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他们都走了…
据@人民日报消息,记者今天从中日友好医院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辛育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6月7日22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今日逝世,享年95岁
去年6月29日,94岁的蓝天野曾坐轮椅进入“七一勋章”颁奖礼会场,领奖时由人搀扶走向国家主席习近平。
从《渴望》中温文尔雅的父亲形象,到《封神榜》中的姜子牙,蓝天野扮演的一系列经典影视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实,他更是中国话剧史上足以名留青史的表演艺术家。
1952年,蓝天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成为北京人艺建院后第一批主要演员。他是《茶馆》里的秦仲义,是《北京人》中的曾文清,是《蔡文姬》中的董祀……
武汉观众对蓝天野也不陌生。
2012年12月,中国话剧领域的最高学术奖项“金狮奖”在汉颁奖,时年86岁的蓝天野荣获“荣誉奖”,当时,拄着拐杖登台接受全场话剧人敬意的他表示,“我今年86岁,在舞台上演出了68年,今天在长江边上领到这个奖,我应该感谢所有人,让我在这个年纪还能被激励着提枪上马,为话剧做点事情!”当时,他还给楚天都市报读者亲笔留言,“话剧是演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的支持,就没有话剧的繁荣。”
虽然早已从北京人艺离休,但蓝天野直到2020年还活跃在话剧舞台。2015年,他曾携话剧《冬之旅》在琴台大剧院演出。
在姐姐的带领下投身革命
蓝天野出生于1927年,河北饶阳县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艺术委员会委员。上世纪40年代,蓝天野在国立北平艺专学习绘画,他的姐姐在离家“干革命”6年后忽然回到北平,准备在城市里发展地下党力量。
1945年9月23日,蓝天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后来的多次采访中都强调过自己的入党日,“就像人会记得自己的生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
截图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挖掘式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
很多人都不知道,蓝天野其实是一个化名。当时,在党的指示下,蓝天野用这个名字进入戏剧界,希望在艺术战线领域扩大党的影响,从此,这个气度不凡的名字伴其一生。1952年,蓝天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成为北京人艺建院后第一批主要演员。《茶馆》里的秦仲义,《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这些影响深远的经典大戏里都有蓝天野的身影。
对于话剧艺术爱好者而言,蓝天野是在中国话剧史上名留青史的大艺术家,但对于多数观众来说,蓝天野更为人熟知的形象,是《渴望》中温文尔雅的“父亲”和《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尤其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其仙风道骨的银屏形象,至今无人可与之媲美。
2012年12月1日,记者曾在“金狮奖”武汉颁奖典礼现场见到了蓝天野。当时蓝老已年过八旬,一头银发,但声如洪钟,气宇轩昂,手里拄着的拐杖更像是大人物亮相时的造型工具。
1958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导演的话剧《茶馆》,于是之、蓝天野、郑榕、英若诚、黄宗洛等多位大艺术家共同出演,这是中国戏剧史上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而该剧成功的一大原因,就是演员们的全情投入。
蓝老记得,他们1957年开始排练,一年后才开始演出。
众所周知,蓝天野是著名演员濮存昕的艺术领路人,但谈到由濮存昕、梁冠华、冯远征这些新一代人艺主力军出演的新版《茶馆》时,蓝老直言“感觉他们没有充分体验生活”,“现在再想像我们当年那样,也很难了。那时候老北京风情还在,遗迹比较多,可现在,你让濮存昕他们上哪儿找老北京啊。再说了,他们也忙,各有各的事儿,很难集中起来去体验3个月生活了。”
蓝老认为,从你决定要做演员的那天起,就要开始积累生活经验,“胸中自有丘壑。你胸中装了多少生活、多少人物形象,也许有天给你一个角色,就用上了。”
力排众议发掘濮存昕
著名演员濮存昕在很多场合都说过,他能加入人艺,全靠蓝天野慧眼识珠。当日专访中,蓝老也与记者分享了当年的一段往事。
30多年前,蓝天野在人艺当导演排新戏,准备从空政话剧团把濮存昕借来当男主角,结果舆论哗然,有人问他,“北京人艺的年轻演员都死绝了吗?怎么还从外头借演员?”见说服不了大家,蓝天野干脆把工作停下,暂时不排了。
2011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北京人艺重排献礼剧目《家》,邀请当年已84岁高龄的蓝老回归舞台。多年未登台的蓝天野虽然担心记忆力不如以前,但还是加入,并主动挑战更有难度的角色,抛掉演了一辈子的正面人物,饰演伪善的冯乐山。
《家》之后,蓝天野迎来“艺术又一春”,于耄耋之年在舞台上大放光彩,一连出演了《甲子园》《冬之旅》等多部戏剧,还重拾导筒,连续执导了《贵妇还乡》等作品。2021年3月,由94岁高龄的蓝天野所执导的历史剧《吴王金戈越王剑》亮相人艺舞台,再现“卧薪尝胆”历史故事。
“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逝世,享年101岁
与白求恩并肩作战100多天
决定学医报国、用行动践行誓言
18岁时,辛育龄作为白求恩身边的小助手,在前线救治伤员。
89岁时,他仍为门诊患者服务,直到因腰疾再也无法站起来才停止工作。累计完成15000多例手术,在胸外科领域多次取得“从0到1”的突破。
近日播出的《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这位101岁医者的传奇人生让一众网友为之动容。
与白求恩并肩作战100多天,他决定学医报国、用行动践行誓言。1938年5月,17岁的辛育龄参加八路军,担任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并于第二年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
在炮火纷飞的前线,辛育龄多次目睹白求恩不肯撤退,镇定为伤员做完手术的场景。
虽然仅和白求恩并肩作战100多天,却深深影响着辛育龄。他也由此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辛育龄写下的这句诗,正是他用行动践行的誓言。主刀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首创双腔插管麻醉法,首创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
行医80余载,这位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创造着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胸外科领域无数个“从0到1”的突破。
后来,辛育龄历经3年时间筹建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建成后,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牵头举办培训班,培养出1000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指导各地40多家医院创建胸外科,成功搭建中国胸外科教研教学体系。
“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
看了无数的病人,没有遗憾”
“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看了无数的病人,没有遗憾”辛育龄曾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即便晚年身体每况愈下,需要扶着推车才能走到医院,他仍坚持每周出门诊、参加科室查房。当时已年逾八旬的辛育龄,在一个记事本里记录着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病情发展:“早晨上班因路不平摔倒,右膝皮肤受伤,越来越走不稳了!”“因腰椎间盘增生,椎管狭窄引起双脚麻木、跛行,曾多次摔跤”。
晚年的辛育龄身体状况越发恶劣,家人很是担忧,三番五次劝说让他休息。辛育龄却说:“我还可以再接着工作还可以为更多的病人看病”。
直到89岁时,辛育龄在一次出诊过程中因腰疾站不起来才彻底结束了出诊生涯。当时,辛育龄说:“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看了无数的病人,我没有遗憾了”。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100岁的辛育龄老人荣获“七一勋章”辛育龄的女儿辛晓梅回忆:“当时父亲在半睡的状态下得知这个消息,马上就精神了。口中不停地说‘好!高兴!’”他是后辈眼中的“住院医师”,鼓励年轻医者“做白求恩式好大夫”。辛育龄延续着白求恩精神,而他自己也在年复一年的坚守中成为了年轻医者眼里的榜样。
辛育龄的学生刘德若说:“辛老办公室常年亮着灯,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大家都能看到辛老在办公,就像住到医院一样,所以被后辈称为‘住院医师’”。
“做白求恩式好大夫”是辛育龄对年轻医者的寄语,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无数年轻医务工作者以白衣作战袍,不负使命与担当。
大家都在看
▶ 警惕!一地多名儿童确诊新冠后,出现神经学重症!严重脑病变、急性脑炎…
▶ 警惕!一地多名儿童确诊新冠后,出现神经学重症!严重脑病变、急性脑炎…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戎钰(部分内容来源于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编辑:麻笑恬
校对:陈骥
责编:徐李俊
监制:应继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晚报微信广告投放联系电话:18967720708 QQ:56870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