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讲座】Yossapon Boonsom:为可持续的未来创造空间

车晓雨/整理 风景园林网 2023-09-17

编者按

3月 24日下午,第八届园冶高峰论坛暨亚洲园林大会分论坛“宜居住区与地产园林国际论坛”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泰国SHMA设计事务所总监Yossapon Boonsom进行了题为《Place Making for Sustainable Future(为可持续的未来创造空间)》的演讲。他以多个项目为例阐述了独到的规划设计理念,以及对曼谷城市未来的畅想。他认为作为景观设计师,不仅仅要考虑景观的美丽,更重要的要考虑如何为人们带来更美的生活。以下为Yossapon Boonsom演讲内容实录:

▲泰国SHMA设计事务所总监Yossapon Boonsom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跟大家讲一下如何为包容性的领域创造空间。城市应该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但是现在有很多城市空间虽然有着美丽的建筑,不错的风景,但是却没有跟人有很好的互动关系。

▲图1 场所对比


比如图1中所展示的两种场所,上面这个空间里面,虽然做了景观设计,但是没有人使用。今天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让场所能够有更多的人去利用它。首先考虑一下什么是Territory,不是说国家的领土,而是说整个这样一个包含全世界的领域。



一、对土地空间感知的历史变迁


▲图2 原始居所      


▲图3 对于自然关系的转变


先追溯一下最开始的人居环境的产生,现在所讨论的不管是建筑还是景观,其实都是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的一个演变。过去这些居所为了能够在自然环境当中生存下来,所以发明了一些工具来把自己和自然隔离开(图2)。随着时代的发展。是不是应该采用新的工具把自己的居所跟自然环境进行连接?这里有一个态度的转变,过去远古人类同属于自然,我们是自然一部分,随着城市的发展,我们将自然纳入到生活当中来,这里面包含了态度的转变(图3)。



二、土地问题与挑战


▲图4 曼谷河流


这里是一张曼谷的照片(图4),展示了城市发展的过程。大家有很多人去过曼谷,曼谷是最好玩的观光地,但是宜居性排在靠后的位置。曼谷跟河流的关系是沿着河流发展,在我们印象当中曼谷的河流应该是左边那照片,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现在的这个河流正在逐渐地被我们城市建设所侵蚀。


▲图5 河边住户


现在曼谷在河边建设了一个水电墙体建筑,原本流动性的城市变成了充满堤坝的城市,这个是河边的一所住户(图5),他每次打开窗户的时候这是他能看到的景象,他们的城市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过去的流动性跟水密切相关的城市,到现在充满钢筋混凝土固体的城市。


▲图6 曼谷地铁建设  


▲图7 滨河市政工程


图6是曼谷的地铁。现在是人和水之间的关系的转变,就是从过去和水密切相关,现在跟水成为一种对立的状态。河流也发生一个角色的转变,从过去像朋友的关系到了对立的关系。这是曼谷最后的一个水上居住区,现在已经被拆除了。不久的将来曼谷要进行一项市政改革,把这个河道再往里收缩30米,进行一个永久的建设(图7)。等大家下次再去曼谷的时候很可能就看到这条像高速公路一样的永久性设施作为景观的一部分。


图8 河流变迁


图8展示了曼谷河流变迁的形势,从过去的自然河流驳岸到现在的硬质化驳岸,到现在侵蚀河流的过程,不仅仅是河流,其实城市的生活也发生巨大的转变。


▲图9 曼谷街道


▲图10 城市灰空间


有很多人去过曼谷就会知道,曼谷是没有任何步行空间的(图9)。整个城市当中有很多灰空间,曼谷是有大量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下层的空间就成为一些会被利用的灰空间(图10)。


▲图11 公共空间


▲图12 城市衰败区


虽然有一些公共空间,但是缺乏活动,夏天一直都很热。但是又没有什么树荫,另外在公共空间中,很多活动都是被禁止的(图11)。同时因为城市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所以有很多地区被遗弃变成衰败的区域(图12),在这些地方,设计者非常想要让更多人参与到规划当中来,吸取更多的意见。


其实不只是曼谷,全世界的大城市都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就是人口的增加。其次就是关于气侯的转变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和土地的沉降,曼谷每年都在沉降。再者,有很多社会和民情方面的转变,城市居民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到城市规划当中来的。接下来非常大的问题:怎么做景观?是由设计师做出设计,建筑师做出建筑,然后由他们二者使用的过程吗?现在到了一个转变的时候了,这种转变应该从排他性转换为包容性的景观,应该包含很多元素。当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把人纳入到我们考虑范畴来,首先确定一个新的目标,就是需要人和自然科持续发展的环境。不仅考虑物质空间,还应该考虑居民的生活。我们应该考虑一些可见的和不可见的空间,还有就是我们在这些空间当中所发生的行为。我们应该去改变,把更多的空间融入到公共空间当中来。



三、城市设计观念转变


▲图13 公众的改造智慧


风景园林不仅仅是绿地里面的植物,而应该是将更多城市当中的规划元素整合为一个整体。在城市里,我们看到一个人坐在消防栓上面,所以产生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能把单一的功能变成多功能的使用?同时我们应该考虑创新更多的工具处理,比如这张照片里面(图13),他们把摩托车和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在遇到洪水的时候就能够解决交通问题。当然我们也需要让更多的公众参与进来。那在过去是一种单一的排他性设计,现在我们是希望能够把更多的人纳入到设计过程当中来,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具。设计师本身也有一个角色转变,我们不是过去的那种强势的人物,而是更多变成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



四、案例展示


1、曼谷居住区项目


图14 曼谷居住区景观项目


这是曼谷的一个居住区设计项目(图14),他们一直在寻找如何让居住区能够为整个生态系统作出一定的贡献,除了在考虑整个花园的设计,他们也要考虑如何让景观和建筑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所以就是绿色不仅仅是在地表,它可以是在任何位置,所以要充分考虑建筑的立面。比如曾经有一个新加坡的项目,是把自然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那个项目里,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树,它的建筑以及周围形成森林一样的景观。设计还考虑到自然采光,改善了整个工作状况,能够更方便这些人的利用。


2、渠道改造项目


▲图15 慢行系统设计


接下来要讨论一下关于步行空间的项目设计,这里曾是曼谷的一个旧渠道,希望利用步行把周围的环境和人群聚集到一起,他们会把一些妨碍自行车和行人的东西移走,把步行空间和骑行空间拓宽(图15),同时增加绿地和雨水花园的性质,能够更好地去收集雨水。现在还需要对水质进行一些考虑,同时增加一些绿地。政府已经开始了这个项目的建设,绿地覆盖率得到了提升,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提升,在不久的将来,这个上层的铁轨线也会建立起来。这些空中线也会跟旁边的线路连接起来。把这个渠道局部打开之后,将会给这个城市带来更多公共空间。


3、慢行空间系统设计


▲图16 场地现状图


图17 项目工作组


接下来还是一个步行空间系统,但是是用的高速线下面的未利用空间(图16),这是他们一个工作组(图17),他们去尝试开发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想创造一个十公里左右跑步的空间,一旦这个空间能够去建设的话,就能够充分把周边的空间进行很好的联系。在这样一个区域里面,将会有更多样化的活动。


图18 项目节点


这是一个公众参与的其中一个节点,已经建成了(图18),成功把这个不被利用的灰空间变成一个被市民充分利用起来的公园,他们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设施。即便到了晚上也是非常安全的(图19、图20)。


▲图19、图20 项目实景图


同时该项目发动了很多社区人员参与这些公共活动,在讨论下一个项目公共空间的问题时,公众参与者提出:这个公园能不能比商业区更吸引人?这个地方曾经是工业废弃区,处在城市的郊区地带,但是现在发展变化成为了城市的中心区,所以在这个现代城市废弃区里面,我们将挑战如何把商业活动跟绿色空间很好地结合起来。


其中有一个很好的想法,就是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力求做到水的循环利用。项目中上层的屋顶可以进行雨水收集,就能够为这个城市提供生态效益。项目参与的公众者有考虑这个公园里面各个景观节点的设计,能够为整个区域作出一个贡献。同时项目中的这些空间适应当地气侯,能够作为公共空间进行活动,在顶层有大量的城市农业和绿色种植。同时对于场地中的建筑,也进行很好的保留,为场地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基础。所有的建筑都会被重新翻修,进行一定的改造和提升。


这个项目并不由政府出资支持,而是他们希望能够提供这样一种可能性,把这样一个公园改造成一个洪水的滞留区。对于场地首先要进行一定的挖掘,能够把水体容纳量进行提升,其次要设计多种多样的空间,使之能够作为一个公园进行使用。


▲图21 现场植物照片


▲图22 场地涂鸦


这是几个月前现场拍来的照片(图21)。实际上并没有去做过多的人工种植,而是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地方的植被,发展成未来的森林。这个场地现在是城市的衰败区,已经不再有大量的居民,而是有很多艺术家在这里做一些涂鸦(图22)。他们其中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重新把城市活力和创造力带动起来。首先非常坚信一点,每一个居民都有创造性的。还有垃圾筒的设计,他们也创新地想到放到这里(图23)。所以我们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在培养周围的人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公民。


▲图23 垃圾桶摆放


这个项目持续了九个月,包含了共同协作的过程。都参与到共同创造的过程当中来。这里有三个重要的战略原则:


第一个是重新确立品牌,就是说在场地建立更多新的场所,新的地标;


第二个是振兴、重振,即把已经废弃的建筑场地利用起来;


第三个是重新连接,是指把周边的环境以及周边的人群,通过这个项目有机连接起来。


目前这个方案为人们建立了新的地标,然后把这些人有效地吸引到场地中来。人们对于已经废弃的建筑进行改造,让其变成一个餐饮空间,或者一个喝咖啡的空间。街道可以作为展览和休息的综合活动场所,最有趣的是把所有人都纳入到设计过程当中来,大家利用废弃场所做了景观改造设计,使它成为新的场所,以供更多的居民来使用。但可惜的是,这只是临时性的场所,非常希望政府能让它成为永久性的建设。


4、滨河景观设计


最后一个案例是关于河流的,设计者是“河流之友”这样一个组织。他们做了一系列公众参与的活动,把城市居民的意见纳入到考量当中来,并且认为将来河流不应该是两侧被高速公路建设包围的形式,而应该是跟周边环境的复兴相结合。


实际上他们做了一个先行设计,做了一个小空间,去展示交流空间的价值。他们相信只有你理解了这些价值,你才把这些逐渐衰败的城市成为一个重新具有活力的地区。当然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的地区。


其实做设计非常重要的是去综合考量城市当中的群体,而不仅仅是设计师这一个单独的群体。我们不仅是在建设这些物理空间的基础设施,更应该塑造整个城市居民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时间的。它不应该是被建造,而是应该逐渐成长的。


5、城市概念设计


▲图24 城市概念设计


最后是一个概念性的方案,来展示如何利用这些概念性的绿地为曼谷这样的城市进行服务(图24)。他们把一些大船改造成移动式的绿地,不仅仅能够提供活动空间,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这种移动式绿地可以在河流各个区段提升整个河流的环境质量。这有很多关于这个的概念,中间的河流是他们唯一的自然河流,现在却很少有人使用了。他们利用这个漂浮的花园作为一个案例,让大家重新认识河流的使用。


我们一开始谈到很多城市当中的问题,相信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去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这项项目还没有结束,现在还在寻找更多的资金支援,所以希望大家支持。


最后不论我们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我们始终要将人类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我的朋友跟我讲:作为景观设计师,不仅仅要考虑美丽,更重要的要考虑如何为人带来更多更好的影响,给他们带来更美的生活。所以,景观就是更好的生活。


相关链接

【大师讲座】枡野俊明:追寻“心灵自由”的景观空间

【大师讲座】Pascal Q.Hofstein:园林景观的营造

【大师讲座】Osman Tahir:未来的新景观议程

【专家讲座】梁达民: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专家讲座】Michael Horne:整合生态城市主义及人性场所的创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