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漫步】云南哈尼梯田
世界遗产是针对不可移动的有形遗产的一项全球性的保护计划。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第十七届大会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标志着人类开始以崭新的角度审视人类自身和历史以及自然的关系。《世界遗产公约》建立了世界遗产这个保护体系。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世界遗产中心(The World Heritage Centre,WHC)作为公约的秘书处。
世界遗产分为两大类: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和自然遗产(Natural Heritage)。世界遗产共有十条标准,前六条为文化遗产的标准,后四条为自然遗产的标准。如果同时符合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标准,则为混合遗产(Mixe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到2017年,世界遗产名录已登录了1073处遗产,其中832处文化遗产,206处自然遗产,35处混合遗产,这些遗产分布在167个国家。这些遗产中包含37处共有遗产(跨国界),54处濒危遗产。到2017年1月,已有193个国家加入了《世界遗产公约》。目前拥有遗产最多的是意大利,有53处世界遗产,中国居第二位,为52处,其中36处文化遗产,12处自然遗产,4处混合遗产。
我们将陆续介绍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以促进大家对于世界遗产的了解。
哈尼梯田全景(引自世界遗产中心网站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1/gallery/)
哈尼族作为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主要创造者,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族源上属古羌系民族。哈尼族现为云南省境内第三大少数民族,总人口约 144 万人。哈尼族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明显的聚居特征,集中分布在云南南部红河和澜沧江、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的山区。其中,红河州的元阳、红河两县,哈尼族人口密度最高,超过70 人/km²,人数亦属最多,是哈尼族聚居核心地区。
哈尼族的聚居特点在垂直方向上也有所体现:哈尼族多居于海拔 800-1800 米的半山区,以 1500-1800 米高度上分布最为集中。哈尼族主要以精耕稻作为生,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当地居民将山坡改为台地,开垦了广袤的水稻梯田,故称"哈尼梯田"。哈尼梯田分布于红河州内哀牢山区红河南岸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总面积 54666.67hm²(82 万亩)。其中,位于北纬 23 °04'-23°12',东经 102°40'-102°48'的红河州元阳县中部地区因梯田面积广大、分布集中、代表性最强,加之境内哈尼族聚居密度最高,被划入世界遗产的申报地、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保护核心区。
哈尼梯田因满足世界文化遗产的两项标准,于2013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iii)红河哈尼梯田见证了深受长期存在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制度所影响的复杂精细的农业、森林、水分配系统;红米是梯田的主要作物,基于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耕作和饲养系统,鸭子给秧苗肥田,鸡和猪的肥料给较为成熟的植株,水牛为来年犁田,田螺吃掉水里的害虫,复杂的社会--经济--宗教系统支撑着稻子的生长过程,通过对自己的土地和社区的土地的责任加强人与环境的联系,尊重自然的神圣。这种相互依存的系统是"天人合一"的系统,而它的梯田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文化传统。
(v)红河哈尼梯田作为与环境独特的相互作用的杰出范例,由综合的农业和水管理系统来协调,由代表了人与天之间、人与社区之间双重关系的社会--经济--宗教体系来支撑。是一个持续了一千多年的系统,有着丰富的档案史料。
1
哈尼梯田自然地理环境
哈尼梯田保护核心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北纬 23 °04' -23°1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年降水量 1397.6mm,一年中旱季、雨季区分明显;平均气温最高在 31℃-33℃,最低为 2℃-4℃,年平均温度 16.4℃。
核心区内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由于该区属横断山系哀牢山脉,为山高谷深的深切割中山地貌区,最低点海拔144m,最高点海拔2939.6m,平均海拔1000-1500m,区内高差达 2795.6m。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区内各地温度、日照等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导致当地植被特征、耕作制度等也表现出随海拔高度变化垂直分异的特征,即使哈尼族所聚居的半山区内部也存在明显的气候差异。
核心区内有红河水系、藤条江水系 27 条支流流经,总长 654 公里。该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主要为红壤和黄壤,也有大片肥沃的棕色森林土。高山、上半山地区多雾,年均雾期 170-180天。雾气在高山地区形成大量降水,进而转化为可供灌溉及人畜饮用的泉水溪流,农业灌溉条件优越。
2
哈尼族祖先经历了从早期狩猎采集为主的经济形态向梯田稻作精耕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的转化,这种转化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哈尼族祖先由于人口、资源压力被迫改变单一的狩猎采集经济形态,因食物匮乏及战争威胁不断迁徙,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农业技术先进民族的接触,逐步习得稻作农业技术。最终为躲避战争威胁,进入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广阔山区,在于外界基本隔绝的条件下,将迁徙过程中积累下的稻作精耕农业技术大规模应用,形成了大规模的梯田,并成功养育、繁衍了大量人口。
哈尼梯田耕作景象(引自世界遗产中心网站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1/gallery/)
3
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剖面示意图
(引自陆祥宇硕士论文《稻作传统与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保护研究》)
河谷:由于河谷地带海拔低(约200米)、温度高(年中最高温度可达40℃),造成了强烈的蒸发作用,大量水汽上升至高海拔地区,形成降雨、雾气与"云海",为当地水稻广泛种植提供了最初始的水份来源。
森林:原始森林吸收并蓄集了大部分水分,将降水转换为地下水。由于当地山体中存在大量花岗岩-岩浆岩岩层,构成了隔水层,使得森林涵养的水源在哀牢山区随处涌出,形成大量天然山泉。这些泉水有效保障了森林下方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以及人畜饮用水,使得聚落与梯田的发展具备了稳定水源。
梯田:由于当地土层深厚,红壤、黄壤质地粘厚透水率低,哈尼族人民不断在原始森林下方开辟梯田,并利用自森林涵养出的大量泉水进行灌溉,以水稻种植为主,配合鱼类、螺蛳、黄鳝、泥鳅等水产养殖,发展精耕农业。
聚落:在从森林索取物资的同时,哈尼族人通过宗教、民约等手段,限制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保护森林。
哈尼梯田聚落景象(引自世界遗产中心网站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1/gallery/)
过去的1300年,哈尼人发明了一个复杂的渠道系统,把水从山顶的森林带到梯田台地。他们还建立了涉及牛、鸭、鱼等的综合农业系统,支持主要作物红米的生产。哈尼人崇拜太阳、月亮、山脉、河流、森林和包括火等其他自然现象。他们生活在山顶森林与梯田之间的82个村庄。村庄为传统的"蘑菇"茅草屋。梯田的弹性土地管理系统在视觉上和生态上表现出人与其环境之间的非凡和谐,这基于特殊的、长期的社会、经济和宗教结构。
哈尼梯田肌理(引自世界遗产中心网站http://whc.unesco.org/en/list/1111/gallery/)
(本文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投稿分享 转载请联系风景园林网 。)
遗产漫步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