇头。网上查不到、伊犁的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身影,而这巷子里的居民更没有一家是锡伯族,这更为锡伯阔恰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说到锡伯阔恰,不能不提到纳格尔其买里。清光绪十四年(1896年)以后,伊犁公格亚斯鼎伯克(阿奇木伯克和卓)逢年过节时,总要召集鼓手前来击鼓庆祝,当时伊宁市有名的鼓手们都群居于此,故此街得名纳格尔其买里。锡伯阔恰是纳格尔其买里东起红旗路、中穿伊犁河路、西至造纸厂家属院后墙外的巷子,所以,锡伯阔恰是纳格尔其买里的一条小巷。


  在向导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伊犁河路的锡伯阔恰,也许是要修路了,施工人员在小巷两边用石灰撒了两条直线。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和恬然。


  刚进巷口,祖辈住在锡伯阔恰的阿不都热依木·穆合甫勒老人就热情地迎了出来。老人今年已70多岁了,但看起来很精神。跟随着老人蹒跚的脚步,记者走进了种满各种花和树的院子。当记者说明来意时,老人说,是因为有两位很有名望的锡伯族人——萨拉春和巴图沁曾经居住在这里,所以人们将此街称为锡伯阔恰。


  阿不都热依木·穆合甫勒告诉记者,从他记事起,萨拉春、巴图沁就是和他家门对门的邻居。在老人的记忆中他们是非常有才华的人,也是他一生中见过心肠最好的人。有一年,阿不都热依木·穆合甫勒举家外出,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将他家长800多米的院墙全部冲塌。看到邻居家的院墙倒塌,萨拉春立即叫人把院墙重新砌好。巴图沁经常外出,但只要在家就教邻居们识字。


  1903年,清政府伊犁将军府派满族青年到俄国留学,但因满族贵族不肯叫子女到“洋鬼子”的国家去,于是,从喀什调回伊犁将军府任办事大臣的富商借此机会派出锡伯族青年赴俄国留学,官派(公费)留学前后共9批。萨拉春、巴图沁是锡伯族青年赴俄国阿拉木图学俄语的第一批学生。


  老人说:“萨拉春、巴图沁非常热爱祖国,回国后,他们积极提倡和兴办现代民族教育,是提高锡伯族整体文化素质的先行者。萨拉春历任惠远高等学校教员、中国驻苏联阿拉木图领事和安集延领事、三区革命政府所办锡伯族历史上锡文报首任总编辑、‘锡伯教员训练班’高级教师等职。在这期间,他研究锡伯族历史,改革‘锡伯文字母表’,撰写了《锡伯族简史》,编写了锡伯中学课本。” 


  1913年,萨拉春组织惠远“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惠远高等学校毕业生创办了“尚学会”,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活动,号召留有长辫子的会员剪去长辫,当时的封建官员称他们为“苗条克”(光头、背叛者之意)。萨拉春废除教授四书五经的旧式学堂,创建了新式现代“色公学校”,也招收女性青年入学,这是新疆教育史上第一次招收女学员。在“尚学会”的影响下,萨拉春在四牛录兴办了“兴学会”,在六牛录开办了新式高等学校。新疆解放后,萨拉春担任自治区政协常委,1960年病故于伊宁市。


  “他们不仅是锡伯族人民的骄傲,更受到伊犁各族群众的尊敬。因此人们将萨拉春、巴图沁居住的巷子尊称为锡伯阔恰。”说到这儿,老人起身将记者带到小巷,指着依渠而建的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房子对记者说:“这是萨拉春和巴图沁的家。我只要看到这房子就会想起过世的邻居和儿时的朋友,仿佛他们只是暂时地离去……” 
   
  土努其阔恰的古老传说 
   
  记者生在伊宁市,长在伊宁市,对这个城市的熟悉就如同自己的家一般,从小就知道药材公司旁的小巷叫土努其阔恰,也曾随父亲来买过馕。


  记者悠然地行走在弯弯细细的土努其阔恰(馕坑街),新修的平平整整的路与道路两边低矮破旧的民居形成强烈地反差。小巷中,家家门口摆放着的馕坑像一个个倒扣的圆形水缸,排成一串向前延伸着,一个个馕坑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1917年,有个苏联富商卫勒瓦依在此路建了一个银行,此路遂得名银行街。后来,有个叫祖力帕洪的人,在小巷制作馕坑销售,居民们也跟他学着做馕坑,因此人们就把此巷称为土努其阔恰。1964年人口普查时,鉴于红旗商店位于道路中段,这条巷子被重新命名为红旗路,但老伊宁人还是称此巷为土努其阔恰。


  拍了几张小巷与馕坑的照片后,记者走入一位做馕坑的中年人家。当他听明白我的意思后,连连推辞:“我的年纪和手艺不配介绍土努其阔恰的历史,我们土努其阔恰有一个手艺最好、年纪最长、在此住得最久的人,对土努其阔恰他最有发言权。” 


  他说的老人叫吐尔逊·买买提,今年已75岁了,他们家在这个小巷已住了二百多年,是小院的第三代传人,也是土努其手艺的第三代传人。在土努其阔恰,像他一样制作并销售馕坑的有十几户人家。热心的居民一路聊着将我送到了吐尔逊·买买提的家。


  吐尔逊·买买提正在接待顾客,他一边用手抚摸着馕坑,一边慢声细语地跟顾客讨价。吐尔逊·买买提的院子不大,所有的空地摆满了制作好的馕坑,有的已经被太阳晒干,呈黄白色,有的馕坑还半湿未干。在一块空地上,他的儿子在往黄黏土里加山羊毛和水,为制作馕坑做准备工作。


  打发走买馕坑的年轻人后,老人面带歉意招呼记者坐下。


  吐尔逊·买买提说,伊宁市最早制作馕坑的祖力帕洪过世后,伊斯哈克成了祖力帕洪众多徒弟中手艺最好的一个。吐尔逊·买买提十几岁时跟伊斯哈克学做馕坑的技艺,一干就是半个世纪。伊斯哈克过世后,吐尔逊·买买提自然就成了制作馕坑的代表人物了。


  老人用了他的大半生守候在这里,不止是对他们的家,还有对土努其小巷的守望,对楚坎麻扎的守望。 


来源:新晨—紫燕

编辑:艳阳天

审核:月之  终审:海峰


其他人都在看


我这个兵团二代,上北大是个意外

李亚鹏、陈建斌的乌鲁木齐时光

艾青的新疆岁月


新疆风俗 新疆人情 新疆故事 新疆我的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