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温州多项非遗技艺亮相央视!

温州晚报 2021-10-12


近日,温州非遗技艺石雕、瓯塑、蓝夹缬、黄杨木雕、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登上央视十套《匠人匠心》栏目。此次播出的视频由央视摄制团队在温州取景拍摄,全方位展现温州非遗作品的制作过程,让温州非遗技艺被更多人所熟知。


石雕

瓯塑

蓝夹缬、黄杨木雕、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


据悉,《探索·发现》是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大型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类的纪录片栏目。其中,《匠人匠心》栏目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将全景展示神州大地上众多手艺与手艺人的现状与发展,着力通过央视这一国家级媒体平台对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宣传,推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石雕



陈顺德
(省级非遗传承人)



温州石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从青田传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青田石雕”的支派。石雕艺人利用叶腊石的不同色彩花纹等特点,采用传统浮雕、圆雕、线刻、镂空等技法,雕琢出山水、人物、花卉、瓜果、蔬菜、鸟兽等不同题材的艺术造型。



瓯塑



周锦云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瓯塑是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由我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两宋时期,温州曾是传统漆艺的重镇,以漆灰堆出花纹的堆漆工艺在这一带颇为流行,民间俗称为“堆起门”,应用于庙宇、民居、家具及嫁妆等的装饰。




蓝夹缬



陈松尧 陈献武父子
(省、市级非遗传承人)



蓝夹缬技艺,是温州的地方传统印染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夹缬起于秦汉,盛于唐宋,至元、明,夹缬向单蓝色转化,最后仅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接壤地区辐射。“蓝夹缬“,蓝,指的是植物靛青板蓝根;夹,是布匹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夹板,即花版雕刻;缬,指的是有花纹的丝织品。蓝夹缬传统工艺,包含了三道重要工序。首先是植物染料的生产和配对;其次是传统花版雕刻;最后是蓝夹缬的印染工艺。



黄杨木雕



王笃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黄杨木雕,温州乐清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温州黄杨木雕是乐清市文化艺术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主要流行于温州乐清的翁洋镇南街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黄杨木雕是天然美与人工美结合的产物,它既是从色、形、质、味、韵等方面保留了根的质朴和色彩、千姿百态的生动形象、纹理、疤节、洞穴、质感以及自然、纯朴、朦胧的韵味等自然美,同时通过艺术的加工又加上了人的感情色彩。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



曾家快
(省级非遗传承人)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泰顺县)俗称“蜈蚣桥”,时人称“廊桥”。现存最早的泗溪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其拱架与《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结构相似。这种木质无拱桥不用钉柳,用力学原理营造。


中国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木拱桥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来完成。木匠的建造工艺按照严格的程序,通过师傅对学徒的口传心授或是作为家族手艺而代代相传。这些家族在木拱桥的修造、维护和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 


▶  噩耗传来!全部遇难…

▶  又要降了!冷空气来袭,温州接下来的天气…

▶  刚刚,此地突发7.0级地震!更令人揪心的是…

▶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现场翻译火了!是位浙江姑娘

▶ 医生称器官转运需另购票?川航回应

▶ 暴涨10倍!1枚,卖到41万元!在这里,这种货币涨疯了…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鹿城区委宣传部、乐清市委宣传部

视频来源:央视《匠人匠心》栏目

编辑:王人望  校对:周泉

责编:赵爽子  监制:刘琳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晚报微信广告投放联系电话:18967720708 QQ:568705619


点亮右下角,让更多人看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