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治理欠薪,更要走心!人社部副部长解读《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

2017-12-18 中国乡村之声


时值岁末,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从将拖欠农民工工资列入“黑名单”,到对省级政府实施年度考核;从曝光拖欠劳动报酬典型案例,到开展春节前治欠保支攻坚战……国家近日连出大招,重拳整治欠薪,确保让2亿农民工拿到工资高高兴兴回家过年。



近日,国办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被视为治理欠薪的又一记重拳。《办法》针对哪些情况?将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作了解读。


建立长效机制

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无拖欠


此前,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明确了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


近年来,治欠保支工作取得较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欠薪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一些地区的实践情况看,加强目标考核、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关键措施。


这次印发《办法》,正是希望通过从2017年到2020年对各省级政府的考核,落实各级地方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各地把中央的有关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努力实现到2020年基本无拖欠的目标。



因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等

纳入考核事项


《办法》规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治理欠薪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工作成效等情况。对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实施年度考核。


考核采取分级评分法,按照最终评分,将各地区分为A、B、C三个等次。其中,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备、工作机制健全、成效明显且得分排在前10名的省份为A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不得力、欠薪问题突出、考核得分排在全国后3名,或因欠薪问题引发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的省份为C级;A、C级以外的省份为B级。



结果通报省级政府

抄送中组部供干部考评参考


考核结果将如何运用、对被考核对象有什么约束作用?邱小平介绍,考核结果报国务院同意后,由部际联席会议向省级政府通报,并抄送中央组织部,作为对各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考核评议过程中发现需要问责的问题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对考核等级为A级的,由部际联席会议予以通报表扬;对考核等级为C级的,由部际联席会议对该省级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被约谈省级政府应当制定整改措施,并提交书面报告,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督促落实。


今年是《办法》施行的第一年,下一步,人社部将会同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抓好组织实施,确保考核工作平稳进行。首先是加强宣传和培训。其次是抓紧印发2017年度考核方案及细则,明确考核重点和具体要求。三是指导各地于明年2月底前认真开展自查,组织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搞好实地核查和综合评议,努力使考核结果准确反映各地的工作实际。《办法》也明确规定,各省级政府也要参 49 32990 49 16186 0 0 2064 0 0:00:15 0:00:07 0:00:08 1676 49 32990 49 16186 0 0 1830 0 0:00:18 0:00:08 0:00:10 1676本办法,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对辖区内各级政府的考核。



守住“劳有所得”的底线


一系列有力举措,既有即时处置,又有治本之策,多管齐下,重拳出击,给辛苦了一年的广大农民工兄弟吃了颗“定心丸”。把保障农民工工资纳入省级领导考评,各地专题部署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彰显了对农民工权益重视的升级、彻底治理欠薪问题的决心为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助力,对鼓励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对扩大就业、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揆诸现实,触摸农民工欠薪的深层原因,多与保障工资支付的法律仍不健全、解决欠薪问题的制度刚性不强等相关。比如,当前出现的一些欠薪现象,大多集中在建筑建材、加工制造等行业。这些领域,恰是近年来我国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层层转包、层层拖欠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工的权利常被悬置,因此必须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有效监督。另外,经济下行压力下,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企业把压力转嫁到农民工身上,地方政府或是出于对招商引资的顾虑,或是将企业倚为支柱,从而缺乏主动追责的动力。再比如,出现拖欠工资现象的大部分行业,大多用工不规范,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没有建立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的正常雇佣关系,因而提高广大农民工的契约意识,强化法治保障势在必行。


农民工讨薪的辛酸焦虑和无奈喟叹,折射着民生难题。除了纳入政绩考核、严格行政问责、加强部门协同,我们还应进一步拓宽治理视野,从经济、法律、观念等方方面面,塑造一种有效的制度治理体系。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末端追讨问题,还要从源头治理、中游把控等方面入手,拿出绣花功夫,层层分解,形成一个治理的闭环。如此接续用心用力,营造守法环境,形成治理合力,才能释放出制度创新的最大效能。




为你推荐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8日02版、记者:白天亮,12月18日05版、评论员:任宇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隋欣益(实习) // 责编:白晨 // 监制:汪群均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