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NWUers大数据 | 年轻的战场上,你我都将闪光发亮

2017-11-14 西大宣传部 西北大学

在西大,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践行公诚勤朴,坚持自由包容

用岁月累积思想的深远与广阔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该条推送)

在西大,也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以饱满的热情和持久的创造力

延续百年名校的熠熠荣光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该条推送)



90后是西大在校师生中最大的群体

不论是买好保温杯 提前进入“中年危机”

自称“学姨、学叔”的老腊肉们

或是刚刚开始大学课程的新鲜面孔

还是年轻有为的青年教师

90后都是西大的中坚力量



接下来

跟随官微菌的脚步

看看大数据里,那些个体的故事吧~


◆  ◆  ◆  ◆  ◆  

最学术


公共管理学院的马子博老师是91年出生的帅气阳光“大男孩”,从北京市三好学生到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再到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马老师说,“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目标、执行力以及自我评估。无论是学习,或是工作,抑或是生活都是这三个阶段的闭合循环。


2014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刘丹已经在西大新闻传播学院任教三年了。目前她怀着对待新闻事业的初心和教书育人的热忱,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希望不断完善自我,探索更多新知。谈到青年人如何克服迷茫做出选择,她说,“每个时代都会赋予那一代人不可复制的独特青春,并且‘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充分做好‘不容易’的准备,或许我们的青春才能容易一点。”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讲师张雨禾老师致力于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相关研究,她希望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她参与了973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读博期间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5项,省级竞赛奖励10余项,并获得2017年“中国电信奖学金”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

最年轻


数学学院辅导员周靖雯老师是西大最年轻的老师,出生于93年9月的她丝毫没有想象中的青涩感,辅导员是大学生生活的领路人,她和所有辅导员老师一样,每天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谈到自己眼中的90后,周老师坦言,“生长在新时代下的90后们,被冠以‘个性,自我’的标签。实际上,接受多元化的我们,对世界,对自己,都有了新的认知。个性,是在共性下寻求创新;自我,是在集体意识下寻求自我实现的意义。”她说,“90后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富有朝气,勇于担当,不断成长,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前行。”


出生于93年3月的魏秦星老师2016年本科毕业留校,现在是地质学系的一位学生辅导员,去年他所带的新生最大的只比他小两岁。说起自己的学生,魏老师很感慨,“去年带的学生已经在学生组织里当部长了。看着自己的学生不断成长,他非常开心。”关于自己心中的90后,魏老师坦言“只要有梦想,就能不后退。”

最暖心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宋卡迪老师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迪哥”,短短一年的时间,他已成为孩子们心中最依赖的大哥哥。督促大家学习之余,他也会贴心地照顾学生们,带国庆不能回家的孩子去聚餐、叮嘱学生在忙碌的学生活动中记得吃饭。谈到工作,他豪气地摆摆手,“那都不是事儿,船到桥头自然直。”


历史学院的张博文老师已经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工作了近四个年头,手机从来保持24小时开机。今年她第一次负责毕业生工作,每日都要进行学生就业动向的汇总和就业信息的整理、发布。面对庞杂的工作,她忙中有序,并笑称自己是“停不下来的正能量战斗少女”。


从学生到辅导员,角色在变,不变的是艺术学院辅导员张旭龙老师对学生工作的热情。“我始终坚持网络引领传声音,做更坚定的价值引领者;创新方式筑精品,做更有力的活动推动者;一专多能显匠心,做更专业的梦想缔造者;苦练内功促提升,做更优秀的职业奋楫者;亦师亦友助学生,做更温情的成长陪伴者。时光里,怀一腔热血,寄真情温暖莘莘学子;持一盏明灯,以智慧点亮成长之路;执一颗匠心,用专注雕琢太阳下最温暖的事业。”张老师说。


  ◆  ◆  ◆  

你听过深夜办公室里的表针轻轻作响

你见过凌晨四点钟自习室的书页一角

不同的身份,同样的信条

甩掉误解和标签,背上期待与理想

我们都在朝那个远方奔跑


在西大,不仅有优秀的青年老师

90后同学们也英才辈出


不论是学术研究

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学(基地班)的马小涵同学今年已经大四,谈起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她最有感触的还是学习。在本科期间,她连续两年课业、综合排名都是班级第一,也是2016年国家奖学金的得主,并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进行研究生的学习。说起这些成绩,她谦虚地称自己很幸运,能在西大这样一个广阔的能实现自己很多想法的平台来奋斗。

还是社团经验

西北大学学生会主席丁甲今年是第四年做学生工作了,他说自己就像是“与学生会谈了一场不分手的恋爱。”问到为什么能坚持到最后,他说只是因为热爱。“因为喜欢在这里服务同学,喜欢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为一个目标去努力,喜欢在这里的归属感。因为喜欢,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不论是公益活动

说起历史学院2014级历史学的田伟栋,大家可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身份——“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员”,从大一到大四,他一直坚持着志愿讲解,做文物和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总服务时间超500小时”,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他的不断付出,“每次讲解完能听到游客的掌声真的特别开心”。他说,“希望自己能给更多人带去关于文物和历史的知识。”

还是义务支教

2017年研究生支教团的赵若婳是文学院的一名学生,面对即将要开展的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她充满了向往。山区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是她参加支教的动力之一,勇气和坚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关于自己心中理想的人,她说,“个性,自我,敢爱敢恨,敢想敢做,这是我身边的‘90后’,也是我想要成为的‘90后’。”

不论是接地气的“三下乡”

贾天宇是2017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千校千项”成果最具影响好项目、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优秀团队一等奖、校级重点立项的14支团队之一、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重点支持团队“正青春”的负责人。谈到这个项目的初衷,他说就是用新颖的“参与式科技体验”的方式,为偏远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带去科技启蒙。他希望,“可以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对社会的关注担当让贾天宇变得更加坚定。

还是高大上的创新项目

在西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直都是同学们的一个重要活动,历史学院2014级于晨磊王朔龑同学的项目《秦岭古道的历史研究与现状考察——以商於古道为例》通过将近两年持之以恒的努力通过了国家级创新项目的答辩,像这样在创新项目上不断挑战自己的人,在西大还有很多。于晨磊坦言自己做完项目成熟了很多,“毕竟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调研和总结功夫都费的很多,但是答辩完那一刻真的感觉努力都是值得的。”

不论是诗与远方的文艺梦想

从2014年9月至今,李珈锐已经主持学校、院系、迎新晚会、访谈会、校歌赛等多种文艺活动十几余场,来自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她在校期间先后获得了多项主持人大赛、朗诵大赛的奖项。荣誉的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专业训练,面对舞台,怀着播音梦想的李珈锐对自己要求严格,“优秀的人太多了,每一个人都值得学习。”

还是追逐目标的勇敢拼搏

多次参加校级、省级体育比赛并获得优异名次的方建,2017年代表西北大学田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获得男子乙组三级跳远第五,男子乙组跳高第七。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离不开每周风雨无阻的刻苦练习。面对质疑和挑战,他说,“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勇往直前。”

青春面庞也可以可靠成熟有担当

“90后”NWUers

梦想在路上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现在高校学生大多是“九五后”,再过两年,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也将走进高校校园。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7日)



愿所有NWUers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

不忘初心   奋勇前行!




未来两日讲座预告

讲座详情可点击西北大学官网首页查看

http://www.nwu.edu.cn/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庄长兴来西北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双11特辑 | 大家好,我们就是传说中的“东南西北”大学!

刷屏美图 | 就这样,作别西大最绚烂的秋~

省文化厅与西北大学共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中心”揭牌

NWU原创歌曲 《时光里的黑美人》| 三十年,感谢有你!



数据来源/ 人事处 学工部

策划&编辑/ 郝恬静    摄影/ 李润 包函

采访/ 武童佳 郝恬静 施依然 刘玥吟

制图/ 包函 武童佳    文案/ 刘玥吟 施依然 

责编/ 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