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宣话题】四六级翻译让人笑哈哈

宣克炅 宣克炅 2022-06-07

文/熊猫

前不久,不少大学生刚刚进行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再过不久,在圣诞节前后就是考研的时间,在这其中,引得不少人纷纷吐槽的,无疑是英语翻译。

各种令人捧腹大笑的翻译是层出不穷。比如有道翻译题,实际英国翻成CPC,但许多人只记得两个C和一个P,于是写成了CCP(某漫展的缩写),甚至CCCP(苏联),朋友圈内类似的吐槽并不少。


其实题目不难,无论是中译英还是英译中,只要基本功到位,看清题目,拿分并不难。

但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虽然如今有了各式各样的翻译软件,还有AI人工智能加成,但哪怕是日常对话,也只能是翻出大概的意思,连词意精准都很难做到,更不要说流畅、符合正常人的用语习惯了,而对于更进一步的,翻译出优美词句的要求,那就更难了。


许多时候我们看西方一些优美的英文诗歌,虽然直接读原文能理解意思,也能感受到用词的精妙,但翻成中文后,往往就没那味了。中文古诗文翻译成其他语言也是一样。

此外,许多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特点,即使再好的翻译,也很难好过直接看原文,不同语言之间,字词的读音,涵义都会有所不同。

毕竟英文诗歌、中文古诗,原文中都会押韵,可翻译成另一种完全不同语系的语言,要想做到保持含义相似相同的同时还能做到押韵可太难了。


又比如:同样是描写白色,有些语种中对于不同程度的白可能有几种乃至十几种词汇,而有的语种中就只有一种说法,还没有其他程度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个白,无论是乳白色、灰白还是浅白,通通只能用一个相同的词来描写,两种语言碰擦到一起,真的很难准确的翻译对方的意思。

年年都有英语四六级考试,各种笑话也会在考后刷屏朋友圈。可考试的本意显然不是一味的贡献网友们的快乐源泉,散装英语也不该一年又一年的重复出现在人们面前,仅仅为了博人一笑。


考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实践能力,想一想,学了这么多年外语的你,如果独自出国、独自用外文与外国人交谈,能行吗?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真的得反思下自己学习的成效了。

如今科技很发达,翻译软件层出不穷,为了节省时间,在看大量的英文内容时,先一键翻成中文,了解大概信息后,再对小部分关键信息点看原文进行理解也无可厚非。

可往往很多时候配合翻译软件,理解某段英文的意思没问题,但翻译成中文后就显得十分拗口、像是在不讲人话。这或许不是英语没学好,而是中文没学好。


无论学习哪国语言,中文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母语都学不好,又怎么能学好外语呢?学习与考试,最终目的都不是为了那个证,而是为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不然证再多,看着厉害,实际工作不行,那也没用!

抱怨考题越来越难的学生们,应该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新时代背景下,学习与工作处处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为应试教育而生的单词书并不能完美地解决问题。

 
学习是一个长期性的坚持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也不单单只是一个学科的事情,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兼具国际化的视野。熟能生巧、以不变应万变的世界。
 
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非单纯应付考试去把握技巧,我们才不会变灵活多变的考题所难倒,自然也不会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变身造词造句专家了。




往期推送点击下图

【突发!】沪一别墅发生悲剧 4人不幸丧生火场,熊熊大火视频

【宣话题】青春少年变大叔,我猜那晚你被西城男孩刷屏了

【完整视频】对话文峰创始人陈浩:是成功商人?还是洗脑大师?

【恶心】沪南京东路地标商场内:一餐厅老鼠蹿下惊吓顾客!防不胜防?


【惊险!】沪数十市民援手抬车 只为救下被轧伤者,伤者手臂...

【宣话题】距上海1879公里的内蒙古务农怎么生活?年入7万多,有多少人过得艰辛又坚强

【惊险!】人员往来频繁!沪一公共场所玻璃高坠!砸中...

【宣话题】小宣和他的学生们 100个秘密慢慢说(2)

视频!仓库里全是“爱马仕”!民警捣毁一制售假团伙

沪一男子早高峰在高架上狂撒螺丝钉!只因不服交警处罚…

点个赞,支持我们创作更多优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