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驻留|“问题剧场”成都站《从不,有时,经常,总是》演出后…
问题剧场成都站《从不,有时,经常,总是》宣传片
艺术家王子月的“问题剧场”计划来到继京都、北京之后的第三站:成都。此次项目于麓湖·A4美术馆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在地创作,在十月的最后一天于A4图书馆公开亮相的三幕表演作品《从不,有时,经常,总是》从个案出发,探讨了当代社会城市里关于“人”和“附近”重构中衍生的问题。
通过每周一次,共六场的工作坊,“问题剧场”联合了6名来自成都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素人演员,他们也在本文的后半段向我们分享了两个月以来的心路历程和一些意外收获。
第一幕“关于附近的三个问题”录像截图
01
表演发生在图书馆的一侧,原本挑高的落地玻璃门内侧降下十余片白色卷帘,对外界光线的全幅遮蔽使得图书馆的“公共空间”与“表演场地”界限模糊,艺术家巧妙地使用了图书馆原有的两个可移动书架投映两频录像将观者引入此次表演的主题。
第一幕 关于“附近”的双频录像
演出正式开始于一侧书架的推动,继而书架上的屏幕开始播放艺术家在网络上征集的对于“附近”相关问题的上百种答案。答案的多样和独特在这里是被鼓励的,在浮现的陌生面孔间,似能一瞥创作者对某种特定回答的不能指认的期望。当你正沉浸于不同的答案之时,另一侧书架轮轴再次转动,伴随箱轮碾动在沥青路面的声响和建筑工地的砰訇噪音,六位表演者推行着形态各异的镜面箱体出现在眼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幕 关于“附近”录像截图
接近十分钟的录像似乎也在挑战观者的耐性,密集的话语也逼得观看者不得不强迫自己安静下来,进入到艺术家提供的语境之中。双频录像落幕时,箱轮滚动的声响于观众背后响起,视频中的六位演员推动着镜面箱体从图书馆入口处缓缓进入…
0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幕 表演现场
伴随表演者入场,射灯照射下的箱体轮廓、表演者身影和镜箱反射到墙面的波纹在行进中相互交错。演员推动镜箱在空间内穿梭,镜面映照出观众身影,彼此联结、重叠,于行进中搅动起场内的气流。突然间看到表演者们的行动逐渐放缓,将镜箱或平放或侧倒,好似一个正在发生着故事的场景,表演者们依靠着镜箱放松下来保持固定姿势,现场灯灭。而这时观者也突然反应过来,每个镜箱的形状是来自于各表演者的身体形态。
第二幕 表演现场
当现场转入暗场,空间内响起人声,是表演者围绕“云端、去身体化、制造记忆、减噪、关系”等关键词,各自讲述着大概时长一分钟的故事,私人的叙述在黑暗中没过镜箱的棱角,给原本镜面箱体所构建的冰冷场景带来一丝温情。在这里我们足以体会的到,感性的描写和个人的生命史是被允许作为探寻问题的线索的。六位表演者在灯光明灭之间反复“练习着”他们对场景的搭建,彼此靠近、组合、遥相助力。王子月希望这些独白故事可以使观众产生或多或少的共鸣,当然,这共情也完全取决于观者自己的生命经历和生活经验。当笔者于黑暗中看到身边观众偷偷抹泪,显然,这些独白故事似乎悄悄地起了作用。
03
霓虹灯牌 “绿色代表从不,蓝色代表有时,
黄色代表经常,红色代表总是”
随着十个场景和十个故事的结束,表演者隐入观众群,天花板圆形日光灯亮起的瞬间,场地上空传来“智能语音助手Siri”的声音,宣读观众在入场时被分发的四张不同颜色卡片的用途--即参与回答选取自《情绪自评量表DASS-21》十五个问题的规则。
第三幕 现场观众互动
观众同时举起回答第一个问题的卡片时,白色窗帘上出现大幅投影实时直播现场的动态,清晰呈现出现场观众的答案比例。高举相同色彩卡的人相视而笑,而举起和周围观众不同颜色卡片的人通常大笑掩饰尴尬…此时,现场的观众被不自觉带入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第三幕 现场观众互动
如王子月所言“这件作品不期待普通观众从头到尾的看懂,而是希望观众能在其中某一段故事或回答某一个问题时能够找到共鸣或反问自己,那么就达到了这件作品的目的,即通过他人的样本唤起自我的反思和问题意识。”
艺术家和表演者合照
表演者采访
演出结束后的一周内,我们向演员提出了以下问题:
·从九月初到十月底,心路历程是什么?
·正式演出时的心情?
·现在自己对“附近”的理解是什么?
·来观看演出的亲朋好友有分享过什么感想?
参与者给出他们真诚的回答:
徐凤箫
18岁,高中毕业生,居住在成都武侯区
“九月算是我休学生涯的正式开始,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成为了我很大的一个精神压力。自从参加了这个活动,一周拥有了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天会被填上满满的意义。
起初会不停地衡量,这一天的意义是否能抵过通勤的时间和丢失的睡眠。起初这些意义依附在了“演出”和“盒饭”这样切实的字眼上,单调的一天训练似乎显得很低效。但逐渐接受这种慢节奏后,潜藏的意义开始浮出水面。
“去身体化”是个十分诱人的词,特别是对于像在简介里写了“被困在13岁身体的四不像成年人”的我。可我意外地发现在这里,并没有人在意我是否“正常”,而是都能够平等地交流,甚至对于我的思想给出一些赞扬。当我能像一只猫一样柔软地趴在箱子上是,当我能够灵巧地钻进缝隙的时候,拥有如此具有创造力的身体,我欣喜若狂。
这样认识一群人实在是件很新奇的事。我不是从切实的生活中认识了他们,但却是从大家在走场时感受彼此的呼吸,共同讨论关于身体,附近,以及关于未来的讨论中熟知了对方。这里就像一个小乌托邦,将人们的共同点放大并且简化了。我不禁会想,如果我是从琐碎的日常遇见他们,我们的关系会就此不一样吗。也许并不会有机会遇见吧。
演出的那一天,这个乌托邦联系地更紧密了。在那个被纸墙围起来的候场区里,我听说了很多故事。听说了秃头的焦虑,听说了对儿媳妇的相处,听说了被朋友鸽掉的聚会....我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偷窥着他们讲述着自己的附近。这些故事成了讲述人眼里的光,也或多或少塑造了我眼前见到的着些人。
表演的前一天晚上我十分地崩溃,因为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朋友临时爽约了,而家人也都有事抽不开身。我很不争气地哭了,在那时我的附近仿佛都崩塌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当妈妈说可以调整工作并且请假也要把弟弟带来时,那种感觉实在是十分羞愧。我费劲地想于外界社交来以此证明我的独立性,而等到最后空无一人时,才想起原来我还有家人可以寻求支持的。那一天非常意外地来了两位我甚至不好意思开口邀请的朋友。演出完了之后与她们聊了会儿天,发现原来是自己在画地为牢,不敢去维护那些一直都陪伴着我的附近。
现在演出已经正式告一段落了,可我并没有一丝离别的悲伤。总能再见到的,也动动手指的功夫就能找到对方。这些陌生人竟以惊人的熟悉感在我脑海中运转着,去编织着我的“附近”。”
工作坊现场
吴雨亭
20岁,马里兰艺术设计学院在读,居住在成都高新区
“从来没有在亲朋好友面前以及这么多人面前演出,所以最开始还蛮紧张的,很担心道具箱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影响整个作品。但演出正式开始之后,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觉得时间过得还挺快的。
表演过程中,其实有几个瞬间令我印象蛮深刻:有好几次我推着箱子时,会觉得自己很像没有情感的空壳——好几次看向了观众,但是都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要不就是感觉光线比较强,看不清对方的样子,很恍惚。
有几段录音让我很受触动,瞬间把自己从很恍惚的状态又拉回来。有一些词到现在都还留在我脑海里,比如凤箫讲的“止不住的孤单”和“去身体化”产生的共鸣。在单纯推着箱子走的时候我会想到子月外拍说的,“我们推着自己,沿着城市发展进程走。”
我有一段关于声音的录音,讲的是我和我爸爸的故事。其实这件事情是真的令我一直很痛苦和困扰,但因为我很清楚他的性格,我其实一直都没有办法、也不太愿意跟他说这件事情。但是我妈妈当时来到现场,录了这个音频给我爸听了过后,我也很意外地,他居然后面又去看了一次医生,然后现在也愿意戴助听器了,并且,他也和我讲,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让身边的人这么痛苦,他也说要下定决心,好好的改变跟大家交流沟通的方式。这个结果算是我的一个意外收获。”
工作坊现场
宋炎培
25岁,翻译,居住在成都成华区
“9月我其实才刚刚来成都,当时是想着多和这里的不同的人交流的心态来的。通过活动和剧场的其他参与者建立信任,我们来自不同的年纪,不同的领域,通过麓湖这个舞台联系在一起,通过六天的相处,了解到了大家很多有趣的想法,我也没有想到我们几个人可以相处地如此融洽,十分感谢大家的真诚,我们在这一点相遇,剧场结束之后各位都将踏上不同的道路,虽然很不舍,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路上可以一帆风顺。
正式演出前我还是很紧张的,入场后虽然有两束强光打到舞台上,但是周围环境整体还是很黑暗的,在这种暧昧的光线下我的心态反而轻松了起来,真正表演时也没有想太多,很自然地完成了整场表演。
现在对“附近”的理解可能更偏向于时间性的,“此刻”和我联系的事物和人。就像是现在阅读我语言记录的各位,可能我只在您的脑海中停留了片刻,我们也没有物理意义上的“相遇”,但是这一刻,我们确实穿越了时间来到了彼此的附近。如果心意可以传达到,即使是片刻的"附近的联系"也弥足珍贵。”
外拍现场
刘光宗
40岁,心理咨询师,居住在成都青羊区
“演出时有信心,也有担心,还有点儿小兴奋和激动。首先;对演出本身还是挺有信心,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和伙伴们平时的训练配合感觉还不错,当然还有艺术家子月一贯的肯定和鼓励;其次,也会略有担心,担心自己忘记负责的环节,担心没能找到感觉,担心把握不好和伙伴们配合的节奏;最后,是小兴奋和激动,毕竟是记忆中的人生第一次参加艺术表演活动,而且正式表演没有剧本,几乎完全是即兴的、创造性的按照感觉来。有种想分身的冲动,一边表演,一边能化身为观众的一员去欣赏自己和伙伴们的表演,体验这种剧场形式的艺术带给人的直观感受。
当在朋友圈看到公众号的招募演员的文章时,直觉告诉我与艺术家子月的这个活动有缘。艺术、去身体化,这两个关键词吸引了我。艺术也许是触动了我心中的遗憾感,去身体化则与我从事的心理咨询工作密切相关。于是,果断报名,并有幸被选中了。
从开始试练选人,到最后正式演出,总共7次。开始是新鲜、好奇中带着忐忑,这是要怎么玩儿?我能玩儿的了么?好在艺术家子月总是笑着和我们说话,并不时的鼓励和肯定,演练节奏还算缓和、强度也不大。所以虽然以身体为主的演练过程中,让我有陌生感和尴尬感,但还是慢慢放下了担心和顾虑,可以比较投入其中。
在整个过程中,一周一次,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点儿像心理咨询的节奏,吼吼。当然,更有点儿像是上班的节奏,而且因为距离远,周末要早早起来,这曾激起过自由惯了的我的小小的焦虑的念头。不过,每次的演练,让我逐渐体验到其中的趣味,剧场这种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以及对身体感受性的体验:和伙伴们在一起的空间感、身体的协调感、声音的传递、身体与物体的连接感……
其中,在演练后期,有一个录制1分钟关键词故事的环节,彻底激起了我的焦虑,像是要完成一个作业,而这个作业的内容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说自己”是我长期以来都习惯性抗拒的事儿。做为心理咨询师,我明白这其中的意味,所以最后逼着自己做了一次很有价值和意义的突破。就这一点,已经使得我对这次活动,对和艺术家、演出伙伴们以及其他辅助工作的伙伴们的缘分,充满了感谢之情。
等到正式演出时,伴随着信心、担心、兴奋和激动,顺利的完成演出后,喜悦感、成就感和自豪感中又带着满满的不舍和留恋……剧场结束啦,新结缘的附近的伙伴们又都要去忙自己的事儿了……不知道若干年月后,回首这段经历,会是怎样的心情?”
工作坊现场
陈进
50岁,金融投资业,居住在成都青羊区
“我出于对艺术活动的好奇报名,起初对要做什么都不是很清楚。参加了一两次活动以后,那些抛出来的问题,如附近、去身体化、减噪、制造记忆等,由这些词引发出来的思考使我感兴趣——不同的人想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我就决定再往前走一走。再往前走的时,面对这些比我比我自己的子女还要小的伙伴们,我其实是有些压力的,会觉得他们的动作怎么新颖,他们随便摆一个pose都很漂亮。而我自己有点困于这种自己年龄很怕自己落后,很怕自己不够创新,所以后来在训练过程中做的很多动作,就有点故意摆出来的那种味道。后来以后很快在那个子月的帮助之下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希望我们更自然来做。其实在一开始,虽然承诺了要从头坚持到尾,但是我总是觉得耽误一点时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随着往后走,当我知道整个团队为我们做道具,整个团队需要大家配合的时候,其实已经很不好意思走了,已经觉得没法走了。为此我放弃了很多东西:放弃了孩子的一些活动;放弃了我作为共建人的一个读书会的活动;放弃了议事会外出的活动——但后来我觉得蛮值得的。坚持到后来,我与这些跟我一起演出的这些小伙伴们,还多了一份亲切感。从开始的有距离到有点担心,有点怕他们看我的笑话,到慢慢接纳他们,去尊重他们,然后跟他们一起友好地相处,把他当成另外的一个伙伴,而不去考虑他的年龄层次。这个是后来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个发现。平时看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总觉得他们是小孩子,是晚辈。但我发现这个演出结束时,我再看这些比我孩子还小的这些伙伴们,没有觉得他们是晚一辈,好像他真的我的一个工作伙伴。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还是觉得蛮新奇的。总之整个这个演出下来以后,我自己觉得很开心,和整个的演出团队和小伙伴们竟然有了一些难分难舍的感觉。
正式演出心情肯定是很紧张的。一是不知道自己练了这么久能不能临场发挥能不能配合到最好,另外也担心自己邀请的亲戚朋友来了以后怎么看我们,他觉得我们这历时两个月的这样一个活动有没有意思,值不值得?所以在候场的时候,我们演员在一起都相互说着话,互相调侃每个人都在想“我邀请你的朋友来没来,我的家人到没到”,说着一些轻松的话题。其实是想让自己减压,让自己能够放松下来,去专心的做好这个演出。进场以后我觉得还好,提醒自己把思维收回来,专注到当下。该做什么做什么,在演出的过程中,我个人而言是比较愿意往灯光有灯光的地方走,因为灯光反射到我的眼睛以后,我就看不到观众了,看不到观众,我会让自己活到自己的世界里边去,容易找回自己,找回自己的这种正常状态,不慌张,然后镇静下来,然后做好自己就好了。有时候我也觉得人其实是很容易受外界和环境影响的,可能也就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真正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真正的做到做回自己。演出到后来以后,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地放松了。到后来回答问题的环节,那个时候就觉得好像我是在参与一个活动嘛,不再是一个演员的这种角色了。然后那个时候我就觉觉得做得很自然,很放松,也就也很开心。
多数朋友表达了他们看不懂。因为可能是因为前期没有太多的铺垫,也没有什么准备,我只是告诉他们,我在参加一个艺术活动、一个剧场活动邀请他们来观看,所以他们感觉比较懵。因为这种形式对他们来讲是新颖的,是没有见过的,不同于他们想象中的剧场演出。但是完了以后他们跟我反映:后面的问题回答这一部分很有意思。但是似乎有一点快,有些问题都没来得及,这个这个想明白,时间就过去了。所以我觉得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去内观自己的机会吧。如果没有这样的活动,他们可能很少去思考那15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再一个我起初担心的,他们会觉得我们在参加一个没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担忧看来是多余的。虽然朋友们都看不懂我们在演什么,但是他们还是觉得我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是蛮有意义的。我们从他们的这个交流中能够看到肯定和这种支持吧,特别欣慰,让我觉得我参加了工作坊非常的知足、满足,很有意思。
我现在觉得附近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主观的。说它是客观是:它就在我们的周围,周围的变化也是我们真实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一直都存在,它也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另一方面,主观性在:你喜欢的东西会来离你更近,你愿意主动去探索的信息,那它在你的附近,因为它来得很快,比别的东西更快。就好比这个今天从硅谷到这个印度的一个IT信息远远快于从印度的孟买到他的一个落后、不发达的乡下。所以怎么能说到底是印度的乡下离孟买更近,还是美国的硅谷离孟买更近? 所以当我再来看这个附近这个词的时候,我会觉得客观也罢,主观也罢,它都是一种存在。所以在对附近的变化也罢,或者是对遥远的附近的牵挂也罢,我们可不可以少一些执念,去更多地去接受这种变化,更多地去包容。这个是我可能经过这两个月以后,对附近的一个感受吧。”
工作坊现场
工作坊-个人地形图示
张庆文
52岁,自由职业者,居住在成都天府新区
“我的从业经历中从来没有和艺术相关的工作,最初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报名参加工作坊活动。第一次活动我就对王子月和工作人员认真的工作状态所感染。特别是子月,她一直从早上10点到下午4点,完全和我们一样在场地内,没有我想象里的艺术家只是来指点一下的情况。后来每次训练,子月到其他工作人员都是这样非常认真的工作着,我也感受到了活动的有趣和意义。也开始思考和这次活动主题相关的问题。
我比较大的收获,有两个。一是子月的工作状态,她认真的工作作风,还有她安静地,真诚地让我们感受到安安静静地做一件事情,让事情慢下来的工作方法——让我觉得很特别。二是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这些演员,特别是这些年轻人,让我对他们特别地刮目相看,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他们的精准的表达,让我也觉得,对年轻人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工作坊现场
演职员表
【演员/文本】
徐凤箫、吴雨亭、宋炎培、刘光宗、陈进、张庆文
【导演/构作】
王子月
【导演助理】
陶怡如
【技术支持】
沈劲风
【摄影】
姜惟翰、李玥琪、朱林生
【灯光】
江雨杉、陈雯琦、张爱玲
【鸣谢/支持】
A4美术馆、以及网络远程参与者
郑小千、黄孙权、范思涵、张虹虹、姚钰琛、谢英俊、郑空空、尹兵、易连、杨瑞泽、姚远东方、旦真措么、郭晓彦、孙晓乐、万丽、王元澄、廖峥、黄茜、孟德宇、杜荧、张琴琴、李泽松、杨然、嘉文、王艺璇、涂明泉、王小畅、刘晓、胡议璇、李和平、聂小依、徐玉珍、小闵、徐荣长、黄志均、蔡常富、周蕊
艺术家介绍
自2011年项目正式启动,A4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坚持每年持续推动更多国家与地区间的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等的交流与互访,鼓励具有独立创想和艺术研究建树的个人或艺术小组深入社区与城市参与项目,通过国际驻留期间的在地创作、交流和展示,进一步推进自身和所属区域的文化互动与学术交流。根植于本地社区与城市,麓湖·A4美术馆不仅提供高效与专业的学术支持,还将带来驻留同期丰富的活动体验与对话,为参与者带来广阔、多元、深度的创作空间与可能性。
从2019年起,麓湖·A4美术馆迎来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的落成以及周边更多公共空间与户外区域的使用,拓展基于驻留艺术中心而展开的艺术家展览、公共艺术项目、文化活动、区域互动与共生的现场,建立与周边社区、业态的广泛交流与合作,连接不同人群与机构,形成以公众沟通与交流为目标,城市新兴区域文化形态与结构为背景,以实验性与专业性为工作方法的文化艺术项目。
目前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主要分为四个不同部分,分别是邀请制驻留,城市间双向交换驻留,国际国内公开招募申请以及公共艺术项目专项驻留。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年5月至次年1月,可同时接待10-11位艺术家开展工作。A4国际驻留艺术中心位于麓湖生态城麓坊中心,包括10间独立的艺术家工作室,2个公共活动区域和1个1230平米的驻留展厅。
更多阅读
A4驻留 | 王子月:我应该“在”京都
同期展览
扫描下方二维码
购买11月7日-12月6日iSTART儿童艺术节门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
0元预定
11月7日-12月6日克里姆特《金色畅想》展览
A4活动 | 11月展览活动大集合
点击图片跳转
内容编辑:陶怡如
内容排版:江坤瑾 何佳玥
内容校对:江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