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困乡村到国际赛场,她是阳光励志的西大姑娘!
来自山东的谷文书,家中共有六口人,其中两个大学生、两个中小学生,家庭开支较大。母亲因丧失劳动能力,只能歇业家中,因此所有的经济负担都压在了外出打工的父亲身上。但父亲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且常年患有胃病,即使透支病体也只能换来微薄收入补贴家用。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谷文书从小便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母亲总是乐观引导她,鼓励她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艰辛。回忆起过去,她总是感叹道:“艰难的岁月总会过去,我更愿意乐观向前看。”
初中时,谷文书便利用暑假与周末的时间做兼职赚取生活费,用以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她做过餐厅服务员、在烈日下发过传单、当过家教、教过暑假培训班。谈起兼职经历,她说:“兼职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对于未来与生活有了打算与规划,学会了换位思考。”
在琐碎的家庭事务和繁重的兼职工作之间,挑灯夜读、熬夜提前完成学习任务成了她的习惯。她曾说:“只有乐观的心态和刻苦的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命运,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进入生物科学(基地班)学习,对于谷文书而言既是一个巧合,亦是一场邂逅。谈及自己的专业时 ,她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日久生情”。正如她所说,生科的学习恰似一场冥冥之中的相遇。
对专业知识孜孜不倦的探索最终给谷文书带来了学习上的助益。大学本科阶段,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与校一等奖学金、两年综测成绩也拿到了专业前三。她坦言:“我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喜欢刨根问底。努力学习可以让我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同时学得越多你会发现未知的东西也会越多,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好奇心也促使她在各个大赛上崭露头角。谷文书曾说:“竞赛是探求专业过程中满足好奇心的一种方式。”
大学期间,她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三等奖,也曾参加CCiC、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会议。“互联网+”“生物实验摄影人”等竞赛上都有着她默默努力的身影。
令谷文书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代表学校走上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的赛场。她所在团队的项目是构建一种家用苯丙酮尿症检测生物传感器,便利患者的检查。
(后排女生右二为谷文书)
除了实验室里的产品研究,团队也对患者家属的意愿及社会态度作了详尽的调查。历经两年漫长的打磨与锤炼,项目于赛前的6个月进入冲刺准备阶段。
谷文书在团队中负责的是HP(人类实践)部分,主要任务是实验室和社会的对接,如患者接受度调查、科学知识普及、校间合作等。带队老师魏岱旭评价道,“谷文书做事非常认真刻苦,性格直率、开朗,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目前,她跟着魏岱旭老师在进行合成生物学及抗菌材料的研究。
竞赛中,让她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初出国门带来的新鲜感,而是在收集患者家属的接受度问卷调查时看到屏幕上满满当当的留言。当看到一句句“真心期盼项目成功,让孩子们不再受那么多罪”时,她哽咽到久久无法平复心情。
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她感叹到:“2019年9月20日,88条留言,都写满了对我们的期待与希望。在那一刻我也明白了什么是社会责任感,什么是生科人的使命和担当。”
“陈富林、步怀宇、李红民、陈林老师都在专业培训和资源协调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谈及最终的得奖,谷文书除了感激两年来一同坚持的队友们,更感激学院与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学院划拨了近十万元的经费为实验室购买设备仪器,而对于谷文书而言,出国费用的报销更是为家境并不优越的她提供了一个走上国际赛场的机会。
谷文书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抽空做些自己热爱的事情。她喜欢练习书法,常常在书桌上放上一本字帖,每当闲下来或是心情烦躁时,便写上几笔,修身养性也陶冶情操。她还喜欢做手工,小团扇、小瓷器,都在她的手中获得了生命。谷文书说:“做手工是和自己对话的很好时机,期间可以忘记一切,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或许正是这一种阳光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让她用自身的阳光去温暖着周围的人。作为班级里的生活委员,每当同学遇到困难她都会伸出自己的援手。
她也参加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担当外联部部长,积极参加协会的志愿活动。谷文书很喜欢做志愿活动,当看到被帮助的人笑的时候,她的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
谷文书在2019年度五四评优表彰中荣获“最西大”学子奖之“最励志”荣誉称号。每个人都有对于励志的定义,而谷文书认为:“励志便是即使没有条件,也要自己创造条件,不因为某些不太理想的东西而甘于堕落,要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正如她的故事一般,没有被生活中的苟且打倒,一直热爱着自己的生活,追逐着远方,书写着她自己的励志故事。
更多精彩,不容错过~
图/ 由受访者提供
文&编/ 杨君鹏 责编/ 魏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