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庞茂琨:面向历史、今天、未来的多重追问

裴刚 雅昌艺术网 2021-09-26


扩展阅读:雅昌艺术网关于“以冒用'雅昌'名义骗取艺术品等犯罪行为”的声明

【编者按】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庞茂琨近 40 年艺术生涯中最大规模的个展“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于3月9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启幕。展览从布展到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很多思考和不同于以往的体验。如艺术家庞茂琨本人所说的那样:“此次展览是我近十年来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人生中有各种相遇叠加,有人和人的相遇,有人和自然的相遇,有人和自我的相遇,有人和历史及未来的相遇,而此次展览则是我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相遇。”

这次展览,一进入展厅便给人留下了眼前一亮的印象,首先会看到“舞台系列”的第一件作品《依玛乌斯的新菜单》,这件作品的展出方式极具仪式感,为观众提供了可以介入作品的剧场式场景,两位观众可以同时走上“舞台”在作品前落座合影,形成与作品之间产生的“再创作”。同时,可以扫一扫油画上的二维码,观看艺术家“探讨人工智能时代诸多思考”的另一件影像作品。

观展嘉宾在作品前合影

策展人殷双喜对雅昌艺术网说:“这次展览我们策展团队特别关注观众的看展体验,不仅对作品的呈现,还对公众进入展厅后的观看,如何在最佳的位置欣赏作品,并且在地面标注了照相和看画的位置。”另外,在美术馆的二楼和三楼公共空间首次全面整体的展出了庞茂琨的雕塑及影像互动装置作品。这些都给熟悉庞茂琨的朋友们留下不同于以往的”陌生“印象。

在美术馆的2号主展厅,展览综合的呈现了”舞台“系列、”游观“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十年来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他用驾轻就熟的古典油画语言借用经典图像表达的却是对历史、今天、未来的多重追问。正像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在谈及此次展览时所讲:“他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之中,在中国艺术与西方文化交织相连的大空间、大背景下不断的相遇,这种相遇为他返回自身、思考自我的‘此在’。这是庞茂琨这么多年学术追求的深度。”

那么,艺术家庞茂琨如何面对古典油画在中国的意义?他如何思考中国写实绘画的发展之路?从艺术家对所处时代问题的追问是如何在作品中转化的?带着这些问题雅昌艺术网与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庞茂琨展开对话。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艺术家 庞茂琨


“此在”与“相遇”的结合

雅昌艺术网:庞院长您好!此次展览有个开放、动态性的主题——“相遇此在”,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想象。您对“相遇此在”怎么看?

庞茂琨:“此在”这个概念有它固有的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从艺术家角度想通过我的作品来体验这个词的含义。

“此在”,我理解就是一种对存在的一个深度的体验,通过人的行为,通过人生成的过程。一个人要活在世上,他应该有思考和追问,对人的本质的追问。整个人生的过程,也是反复追问的过程,就是“此在”总体上的含义。

“相遇”,人从生下来,一直到今天,都是因无数个相遇叠加在一起的结果。人与人的相遇,人与事件的相遇,人与自然的相遇,人与历史和未来的相遇,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的生活体验。

这次展览我的作品是从几个方面切入,包括“镜像”系列就是与自我的相遇;“游观”系列是与自然的相遇;还有“折叠”系列是与历史,与今天,与未来相遇的各种体验。但是,我用了各种手法和不同的角度。这几个系列开始也很偶然,不是完全设计好的,开始已经有了一个冲动。比如对镜像这个问题,展开就可以画一批作品,因一些偶然的机遇。现在回顾和总结这十年的历程,“相遇此在”概括串联在一起是最合适的。

雅昌艺术网:这个展览是十年的创作结果,又是不断追问的开始。您刚才提到了很重要的词“追问”,并且展览不仅仅是立足在今天,或者是回顾过去,而是面向未来的状态,您如何展开这样的思考的?

庞茂琨:首先,通过回顾和梳理更清楚了过去的创作。艺术是要跟自己内心的深度体验产生关系,不是个简单的画几笔,或者是形式语言的问题。还是艺术的方式,如何能和社会、现实发生关系?把人生的种种体验结合起来,艺术才有它真正的意义。而且应该比过去我们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更广泛和深入。

雅昌艺术网:不仅仅是某个专业圈子,或者是某个专业领域,才可以讨论的,而是向公众全部开放的,可以有很多专业领域的人进来一起来讨论的?

庞茂琨:并且,包括如何利用传统,如何利用自己熟悉的手段、技法、语言等问题。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小圈子里可以欣赏和分享的。但是,如果是限制在这么窄的范围就没有太大意义了。应该把范围扩展的更广,才能够真正的和今天的社会、时代中所有的人发生关联。


《依玛乌斯的新菜单》

置换了《以马忤斯的晚餐》中的什么

雅昌艺术网:如同进入展厅看到的在剧场环境中的第一件作品,大家进到展场能看到的第一件作品,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件作品?

庞茂琨:我画的《依玛乌斯的新菜单》这件作品的原型是卡拉瓦乔的油画作品《以马忤斯的晚餐》,文艺复兴晚期接近巴洛克时期的经典作品。这件作品画的是耶稣复活以后的晚餐,他在晚餐上提出一些概念,恰好和我们这个时代要面临的问题产生对照,特别是对未来智能科技时代提出的问题,有一些冲突和矛盾在里面。

我通过这张画来集中提出问题,尝试如何理解现在的问题。大家怎么去思考这些问题?我把原画桌上的那些食物都去除了以后,用一个二维码替代。如果扫一扫这个二维码,会打开我做的一个影像短片,就是在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有没有和我们人一样的感受、情感,包括自我意识的统一性。

《依玛乌斯的新菜单》220x160cm 布面油画 2017

扫一扫二维码看同名影像短片

这个关键点在,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比人更聪明,会反制于人,但是它有没有人类真正的自我意识?因为人的器官这些都可以替换,可以换成机器的,但是很多人的器官被替换后,还是不是以前那个完整的人?包括人的意识是不是还存在?是否还具备统一性?这是个问题,这也是人们对于未来的困惑吧,也是一种期待?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境?这呈现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通过这张历史的经典名作,提出今天我们的问题,并把它进行折叠、重叠,从而探讨人类面对未来的问题。

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短片截屏

雅昌艺术网:首先这件油画作品是一个主体,但布展的方式营造了剧场一样的环境,包括紧邻这件作品两边的作品,也用不停开合帷幕的装置来呈现作品。有一种仪式感,您怎么去看这种形式和其中的观念?

庞茂琨:总体是一个舞台的概念。因为艺术史从形式到观念,一直在发展。从美术史或者整个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看,形式与观念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比如,一件作品的基本构成方式,也在不断的扩展,包括画面的框架结构、色彩、点线面等等。但是,形式还包括跨界的扩展,有可能突破一些学科的边界,综合的艺术门类进行扩展。在今天,这种方式已经非常多元了。你表达不同于以往的今天的思想观念,就必须突破以前的框架结构和形式语言。

我本来是从事架上绘画的,但是这次的展览给了我更多的灵感,如此大的美术馆空间,可以尝试一些场景的方式。我把平面的作品集中在几个厅里进行转换,综合了几个系列的绘画作品。这几个系列里面有舞台系列的舞台形式,也有游观系列的观看方式。“镜像”系列也都综合在里面,包括“折叠”系列。所以,用这种方式他是综合性的一种手法形式,但是它也凸显了我思考的问题。

雅昌艺术网:形式看上去很古典,但已经被转化了。

庞茂琨:表面看这些都是西方传统的一些家具或者是布景,实际上整体布局和引出的问题是当下存在的方式,一个判断的方式。

雅昌艺术网:包括这种装置的方式和剧场的方式,综合艺术的方式。

庞茂琨:综合,只是一个尝试。


作为生命体验的四个章节

雅昌艺术网:从综合的方式面对未来。您能不能给我们大概讲一讲舞台系列、游观系列、镜像系列、折叠系列四个章节。

庞茂琨:展览的第一个部分是“舞台”系列,从2009年开始的。我的第一个个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的主题就是“舞台”。舞台也是大家相遇的一个经典的场景,各种角色都在表演,其实我们的人生就是个舞台,每个人的角色不同,但是都存在于一个社会框架当中,一个舞台上面。这个设定就是一个基本框架。但这种角色是现实当中的一些偶然情境,并置以后产生了新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意想不到的,比如,动物和人,没有什么直接关联,但是两者放在一起后,思考之间的关联,画面既有偶然性又有一种编码在里边,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

我想尝试这里面的舞台概念,产生了一种荒诞感,或者是现实当中的一些新的联系。各种角色相互之间产生了新的戏剧故事。

《巧合之一》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09

《邂逅之二》布面油画 180X260cm 2010

《蜕变之四》布面油画 160cmX200cm  2010

“游观”系列,是另一种舞台的延展。把简单的舞台挪向了现实社会当中快拍式的情境。现实当中也有很多生动的情景,不经意的时候不觉得他能产生一种戏剧感,但是你一旦把这种快照拿来进行描绘、改变,它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感,其实也是从这种舞台挪用过去以后变为一种社会舞台,比如中国人喜欢旅游,到世界各地去走一走的这种心态,也体现出来了,从2000年以后,生活比较好,富裕以后到处旅游,这种观看,这种心态描述出来。

《沸腾的岁月》布面油画180x280cm 2013

《过客之一》   布面油画 180×260cm 2014

《遐想》 布面油畫180x280cm 2012

“镜像”系列,是在探讨内心的自我认知。镜像这个问题也是很传统的学术问题、哲学问题,欧洲所有的哲学家都涉及到这个问题,我就是从这个问题开始,引入了对今天这个媒体时代的传播,比如说自媒体、朋友圈这些都是我那个时期的一个思考,人在自我观看,自我审视的时候,包括自恋都是对一种封闭和不能够识别的真正自我的认知。他到了今天媒体时代更容易封闭自我,相互的交流,其实都是虚拟化的,因为他不是一个很实在的,像以前很朴素的那种交流,所以也是对那个问题的一种思考和追问吧。

《巴塞尔表情》 布面油画200x160cm 2015

《镜物》 不锈钢 吹制玻璃 2015

《纳西索斯》  布面油画  160x200cmx2 2015 

《早安,委拉斯贵兹》 布面油画  108x160cm 2015

“折叠”系列,是对历史、今天、未来,以及西方、东方,以及自我等等相互关系的思考。这4个系列都有各自的追问点,串起来就是各种相遇。还有对“此在”的体验,最后都是对“存在”、“生命”的一种体验。

《第二次触摸》The Second Touch160x20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耳语》布面油画 160x200xm 2018

《停顿的气息》布面油画 140x120cm 2018年

《折叠的伊甸园》   布面油画  200cm×85 cm×2  2017

《证婚人》 布面油画    110×80 cm  2017

《重生》 180x28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雅昌艺术网:这些系列作品中的图像里有很多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等古典主义大师的名作,其中有教皇、宫廷、耶稣等等的图像。包括“折叠”系列部分的《第二次触摸》,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耶稣的接触。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图像,是有它的象征意义吗?

庞茂琨:经典作品确实很多是出自那个年代,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那些大师也是我很喜欢的。那些经典作品,被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来的很多艺术家进行挪用和再创作,这个方法已经很普遍了。如何用经典作品进行对话,对它进行改变或者是产生另外的意义,借用历史中的语言形式或者是图像进行再创造,这种方法也是很普及的、很普遍的,确实是当代的方法之一。所以,历史和今天不可能分割。虽然,我借用了一些作品里边好像涉足了宗教,但是我并不是为了和宗教发生关联,而是和艺术史中的经典对话。有时候是我介入式的,比如我自己进入情境里边,改变情境来产生新的作品。

另外,未来智能科技时代与传统的意识和方式之间会有一种碰撞,以这种碰撞产生思考,两者在一起确实有冲突,而且也促使大家对未来和传统之间的理念碰撞以后,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想法。


雕塑、多媒体包含的期待和困惑

雅昌艺术网:主厅外面有雕塑和多媒体作品,之前没有整体的跟观众见面?

庞茂琨:这是个尝试,我从2015年开始做的雕塑,2015年今日美术馆那次展览,“镜像”是采用了雕塑。这次又做了另外几个雕塑,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塑躯干、头像,透明体里面的那些包容物是今天智能科技时代的一些现成品。把两种矛盾的文化融合在同一个雕塑中,也是人类文明中具有典型视觉图像意义之间的冲突。

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古希腊、古罗马时候根本上没有发生改变但到了智能科技时代发生很多根本性的改变,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这系列作品包含着一种期待和困惑。

雅昌艺术网:还有一部分是多媒体的。像进入一个新的场景的时候,包括其中进入“镜像”、“折叠”章节的时候有个通道,像一个万花筒或者是意味着未来空间的印象?

庞茂琨:那些图像用的都是我的作品,有一些局部或者是人物的形象进行图案化的改变。这些图像是综合了几个系列的作品,有一种综合性的感受。通道会让人感受到被包围的感觉,被当下与未来的问题围绕着。

《幕》 不锈钢  240×150×100cm 2015

《思想者》 不锈钢  160x80x90cm 2015

雕塑、多媒体作品展览现场


古典油画作为再创作的一种资源

雅昌艺术网:对历史、现代、未来之间的关联和对照,并不是生硬的拼合。您如何去看现在您的绘画作品,如果没有您对油画技巧谙熟,或者是对古典艺术深入的去了解会怎样?如同对传统要“深入地打进去,再全力地打出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庞茂琨:过去西方传过来一种固有的概念,好像是一张画画的太好了就不现代、不当代的了,非要是“坏画”才行,这是我最反对的。其实每个人有他的长处,如果画的很好,也表达了想法,这个才是最佳的状态,我最反对每个人都顺应大家固有的模式化的概念,而去套用。

我喜欢古典艺术,而且在技法上也有研究,这是很重要的可利用的资源,也是我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如何运用自己的特点,这个很重要。我画油画驾轻就熟,很方便,非常顺手,最能体现我的思考,这就是有益于创作的。而不是非要去适应一些固有的偏见。但是我也是通过这种很熟练的,把经典的图像拿来利用、改变它,甚至解构它,这也很重要。如果我画的不是完全相似,那解构反而没意义了。必须在技术上达到了,才能产生一种消解的可能。

过去中国人对西方的文化艺术很神秘。80年代的时候,出国看这些经典的作品,完全是崇拜的心理。但是我现在是把他作为可用的资源,非常轻松的就能够达到需要的效果。所以,我觉得也是一种态度。今天中国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特别是西方美术,所谓人类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也面对借鉴后,如何发挥的问题?如何来做自己中国人的文化艺术?

今天中国的艺术家应该吸收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包括西方的经典的传统,都应该纳入我们的一个范围。

雅昌艺术网:不仅是一张很地道的油画,而是调动油画背后的西方传统中的很多资源,包括方方面面的信息在今天如何去利用,如何去面对未来。

庞茂琨:对,这些都成了我作品必备的基础和手段。

雅昌艺术网:谢谢!


编后语

这次“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给观众带来的深刻印象是艺术家对所处时代的问题意识,以及对历史、当下、未来的多重追问。正如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谈及展览的意义时所讲:“庞茂琨的展览核心画出了当代中国人普遍的焦虑,我们身在何方?庞茂琨要画的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是中国人现代的自我意识。我们如何认识在全球背景下的自己。如何认识那个国门洞开后迅急变化的自己。他制造图像的迷宫真实的、生动的带给我们身在何方的思考。所以我说这个展览值得我们关注,它的后面是否开启了中国写实绘画一种思考的道路呢?”


“相遇此在——庞茂琨艺术展(2009-2019)”相关信息:

展览时间:2019-03-09 - 2019-04-16

展览机构: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1:00-18:00(周一闭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7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展览信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