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驻留 | 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研究计划——流浪兔 (上)
“我想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专门与普通人建立当下的连接,
而这种连接并非是表面上的,
例如拥抱、亲吻等,
而是真正能够在短时间和陌生的情况下
深入心灵的一对一的连接……”
2017年9月和10月
伊可将会通过两篇文章
梳理两年以来整个计划的发展脉络
和这次在成都的项目细节
分享自己的研究与实践
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研究计划——流浪兔
互动现场
成都
2017
▽
背景
△
2017年7-8月,伊可以项目《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研究计划——流浪兔》受邀驻留麓湖A4美术馆并参展《没大没小的世界》。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她与当地公益机构合作,深入社区走访、调研,经过双向选择,最终和五组家庭进行了互动,一起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联系和精神影响。
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是由伊可于2015年提出的全新概念,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正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积累的艺术疗愈技术。伊可以这种艺术本身及其疗愈作用为研究对象制定了长期的计划,称为“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研究计划”。流浪兔是这个计划下的第一件系列作品,从2015年7月至今,流浪兔已在上海龙美术馆、丹麦文化中心等艺术空间与胡同、商场等室内外城市公共空间与上百人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心灵与潜意识的互动,帮助人们自我认知与自我疗愈。同时,还将互动体验进行提炼,与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等相结合进行多样创作。
流浪兔之松间的彩虹
丹麦文化中心,北京
2016
▽
从抑郁到自愈到延伸探索
△
▶ 1.我们的教育只是教人们从外部去适应社会,却从来没有教人们从内部去认识自己。
从高中开始我就患有抑郁症,后来大学上的法律系,过于理性和枯燥的学习让病情有所加剧,自救的本能让我决定在毕业后出国,抱着决绝的心情走向未知的世界。法国开放而自由的环境彻底打开了我对自己和世界的兴趣,发现原来以前相信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自己,原来本质上我是一个开朗、多元、不看国籍、热爱自由的世界人。所以,留法五年亦是我逐渐发现、探索真正的自己并开始用艺术进行自我疗愈的五年。
流浪兔之分离的练习
上苑艺术馆,北京
2016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自己的童年到家庭成员的状态进行一一梳理,意识到从小到大的各种教育只是教人们从外部去适应社会,却从来没有教人们从内部去认识自己。很多时候,一些人总是埋怨另一些人没有思考、不独立、麻木等,那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教育。我们在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如何能够面对人生中的不可控作出正确的选择?又如何真正地去适应外部的社会?只能无限压抑自己的内在,并不是我们磨圆了棱角,而是在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棱角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就抑郁成疾。
▶ 2. 我想探索的不仅是创新的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艺术疗愈技术。
抑郁症的自我治愈让我意识到自我认识和自愈能力的调动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由此,以内观为起点结合个人的艺术创作、成长经历、家庭脉络、社会问题的思考等开启了艺术疗愈的探索。
非限制性互动项目——遛兔子:北京站
北京
2016
我之前在影视和戏剧领域工作,觉得受到很多限制,后来进入当代艺术领域,发现这种情况并没有好转。在创作中过于自我和执着逐渐令我生厌。每每看到展馆中,很多参观者感叹“这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也是同样的心情:“这个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感到那些蕴藏在普通人心中的力量和未被探索的领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比那些放在展厅里的作品更有意思,更加吸引我。另外,我曾因抑郁症去就医,一般心理咨询师或者医生除了语言沟通就是开药,不仅效果有限,有时候还会产生药物依赖。而我学习的一些艺术疗愈的方法,有质疑也有赞同,很多人只是在重复前人的研究成果。
于是,我想创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专门与普通人建立当下的连接,而这种连接并非是表面上的,例如拥抱、亲吻等,而是真正能够在短时间和陌生的情况下深入心灵的一对一的连接。在艺术创作的同时,我研究的更是这样一门技术,希望能够提供给人们认知和疗愈自我一种新的选择和工具。
流浪兔之空椅10
时代美术馆,北京
2015
▶ 3. 艺术不应该只是自我的,更是自由的。
很多人都会向我提出“你有没有学艺术史?”、“你是学心理学的么?”、“没有自我表达,只是服务别人,为什么是艺术?”、“你这是真的吗?”等问题,但是我从来不认为这些问题是创新和探索的障碍,一切用事实说话。难道艺术的生命力不是创造本身么,难道一定要躺在艺术史上,说我继承又发展了别人的什么才是被认可的艺术作品?难道理论是不更新的么?连科学家霍金晚年都会推翻自己年轻时的说法,作为艺术家难道自己实践创新不是应该的么?难道只有墙上挂的画、空间里摆个装置才叫艺术?有人说我的艺术没有批判性,不关注社会问题,我想说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难道不是一个持久的社会问题?
流浪兔之空椅5
央美术馆,北京
2015
我一直坚持我的创造性互动艺术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疗愈技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在艺术的自我表达之外,应是无限的自由,所以在我的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中,我放弃了自我表达,我更愿意把自己放低,处于一个服务者的地位:当一个普通参观者进入到公共空间,在流浪兔的辅助下,于互动中自我认知甚至自我疗愈,在短短一个或着两个小时经历一段心灵之旅,内心触动与变化,这难道不是最美的艺术么?
流浪兔之空椅5
央美术馆,北京
2015
▶ 4. 我想做解决问题的艺术家而不是仅仅是提出问题的艺术家。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人以不同的方式从各种角度来提问了,艺术家并不是一个例外,反而是解决问题的艺术家少之又少。我更愿意让我的艺术更具有实用性,更加作用于我珍视的那个宝库——普通大众。因此,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艺术如何与自我认知、心理疗愈、身心成长等结合,不仅作为作品呈现也同样作为一种可实践的艺术疗愈技术对人的生理与心理产生实质性的帮助与影响将会是我持续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虚实创生
龙美术馆,上海
2015
2017年9月和10月,艺术家伊可分别通过两篇文章梳理两年以来整个计划的发展脉络和这次在成都的项目细节,分享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本篇为9月上篇,下篇于10月推送,敬请关注!
相关推送:
A4驻留招募 | 兔子来了,伊可想要你带着全家人过来!
A4驻留|在行走中看见城市,发现“治愈系”艺术
A4公教&驻留 | "家·心理·艺术疗愈"分享会——“流浪兔”驻地成都,连接你我
艺术家简介
伊可(中国)
Yi Ke
跨界综合艺术家·艺术疗愈实践与研究者·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的创始人。作品涉及现场、公共、装置、影像、互动、表演、疗愈等多领域。
1986出生于陕西西安,毕业于中国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系,后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国国际表演学校等知名院校学习表演艺术,亦曾受训于丹麦欧丁剧院等,后跟随欧美大师学习艺术疗愈
2010-2015年,作为独立导演和演员在国内外影视和戏剧领域进行创作和演出,作品曾入展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等。
2015年,伊可结合自身真实的抑郁症自愈经历,提出创造性互动艺术©与创造性互动疗愈©的全新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正在进行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的艺术疗愈技术,通过实物媒介以非语言的方式帮助人们自我认知和自我疗愈。伊可以此制定了长期的研究计划并创作了第一个作品系列——《流浪兔》,在上海龙美术馆、丹麦文化中心等艺术空间和胡同、公园、寺庙等室内外等城市公共场所与上百人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入心灵与潜意识的互动。同时,伊可将每年的互动与疗愈经验进行总结提炼,结合其他当代艺术形式创作剧场版《世界是一只流浪兔》在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西安音乐厅等进行展演。
2016年,开始多媒介艺术合作计划:旨在与不同艺术家合作并融合多种艺术媒介跨界创作。《两个人》是此计的第一个作品系列,探索合二为一的多种艺术表达的可能性,其中公共与现场艺术作品《两个人之城市边缘》获得三星堆戏剧节一等奖。
2017年1月,获得SAYA菁英国际青年艺术家奖并在美国等地艺术驻留。7-8月在成都A4美术馆,开始创造性互动艺术与疗愈第二阶段的研究,将互动对象由独立个体扩大到家庭群组,通过征集、走访等方式双向选择,一起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联系与精神影响,辅助家庭内部的自我认知与疗愈。
目前游走于世界,活跃于当代艺术领域并致力于以互动和艺术疗愈为核心的跨界创作与研究。
2017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
自2013年4月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三个不同部分,分别是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
如何抵达?
咨询电话:028-857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