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书房行走 | 第十五期 : 走进李良玉教授的书房

南京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2021-03-08


      上书房行走  走进南大人的书房

李良玉教授的书房名为 “不言斋”




学者介绍


 李良玉,1951年生,江苏海安市人,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华民国史、社会史、史料学、中国当代史,著有《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新编中国通史(民国卷)》《柳叶集·李良玉博士生教育文录》《柳叶集·李良玉博士生教育文录(续编)》《转型时代的思想与文化》以及《李良玉史学文选》等六卷本文集,合计著述约500多万字。





书房与人生 | 李良玉



有一个自己的书房,曾经是当代知识分子很长时间里的一个梦想。南大老师普遍有了比较像样的书房,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事情,是龙江的高教新村和阳光广场的高层宿舍楼建成之后,特别是仙林的“和园”建成之后。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的大约40年里,老师们的学问,大多是在逼仄的房间里熬出来的。老师们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书房梦终于实现,见证了改革开放逐步惠及教育的过程。饮水思源,我们应当感谢这个时代。



书房一角



我住过好几个南大宿舍区,每次搬家,最艰巨的任务是搬书。记得从渊声巷搬到高教新村,搬家公司的师傅看到满屋子大箱小箱的书,气愤地叫起来:这哪里是搬家,简直是搬图书馆。他们拒绝承运,扬长而去。不得已,临时重找了一家公司才把家搬走。这是生平第一次感觉书多是缺点。现在不同了,每每有社会人士走进书房,总有一番惊讶。去年社区几位官员上门慰问太太,看到书房大为赞叹。后来他们把我们家庭申报为鼓楼区“最美书香润德家庭”。我知道,这个“最美家庭”一半是因为太太热心社区义务活动,一半是因为社区官员被我的书多感动了。



鼓楼区“最美家庭“ 全家照



严格意义上的阅读,始于上山下乡当知青。“文革”期间没有什么书,除了从家里带去的少量旧版小说之外,就是读报纸文章。最大动机是模仿别人的写作方法。不谈动机是否正当,学习的饥渴是值得纪念的。有一次,骑车40多里,去县城买浩然的《艳阳天》读。后来他出版《金光大道》,也是第一时间买了读。还有一次,写了一篇大队工作的报道,下午5点多写成,立马骑车赶往县城,把稿子递进县广播站。第二天,果然广播了。我在报纸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是在1970年5月,同年7月又发了一篇。这些几近无厘头的文章,是读报纸悟到了写作窍门的结果。对“文革”作品,包括对自己的反思,成为前几年指导任玲玲老师研究浩然的遥远的思想基因。她的博士论文——《浩然与当代文学的政治化写作》,对极“左”文学现象的检讨,是相当出色的。



学生为李良玉教授七十岁祝寿所赠寿幅



南大图书馆和历史系资料室、小间化住房时期的拥挤空间和现在相对舒适的家庭书房,是我的三个读书场所。我把图书馆和资料室称之为大书房,把小间化住房称之为准书房,把现在稍微称心的家庭书房称之为小书房。如果以8小时睡眠计,每天休息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大约有五分之三要在书房里度过。书房是一个文科学人最重要的生命载体之一。


书房一角

书房一角

书房一角



我曾经在校图书馆的过期期刊室读完馆藏的全套《解放日报》(延安版)《人民日报》(晋冀鲁豫版)《新华日报》(重庆版),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读书笔记。为了弄清大跃进时期“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这个口号的来源,曾经带着三个硕士研究生去图书馆查了两天报纸。正是在读报的过程中,我顺便阅读和重新思考了大跃进时期的奇葩的“新民歌”运动,当场指定一个学生以此为硕士论文选题。后来是史星宇——我的关门女硕士做了这个题。那一年,她从硕士论文中抽出来的文章,在省社科联的学术大会上得了一等奖。我的文章——《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利用档案问题》发表于2010年。关于这个口号的梳理,当年还是一个蛮新的成果,不知道至今有没有更新的发现?至于我在文章中使用的历史档案,今天恐怕已经无从查阅了。那两天里,校图书馆的老师温和、周到而又体贴。我没有问他们的姓名,但他们是以“南大图书馆”的名字刻在我的心上的。



2008年1月11曰和导师蔡少卿先生摄于南园

工作笔记



 在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历史系资料室的倪友春、严仲仪老师就不顾禁忌,悄悄把《斯大林时代》《我的奋斗》《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以及丘吉尔、赫鲁晓夫、朱可夫等人的回忆录借给我看。正是这些阅读,告诉了我许多历史的真相,学会了分辨“文革”时期“两报一刊”社论和中央广播电台“新闻联播”。2016年,有一次接受访谈,我谈到了大学时代受到的影响:

“是大学的课堂、图书馆,特别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价值,使我们在不断吸收优秀校园文化养分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世界观,初步形成了民主科学的知识观念,从而摆脱了过去长期极‘左’教育所造成的意识形态羁绊,而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痛苦生活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社会与时代。虽然当时还不能站在更自觉、更理性的立场上辨析‘文革’,但是,与‘文革’基本对立的思维已经形成。”



2009年广西学生黄家信教授赠送的庆贺李良玉教授60岁的铜鼓



留校工作以来,已经44年了。1977到1998年的前22年,我是在“准书房”里读书的;1998到当下的后22年,是在“小书房”里读书的。我还会在小书房读下去,直到读不动了为止。



李良玉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家中读书


 “准书房”的读书很艰难,特别是只有一间住房的时候。住进小户型之后才稍微好了一些。由于拥挤,只有两只书橱,两张书架。大量的书是装在纸箱里或者捆扎起来塞在床底下、堆在角落里的。有时候,把一本不知道塞在哪里的书找出来,要弄到天翻地覆的程度。除了自己的藏书,从校系图书馆借回来的大量书籍,也都是蜷在蜗居中读的。


时住渊声巷,摄于1994年


一家人,一间房,实在难以周旋。白天还好,太太上班,孩子上学,我看书或者去上课,大家互不干涉。矛盾集中在晚上。孩子做好作业,上床睡觉,我才能接着看书。孩子做作业,我们不能大声讲话;我看书,他们不能多聊天。夜很深了,台灯刺眼,太太经常难以入眠。有一天,她高兴地从外头带回来两副眼罩。一只草绿色,一只黑色,有松紧带,戴上可以把眼睛瞒起来。不少时候,太太都是带着眼罩进入梦乡的。我在“准书房”时期写的许多论文,1990年出版的18万字的《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1996年出版的45万字的《新编中国通史》第四册,都是写好后太太帮助誊抄的。


太太当年戴过的眼罩


“小书房”的读书是惬意的。搬进了宽敞的高层新居,孩子读大学了,不住家里了;读书积累凝聚升华,写作得心应手。我已经发表了大约160篇文章,其中,120篇发表于1998年之后。中国当代史是这个时期大力拓展的有影响的领域。2000年以来,指导博士、硕士生读书的文字大约有120万字,包括各种通信、谈话、评语、发言,等等,多数是在“小书房”里写下的。



大约有44种文摘类书刊转载过李良王老师的文章

其中《新华文摘》全文转载5篇,论点摘编1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1篇,分布在7个学科


在出版的《李良玉历史研究与教育文选》《李良玉史学文选》《李良玉史学文稿》《李良玉史字文存》《李良玉史字文萃》《李良玉史学文汇》等六种文集中,李良玉教授发表了大量指导同学读书的文字,其中,很大一部分以“博士生文稿批语”的名义收入


奉有司命,修改某权威专家书稿的部分手迹



我的命运与书房息息相关。一切工作的劳累与欢乐,一切思想的约束与放飞,一切修业的蹉跎与成功,或许都离不开书房。书房虽小,却是一个深邃而又美丽的大世界。



书房是宁静的。大学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由于没有单位的办公室书房,家庭就是藏书、生活、办公三合一的空间,因此,求静就是一个重要的生活原则。安静、沉潜、孤独是书房的应有气质。宁静是一种淡定,是一种坚定,是一种禅定。这是一种长期坚持才能养成的习惯。



书房是温馨的。在这里,也会有家人谈心的时刻;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孙女,也会摇摇摆摆地走进来,张开双手,要我抱一抱;朋友光临,也会清茶一杯,或娓娓道来,或放言无忌,甚而结伴而出,呼朋引类,吃喝于酒楼;碰到疑难之后,枯坐有时,百思而不得其解,冷不丁,也会豁然开朗起来。书房里还有一种快乐,就是接到学生的喜报:“老师,我要结婚了!”“老师,我的孩子出生了!”“老师,我提教授了!”许多年来,这些绵绵不断的喜讯,使我的书房从来充满了人情和故事。



李良玉教授与小孙女合影



书房是有精神的。有几档书架上,摆满了师友签名赠送的著作。没有人能统计其中浸润着作者多少汗水和神思。有两本书是当代学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展现。


一本是导师蔡少卿先生签名赐我的自述——《社会史家的学术春秋》,2016年出版,记录了他的学术人生。这是学校开展有关教授的口述史活动的成果之一。蔡先生不用电脑,完全靠手写。他在“后记”中说:“我带着病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写出了这部20余万字的回忆录。” 2015年蔡先生已经82岁高龄了,并且身患重病。这种超群的毅力,来源于一生刻苦努力养成的坚忍不拔的意志。



李良玉教授(右一) 与导师蔡少卿先生(左三)合照




《社会史家的学术春秋》



一本是中文系卞孝萱先生签名赐我的大作——《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2006年出版,卞先生时年八十有二。这本书汇集了他20年对12位现代国学大师的研究,指陈贡献,弘扬方法,“独抒心得,不与一般撰述雷同”。封底的折页上,卞先生写了以下一段话:

“此稿是我20年来研究国学之结晶。一字一句,皆反复推敲,无空话、大话。每篇皆力求特色,谈别人所未谈,表达自己的见解,非人云亦云。与目前浮躁之学风,是鲜明对比。”


《现代国学大师学记》



读了这样的文字,谁都会感到震撼。卞先生、蔡先生都在80多岁的时候,还在写作和出版自己的著作,这是他们把毕身精力奉献给学术事业的证明。他们的书,是他们的生命的绝唱。我把他们这种孜孜不倦的努力,概括为一种学人的“书房精神”。它是南大,也是所有现代著名大学最重要的精神基础。


书房是富有的。我的书房里不仅有书,而且有日常工作产生的各种文献、器物——包括大量纸质书信、电子文档、笔记、证书、照片、音频、视频、光盘、磁带、文书和其他实物。几十种音频、视频和光盘,是我在各种学术讲座、会议、答辩会、读书会、个别谈话中发言的录音录像。20多本工作笔记,是我指导研究生读书的手记。电子文档包括10卷本的《博士生学习参考资料》,合计500多万字,经过整理,现已改名《博士论文札记》准备出版。它是2000年以后我的历届博士、硕士在读书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素材,是他们求知和进步过程的印证,也是他们的历史荣誉。2015年9月,我和江苏省档案馆签订了捐赠协议,将分期捐赠上述全部文献、器物。在捐赠协议的通用文本之外,我还草拟并和馆方商定了附加条款,具体规定了这些捐品的开放查阅办法。目前已经捐出了三批,预计全部捐赠将在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完成。


音频资料

博士论文札记





捐赠协议



这就是我的书房,在这里,我感恩一切。









 李良玉教授推荐书单


1.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

2.荣新江著:《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宋楚瑜著:《如何写学术论文》,北京大学出版社、九洲出版社2014年版

4.塞缪尔·P·亨廷顿著、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5.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

6.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7.蔡少卿著:《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版

8.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作家出版社2019年版

9.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林语堂著:《生活的艺术》,海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往期回顾

上书房行走丨第一期:走进徐雁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二期:走进苗怀明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三期:走进钦文老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四期:走进周嘉昕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五期:走进张志强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六期:走进胡文兵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七期:走入海的女儿王颖院士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八期:走进张学锋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九期:走进张伯伟教授的书房(上)

上书房行走丨第九期:走进张伯伟教授的书房(下)

上书房行走丨第十期:走进南大校友徐海先生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十一期:走进沈树忠院士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十二期:走进丁帆教授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十三期:走进张鑫龙同学的书房

上书房行走丨第十四期:走进莫砺锋教授的书房







策       划 | 程章灿

统       筹 | 史梅

执       行 | 翟晓娟

编       辑 | 张宇




欢迎南大师生报名参加此栏目

晒自己的私家书房

或者你想看谁的书房也可后台留言给我们

我们会尽力满足的哦

联系我们:zhangyu@nju.edu.cn






“4.23”

世界读书日

系列活动

策划 | 程章灿

统筹 | 史梅

执行 | 翟晓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