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遇到你︱敬一丹回到导师的母校西北大学

2015-10-19 宣传部 西北大学
10月18日下午3时,央视前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回到导师齐越的母校西北大学,与同学们分享她27年的央视经历:“那是电视最好的时代,也是不可复制的。”
敬一丹受聘我校兼职教授

在齐越的母校遇到你敬一丹的导师——齐越

齐越
齐越,毕业于西北大学俄文系。1949年10月1日,与丁一岚一起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开国大典的盛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的几十年漫长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千百万听众,被誉为我国播音界的泰斗。
齐越是敬一丹的硕士导师,对老师,敬一丹一直十分敬重。当年,敬一丹对导师表达了自己想研究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的意愿,齐越在表示支持之余,当场就给沈力等几位响当当的主持人分别写了小纸条:“我的学生小敬正在做……请您能够帮助她。”这些认可和帮助,让敬一丹的职业生涯有了良好的开端。
见面会前,敬一丹接受了记者专访


1谈退休:教学出书做公益 重新认识职业生涯


  记者:您和西安有什么渊源吗?
  敬一丹:我在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的导师齐越,194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俄语系,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是他与丁一岚向全世界现场直播的。他在我成长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天我来到了他的母校。


  记者:今年4月30日,您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五月一日正式退休,告别话筒和做了近20年的栏目,您当时的心情怎样的?退休后的生活如何?
  敬一丹:从五月退休以来,基本在从事教学、讲座和一些公益活动,如关于优秀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的“最美中国”等。在这个“间隔期”,我出了本书叫《我遇到你》,讲我进入这个行业,到央视以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一些关于相遇的故事。有一次,有一位近80岁的老人问我,你现在退休了,无权无势,你为什么要来和读者面对面?我问他,您觉得我是为什么?他说,因为你那些年替人民说了很多话。
  工作这么多年,做的哪些事情是有用的?这些事是需要时间和人心来检验的,我回头看自己的脚印,也许是种职业的满足。这就是我这几个月“间隔期”在做的事,以读者和观众的角度,来认识自己的职业生涯。


2谈直播:直播像人生 是不可重来的


  记者:您在书中开篇就交待自己是一个“迟钝”的人,您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经历?
  敬一丹:“迟钝”特指年龄和性别的迟钝,一个人在这方面迟钝,可能会对另一方面敏感,这可能正是我性格上的优势,职业所要求我需要怎样一种方向,反而是对年龄和性别的不在意,让我更从容。
  现在遇到很多80后会说,“我是看着你的节目长大的”,90后会说,“敬老师,我姥爷是你的粉丝,我爸妈特别喜欢你,”,还有很多老年观众说,“我是看着你的节目变老的。”
  当我问一个90后,你们现在不是都不看电视了么?你们不都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你们为什么还愿意和一个电视老人交流呢?他说,“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有你,当时就说是看了你的东方时空才决定学这个专业的。”他们都在帮我认识我的职业价值。


  记者:您回忆起初做直播的时候又爱又怕,每次直播压力最大的时刻是什么?
  敬一丹:这种状态凡是电视人都会遇到,从直播中也能体会到人生的状态,因为直播是不可重来的,是有挑战,更直接的。直播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比如说第一次直播连线,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时第一次大型直播,而现在直播连线已经是常态。而第一次直播连线,是我和同事们在《东方时空》时实现的,现在回想起来,挺有一种历程感。
  

记者:如何面对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呢?
  敬一丹:我退休了,不用面对了,留给白岩松他们去接受挑战吧。

3谈转型期:“迷茫要比麻木好得多”


  记者:1993年您就在报道转型期,二十多年后,我们又进入一个转型期,从您多年的专业新闻角度来说,您怎么评价当前的转型期?
  敬一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样子,对于《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的时代,是不可复制的,一代年轻人有一代人的机遇和挑战,也有不同的迷茫。现在的转型期和当时比较,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迷茫要比麻木好的多,如果对变化没有感觉,或者没有变化,相对停滞静止,不是种好现象,有些焦虑、迷茫的时候,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
  二十年前,我在报道乡村教师流失,二十年后,我发现这种流失仍然存在,而且有所扩大,我们需要多少耐心,才能真的改变,我们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看到成果。《焦点访谈》就是以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逐步让舆论监督从生词变成一个熟词。


  华商报:您回顾了“和谁在一起,很重要”,白岩松、水均益、崔永元等央视名嘴都是您的“好伙伴”,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的人”中,谁最重要?或者谁最让您难忘呢?
  敬一丹:这段历程都让我很难忘,尤其是《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创办之初的同事们。当时我在央视主持《经济半小时》栏目已经四年多,经常做深度报道和经济社会的热点评论,每次看到电视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就经常感慨:这才是记者。后来《焦点访谈》开播,这些节目赶上了新闻改革的好气候,呼应了中国人的心理期待,公权力受到监督,农民可以在这里申诉,假冒伪劣等违反规矩的行为可以经常曝光了,随着栏目舆论监督色彩渐浓,散发着直接影响社会的能量,我知道我遇到了它,我一定要去了。1995年的第一天,我加入了《焦点访谈》。


遇到

专访/华商记者任娇

图片来源/新闻传播学院 华商记者蔡勇

编辑/王琨 责编/李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