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4驻留 | Jarek Lustych:万物在此保持

A4am A4am 2022-11-24


Jarek Lustych展览《记忆收藏,让它们再度闪耀》

2019 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展览现场

(滑动查看)


Jarek的钱包里放着一张旧式贰角纸币,是他三十三年前第一次来中国时留下的。他还记得北京有一家叫做友谊商店的涉外商场,地处各国大使馆附近。那是当时唯一能够买到进口商品的地方,仅接受外汇券交易,友谊商店因此成为对外连接的标志性窗口,连安迪·沃霍尔都曾在这里购买过一个带着商店logo的旅行包;三十多年后友谊商店还在同样的地段,大楼外形几乎看不出变化,依然开放营业。可是门庭冷清,只有食品区域能看到三两顾客——全球化使得它的存在不再特殊,光鲜亮丽的购物广场一幢接一幢平地而起,跨国企业遍地都是,而它因为过时被人们抛弃。

 

这是波兰艺术家Jarek Lustych时隔三十年后第三次来中国。曾经他在北京公园里看到老人成群结队打太极,如今来到成都,看见的是退休的人们跟随音乐跳着广场舞。三十年间城市结构和建筑完全改变了,唯有普通人的生活似乎还能追寻到以前的一点痕迹。中国于他而言如同多年未见的老友,一开始他对于这全新的面貌感到无比陌生,渐渐地从市井人群里找到记忆中的那些细枝末节,直到两张面孔逐渐重合。在从成都开往宜宾的城际高铁上,他向我描述三十年前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共耗费22个小时,车厢里人满为患,连个踏脚的位置也没有。那是现在的我根本无法想象的旅程,正如我无法想象他随身携带的那些使用年龄比我年纪还大物品何以能存在如此之久:用来置物的铁制饼干盒,自制的录音设备,还有饱经风霜的环保布袋。它们都如同那家友谊商店,默默看着人来人往,被时间刷洗至满身斑驳。只是因为它们遇到了Jarek,所以即便过时许多年,也依然被小心保存且使用着。

 

Jarek随身携带的置物铁盒

摄影:王⽂喆


艺术家⾃制的录⾳⼯具

摄影:王⽂喆


正是由于Jarek对待物件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他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创作材料的选择上,都是一个非常“不挑剔”的人。他会因为在路上踢到一枚不知从哪掉落的零件驻足,捡起来观摩几秒,吹落灰尘后塞进口袋;也会收集路边已经干枯脱水的银杏树叶,镀银后用以点缀他的工作坊作品《记忆收藏(Collective Memory)》;他在《记忆收藏》中展示的那件一米高的镀银装置,以木条拼接出“保持”二字,其所有材料全是从工地附近收集而来的废弃木架,就连铺陈作品的木板和下面的支撑钢架,也是从布展现场搜罗的边角余料。这件作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意大利艺评家Germano Celant在1967年提出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Celant所说的“贫穷”,并非真正在谈论金钱和材料上的匮乏,而是关于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受传统观念和材料的束缚。Celant认为这些艺术家寻求“丢弃所有视觉上单一和连贯话语”的可能性,选择使用消费主义遗留下来的“贫穷”材料,关注偶然性、事件、非历史性以及当下;他们致力于抵制消费主义社会,从物的本身寻找意义。尽管这些作品以现在时的形式发挥作用,但它们也拒绝了对“当代”的迷恋。正如瑞士策展人Jean-Christophe Ammann对贫穷艺术的定义,“(贫穷艺术)与周围的科技环境完全相反,力求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诗意的表达。对朴素材料的回归揭示了源自想象力的规律和进程,这也是艺术家对于处在工业化社会中的自我进行考察。”[1]

 

艺术家在麓客岛上进⾏树上镀银的创作,远处有⼀对新⼈在拍摄婚纱照。

摄影:王⽂喆


Jarek Lustych,本义,麓客岛,成都,场域特定,树上镀银,尺⼨可变,2019

摄影:王⽂喆


在“贫穷艺术”的定义下,艺术家与其说是“制造者”,毋宁说更偏向于一个致力于观察和记录的个体。Jarek称自己为“翻译者(translator),在他的树上镀银系列作品中,他追溯树的本义,以文字的方式为树木发声。在他看来,此间文本所传递的信息是树木原本的意义,这些内容被人们逐渐遗忘,他所做的只是将树的语言进行翻译,用镀银方式帮助它表达,以求让人们记起 而在他的河水录音系列作品《隐秘的声音(Latent Voice)里,他使用自制录音设备,参考吉他等弦乐器的发声原理,以锡线等金属线为媒介,录下河水流经时所发出的声音。对于他来说,这种声音本就是自然里的客观存在,他只是作为一个翻译,试图让人们意识到河所拥有的“人格”。每条河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好比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特别的性格。Jarek期望以这样的方式,让人们找回对自然的尊重。

 

艺术家为不同的河水录音

摄影:王文喆


“贫穷艺术”中,人造与自然并非隔离,所有的产物都属于自然。它“贫穷”,是因为它使用了一切可以利用之物。它并非未来主义,而是专注于当下的同时又与过去紧密结合。这不是一种匮乏状态,而是创造力的先决条件。Jarek的创作理念与此息息相关,一直以来在他的创作中,他无意再给世界增添任何多余的物品。他相信自己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将自己的作品又强加给自然显得尴尬又多余,因此他的作品通常从现有实体上延展。

 

艺术家在⼯作室内⼯作

摄影:王⽂喆


艺术家宋冬在2005年开始展出的超大型当代艺术装置作品《物尽其用(Waste Not)》中将他母亲生平积存的大量日常物件转化为艺术品,其中包括难以计数的破布头、肥皂、线团、塑料瓶盖、过期药品等。策展人、艺术史学者巫鸿教授称之为“老百姓的当代艺术”。他提出从这些个人收集的庞杂物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真实而清晰的个人”,由于收集年份跨越半个世纪,我们也能看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如何被时代迁徙所影响。当物品的使用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被磨灭,它们的存在就成为“记忆的场所”,“它们承载记忆的功能最终会超越、取代它们真实的或想象的实用功能”[2]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记忆收藏》与其产生的共通性。宋冬通过与母亲的共同展出将母亲转化为艺术家的身份,而Jarek则是通过让当地人参与工作坊,帮助他们为自己的物件镀银,由此与他们每个人共享创作者的身份。同时,从宋冬母亲的收集物件里观众可以看到一截清晰的历史脉络,而在这样的大时代下,母亲与物品,母亲与家庭的关系也浮现出来。当这件作品呈现在公共视野后,它便不仅仅是关于宋冬与他的母亲,而是所有经历过相同时代的人们,或是与那个时代的人们有关联的观众。

 

Installation view at Song Dong exhibition "Waste Not" 2005, Tokyo Gallery + BTAP, Beijing, China

图源:tokyo-gallery.com  東京画廊+BTAP


在Jarek的作品里,这种关系辐射面更广,也不再属于特定时期和地点。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指出,收集物品“使我们脱离了身似柳絮心似浮萍的状态,且让我们与记忆和过往经历有了生动连接,由此自我得以从深度上更加完整。”[3]人们难以脱离消费主义的怪圈,人工制品虽然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却又使我们更加关注生活和记忆。Jarek受此启迪,意图挖掘人与物件的关系,并审视物欲在当今社会的角色。从2014年起,他先后在西班牙、日本以及这次的成都开展《记忆收藏》工作坊,邀请当地居民带来一件属于自己的物品,以教授他们为物品镀银来交换关于该物品的故事。这些物件往往是普通的日常物品,多数也并没有离奇曲折的背景,甚至是已经坏掉的不再拥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然而正如巫鸿教授所提到的,这些物品的记忆价值早已取代了实用价值。不仅如此,即便这个系列作品在地理位置上跨度极大,却能发现在不同国度,人们保留的物件大多相似。这与Jarek树上镀银的系列作品不谋而合:他相信就算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树所表示的意义都是相同的,因此他在各地的树上所镀下的那些文字虽然是来自各种语言,但是它们都拥有统一的含义。文化、语言包括气候等虽千差万别,可身体(包括非生命体)的本义能够互相交织。尤其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模式差别越来越小。又或许,相似之处本就不完全因为经济模式的相互复制,而是来自个体情感与记忆的表达上的趋同。

 

《记忆收藏》⼯作坊现场

摄影:杨彧婷


和Jarek在成都走访的途中,听他谈论最多的是花、鸟、菌类和石头。他不懂中文,但是这里的每只鸟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在河边录音时,偶尔他会停下手里的活,让我看远处礁石上驻足停歇的一只蓝色尾翼的鸟。我记不住复杂的专业生物种类名称,倒是记得他眼里的光。自然,记忆还有诗歌文学,我们娓娓道来,不受语言和年龄的隔阂,因为这些总是相通的。还是在去往宜宾的高铁上,我们聊起波兰诗人辛波斯卡,她常关注在历史更迭中被人忽视遗忘的物品、感情和平凡事物。列车载着我们驶向长江零公里处,在那里,这位波兰艺术家带着他使用了二十余年的工具去聆听长江絮语。河水滚滚流动,每一滴水都不是昨日的水,但总有人,也应该有人,去记录当下这一刻它们的形态。

 

“…这棵树是一个原点,这么多年扎根于此。

这是拉巴河;

它并非昨天才突然涌出。

这条通过荆丛的小路

并非上周才清理出来。

风将云吹到这里,

在此之前,它必须将云吹走。

 

虽然附近没什么大事发生,

世界却不会在细节上变得更加贫乏。

世界如此坚实、确切,

像被徙居人群所俘获的样子。”[4]


Jarek朝河边⾛去

摄影:王⽂喆

 

 

参考文献:

[1]Jean-Christophe Ammann,关于展览.

[2]巫鸿.物尽其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Mihaly Csikszentmihalyi, Why We Need Things.

[4]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M].胡桑,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文字编撰 | 王文喆

内容排版 | 叶鋆乐

视觉设计 | 葛婷婷、王娜娜

校      对 | 蔡丽媛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基地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国际艺术家驻留基地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2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同时在市区还有11间驻留艺术家公寓供驻留艺术家使用。


Since the project was formally initiated in April 2011,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s Artist in Residenc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 (ARIE) has given many artists, curators, and designers from China and abroad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It has also encouraged innovative artists and artist groups engaging with fresh ideas and unique artistic research to carry out participatory projects that intervene in the community or city. The residency’s focus on local production, exchange, and exhibition strengthen cultural exchange and academic dialogue between the artist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Based 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the cit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provides effective and professional scholarly support and coordinates a rich array of events and experiences during the residency, making it possible for participants to expand, diversify, and deepen their artistic practices.


In 2019,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welcom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rtist-in-residence base and the ability to use more of the surrounding public spaces and outdoor areas. The program has expanded from the base into artist exhibitions, public art programs, cultural events, regional interactions, and sites of coexistence, thereby establishing broad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with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s and businesses and connecting different groups and institutions. In this way, the LUXELAKES·A4 Art Museum has created a culture and art program focu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public, set against the cultural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a new city area, and working in experimental and specialized ways.


At present, the ARIE Program is divided into four distinct sections: invitational residencies, two-way city residency exchanges, open ap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rtists, and residencies specifically for public art projects. The ARIE residencies are concentrated between May and the following January, and the program can accommodate 10-11 artists at a time. The ARIE Program space is located in the LUXELAKES Eco-City, which is home to twelve independent artist studios, two public event areas, and one 1230-square-meter exhibition space. There are also eleven apartments in the city for resident artists to use.


正 在 展 出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门票

60元/张(80元/张)




加入会员

即可全年免费观展

更多会员信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